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9.50 KB
- 2022-09-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字化教材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光的折射》为例天津市第五中学符柏涛基于“数字化时代"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从开始认知信息技术可以与教学课堂融合,到逐步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改革传统教育方法,把信息技术逐步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最终实现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而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再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验证猜想与假设,从实验中探索、获得新知。结合2017年9月2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中,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为探讨“数字化教材在教学中应用”的新模式,以笔者的一堂初中物理观摩课《光的折射》为例。浅谈笔者对本节课“数字化教材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有益探索,与读者分享教学实践中的收获与反思。一、《光的折射》教材分析与八年级学情分析《光的折射》是2012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它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构成了初中物理“光学”中的三大基础知识,也是初中物理“光学”的核心部分。光的折射现象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并不陌生,但对光的折射规律既缺乏理性认识更缺乏科学探究。本节教材从演示“光的折射”实验入手,使学生通过观察光从空气斜深入水中光束的传播路径,建立光的折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通过“叉鱼”、“池水变浅”、“筷子折了”、“看不见的硬币”和“海市蜃楼”等实验或\n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光的折射,同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八年级学生,在《光的反射》这一节中已经建立反射角、入射角、法线的概念,同时又有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经验,再来对“光的折射”现象做定性的探究就相对容易理解了。但他们学习物理的时间并不长,动手实验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在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先做必要的实验演示。且实验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光路的可视化问题,那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就不困难了。二、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如上的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笔者将《光的折射》这节课,设计为三个学生应知、应会的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学生自主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而在教师授课环节中,笔者设计从“获得概念”、“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和“发现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三个部分进行授课。突出教学重点为:遵循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方法(1.提出问题2.猜想或假设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论证6.得出结论7.评估交流),通过学生个体实验,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获得“光的折射的概念”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二、“传统实验教学”与“数字化教材教学”(一)“传统实验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传统实验教学”在形式上分为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两种。在教师演示实验中,可以直观地给学生头脑中制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认识,事实胜于雄辩,所以学生会印象深刻。但教师演示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n需要周围环境或外在天气的允许(如“摩擦起电”实验);2.演示实验时,坐在后面以及两侧边缘的学生,或是学生观察的视线范围受限等原因,一般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是非常清晰(如“平面镜成像”实验);3.有些实验现象则出现的时间过短,或是现象不太明显,或是器材的性能不佳等(如“密闭透明容器内压燃酒精棉”实验);4.有些实验危险因素较高,且教室内场地有限,不方便演示(如“加热试管中水,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实验);5.所需实验器具老化、损耗较为严重,再次购买费用较高,导致不能实验。所以,教师的演示实验,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羁绊。分组实验中,可以调动学生全方位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动手等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失败、克服困难和体验成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学生通过自我动手操作,从实验中观察和认知相应的知识点,也可以自主探究实验规律,记录实验数据,还但分组实验同样存在其不足之处,如学生的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因人而异,一些实验中数据的难以及时量化或直观化,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也得不到教学预设的效果,事倍而功半;一些分组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纷繁复杂,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压力;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实验也不变于学生的操作。(二)“数字化教材”与“虚拟实验”数字化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大量教学资源,经过数字技术处理,通过网络和教学平台、在智能学习终端上呈现,是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基于数字化教材中可以链接教学资源功能,笔者构想将虚拟实验室链接在数字化教材中作为尝试。虚拟实验室,是\n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各种虚拟实验环境,实验者以交互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实验的场景,并提供与实际实验的操作方法相类似的实践体验。(三)“数字化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1.数字化教材链接虚拟实验教学实践中,学生使用IPAD,登陆人教版数字化教材,点击图标(如图1所示),进行虚拟实验。人教版数字化教材平台,会随机派发实验器材,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和水,实验内容分别是“光在水中的折射”和“光在玻璃中的折射”。学生根据所得器材进行实验,而后小组内将实验结果相互借鉴与讨论,体现探究实验中的“评估与交流”环节。教学过程中有以下环节使用了数虚拟实验:学生获得“光的折射”概念实验;学生找到垂直入射的特殊光线实验;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思考作业(如图2所示):学生探究三棱镜中入射光的二次折射实验。图1数字化教材链接数字化实验图标\n图2学生探究思考作业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先观察演示“光的折射”实验,再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依次标出“法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以及“入射角”与“折射角”的粗略比较大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脱离实验本身后,再由教师画图、讲解,引导学生思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甚至会出现思维障碍。由此而来,教师成为课堂主导。而数字化教材中,将虚拟实验链接至对应的教材章节,首先,方便了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使用,快速切入教学课堂。其次,将光路图中的物理量一一标出与量化(如图3所示),使学生在探究实验时,更直观、更易懂,自然、轻松地归纳出“光的折射”概念、特殊光线和“光的折射特点”,课堂的主导权再次回归学生,积极性也会迅速提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动手、动脑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体验到物理探究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n同时,减轻了教师在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实验器材的繁琐任务。这些虚拟实验,还可以重复地使用,绿色环保,且避免了实验器材因学生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损耗。图3学生现场操作数字化教材配合虚拟实验室,组成一支辅助教学的强大的后备军。相比于传统实验教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在虚拟实验台上动手操作,又可自主设计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诊断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虚拟实验的情景,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之中,实现了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这样一来,学生将易于把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学生更易获得相关的知识,科学的指导和敏捷的反馈。数字化教材配合虚拟实验室,也是未来物理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n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舒心,让我们轻轻松松的在玩中学到知识,课内到课外,随时随地想学就学。不用担心实验成本和教材耗损,也不用害怕实验中存在的危险,把实际现象抽象为物理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变易、变活、变美、更有趣。2.数字化教材链接实验视频资源教学实践中,学生使用IPAD,观看实验微视频(如图4、5所示),听讲授、谈体会。人教版数字化教材的实验微视频,选题合理聚焦、教学设计精致,内容简洁、形式新颖、制作精良,为教师授课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平台。教师也可以将自己提前录制好的实验微视频上传至教材平台中,供学生课上观看,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况,让学生回到家中继续观看或学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甚至可以自制教具在家中模仿教师实验微视频,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图4数字化教材中链接的实验微视频(看不见的硬币)\n图5学生观看实验微视频现场结合教学实践,人教版数字化教材的各项功能,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更具互动化、个性化、移动化、数据化等特点。从互动来看,不是说传统教学没有互动,但数字化教材教学的互动,不仅扩大了传统教学中人人互动的空间和范围,还实现了人机交互、互动传屏。在教师组织引导下,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动手动脑的过程,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本,突出探究,突出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己主动学习。\n个性化教学,是尊重学生个性,针对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和需求所开展的教学,虽然并非新概念,但真正能实现个性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还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教材中,可以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演示实验,调整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究,在课堂上让学生经历:作出猜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动脑动手做实验的过程,再经过分析论证,把自己的动手实践上升为理论知识,然后经过集体交流讨论,感悟出新知识,形成新能力,这样便减少了老师流于形式的说教。数字化教材,还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变得可移动甚至无边界,实现了时时处处皆可教学。这些都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所支撑的教学和学习的内容、过程、行为、结果数据化的基础上。数据化,可将数字信息转化成标准的、开放的、通用的大规模数据对象,从而推动数字化教学从最初的注重内容信息呈现,走向智能分析推送,进入智慧教育时代。数字化教材,通过依托日益普及的移动终端和网络环境,为信息时代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既能再现真实实验的全过程,又能克服传统实验的各种制约和弊端,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达到优化教育资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