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4-12 发布

文体旅游局 “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四五” 工作打算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体旅游局 “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四五” 工作打算 一、“十三五”期间文体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一)文化方面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基本完善 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和《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 计划(**-2020)》;按照《**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 为群众提供健身指导;对全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行清理;建设好“东山生态体育公园”附 属体育设施;全县村级农体工程建设完成 184 个,覆盖率达到 80%,镇级农体工程已完成总 规划的 84%。完成旅游厕所 102 座并实现所有旅游厕所的坐标标注,为实施厕所革命工作做 出了应有贡献。组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振兴乡村”战略,县、乡、村三级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网络不断完善,开创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新局面。现有国家三级图书馆 1 个(馆 藏书达 13 余万册)、国家三级文化馆 1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25 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实现 了行政村全覆盖,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建设及数字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持续巩固广播电视户 户用工程,同步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到 2020 年底,基本实现声频、视频实时互通全覆 盖。 2.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以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做靓“消夏晚会”“春节系列活动” “娄山艺术节”“乡村旅游节”等品牌文艺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 位。**年以来,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600 余场次,观众人数在 75 万人次以上,农村公益 性电影放映 2244 场次。 3.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5 处、市级 17 处、县级 18 处,其中** 红一军团直属队及保卫局驻地旧址、小西湖张学良将军幽禁地等 11 处文博单位获批市、县 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我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41 项,其中“苗族 服饰”获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高腔大山歌”“文昌戏”获批省级非遗名录,“高台舞狮”、“娄 山黄焖鸡烹饪技艺”、“黔北民间纸扎技艺”等 13 项获批市级非遗名录,“青杠园粗陶制作技 艺”、“**大肉面制作技艺”、“**血豆腐制作技艺”、“**腊肉制作技艺”、“酒店垭的传说”等 25 项认定为县级非遗名录。 (二)体育方面 一是体育健身环境配套功能不断健全。球场、健身路径器材随处可见,东山生态体育公园、 荣德山公园、天门河湿地公园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满足了群众健身锻炼的场所需求。 二是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县市民健身中心,场馆占地面积 69788 平方米(104 亩), 已于**年 6 月 10 日投入运行。全县 25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条件具备的街道、社区依托已建 成的文化活动中心,拓展建设了球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场地和设 施。三是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元旦职工迎新年登山活动、春节龙狮巡游活动、龙腾狮跃 闹元宵活动、春节趣味体育活动、职工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全民健身日体育系列活动等 群众体育活动从未间断。四是竞技体育成绩骄人。**县在竞技体育工作上从娃娃抓起,注重 苗子的培养,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积极作用,不断向上输送青少年体育 人才,先后摘得“射击训练基地”“篮球训练基地”等称号,培育的选手在国际国内参与各 种赛事活动取得的成绩喜人,其中,获得“运动健将”称号 1 人(篮球李玥好),一级运动 员 3 人(李记、娄小龙、何君君),二级运动员 3 人(张俊杰等)。五是体旅融合蓬勃发展。 **县山地户外运动基础得天独厚。黄莲滑雪场开办 4 年来,吸引了周边爱好冰雪运动的群众 积极参与;水银河大峡谷景区、古夜郎景区、圆满贯景区融合了水上漂流运动体验项目,吸 引了大批爱好者来桐漂流;尧龙山景区开发 9999 级天梯、植入汽车露营基地;枕泉翠谷景 区修建 10 余公里健身步道,杉坪 4A 级景区山地自行车道,小西湖景区水上游船及溜索, 兴茂体旅小镇等,把体育与旅游完美结合在一起,体育运动与旅游互相促进。六是村跑已成 品牌。**县成功探索旅游与体育融合的路子,连续举办了 9 站村跑活动。吸引了国内外户外 运动爱好者近 15 万人参与到活动中,这项户外运动的开展,在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的同 时,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原生态旅游风景的推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广播电视方面 扎实推进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播出工作。持续巩固多彩**“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 成果,强力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至 2020 年底,将全面建成 1 个县级管理平台,25 个乡 (镇、街道)级管理平台,气象局、应急管理局以及 227 个村(居委会)管理平台;6300 个音柱或喇叭。持续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监管,净化荧屏声频,维护良好的广播电视播出传输 秩序。 (四)旅游产业方面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以乡村避暑旅游为基础,不断更新,适时 提档升级,努力探索康养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产业从单一的乡村旅馆向高端民宿、田 园综合体、精(优)品级客栈、A 级景区、康养综合体发展。**年底至**年期间,乡村旅馆 从 1243 家增至 1917 家,床位数从 6.22 万张增至 8.51 万张;A 级景区实现 0 突破,成功创 建 13 个,其中 AAAA 级 2 个,AAA 级 11 个;游客接待量从 799.8 万人次,增至 2370.19 人 次;乡村旅游点从 28 个增至 34 个;旅游综合收入从 33.96 亿元,增至 146.07 亿元。各项 指标屡创新高。**年,**县旅游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第一方阵中,首次超越仁怀、赤水,跃 居全省第三,旅游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是乡村旅游基础不断夯实。新建旅游干线公路 30.8 公里,乡村公路 230 公里,实现景区 景点、乡村旅游互联互通。新(改)建旅游公厕 15 座。强力推进乡村旅游扩面升级,新建 成乡村旅游示范点 5 个,新增乡村民宿 266 家,总量达 1917 家,新增乡村酒店 3 家,总量 达 92 家,新增床位 1.15 万张,总量达 8.51 万张。 二是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实施旅游标准化建设工程,成功创建水银河大峡谷景区 4A 级旅游景区和盐道古镇 3A 级旅游景区;打造“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全域旅游示 范区”各 1 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1 个、乙级乡村旅游村寨 5 个、精品客栈 1 家、四星级 农家乐 4 家,精品民宿 3 家;优化“一部手机游遵义”和“乐游**”智慧旅游服务,重点旅 游场所、服务设施移动网络和 WIFI 实现全覆盖;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 上支付、投诉处理实现一体化。 三是旅游投资持续加大。建成“中冶.柏芷山国际度假公园”、“南天门旅游度假区”、“枕泉 翠谷”、“九坝生态旅游小镇”等一批优质旅游地产项目,“六大组团”13 个旅游项目,三年 来累计到位资金达 70 多亿元。2020 年实施文旅项目共 9 个,其中续建项目 6 个,新建项目 3 个,总投资 87.88 亿元,2020 年计划投资 20.68 亿元。目前,已完成固投 8.6 亿元,占半 年任务的 104,占全年任务的 41.58。加快推进 10 个旅游度假区建设,已入住 10071 户 2 万 余人,旅游带动新型城镇化作用突显。 四是全面提升硬件环境体系。通过全面开展乡村旅馆评星定级倒逼提档升级,共评定二星级 乡村旅馆 1828 家,三星级 81 家、四星级 4 家、五星级 4 家,全县乡村旅游品质整体大幅提 升,旅游环境全面改善,**旅游对外吸引力显著增强。 五是全面加强管理服务体系。搭建统一营销平台,健全诉求处理机制,开通投诉电话,设立 旅游行业诚信“红黑榜”,确保游客有诉求能及时反映、及时整改,持续加大力度打击旅游 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市场服务与监管,游客满意度显著提高。 六是健全自治管理服务体系。设立 1 个县级旅游协会和 10 个乡镇旅游协会,组建游客临时 党支部和游客自治委员会,从游客中推选服务意识强、协调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和自 治委主任,积极引导游客依法维权,主动协调解决一般涉旅投诉。 七是大力发展“机构式”康养。按照“政府回归本位,企业成为主体”的原则,制定医养、 康养、体养、食养、娱养等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支持 落地项目供地及建设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引进国内知名的医疗机构入驻项目发展 康养产业。成功申报杉坪 4A 级旅游景区、尧龙山镇“尧龙一院”民宿酒店为“遵义市劳模 (职工)疗休养基地”,即将迎来上海地区劳模(职工)疗休养团进驻。 二、十四五规划构想 (一)文化方面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持续夯实。继续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使用力度,力争在全国 下一批次文化馆、图书馆评估定级中两馆升级为国家一级馆,加快推进数字文化馆、图书馆 及总分馆制建设进度。新建一所 24 小时自助借阅图书馆分馆,实现图书馆服务智能化、体 验化、智慧化。推进 11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得住”,持续推进 228 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二是高要求推进文艺创作。以“送戏下乡”为载 体,要求文化馆及文化旅游公司不断更新文艺节目,每年创作一批切合当年主体、群众喜闻 乐见的涵盖语言、曲艺等类型的节目,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加强文化馆、图书 馆免开力度,制定计划,加强文化培训,不断提升全民思想文化素质软实力。四是持续开展 文化品牌活动,活动真实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繁荣文化景象。五是十四五期间力 争对我县的非遗资源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整理、建档。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 整理完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保存较好的村寨设立传习点,扶持相关艺人开展传承培 训、展览、展演活动,实施合理开发利用,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争取将高腔大山歌、文 昌戏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五是以红色 文化为主题,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载体,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机遇,进一步加强 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娄山关战斗核心展示园,以南北中三条长征步道为轴心,完善旅游配套 设施及红色文物保护修缮力度,优化布局精品旅游线路,形成辐射县城区域乃至整个县域的 全域旅游覆盖网。 (二)体育方面 一是以全民健身为载体,以竞技体育为依托,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稳中求进。大力开展多元化 群众体育活动,将传统文化和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依托学校、单项 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举行各种赛事活动,积极做好参加市级以上的比赛的备战工作,力 争取得较好成绩。二是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产业。紧抓我县为遵义市体育旅游示范区试点县的 机遇,切实发挥好体育在实现全面小康中的积极作用和独特优势,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发 展,引进社会资本打造体育旅游小镇、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积极打造国际国内重要体育赛事 基地,以体带旅,继续做大做强“村跑”等品牌赛事,打造**体育旅游示范靓丽名片。三是 继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十四五期间力争建立一个标准 级室内游泳馆、体育运动场馆。同时对全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行清理;继续完善好“东山 生态体育公园”附属体育实施;继续实施镇、村级农体工程;改造完善我县现有公园、广场 的体育设施。四是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 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继 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同时每个村社区建立全民健身网点、义务培训网点,坚持社 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活动。 (三)广播电视方面 一是以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为基础,统筹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以及卫星、调频、中 波、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等广播电视资源,形成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 综合覆盖的全县的应急广播体系,实现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平战结合,发挥应急广播在政 策宣传、社会动员、风险预警、应急救灾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启动广电 5G 网络规模化建设, 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农业、远程医疗、安防监控、应急管理等领域 5G 应用。完成地面数字 电视频率整体优化方案,并完成 5G 网络建设区域的频率调整。三是推进 5G 移动多媒体交 互广播电视试验。构建面向移动人群的新型无线广播电视网络,推进 5G 广播技术试验和应 用。十四五期末,完成地面数字电视频率的全面优化,5G 广播技术实现全县全覆盖。 (四)旅游产业方面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文体旅游产业已初步完成资源整合、市场积累、品牌打造等各方面准 备,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县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先发优势,以创建国家康养旅 游示范基地为抓手,以康养产业发展为突破。加快推进旅游+N 的转型升级。 一是紧盯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标准,加快形成“两区多点”格局。按照《国家康养旅 游示范基地标准》,加快推动**康养旅游核心区和依托区建设。一要突出打造九坝山堡、上 天池、高岗以及楚米元田康养旅游核心区。加快建成黔北康养产业示范园、枕泉翠谷康养医 院和森林温泉康养中心、兴茂康养小镇、 九坝生态旅游度假区德乐康生态康养中心、云上 九坝疗养中心。利用该区域独特的气候优势、生态优势、温泉优势、区位市场优势、医疗资 源优势,大力发展温泉康养、森林康养、文化康养、医疗康养、田园康养等不同类型的康养 产品,从养生的文化、环境、医疗、运动、餐饮和教育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打造**康养旅游产 品集聚区。二要统筹加快以县城及周边区域为支撑的康养旅游依托区。县城及周边加快完善 数量充足、不同档次、不同类型、地理位置合理的接待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与核心 区形成产业联动平台,并在公共休闲、信息咨询、旅游安全、休闲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上给 予有力保障。三要同步推进以县城以外为补充的多点联动。加快杉坪康养田园综合体、南山 国际文旅康养城、绿地官仓康养小镇、城南山旅游度假区、黄莲假日小镇、南天门旅游度假 区、柏芷山国际度假公园等康养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两区多点”的格局。按照总体布局、 分步实施、相得益彰的发展模式,到十四五期末全面实现康养旅游业态与观光、度假、体育 旅游、研修旅游等旅游业态的产业联动,与医疗业、绿色有机农业、养老产业等融合发展。 二是紧盯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标准,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按照“产业引领、 项目带动、错位发展、功能复合” 的原则,结合《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要求, 紧紧抓住遵义市深化渝遵战略合作机遇,支持**全面推进“六大组团” 产业集聚群建设, 大力引进重庆方到**县建设发展旅游康养地产项目。利用**气候优势面向重庆发展乡村休闲 旅游,合作打造精品避暑景区、景点和避暑线路,大力开展“渝客入遵百日行动”活动,大 力推动遵义暑期旅游营销工作。加强渝遵两地旅游投诉互通互报,保障高质量旅游发展。加 快推进**黄石公园、尧龙山旅游度假区、狮溪柏芷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黔渝快铁、正习 高速、G75 复线、金仁桐高速建设,打通外向型乡村旅游“主动脉”;加快完善与重庆毗邻 区县的连接线,打通“快旅慢游” 的“断头路”。以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 全面完善通村通组公路、集镇供水工程、“户户用电稳定、处处网络畅通”工程、医疗卫生、 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以“游客所需、**所能”为导向,完善景区周边、交通沿线吃、 住、娱、购等基础设施,做到服务无缝对接、无处不在。 三是紧盯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标准,加快康养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国内知名医疗机构 的退休医技人员在康养中心再就业的,市级统一制定住房保障、免费康养、带薪康养等政策, 出 台对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入驻**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留住专业人才。同时,加大对县内 医养人员的培养力度,在县中职校开办老年病管理师、康养师、营养师、护理师等人才培训 班,全力夯 实旅游康养产业发展人才保障基础。市级出台支持康养产业研发人才的政策, 大力吸引“康养+”产业研发试验团队入驻**, 建设产业研发基地,加强与攀枝花、无锡等 地在康复康养、科技 文化、教育医疗、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合作,增强康养产业创新研发 的后劲。 四是紧盯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标准,加快形成医养体系。市级大力配套政策支持** 发展医养产业。强化中医服务理念,推进老年病科建设。重点围绕娄山关镇杉坪中医理疗馆 和九坝山堡中医理疗馆,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和人员配置,为康养产业的推动奠定基础。同 步推进县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中医康复医学科,燎原镇卫生院中医服务区建设。确保全县 100 的医疗机构开通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支持**发展康养产业。 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健康服务业,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康养产品,鼓励国内外知名医疗、生 育、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医养照护等医疗点养机构进驻**,培育新业态。加大对公建民 营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康养中心政策扶持,集中打造失能、半失能及普惠型养老区域, 形成各具特色的康养品牌。加快食养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健康食养产业,着力打造食养产业 基地;以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为契机,加快推进体养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