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50 KB
  • 2022-09-27 发布

体育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体育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一、亲社会行为1963年3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一则凶杀案,在纽约市某街区一名叫吉蒂的青年妇女被一男子凶犯侵袭,在持续半个多小时搏斗中,吉蒂不断反抗、喊叫,附近有38人听到,还有很多人在窗子里看到这个情况,但却无一人伸出援手,也无人报警,眼睁睁看着惨剧的发生。此事一经报道之后,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和关注。[美]巴伦、伯恩: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9-500页。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袖手旁观、冷漠无情呢?心理学家拉塔内和达利(Latane&Darley)受纽约吉蒂案件激发,在60年代后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由此对亲社会行为问题研究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国内,2003年11月10日华西都市报报道:一弱女子深夜遭遇歹徒追杀,发出撕心裂肺的呼救,整条大街的居民听到了呼救,却无人制止!这名女子最后在绝望中被暴徒殴打致死……。代建军、周祺,2003,弱女遭歹徒追杀求救全街人坐视其横尸街头,北京: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s/2003-11-10/04432102211.shtml.人们为什么表现出这样的冷漠呢?与此相反,世界首富盖茨(Gates)和他的妻子(Melinda)已经捐赠了超过210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基金,支持在全球医疗健康和知识学习领域的慈善事业,希望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这些关键领域的科技进步能使全人类受益。这些“冷漠”和“助人”事情在生活中重复出现,究其原因都是与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有关。在体育运动领域,亲社会行为也时常发生。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花剑决赛,法国选手和中国著名击剑运动员董兆致交锋时,董兆致一剑击中了法国选手的头部,按照规则董兆致可以继续进攻,并且出现了较大获得冠军的机会,但是董兆致为了避免对方选手伤情加大而选择放弃进攻。李志刚,周汉明被刺伤血染战袍对比董兆致韩国应感羞愧,北京:搜狐网,http://sports.sohu.com/20061214/n247038884.shtml.在足球比赛中,当进攻队员和守门员近距离对垒的时候,如果时机合适,守门员时常会勇敢的扑向进攻队员脚下控制的足球,而当守门员首先控制球后,进攻队员都会为了避免守门员受18\n伤而控制好身体重心并通过收脚等方式采取避让措施。足球比赛争抢激烈,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因合理冲撞和合理对抗造成的伤害也是难以避免,但是一旦出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另一方队员就会把球踢出界,让对方获得治疗时间。大型比赛的组织筹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关靠赛事组委会的成员参与赛数的组织运作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赛事的志愿者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没有报酬,为了比赛能够顺利进行,甘心付出,不求回报。在群众体育领域,也有大量的体育义工发挥重大作用。2007年12月28日,杭州体育义工社成立,该社团是一个由热爱体育运动、拥有一技之长的体育义工组成,以志愿者形式从事群众性体育工作。体育义工社免费提供羽毛球、拳击、高温瑜伽、拉丁舞、健美、肚皮舞、乒乓球、踏板操、跆拳道等一系列培训,既有大家喜闻乐见、较普及的项目,也有走在时尚前沿的新潮运动。卢俊和、杨静,杭州体育义工社成立以志愿者形式从事体育工作,北京:搜狐网,http://sports.sohu.com/20071228/n254346793.shtml.体育运动领域的“礼让”、“志愿者”、“义工”所呈现的行为也属于亲社会行为范畴。二、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助人为乐等概念关联密切。亲社会行为(presocialbehavior)是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帮助、分享、捐赠、合作等。助人行为(helpingbehavior)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而利他行为(altruism)则是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亲社会行为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它比利他行为的概念更宽泛。任何对他人或群体乃至社会有好处的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的关系可用图一来描述(参见D.Krebs,1994)。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关系,三者中利他行为范围最小,助人行为包含利他行为,而亲社会行为范围最广,其包含了助人行为。三者共同点都是对社会有利的行为的描述,行为越是向利他靠拢,个人的目的就越少,社会目的就越多。18\n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图一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关系图来源:转引自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一节亲社会行为产生的理论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观点。第一是本能论的观点,认为帮助他人的倾向是我们遗传的一部分,人类先天就有利他行为的素质。第二是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做出有利他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得,并通过强化而得以内化。第三是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交换行为中的代价,通过善意之举换取期望之为。一、本能论科学家较早以前就观察到动物物种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达尔文(Darwin,1871)发现,大鼠发觉敌人存在的时候,会用后爪制造出声音来警告同类。狒狒遇到危险时候,成年有力的雄狒狒围在群体的外围以保护群体,当群体逃离危险时,他们会留在群体后面,保护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海豚在同伴受伤的时候,会一直拖着它,让同伴漂浮在水里,保证能够呼吸到空气得以维持生命。生物学家威尔逊(Wilson)通过观察和研究认为,人类及动物先天就有利他行为的素质,并且通过遗传将这种素质留传给下一代。他在《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中,例举了蜜蜂、白蚁、蚂蚁、鸟类和灵长类来说明利他行为是动物的一种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弗里德曼(Friedmann1981年)认为,利他主义行为的本能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他与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吻合,即对人类本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18\n按照本能论观点利他主义是由遗传决定的,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然而“利他者”可能更多面对危险,使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来传宗接代。按照这样的推理,把利他行为简单归结为本能似乎也不妥当。进化理论产生了几个具体的假设试图来解释上述的问题。布斯特等(Burstein1994)认为动物最愿意帮助那些基因上与它最接近的个体;比起远亲或陌生个体,他们更愿意帮助家庭成员;父母对健康后代比对不太可能存活的不健康后代更无私。虽然本能论的观点用实验难以得以证实,但他为人们解释亲社会行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角度。二、习得论持习得论的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来的行为。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发展有一个过程及与年龄有关。人类在很小的时候是没有亲社会行为的,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方面以道德认知发展和移情能力的发展为基础。一方面受父母、教师、同伴和社会期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习得的。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32)提出儿童道德的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Kohlberg,1963)发展了该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有一个有序列、和逻辑的模式,从他律道德性到自律道德性发展。在他律阶段,儿童认为只有在作为权威者父母的要求下才会做出帮助人的行为,由自我中心造成的缺乏移情能力使他们很难自动作出助人的行为。在自律道德性阶段,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他看成是同伴间共同的约定。此时,儿童脱离了自我中心,变得会关心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在这个阶段,由于意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并伴随着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想法和感情,移情能力增强,帮助人的行为增多。上述观点得到研究的证明,克瑞本斯(Krebs,1970)研究表明:儿童中期(六到十二岁)的分享行为的增长或许与同期认知发展有关。格林和施纳得(Green&Schneider,1974)的研究结论是儿童在分享糖果和帮助他人完成打扫任务上助人意愿与年龄成正比。弗莱维尔(1968)等人发现,儿童在七至十四岁期间,发生了从“自我中心”向“相互性”转变。18\n亲社会行为发展除了和道德认知发展有关,还和很多社会因素有关。榜样学习是儿童社会行为形成重要方式。心理学家指出,个人在早期的家庭生活中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儿童,就会使儿童建立起一种亲社会的心理倾向。米德拉斯基(Midlarsky,1973)等人研究表明:给儿童展示亲社会的行为并在儿童出现这种行为时给予强化,有利于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安德弗德(Aronfreed,1968)研究指出,外部的奖励和惩罚也是学习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到外部的称赞和表扬后,这种奖励行为促使外部行为内化。米德拉斯基和鲁斯顿(Midlarsky,1972&Rushton,1975)通过实验论证了亲社会行为内化的跨情境的普遍性和跨时间的持久性是存在的。三、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来源于经济学领域。社会交换中,人与人之间交换的不是商品和货物而是社会性资源。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交换中的个体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尽可能少的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类有基本的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等等。一旦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另外一些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住宿,穿衣等。物质性需求等到了满足,紧接着出现的就是社会性需求,如爱、友谊、尊敬、成就等。社会交换论的基本思想是:1、我们都有社会性的需要;2、我们有某些获得或满足这些需要的社会性资源,将友谊、爱、尊敬给予他人,根据狄鲍特等人的理论,发生社会交换前个人会在心理计算交换的得失,由此决定行为。凯利(Kelly,1968)等人则具体简述了社会交换论中的最低最高策略。一个有趣的例子,哈罗得和艾伦有三种活动的结果: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会。如果他们两人想呆在一起,他们也许会去看电影或呆在家里看电视。(如图二所示)哈罗得艾伦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会看电影+6+4+5+3+1-718\n看电视-6+4+1+7-5-4听音乐会-4-5-1+2+4-4图二注:假定对他们活动的好恶用从-10到+10表示。来源:转引自霍兰德(美).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冯文侣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心理学家福亚夫妇(Foa)认为社会交换媒介概括为六个认识类:爱、服务、商品、金钱、信息和地位,这些资源可根据特殊性和具体性来划分。爱的特殊性最强,金钱最弱;商品和服务最具体;而地位和信息最抽象。不同种类的资源间的交换原则不同。如地位与爱情的交换比商品与爱的交换更容易。福亚(Foa,1975)和格根(Gergen,1981)认为人们在作出亲社会行为之前,往往要考虑该行为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社会赞誉或减少自己的痛苦。他们认为外在的奖励和内在的自我奖励都可起到强化的作用。按照福亚等人的观点捐赠、资助贫困者这种最具有利他主义特征的行为也都有社会交换的色彩,个人在捐赠钱、财、物的同时也赢得社会积极评价。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亲社会行为上行为人和接收人同样受益。行为人得到的回报,这种回报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而接收人则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心理学家达顿1973的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自己的某一方面没有得到社会承认时引发的焦虑促使个人助人的倾向加强,借此来减少自己的焦虑。恰尔蒂尼等(Cialdini1981)提出消极状态消除模型,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旁观者试图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而引发的。亲社会行为能够充当一种消除消极情感的自助手段。史密斯(Smith1989)对移情喜悦假设进行了完整的阐述。该假设认为:帮助行为对受助者产生积极影响,帮助者预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而引发亲社会行为。第三节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8\n一、助人者的个人特征格根夫妇和美特瑟(Gergen&Metzer,1972)开展了一项“特质倾向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对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亲社会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表。被选择的亲社会行为的类型特质倾向对男中学生的咨询对女中学生的咨询对演绎思维实验的帮助对意识异常状态研究的帮助对班级收集材料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自律性_+++易变性++听从+_教养++秩序化+++自我一致性_+_自尊++寻求乐感+_+++求助性+_谦卑____“+”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图三特质倾向和亲社会行为关系来源:转引自霍兰德(美).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冯文侣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不同的人格特征与不同类型的助人行为有一定的相关,但是没有一个特征与所有五种类型助人行为都相关。巴特森(Batson,1987)指出,高移情与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易帮助他人。怀特(White,1987)等人则认为高自我监控的人会高度受到别人期待的影响。还有心理学家发现信教的学生比不信教的学生更愿意作公益性的事情。18\n人格特征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表明,个人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自我效能等因素影响,但是亲社会行为是很复杂的,受影响的因素远不止这些。二、心境心境是指一种使人的所有情感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心境也是个人在特定情况下做出亲社会行为一个重要因素。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好的心境会增加一个人帮助人的可能性。心理学家艾森(Isen)70年代发现,让被试意外获得免费食品,或在使用电话时机器多退了一角钱,他们会比没意外收获时更愿意帮助别人。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当一个人获得意外的惊喜时,如文章被报社意外的采纳,阅读文章带来好心情时,更愿意帮助别人。心理学家卡宁汗姆(Cuningham,1979)实验研究表明,良好心境与亲社会行为发生呈正相关。研究者在解释这一观点时认为:人在心境好的时候将个人注意的焦点投向别人,从对自己的专注摆脱出来,更多的去关心、了解他人的需要。另外好的心境能暂时提高将亲社会认知转化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使具有良好心境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对良好心境增加助人倾向的观点,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但是消极心境对于助人行为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学者认为能增加助人的行为,有学者认为可能减少助人行为。持前者观点的学者解释说,消极心境的人通过助人缓解消极情绪,对后者解释则是,消极心境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对他人关心、了解的不够,导致助人行为减少。三、外部因素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需要帮助人的特征。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时间压力等。自然环境会对助人行为产生影响。如前面提到的好天气带来好心情会增加助人倾向。有关研究表明,噪音、寒冷天气则会减少助人行为。社会环境是指其旁观者的情况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主要产生了“旁观者效应”。时间因素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之一。达利研究表明:个人在匆忙和有宽余时间条件下的助人行为模式的不同,匆忙条件下助人行为倾向较小。他的解释是,匆忙的条件增加了助人的代价,从而使帮助人的可能性减小。18\n需要帮助人特征:1、性别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伊格利等人(Eagly,1986)如果潜在助人者为男性,则女性不幸者更容易得到帮助。如果助人者为女性,则男女不幸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是同等的。2、来自同一群体、种族、国家尤其是政治倾向相似的人易得到帮助。谢菲尔得(1971)研究设计了一个巧妙实验,在进行反尼克松总统示威游行中,身上挂着“打倒尼克松”标牌比态度与此对立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3、社会形象因素。老弱病残孕幼等社会弱势群体易得到帮助,而社会形象不佳者如酒鬼,则较少引起他人的助人行为。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决策过程一、责任分散在吉蒂案件中,为什么目击者没有出手相助呢?为什么人们表现出这么冷漠呢?根据拉塔内和达利研究指出:案件发生时有多人在场导致社会责任分散。即每个目击者都考虑到现场不止我一个人,自己没有必要采取行动,或则考虑到其他目击者会采取行动对自己是否参与犹豫不决。他们设计的“充满烟雾的房间”的实验证实了上述观点。实验以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批学生作为被试,让他们参加一个关于城市生活问题的讨论。主试通过电话指令被试先填写几张表格,同时等待讨论开始。当被试填写表格时候,实验者开始通过墙上的小洞向被试所在的房间释放无害但清晰可见的烟雾。在整个六分钟的实验中,烟雾不断地灌进房内。这个实验有三种实验条件(1)房间里只有一个被试;(2)房间里有三个被试,彼此互不认识;(3)房间里有三个被试,其中有两个实验助手,他们表现出消极态度,故意忽视烟雾。实验条件报告出现烟雾百分比单独75%三人(互不认识)38%三人(两个消极助手)10%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75%报告有烟雾出现;第二种情况下有38%的人报告了出现烟雾;而最后一种情况则只有10%的人报告。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人在场会妨碍利他行动。类似的实验,“痛苦的女士”“愚笨的小偷”18\n都证明了,在亲社会行为决策时候,会发生责任分散的想象。二、亲社会行为的决策过程拉塔内和达利研究认为,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决策过程,在每一步决策上都有许多社会因素影响旁观者的决策。如果在任何一个决策点上旁观者做出否定的回答,那么整个决策过程便会中断,个人也就不会做出帮助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决策过程图解必须注意到情况旁观者有责任干预吗?解释为紧急情况旁观者干预怎样将决定付诸实施应该给予什么样形式的帮助?旁观者不干预图四:决策树来源:转引自霍兰德(美).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冯文侣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拉塔内和达利认为,个人做出是否干预,需要经过五个认知阶段:1、注意(notice):旁观者必须主要到发生了情况。2、解释(interpret):个人必须把所注意到的情况解释为紧急情况或者至少是一个需要干涉的情况。3、决定(decide):个人需要做出决定是否要采取相应的行动帮助他人。4、选择(choose):个人选择应该给予什么形式的帮助。5、执行:(implement):将决定付诸实施。事实上,直接干预的立场来考察助人行为是不够的。当个人无力直接帮助,可能选择间接干预的办法,如报警,间接干预也包括利他主义成分。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途径一、进行价值观教育18\n研究表明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儿童进行价值观教育主要方法有榜样教育法和价值澄清法。一、榜样教育法。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父母、老师、同伴等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儿童多次观看别人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鲁斯顿(Rushton,1975),设计了一个模仿榜样行为的实验。实验要求儿童捐献玩游戏后获得的代币券,实验提供两种榜样条件:一种慷慨大方,一种自私自利。结果表明:观察过慷慨大方榜样的儿童所捐献的多于观察过自私榜样的儿童。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Kohlberg’sTheoryofMoralDevelopment),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许多研究表明,不仅在道德形成阶段还是道德形成后阶段,利他榜样会促进亲社会行为。二、价值澄清法(Valueclarification),价值澄清法是最早由拉斯(Rath)提出,经过西蒙和哈明(Simon&Harmin)等加以发展的一套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是借助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启发,帮助他们对有关事件展开理性思维与情绪体验,通过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辨认支配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并与他人的价值观做比较,发现与解决价值观的冲突等步骤,对自己价值观逐步进行澄清,然后依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观行事。二、移情训练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移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移情是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他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他对儿童移情及其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8\n移情训练的具体方法有:创设情景、体验真实、角色扮演等等。角色扮演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是让人暂时扮演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社会角色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起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斯陶布(Staub,1971)设计了相关的实验验证儿童角色扮演活动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受过角色扮演活动训练的儿童比没有受过这种训练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三、行为强化法亲社会行为的强化是通过强化来控制儿童的帮助、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和攻击、嘲讽、不友好等反社会行为来实现的。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来的行为,人类在很小的时候是没有亲社会行为的,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通过学习而产生的亲社会行为内化为内心的行为准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强化。亲社会行为强化手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表扬、奖励,第二类是对反社会行为进行惩罚和否定。鲁斯顿(Rushton,1980)用研究证实了上述的观点,他在研究中让被试多次看到他人的的亲社会行为,结果表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对观察者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强化观察者亲社会行为。沃克(Walker,1995)的研究认为,教师要根据行为准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判,赞许亲社会行为,处罚不良行为。对于社会适应不良的学生,教师宜采取单独的方法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向他们推荐可选择的、破坏性较少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对学生发怒或失望。第五节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策略体育教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活动中存在个体之间互动,存在个体与个体合作,存在个体和集体依存,这些交流、互动的存在为发展学生亲社会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方法;二、教学中实验干预的模式;三、实验干预的内容。一、体育教学中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一)价值观教育在前已述,人的价值观不仅是人生处世的定向工具,也是道德行为的定向工具。价值观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比较稳定,但研究表明它是可以培养的。18\n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活动进行价值观教育。主题讨论则是一种比较好的价值观教育方法,例如讨论主题可以是“谁是你最喜爱的运动员?”。讨论开始由学生发言,说说他们最喜欢的运动员,喜欢他们的理由,以及他们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等等,教师的作用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言,在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和提炼他们所喜爱运动员身上的优秀品质,倡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向他们的偶像学习。又如在战术教学中对队员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进行讨论。每个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发言者角色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同时教师还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问或组织小组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如深入讨论战术配合中角色安排,谁是主攻、谁是副攻、谁打前锋、谁打后卫及其他们的责任;也可以讨论“助攻”的环节,把进攻的机会交给时机最好、能力最强的进攻者。进行这样的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交流,做出判断,形成观点,指导行动。通过对战术配合主题的讨论势必会形成一个共识:个人服从集体(整体)的安排(需要),比赛要取得胜利必须发挥集体(整体)力量。这样的主题还有很多,如体育教学中学生担当“小先生”角色;积极参与社区体育运动,为社区体育做奉献;体育训练中的“陪练”现象;各类运动会的自愿者;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中的义工。(二)责任心的培养社会责任心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动因,研究表明通过责任心的培养可以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轮流当班级的体育委员,协助体育教师负责管理、组织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担当体育委员的责任。在分组练习时,指定小组长负责该组的练习;安排学生轮流负责拿运动器材,监督合理使用和负责器材回收;在体育活动,特别是在做有一定难度动作时,教师要强调同学之间要相互保护和帮助,教授保护和帮助的办法,并在活动中及时指定学生负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设置责任岗位,强化学生责任意识。(三)移情训练移情是指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有高度相关,即移情能力是可以培养提高的,移情能力的提高增加亲社会行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计“移情训练法”18\n,通过体验他人的处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体育教学中教师设计亲社会主题的教学来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是两人三足接力赛,两个人一组,要求一个同学“搀扶”着一个只能用单脚跳的“残疾”同学,到另一端后角色互换。这个教学案例是通过让学生体会单肢行走的不便,并努力帮助行动不便者行走,同时教师用语言诱导学生体会行动不便者的困难,教育他们要关心、尊重和帮助身体残障或弱势群体。教学案例二:教学内容是集体定向越野或登山运动,要求将学生按照身体强弱或男女搭配组合,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向目的地出发,到达目的地才算完成任务。这个案例通过各小组的相互帮助,尤其是对体弱多病者的帮助,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帮助人的乐趣,培养学生助人的品质。(四)利用规则教育促进规范内化社会规范是指一个社会的全部价值观和规范体系。助人和利他是我们的社会规范所要求的行为,遵从社会规范可以获得社会正面评价。研究表明遵从社会规范的行为可能因为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需要而发生,也可能是奖励或惩罚强化的结果。可见,规范没有达到内化,在外部控制放松或取消的情况下,人们的遵从行为就会消失。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则有助于强化这种规范的内化过程。体育运动中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完整规则,规则教育的素材很多。规则是事先约定(也可以是参与者临时约定)比赛中的规范,要求参与者共同遵守,而不遵守规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规则机制促使参与者必须内化比赛规则以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学习裁判规则,制定裁判规则和实践裁判规则,可以使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强化,即一切竞赛均需遵循规则,不遵循规则就要受到处罚;轻微触犯受到轻微处罚,严重触犯则要严厉处罚。通过强化这种意识从而达到遵循社会生活规范目的。二、体育教学中亲社会行为的实验干预的模式实验干预的模式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部分,以课堂内干预为主。课堂内的干预分四个步骤,如下图所示。课外以价值观教育主题讨论为主要形式。具体如图所示。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18\n教师总结,结合生活进行教育学生没有经过指导参与活动学生谈体会,教师过程指导学生再一次参与活动图五实验干预的模式例如在实验中为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合作意识,在教学实验中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游戏的主要方法是8个学生一组,一列纵队站立,左右手各握一个竹竿向前运动并转弯。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先让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开始运动。每组做完两次后,教师进行过程指导。教师首先让每组学生谈活动的体会,快的小组说:“他们是一起喊,一起听着口号前进的”,“他们的开的快的原因是小组里都是男生,有好几个跑步都很快”,也有小组说“他们相互配合的好,左右手臂摆动一致”。开的慢的小组总结的原因有:“前面带对的同学开的太快,后面的同学跟不上,反而拖后腿了”,“后面的同学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大家手臂摆动的不一样”等等。教师乘机指出“开火车”最好一组的原因是他们相互配合的好,有人指挥,有统一口号,左右手摆动一致,这样才能把“火车”开的快。接着教师具体分析游戏动作,指导学生注意三个方面:小个子的同学排前面,左右手臂摆动像跑步摆动一样;小组选一个声音最响的同学喊口令,大家听口令一起摆;小组前进的速度先慢后快,每个人的速度要和小组的速度相同,不能个别人特别快。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小组的成员商量怎么样相互配合,并进行再次练习。练习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结合生活事例进行合作意识的培育。在移情训练中,也是采用上述模式进行培养的。实验中设计了盲人搬物的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棉线帽遮住眼睛,绕过一定障碍物,到目的地把皮球搬运到指定点。步骤一:让学生体验盲人搬物的困难;步骤二:让学生谈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发言;步骤三:让学生一帮一进行盲人搬物游戏;步骤四:教师进行总结并扩展到现实生活中盲人生活的种种不方便,强调帮助盲人的必要性。在课外培养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价值观教育;二是制定竞赛规则。在价值观教育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积极引导发言和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和主题扩展。制定规则则需要教师提供规则模板,学生根据模板和具体要求来编写。第三节体育教学中亲社会行为的实验干预的具体内容18\n实验干预内容实施的载体是体育课、班级活动课以及课外作业。以体育课和活动课为主。在体育课教学中实施主要是考虑到原有教学的连续性,以改造体育教师教学案例,把提高亲社会行为活动结合到教学中去,作为教学一部分内容为主要方式;而在班级活动课中则是直接设计亲社会行为主题活动为主要方式;课外作业主要是一些亲社会行为情境的思考题目。以下是一套提高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活动清单,以小学生为实验对象在为期三个月的体育课程中实施: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活动体验培养方法活动目的盲人搬物扮演盲人,绕过障碍,把物体搬运到指定地点体验盲人做事的不方便移情训练关爱残障人士帮助残障人士营救伤员分别扮演求助者和救助者,并角色互换体验伤员和求助者角色移情训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单脚跳单脚跳行进体验单脚行走的不方便移情训练关爱残障人士帮助残障人士集体定向越野男女同学搭配,完成集体越野任务体验帮助弱者移情训练帮助弱者团队精神两人三足一个人的左脚和另一个人的右脚相绑行进体验脚被束缚的不方便移情训练关爱残障人士帮助残障人士站立后倒站立后倒,倒在垫子前众人用手托住体验危险时刻的被救团队训练信任同学发挥集体力量拔河比赛分成人数相当的两队,其中包括女同学在内体验团结协作团队训练发挥集体力量手拉手穿越手拉手组成一排排,相互交会穿越体验团结协作团队训练团队协作开火车若干人组成一列纵队,左右手各握在一个长竹竿上行进体验团结协作团队训练团队协作蜈蚣爬行体验团结协作团队训练团队协作18\n若干人组成一列纵队,左右脚分别绑在左右长竹竿上行进集体造型若干人分成一小组,集体策划各种各样造型体验团结协作团队训练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协作学做小裁判教师给学生上学生喜爱项目的简单裁判课学习体育竞赛规则规则教育遵循裁判规则遵循社会规范我来定规则教师布置给学生制定踢毽子、跳绳等比赛规则制定竞赛规则规则教育遵循裁判规则遵循社会规范我是裁判员教学比赛时候由学生轮流当裁判员利用规则约束他人行为规则教育遵循裁判规则遵循社会规范我是小组长在课堂教学中,分项或分组锻炼时候指定小组长体验做小组长的责任责任心培养勇于承担责任我做体育委员充当体育委员的角色体验做体育委员的责任责任心培养勇于承担责任讨论题目:分球与助攻分析团体竞赛个人责任价值观教育倡导集体主义讨论题目:你最喜欢的运动员挖掘运动员可贵品质价值观教育学习优秀运动员可贵品质图六亲社会活动清单来源:转引自王青松.体育教育中培养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2005.参考文献:1.[美]霍兰德.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冯文侣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加]兰伯斯.社会心理学,魏明痒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3.季浏等.体育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理工出版社,1996.4.[美]泰勒等.社会心理学(第十版),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美]巴伦等.社会心理学(第十版),杨中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美]菲尔德.利他主义倾向,赵培等译.吉林:长春出版社,2005.7.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李维.社会心理学新发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崔丽娟等.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n1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