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0 KB
- 2022-09-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绪论1.物理疗法:应用物理学因子来治疗疾患的方法叫做物理疗法。2.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3.运动疗法技术的分类:①常规运动疗法技术: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②神经生理学(NPT):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Rood疗法等③运动再学习法(MRP)④其他4.常用运动方法:(填空)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5.手法肌力检查(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0级(O):受试肌肉无收缩。评定结果为:全瘫,肌力为正常肌力0%1级(T):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评定结果为:微有收缩,,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2级(P):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活动。评定结果为:差,肌力为正常肌力的25%3级(F):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评定结果为:尚可,肌力为正常肌力的50%4级(G):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评定结果为: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75%5级(N):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及充分抵抗外加阻力。评定结果为: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0%第二章(一)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1.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是指利用各种方法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痉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技术。2.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⑴正常的生理性因素:①拮抗肌的肌张力②软组织相接触③关节的韧带张力④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⑤骨组织的限制⑵病理性因素:①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②神经性肌肉挛缩③粘连组织的形成④关节内异物⑤关节疾患⑥疼痛、保护性痉挛⑦关节长时间制动后3.训练方法:被动运动、良肢位摆放4.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①用于能引起关节挛缩僵硬的伤病②肢体瘫痪禁忌症:①肌肉、肌腱、韧带有撕裂②骨折未愈合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或皮肤手术后初期④心血管病患者不稳定期,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⑤深静脉血栓⑥关节旁的异味骨化(二)关节松动术1.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关节疼痛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2.关节运动的种类:①摆动②关节面之间的运动:是转动、滑移及旋转的组合运动3.凹凸定律:\n滑移的方向取决于移动面是凸面还是凹面。若移动的关节面是凸面,滑移的方向与骨骼产生角运动的方向相反;若运动的关节面为凹面,滑移的方向与骨骼产生角运动的方向相同。4.生理性运动:是关节在自身生理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发生的运动,是患者能够自动完成的动作,如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附属运动:是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内具有的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的动作,但是患者无法主动完成,只能被动完成。5.关节松动术的作用:①恢复关节内结构的正常位置或无痛性位置,从而恢复无痛、全范围的关节运动②关节固定时间过长,会导致关节软骨萎缩,关节松动术可使滑膜液流动而刺激生物活动,提供并改善软骨的营养③关节固定后,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内粘连、韧带及关节囊萎缩,关节松动术及其周围组织的延展性和韧性④关节受伤或退化后本体感觉反馈将减弱,从而影响到机体的平衡反应,关节活动可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有关姿势动作的感觉信息6.关节松动术的适应症: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7.关节松动术的禁忌症: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关节的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8.关节松动技术的等级或剂量:有两种分级系统,即分级振动技术和持续转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分级振动技术:共分为5级,第1级在关节活动起始处做低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2级,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尚未达到极限时,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3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4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小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5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以小幅度、快速的推进技术打断粘连组织。第1、2级技术主要用于疼痛所致的关节活动受限。第3、4级主要是牵张技术。所采用的振动技术可以使关节生理性运动或关节内活动技术持续转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共分为三级,第1级对关节囊未受压处做小幅度关节牵张;第2级,适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使关节组织变紧;第3级,大幅度、较大力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牵张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三)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1.肌力: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绝对肌力2.肌肉耐力:指有关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任务(作业)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从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已经收缩了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耐力的大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肌纤维的类型、肌红蛋白的储备、酶的作用及肌力的大小等。3.肌力下降的原因:①年龄增大②废用性肌肉萎缩③神经系统疾病④肌原性疾病4.肌肉收缩的形式包括:①等长或静力收缩:指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无变化,其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亦不发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②等张或动力收缩:指在有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的肌肉收缩,收缩过程中肌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根据肌肉起止部位的活动方向可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5.哪些运动为等长收缩?哪些运动为等张收缩?\n6.训练原则:①阻力原则:阻力的施加是增强肌力的重要原则。阻力主要来自于肌肉本身的重量,肌肉在移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障碍的大小,纯粹的外加的阻力等。若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训练则达不到增强肌力的效果②超常负荷原则:即训练时运动必须超过一定的负荷量和保证超过一定的时间,也称为超负荷原理。(一般不少于1RM的60%且坚持6周以上。)③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7.训练强度:常用最大肌力的比例或相对1RM或10RM的比例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1RM:(1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仅能完成的一次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大抗阻力重量。10RM:(10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能连续运动10次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5.具体训练方法:根据肌肉现存的肌力水平,分别采用以下几种运动方法: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和等长运动。(具体方法101页)6.肌力级别与肌力训练方法的关系肌力级别选用运动方法012345被动运动被动运动辅助运动辅助主动运动主动抗部分重力运动主动抗重力运动抗轻微阻力运动抗较大阻力运动抗最大阻力运动(四)恢复平衡能力训练1.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做何种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的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既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内,这种能力就称为平衡能力。2.正常的平衡功能依赖于以下3种因素:①人体具有保持身体位置安定的能力即稳定力,在身体最小的摆动下能保持姿势②在随意运动中能调整姿势③能安全有效的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保持动态稳定性3.平衡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①静态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的作用下,保持某一静态姿势,自身能控制及调整身体平衡的能力,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长收缩及关节两侧肌肉的协同收缩来完成。②动态平衡:指在外力作用于人体或身体的原有平衡被破环后,人体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维持新的平衡的一种能力,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张收缩来完成。4.影响平衡的因素:①视觉②前庭功能③本体感觉效率④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尤其是手部和足部的感觉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⑥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⑦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协调动作⑧肌力和耐力⑨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性5.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①支撑面积由大到小②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③身体重心由高到低④从自我保持平衡至破坏平衡时维持平衡⑤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到不注意下保持平衡⑥从训练时睁眼过渡到闭眼⑦破坏前庭器官的平衡来保持身体的平衡\n第三章脊柱牵引疗法牵引:是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列线等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生理效应:①脊柱机械性拉长②关节突小关节等椎体小关节的松动③脊柱肌肉的放松④缓解疼痛颈椎牵引:三要素:角度,时间和重量1.角度:屈曲24°是保持牵引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最大角度。牵引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获得椎间隙分离的最佳角度是使正常颈椎前凸保留的中立位或0°位。通常关节面水平越低,屈曲程度则越大。在治疗小关节功能障碍时,颈椎处于屈曲位,上颈段(c1~c2)为0~10°,中颈段(c2~c5)为10~20°,下颈段(c5~c7)为25~30°。2.时间:普遍认为颈椎牵引的机械效应发送在牵引的最初几分钟,故选择25分钟左右的牵引时间较为适宜。3.重量:在坐位牵引时,9.08-13.62kg的牵引重量就可以达到颈椎病间隙增大的作用4.作用:①增大椎间隙(C6-C7最大,其次为C4-C5)②牵伸挛缩组织③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正常排序④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⑤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腰椎牵引1.腰椎牵引技术的生理效应:a增大椎体间隙.B增加后纵韧带张力c扩大椎管容积d增加后侧隐窝的面积e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f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g解除肌肉痉挛h促进炎症消退2.腰椎牵引的目的:a消除腰部肌肉紧张,痉挛b松解粘连c增大腰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d缓解突出物对神经组织的压迫e缓解疼痛3.时间:每次牵引的时间以20~40分钟,平均30分钟比较适宜。治疗频度一般为5~6周4.腰椎牵引方法:徒手牵引,机械牵引,摆位牵引,家庭牵引,自我牵引第四章神经生理学疗法(NPT):又称神经发育学疗法(NDT)或易化技术,常用的NPT技术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Vojta技术等。BrunnstromBobathRoodPNF机理中枢兴奋扩散运动神经发育规律皮肤感觉刺激本体感觉刺激方法利用异常粗大运动模式诱发收缩控制异常运动模式疼痛、温度、叩击、振动、摩擦挤压、牵拉、抗阻对角螺旋运动治疗时期软瘫期各个时期适应症脑血管意外脑瘫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Bobath疗法1.核心:使肌张力正常化和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2.此训练方法的特点: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RIP)和肢位的适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3.治疗原则:(1)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2)强点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运动模式(3)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4)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4.运动的发育顺序:从头到脚、由近及远。具体为:仰卧位-翻身-侧卧位-肘支撑卧位-坐-手膝跪位-双膝跪位-立位。5.常用治疗技术:(1)反射抑制性模式RIP\n(2)促进正常姿势反应(3)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4)关键点的控制(5)推-拉技巧(6)拍打(7)肢体置放和控制(8)辅助器具(9)患侧肢体的负重1.偏瘫典型的痉挛模式:上肢-屈曲痉挛为主(肩胛带-上抬、后撤,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下肢-伸直痉挛为主(髋关节-伸展、内敛、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内翻、跖曲,足趾-屈曲)2.针对常见的痉挛模式,偏瘫患者的RIP如下:(1)躯干抗痉挛模式,方法是患者健侧卧位,治疗师站立于患者身后,一只手扶住其肩部,另一只手扶住髋部,双手做相反方向的牵拉动作,在最大的牵拉范围内停留数秒,便可缓解患侧躯干肌的痉挛。(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方法:上肢-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拇指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下肢-使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3)手的抗痉挛模式,患者双手及上肢同时活动,以健手带动患手。(P298)3.Bobath式握手:患者十指交叉握手,双手掌心相对,患侧拇指在上。4.翻正反应:是为了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置(面部与地面呈垂直位),头与躯干共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应。平衡反应:是维持全身平衡的一种反应。平衡反应使人体在任何体位时均能维持平衡状态。它是一种自主的反应,受大脑皮质的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5.关键点的控制:(1)中心控制点-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2)近端控制点-头部、骨盆、肩部等,分别控制全身、骨盆和肩胛带部位的张力(3)远端控制点-手指、足,分别控制上肢、手部、下肢及足等部位的张力。6.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治疗计划康复阶段患者主要问题训练目标训练计划迟缓期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无自主性运动预防肌肉痉挛的出现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的出现加强患侧肢体的控制能力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良好肢位的保持床上体位转移训练关节被动运动患侧肢体主动运动痉挛期痉挛、腱反射亢进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抑制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关节分离运动,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本动作关节被动运动肌肉持续牵拉训练肢体负重训练躯干控制训练矫正异常姿势恢复期痉挛逐渐减轻关节出现分离运动协调性基本接近正常平衡性基本接近正常加强肢体运动功能协调性加强身体耐力加强动态平衡稳定性加强步行能力双侧肢体协调训练运动协调性训练提高运动速度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步行能力Brunnstrom疗法1.联合反应:是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表现。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力运动时,可以不同程度的增高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出现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应称联合反应。2.共同运动:是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当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共同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称为共同运动。\n1.共同运动模式:上肢屈肌占优势,屈曲共同运动出现早。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腕和手指屈曲,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下肢共同运动:下肢伸肌占优势,主要为伸展的共同运动模式。下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跖屈,踝跖屈、内翻,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内收、内旋。2.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阶段Ⅰ阶段急性发作后,患肢失去控制,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弛缓期Ⅱ阶段约在发病两周后出现运动,此运动伴随着痉挛、联合反应、联带运动-联带运动期Ⅲ阶段痉挛进一步加重,运动达到高峰-痉挛期Ⅳ阶段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联带运动的分离运动-部分分离运动期Ⅴ阶段痉挛明显减弱,联带运动减轻,以分离运动为主-分离运动期Ⅵ阶段练带运动及痉挛消失,协调与速度大致正常-正常阶段3.Brunnstrom运动恢复的特点阶段上肢手下肢Ⅰ弛缓,无任何运动Ⅱ开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仅有细微的手指屈曲出现极少的随意运动Ⅲ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可做勾状抓捏,但不能伸指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Ⅳ异常运动开始减弱,可以做以下运动:肘屈曲90°时,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时,肩前屈90°;手背可触及腰后部能侧方抓捏并松开拇指,手指可随意做范围伸展(1)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2)坐位,足可向后滑动,使屈髋>90°Ⅴ出现分离运动:肘伸直,肩外展90°;肩屈曲90°,肘伸直,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体,手指可一起伸开,但不能做单个手指伸开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Ⅵ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速度和准确性稍差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近正常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是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促进神经肌肉系统反应的方法PNF技术以发育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其特征是躯干和肢体的螺旋和对角线助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活动,并主张通过言语和视觉刺激以及一些特殊的治疗技术来引导运动模式,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①后续效应:刺激的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继续存在;随着刺激强度和时间的增加,刺激的后续效应也随之增加;在维持肌肉静力收缩后,其后续效应是肌肉力量得以增加。②扩散:对刺激传播与强度反应的增加;反应可为兴奋性或抑制性。③时间总和:发生在短时间内连续的弱(阈下)刺激的组合(总和)所引起的兴奋。④空间总和:同时作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弱(阈下)刺激的组合(总和)所引起的兴奋。⑤连续诱导:主动肌强烈的兴奋之后,可引起拮抗肌的兴奋。\n⑥交互支配(交互抑制):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相互作用。基本手法操作1.手法接触2.牵张3.牵引和挤压4.最大阻力5.扩散和强化6.时序7.视觉刺激8.口令与交流9.运动模式特殊技术①律启动②等张组合③拮抗剂逆转④重复牵张⑤收缩-放松⑥维持-放松PNF运动模式(P355-)Rood疗法:强调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根据个体发育顺序,利用运动来诱发有目的的反应个体发育的8个运动模式:①卧屈曲模式②转体或滚动模式③俯卧伸展模式④颈肌协同收缩模式⑤俯卧曲肘模式⑥手膝位支撑模式⑦站立⑧行走Vojta疗法:让患者取一定的出发姿势,对身体特定部位(诱发带)给予压迫刺激,诱发出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个移动运动的促进手法的总称。7种姿势反射:①拉起反射②立位悬垂反射③仰卧位悬垂反射④Collis水平反射⑤斜位悬垂反射⑥Collis垂直反射⑦倒位垂直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