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50 KB
- 2022-09-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标准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道与了解1.《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理解与运用?1.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2.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批判与创新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道与了解1.李大钊发表的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代表性文章2.从社团和刊物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在各种新思潮竞起和争鸣的过程中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理解与运用?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条件\n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解析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解析】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但是,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激化矛盾。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的观念不断深入,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开始了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来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2.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解析】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解析】(1)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与科学的提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条件。(3)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成为世界革命的潮流。(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使得人们认识到其革命理论的价值。(5\n)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难点突破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突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由于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2.比较维新变法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突破】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新文化运动运动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对被封建统治改造过的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对孔子和儒学进行了绝对否定,以期彻底扫除旧制度。 基础测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15年袁世凯力图复辟帝制,面对严酷的现实,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n救国之要道”,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回答下列1~3题1.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最直接的原因是A.中华民国政权被袁世凯窃取 B.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尊孔复古的逆流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2.新文化运动兴起反映的社会深层次的要求是A.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B.多数国民处于蒙昧状态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D.传播民主自由博爱的思想3.据材料来看,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的理由包括①摆脱“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状态②要让世界变成劳工之世界③要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④救国救亡的根本在于启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对右图所示人物的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思想B.出版《孔子改制考》论证君主立宪的合理性C.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nD.组织同盟会,领导民主革命5.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最直接的结果是A.各种保守思想泛滥B.促进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C.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D.北大成为世界名校6.李大钊提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这说明他赞同A.人民民主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民主科学7.在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民报》 D.《新青年》8.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其反对矛头指向孔教,主要因为当时A.孔教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B.孔教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C.孔教不主张民主共和D.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孔教9.新文化运动前期与以往的学习西方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A.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批判封建思想和宣传新思想并举C.肯定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0.以下四位新文化运动的著名知识分子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典范的是\n A B C D 11.上述四位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知识分子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是 12.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B.《庶民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再论问题与主义》13.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n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思想三者而言。……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较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文学无此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华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末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材料二 “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余甘冒全国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庾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什么内容? (2)胡适与陈独秀的思想有什么异同?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鲁迅和《新青年》\n 鲁迅 《新青年》 材料二 中共一大会址(原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 材料三 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厉)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n──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请回答: (1)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概述鲁迅和《新青年》的关系。 (2)材料三中的《劳动界》是什么性质的杂志,创办主体是什么? (3)《一个工人的宣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劳动界》刊登的这个宣言说明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思潮? (4)三则材料组合在一起有它的用意,请推测命题的用意之后,说明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16.为什么新文化运动将矛头直接指向儒家传统文化?其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D 4.C 5.C 6.B 7.D 8.A 9.B10.D 11.A 12.C 13.C二、非选择题14.(1)文学革命,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胡适主张文学改良,主要是内容和文体等方面的改革。陈独秀号召文学革命,\n明确提出推倒封建主义的文学,建立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还指出要革新政治,必须进行文学革命。15.(1)鲁迅是《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他借《新青年》而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新青年》是鲁迅表达民主、科学和新道德思想的载体。(2)是由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面向工人的刊物。(3)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建立工人当家作主的社会。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4)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6.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因此从政治层面来看历史的话,儒家传统文化已经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要想反对封建统治,就有必要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西方的资产阶级文化推动了西方的近代化进程及其他的强大,思想界在寻求本国遭受列强欺凌的原因过程中也在反思传统的儒家文化。新文化运动就是西学东渐进程中出现的一场崇尚民主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专制,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因此,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