- 18.02 KB
- 2022-03-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乡村振兴网评5篇【篇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党中央、全社会高度重视下,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建设美丽农村,高质量写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是当前值得全社会去探索的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人才推动是关键,党建助力是保障。产业兴旺是基础。产业兴,乡村兴。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在乡村振兴的建设道路上,要夯实基础,巩固提升。乡村产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排头兵,是助农增收的好帮手。促进乡村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药材,种养殖业,现代化农业等产业,不断创新,建立绿色产业发展机制,构建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实现乡村振兴,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立足实际,补齐短板,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项目,以点带面,采取特色产业+旅游业+N模式,不断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农增收。人才推动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靠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大批青年涌向城市,导致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这将严重影响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建设,乡村人才在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培养一批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乡村人才,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从乡村实际出发,全盘谋划、优化人才引进条件,创新引进机制,建立乡村人才库,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不断优化环境,增加机遇,为人才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不仅要引进外来人才,还要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引导优秀的乡贤人才、大学生等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献言献策。
党建助力是保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要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党建如何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一是要始终将党建工作贯穿全过程,将党建工作抓好、抓实,依靠党建,抓住新的机遇。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的作用,将党支部建在产业车间,将组织工作带到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结合乡村特色,探索“党建+N”模式,围绕一二三产业,发展现代化农业、农牧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形成具有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新局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篇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民的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可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降低贫困发生率。作为基层政府,如何利用现有的“绿水青山”,加以开发打造,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紧迫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定规划、优产业。从抓规划入手,制定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区位优势的当地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并按计划、分步骤严格按规划进行推进,以确保突出自身特色,科学发展。加快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广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建立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规范体系。二是扩规模、壮产业。坚持区域布局、规模经营的原则,相对集中连片地安排主导产业、产品生产,实现一村一品、以优促势、以优聚势,向规模要效益。三是建设施、固产业。要加大投入,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篇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凝聚党支部、农民及城乡资源“三股力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发挥“支部堡垒作用”,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党支部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需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组织力,通过党的基层建设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形成“支部引领、支书带头、党员带富、能人带头”乡村致富新路子。培育“新型农民主力军”,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热情。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认识到农民才是农村发展的有生力量,坚持加强培养“专业型”农民,充分利用农民尤其是脱贫农民这个人力资源,使其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领头雁”。融合城乡资源,因地制宜结出振兴硕果。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从自身特色、基础建设、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策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有力支持。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动规模化生产,形成城乡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篇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念好“一字诀”,在人才上做文章、在产业下功夫、在民生上求实效,奋力实现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选好乡村振兴“一队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选准党支部书记带头人。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现培养人才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充分释放“头雁效应”。要选好三农工作技术“带头人”,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的农业专业人才走向基层,提升乡村振兴质量。要选好乡土人才“带头人”,让爱农村、有情怀的“田秀才”“土专家”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当地人愿意扎根农村,振兴乡村。绘好产业发展“一张图”。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产业兴,则群众富。产业兴旺是增加人民收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源泉。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用,做好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规划蓝图。要以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突出人文优势、地理优势,科学统筹、因地制宜,围绕“一区域一特色、一产业一品牌”做文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美丽经济、集体经济。要注重产业间的合理衔接与融合和产业的配套规划,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依靠智慧农业和“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手段,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用好群众满意“一杆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人民满意作为推动工作的价值追求和不竭动力。不能自圆其说、想当然地为人民做主,替人民决策,要把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心系群众、情牵百姓,把群众当亲人,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着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权益,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点赞。【篇五】“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了关键时刻、接近目标和终点就更要凝神静气,做好一鼓作气、全力以赴的准备。“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各地区、各部门经过八年的精准扶贫、五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巨大成绩。今年国家对剩余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干群一心克服疫情的影响,在挑战中攻坚克难。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脱贫摘帽的胜利固然可喜,但是如果认为“摘帽”就是终点、是大战告捷,从此以后就一劳永逸、高枕无忧,有停下来放松放松、歇息歇息的想法,就会让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变为空谈。“马上得天下,宁可以马上治乎?”告诉我们“马上赢得天下”只是得天下、治理天下的开始,如以为打了胜仗就可以一劳永逸,必定得而复失。犹如脱贫摘帽只是群众开启致富门的第一步,我们只是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而已。我们的扶贫干部唯有认清形势,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克服麻痹大意,摒弃“歇歇脚、喘口气”的侥幸心理,以崭新的面貌抖擞精神、整装待发,以“钉钉子”的作风真抓实干,为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功能、防止返贫而不懈努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脱贫攻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完成的,在清零之后保持清醒才能够书写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当前,我们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这为我们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指明了方向。
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首先要抓好思想建设,保持思想上的不松懈。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方针、理论指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以思想为指引,克服盲目乐观、松气歇脚、疲惫厌战的心态,为全力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其实,是要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帮扶队伍,继续发挥脱贫攻坚机制的效力,确保帮扶队伍不散、帮扶力量不撤、帮扶政策不减,推动扶贫队伍在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发挥好承前启后的作用。最后,要大力做好“产业文章”,以产业筑牢基础,因地制宜找到区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产业文章,坚持短期增效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产业”激活农民、农村、农业的新动能,不断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真正实现乡村由脱贫到致富之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时刻保持脱贫攻坚的“战斗姿态”,时刻保持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时刻保持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这不仅仅是党中央对扶贫干部的告诫,更是人民对扶贫干部的殷切期望。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就需要蓄力而为,将脱贫摘帽当成新起点,继续以乘风破浪之势、愚公移山之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姿,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书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