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2-26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充分利用德育途径 强化学生思想教育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充分利用德育途径 强化学生思想教育 ‎ ‎  恩施州建始县实验小学   陈玉芳小学生初步走出家庭,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缺乏辨别能力,同时他们的模仿性强,好奇心大,对社会的各种信息,往往不论好坏全盘吸收,对发生在身边的各种事情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向学生进行道德观点、行为规范等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是非、识真伪、知善恶。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途径来强化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良好班风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 ‎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以圣人、权威形象自居,总习惯以一个尊者、长者、说教者的身份,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势,舍不得一呼百应的威风。我们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参谋与伙伴的关系,师与生是平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德育活动中都要蹲下身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 ‎  其间,老师只是课堂教学的主持者,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心灵受到触动,情绪受到感染,情感受到熏陶。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师对生这样单一的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这种多向的交流方式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  2、给学生以积极的德育期待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教师的期待效应是师生真挚感情的体现和外露。教师期待是教育过程中一种潜在的、暗含的力量,也是一种难以估量的、强大的力量。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现德育的实效,教师应有效地运用这种期待,使之发挥出这种力量的强大,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  今年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发现本班不少学生,作业总是拖拉,而且一部分学生自由散漫,面对这种状况我留心观察了一段时间,暗地里寻找他们的优点和能力。两周后,我召开了一次“看谁贡献大”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动情地说:“我们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兄弟姐妹,在座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向上的大集体。看今后的日子里,谁对这个家的贡献大”‎ ‎。教室里静悄悄的,这些话激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了对集体的爱。‎ ‎  然后,我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将班级事务分工到人,如刘文秋负责班级图书角的管理,李娜负责黑板报的更新,田俊豪负责卫生保洁,黄建广负责班级的纪律、安全的记载等,这样既给了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同时也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期待。‎ ‎  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班集体如同一位优秀的教师一样,对全班同学起着特殊的教育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全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发展直接发生影响。如今,所有的授课教师都认可,四班学生听话,四班学生思维活跃,纪律优良,这说明我对学生的期待开始发生效果,学生和教师最终在情感上达到了一致。‎ ‎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着重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受到教育。在少先队活动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体会,不断感悟,不断积累,从而把德育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品质。‎ ‎  少先队大队部曾通过隐性测试、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在队员中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少年儿童虽然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但普遍存在缺乏责任感,要求于人多,奉献于人少,严于待人,宽于待己等思想道德缺陷。大家都知道,责任感是新世纪少年儿童必备的基本素质,责任感的培养应该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任务,由此我们决心通过实施体验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责任感。根据“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四个方面的关系,围绕培养队员的自我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等四个系列,以“我爱我家”、“大雁齐飞”、“走近社会”为主题发起了有关活动,组织队员在家庭、学校、集体、社会等领域,开展参观访问、生产劳动、公益服务、小课题研究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如“学做小老板”、“我教爷爷奶奶学英语”、“一日小交警”、“仓库保管员”等等,生动有效的体验活动,队员们纷纷争戴“责任章”“合作章”“家务章”等,在活动中,队员们将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要求具体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一次次争章训练为他们提供了进行德育实践的机会。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身心,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  三、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进行德育渗透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德育因素,如数学的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体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就语文学科来说,在教材中有许多含有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质等德育素材的课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堂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心中有祖国”,同样是爱国,但爱国的方式和角度却有所不同。‎ ‎  《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爱国方式——征战疆场,保家卫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讲的是波兰音乐家肖邦以音乐为武器的爱国方式。《古诗两首》则是我国古代诗人杜甫、陆游爱国的方式——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的作者是一位房地产商人,他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誓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坚定决心。这是一位普通人的爱国方式。‎ ‎  在这时,我们就可以相机教育学生,作为一名学生,你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呢?我觉得爱国应该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如在周一升国旗时穿校服,佩戴好红领巾,保持肃穆,唱国歌时声音响亮;在平时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爱国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我们的校园,保持校园的整洁;现在立志,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这就充分发挥了教材的德育功能,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爱国,爱国可以有哪些方式。‎ ‎  再比如:教学语文课本中《少年王冕》一课,学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今天我们有这样好的学习条件,应该怎样呢?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培养刻苦努力、珍惜幸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  总之,学生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途径来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班主任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创新各种途径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