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 MB
  • 2022-09-27 发布

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硕士论文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姓名:王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指导教师:张建平20080301\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中文提要从2003年电子竞技运动获得合法的竞技体育项目的身份至今,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一直走在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上。本研究旨在探讨这条道路不平坦的原因,并试图找到让这条道路变得平坦的出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制约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几大因素。在历史和现状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重点分析了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的组织构成以及各产业组织的功能和现状,提出了增强产业组织活力的策略和手段,并进一步提出使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组织产生协同效应,加固产业链的关键在于抓住用户,用户是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的生命线。在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的产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阐述和策略提供后,本研究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即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目前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处于不利于其产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理清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牵强地寻找两者之间的所谓本质区别并不合适,两者存在的最突出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规范性而后者不具有,电子竞技运动有理由也有必要同网络游戏保持一定距离。关于如何改善不利于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大众媒介应当发挥交流产品信息、提供社会认同和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由于规范性是电子竞技运动的突出特征,所以针对2006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所颁布的电子竞技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对各项管理规定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了阐述,认为各项管理规定都贯彻了一个很明确的宗旨:尽可能让电子竞技运动更规范更可控,在规则上尽量细化,在管理上更加突出政府的功能。关键词:电子竞技,产业化,产业链,社会环境,网络游戏,规范性作者:王玮指导老师:张建平\nOnnePatllofE-spons’indu嘶al妇ioniIlc陋粤ThePathofE—Sports’industrial娩ationinChinaAbstract.shlcc廿坞2003Elec仃0IlicspoftSaccessedt0n圮legitimatleidenti锣ofcompe6tivesportS纰iIl删ali刎onofE-咖h嬲alwaysbe%illabul】叩yroad.Thisstudyw硇dcsi驴edt0cxplorethere鹤。璐ofthisbumpyroad,粕d仃yt0findaway∞也att11ewaytobecomenat.1Ksre∞鲫ch’slo垂calbe西mlingisollrE·sporcsmustbeintheindl塔tri觚【zati伽Ialpa吐l'a11db嬲cd0n也is,丘rstly髑iIlg位nt蹦m聆me也od,也e聆∞锄chh嬲c0删n伧jndll矧ali盟:tionalhisto巧髓d也epres朗tsitua:tionofollrE-sp嘣s,and鲫mmaIizeds删bigf.act0塔re砸ctedthe缸lu妯ali刎on0folⅡBspons.theb嬲isofhi咖rical肌dtllepres既tsitIla缸onreviewiIl岛thisresearch憾esthelitc=船ture锄dthelo西cala彻l妒cmethod,也e∞lectiV矽aIlalysisthemduStDrchain’sorgani2觚0nco埘i枷∞0f0ⅢE-spc怖嬲wcU弱谢ous蜘alo曜alli刎0ntsfhnc吐on觚dthep豫s即tsinI撕on’p∞posedtlle蛐gy孤dmememodof锄hancingindlls仃ialo玛锄讫撕onvigor,趾d如rtl坝’proposcdt11ekcyliesintheuserst0cau∞entire砌lls时血耐se础org删∞t0have&coo阿嘶vee毹鸭趾dt0∞inf.0rceindu卿chainitsel£也e哪erist11e抵lI嘲cha甜slifel硫of01lrE-spons.After缸d蛐g缸dclab0斑tillgindustrial汤tion甜inoemal即研romnentofourE-驴rtsthis∞search锄蜘the麟删即啊r0衄∞nt(姗elyt11e∞cial朗啊r0珊呦t)ofourE-咖’瓠奴斌alizatio玛hol曲培也ereaSOn0fllll鲰,oI.able∞cialenv的皿1entisnott0cle钌。行位rela廿0nb‘栅eenmeE-sporcsandt11eonlinegames.’n蟛researchbelic、_眵that∞ekings0.caUedessenCedi筇讶锄cebe咐eenbothIsisiIlappropria:ce.1hemostprommem锄氏r钮ceisnle咄岫dardsofthef0册%but恤latt盯doesnotha:ve.Onthcb蕊sof廿list11eE-sportsmaymajntaincertaindiSt觚ce丘.0m也e饵11i】∞g锄es.Asforinlp】眦gme幽。期:blesocialenVil.0mnent,lhisresearchco璐iile璐that也em嬲smediamllsteXcllangeproductin】f0册ation,pr0Vide也esocialid咖锄dguidethepublicopinio璐.Ⅱ\nFormcrelevantprovisio娜ofollrE-sportsissuedbyChinaSportSFede觚on,眦sresearch<}linl(S也ateachadmiIlis垭l:ti_vep∞viSio硒haVeimplementedaVe黟explicitobjective:Le位ingtheE-sportsstandarder觚dmorec伽血Dllable嬲f打舔possible,fefm啦n11es蹈陆私posSib王e,and萄ving脚盟cet0me90Vemment’s劬ction.Keywords:ele咖llicSpons,industrializatioll,i11d螂rchaill,socialenVir0I衄em,oIllineg锄es,stand川iza:tionⅢ№byW如gWrei删sedby吐aIlgJianPing\n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研究生签名.一年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兰移嘭.3.,o日期谚醢纽!\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l引言1引言1.1研究缘起从2003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列为中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到今年年初国际知名电子竞技比赛组织CPL(cybera.dlleteprofessionalleaglle数字运动职业联盟)宣布停止运作并取消原计划2008年举行的电子竞技赛事的五年里,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从满怀信心步入正轨到渐陷发展困境。一方面电子竞技运动仍然玩家众多,国际国内赛事时有发生,电子竞技相关公司仍在生存,另一方面,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日益凸显,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障碍重重。从中国目前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情况来看,产业链主要由内容提供商、赞助商、俱乐部、赛事组织和媒体等几部分组成①,但目前国内内容提供商能提供的具有原创性和本国特色的优质产品少,赞助商掌握话语权,除了极少数的专业平面媒体,电子竞技的网络媒体和视频媒体都面临不乐观的市场前景,俱乐部对明星的绝对依赖,赛事组织的良莠不齐等问题使得这条产业链显得脆弱无力。如何壮大该产业链是我国电子竞技运动未来发展的关键。事实上,制约这条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用户,电子竞技运动最终的话语权应该掌握在用户手中,这跟其他产业发展没有两样。除了产业链本身的脆弱,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外环境即社会环境对其发展同样不够有利。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使电子竞技运动目前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负面大于正面。理清同网络游戏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意义重大。’·尽管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目前暂处于相对低谷状态,但同样蕴涵着重要的制胜因素,因为这个产业拥有价值巨大的目标群体,只要对运动项目本身进行管理和规范,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会日益通畅。综上,我们认为,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的研究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1.2文献综述。除了核心部分,产业链还覆盖到政府、硬件供应商、通信等其他组织l\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l引言利用中国期刊网,本研究以电子竞技为关键词,对2000年至今的相关文章进行了搜索,共获得有关电子竞技的学术研究文章81篇,其中2003年之前的研究文章仅占3%。对于目前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大多数研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问题存在的地方也是发展中机会可能存在的地方,大多数研究提供了策略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有研究指出,政府的支持缺位导致电子竞技运动的低迷,提出在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扶持该运动项目的发展(云林森等,2005)。另有研究指出,目前电子竞技运动项目国产化程度较低,企业应加快开发国产化软件(赵建强,2006)。电子竞技运动员在整个产业链的顺畅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约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缺乏职业的电子竞技选手,所以需要建立职业选手的培养机制、走职业化的发展之路(段宁等,2006)。电子竞技赛事同样也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目前,各种规模、各种名义和各种层次的职业比赛让竞技玩家不知所措,不利于电子竞技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建议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电子竞技联盟或电子竞技协会(郭志伟等,2008)。另外,有不少研究均指出了目前社会对电子竞技运动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它的负面效应上,对电子竞技运动的积极作用了解甚少,研究提出了改善电子竞技运动认知盲区和误区的重要意义。尽管对于电子竞技运动的理论研究文章不在少数,但以上仅列出了几位研究者的观点,这是因为81篇研究文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研究主题多样,但观点相对单·。研究者关注较多的主题包括电子竞技运动的本质思考、电子竞技运动的社会效果、电子竞技运动的商业模式、电子竞技运动与数字技术的关系、电子竞技运动在高校的发展、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研究等方面。针对这些研究主题研究者们所得出的观点相对单一,就其中任何一个研究主题,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观点经常呈现出一面倒的倾向,甚至是惊人地雷同。如关于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关系问题,绝大多数研究者以及电子竞技运动界都认定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引电子竞技’具有体育的本质,即对抗和比赛。作为一个体育项目,对抗和比赛是最基本的特征,这也是电子竞技运动有别于其它电子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主要特征。"(宋天华等,2006)“网络游戏大都是以建造虚拟社会为目的的娱乐节目。其特点是需要花费玩家巨大的精力和时间,通过不断地闯关升级来提升虚拟角色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虚拟类网络游戏一般没有人类公平竞争的‘竞技性’⋯⋯电子竞技则是以信息产品为运动器2\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I引言械的人与人之间勇气、毅力、心理素质的比拼。"(陈玲,2004)“电子竞技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设备作为器械进行的、在体育规则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网络游戏是利用TCP/口协议,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①第二,资料不够充裕,研究深度不足。研究者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方面同样表现出较为雷同的特点,大多数研究文章使用同样的资料,且在进行具体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方面的策略探讨时经常浅尝辄止,不够深入。如,有研究者称电子竞技运动产生与发展具有必然性,其依据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及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王联聪,2005)。另有研究者在指出电子竞技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时,仅以“容易使青少年滋生好斗好战的思想"(赵进,2005)一笔带过。相对于期刊中发表的研究文章,目前国内关于电子竞技运动研究的专著几乎没有。1.3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这种状态既体现在业界的低迷,也体现在理论界的相对混乱。作为合法的运动项目,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有必要得到理论界的关注,这种关注的目的和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功能健全的产业化运作的支持。研究将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作为入口,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第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竞技运动的必由之路,电子竞技运动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产业化运作的基础,但这种基础本身却脆弱不堪,有必要在产业内找出脆弱不堪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改善策略,这将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第三,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目前产业化发展的相对低迷状态同样需要在产业外环境找原因,因为目前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外环境对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只有找到不利原因,才能提出改善不利环境的方法,为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有利环境的营造提供有价值的思路。第四,澄清目前和电子竞技相关的相对混乱的理论,只有在理论得以澄清的基础上,才能名正言顺地为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提供方法和策略上的支持。oWCG主办方:‘中国正在成为真正的电子竞技大国’,hllp:,/gan付s。sh措,corn.cn,2004-07.183\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l引言1.4研究对象与方法1.4.1研究对象:由于本选题主要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所以研究对象不同于量化研究的样本来源,指的是研究的客体,具体表现为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内环境和外环境的研究。1.4.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瞻性地探讨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之路。1.4.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电子竞技产业化发展现状等方面的资料以及有关竞技运动特征和功能等方面的专著、论文,为研究奠定了资料和理论的基础。1.4.2.2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电子竞技产业化发展现状,对电子竞技在我国的产业化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1.4.2.3逻辑推理法。通过归纳,逻辑性地推断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前景。\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过去的一个世纪对于体育来说,最具革命意义的变化就是体育与经济的不断融合,体育成了一种重要的经济来源,体育所带来的财富成了商业资本追逐的新宠,体育产业也已经成为全球娱乐产业中最具增长力的行业,所以,体育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①走产业化的道路基本成为共识。而对于电子竞技运动来说,国内外电子竞技运动从一开始就产生于商业化的运作之中,其发展规律并非从群众基础上升为体育项目,而是伴随着商业化的推广来积累人群基数,电子竞技运动今后的发展同样需要遵循这种发展规律,不断积累人群基数,扩大运动正面社会效应,从此意义言,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个不证自明的事实。2.1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给出的定义,电子竞技运动就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o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局域网的游戏对战中找到了游戏的另外的特性——竞技性和公平性,这是电子竞技运动最早的雏形。1997年6月26日,数字运动职业联盟(1kCyberachleteProfessionalLeague)成立了,创始人是安吉尔·穆诺兹。尽管该联盟在运行了近十一年后因诸多原因解散,但正是CPL使得电脑游戏竞技成为了一种职业运动。。2000年前我国的电子竞技运动可以说是呈民间自发状态,许多电子竞技赛事都是非官方的网吧模式。这个时期在我国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半职业选手,这些选手大多是由业余选手加盟当地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发展而成的。2000年,许多业余选手和半职业选手加盟各地电子竞技俱乐部,这些电子竞技俱乐部是我国电子竞技职业化的先行者。这一年,中国电子竞技联盟CEsA。事实上,中国的。竞技体育”一词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compctitivc椰”,翻译成竞技运动较为合适.而杨文轩等人主编的‘体育概论'一书中,也指出竞技体育和竞技运动也仅为词汇运用上的区别,所以本研究中电子竞技运动就是竞技体育.。。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网,网址:们r砒sporLo罾∞5\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Cl血eseE.Spons心sociation)于北京成立。同年10月,WCGC(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前身)在韩国汉城举行。我国由CPGL(Chine∞P向fessionalG锄er’sLeague中国职业玩家联盟)组织代表团应邀参赛,在这次大赛中我国选手崭露头角。2001年,中国人真正开始认识了电子竞技。这个时期我国出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比赛,如2001年9月WCGC中国预选赛等。在韩国举行的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中,中国业余选手夺得2金l铜的较好成绩。2002年4月22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世纪盛会一一“中国游戏中心杯"首届中国电子竞技大会(1啦C艋naAlbl撕csMeeting,简称CNCAM)隆重开幕。大会中同业内权威机构专家学者一道,在制度和管理上对电子竞技进行了规范。但由于6月16日北京海淀区的“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把电子竞技推上了“被告’’‘的席位,“电子海洛因"的称谓又随之而来,受其影响,正规网吧生意清淡,使中国的电子竞技职业化陷入低谷。2003年是我国电子竞技发展里程碑的一年。11月18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由中华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何慧娴正式对外宣布:电子竞技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这也给我国的电子竞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同年央视《电子竞技世界》播出把中国电子竞技推向了高潮。2004年,被央视称为“中国电竞元年"。4月17日中国第一届电子竞技运动会(CEG)在全国开赛。这次电竞选定了目前我国主流的电竞项目,以正规体育比赛的模式进行,比赛项目分国际类、休闲类、对战类三个类别。但4月21日,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所有的相关电视节目都停止播出。失去了广告效应,很多赞助商纷纷退出,比赛奖金从十万元跌到了两三万元,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化的进程受到重创。2.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几年,我国的电子竞技开始有所发展,原因颇为复杂,一是受韩国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曾使韩国经济全面萧条,然而韩国的电子竞技逆风而起,先是在网吧中开始流行起来的《星际争霸》,然后是诞生了大规模的电子竞技赛事——WCG,随后而来的还有无数职业电子竞技明星和战队。同时,电子竞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韩国的软件、网吧等产业的发展,如WCG冠名商三星电子,他们连年资助各种电子竞技比赛的举行,更是对韩国电子竞技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6\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用,当然,资助电子竞技比赛的宣传效应也为商家带来了相当的效益。在这样的发展势头和连动效应的影响下,我国有不少媒体予以关注,并加以宣传,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而在民间,电子竞技早已呈现繁荣景象,很多玩家ID几年前就享誉中外,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有机会让他们到正式的国家比赛场上去一展身手。二是受欧美竞技游戏的发展的影响。20世纪末,法国、瑞典、德国等电子竞技强国开始争相抢夺这片新型产业的阵地,法国世界著名的竞技营销公司Ligaren一直致力于推动世界范围的电子竞技运动,他们创办的ESWC同美国的CPL及韩国的WCG一起,成为世界三大电子竞技赛事,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每年的夏季都吸引50多个国家、数十万的爱好者前往参加。在以上大环境的熏陶下,前几年尽管条件艰辛,我国选手没有国外职业玩家那样稳定的收入,且大部分为学生,有自己的学业,同时还要承受部分家长、社会的不理解和不公平的对待,但依然涌现了很多不弱于国际顶尖高手的电子竞技高手。这几年,经过国内一些关注电子竞技资深人士的不懈努力,加上有识之士的赞助,我们的选手开始陆续登上ESWC、WCG等国际大型电子竞技比赛的舞台,并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中国电子竞技赢得了荣誉。虽然我国的电子竞技运动起步与欧美及韩国和日本相比较晚,但是电子竞技作为二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中国广泛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根据Enct游戏咨询网站的统计,在我国“对战类"电子竞技运动的参与者约有三千到五千万人,如果加上休闲类,则以亿记,并且人数还在快速增长,这样的增长使这项运动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为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竞技游戏的大小赛事不断。特别是由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的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级体育电子竞技联赛CEG(ChimE.驴nsG锄es),该赛事的宗旨是通过举办规范的电子竞技联赛来结束目前我国电子竞技比赛市场自发无序的状态,提高电子竞技水平,扩大电子竞技产业市场,推动电子竞技职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使中国成为全球性的体育电子竞技市场。中国电子竞技赛事的举行,为规范和引导游戏产业,促进电子竞技产业健康发展,拉动相关产业的内需,提升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国际声誉,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中国的电子竞技产业迸军国际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近年来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进程有所推进,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仍然相对突出,具体表现为:\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第一,社会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偏见。电子竞技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体育竞技项目,.一个新兴产业,是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息息相关的。虽然有无数人在这一高科技的智力运动项目里乐此不疲,但事实上,社会舆论则有意无意地给人们灌输电子竞技有害论。一些媒体大量报道某些学生沉溺于游戏之中不能自拔,荒废青春和学业的事件,使电子竞技成为“人人喊打"的“电子海洛因’’。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使得电子竞技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企业难以名正言顺地进入这个市场;运动员只能叫“玩家’’,其待遇和一般的运动员根本不可等日而喻;广大爱好者只能偷偷摸摸地从事电子竞技;政府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也难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引导和监管,有时不得不以禁代管。电子竞技比赛的电视转播禁令可谓当前社会歧视电子竞技体育产业正常发展的巨大阻力。第二,存在企业投入不足的现象。目前在中国国内受到欢迎的电子竞技项目很多,如球类项目FIFA足球、N】姒篮球,射击类项目有三角洲特种部队、反恐精英、综合对抗类项目有星际争霸等。但这些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项目却无一例外是国外开发商研发的。据统计,大陆以外地区开发的电子竞技项目占了我国电子竞技80%的市场份额。企业投入不足也使我国电子竞技研发人才短缺。从机器智能、图像、音效、色彩、创意、剧情、思想性等各方面看,好的电子竞技作品完全可以和电影等艺术作品相提并论。电子竞技软件人才的匮乏使我国电子竞技软件国产化程度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没有自主版权,除了国内的运营公司要支付版权费用、代理费用以外,正式投放市场以后还需要与研发公司进行分成。目前,国内代理商在产品销售期间必须支付高达25%.35%的利润分成。这样自然加大了运营的成本与压力。我国优势体育项目的发展历程说明,没有一项竞技体育是光靠“拿来主义”就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企业的投入不足使我国电子竞技体育运动在起跑上慢人一拍。第三,优秀的电子竞技运动员的匮乏也是制约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现在认可电子竞技为正式的体育竞技项目,但国内缺乏高水平的职业或半职业的运动员,竞技水平自然不会高。由于电子竞技的特殊性,电子竞技选手的职业生涯十分短暂。根据韩国电子竞技协会的统计,最适合打电子竞技的年龄在16至25岁,所以,尽管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却已经有不少选手面临着退役,他们不得不在其他领域开始新的生活。长期以来,我们视游戏为雕虫小技,称那些高水平的选手为“玩家",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对这些\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玩家"口诛笔伐。由于前途渺茫,这些“玩家’’几乎无法将电子竞技体育作为其终身的事业。一些优秀的选手迫于生活压力在短暂的辉煌后就销声匿迹了。2001年我国就有运动员夺得国际比赛冠军,但由于缺乏电子竞技运动员成长的环境,随后几年我国选手的国际战绩平平。缺乏职业的电子竞技选手就象没有运动队没有高水平运动员一样,限制了我国电子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第四,网吧缺乏统一管理,缺少线下平台。中国的大量电子竞技人员还集中在网络对战平台上,线上的人群巨大但是无法使其正规化。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和训练无法顺科开展。连锁网吧被认为是理想的职业化俱乐部基地和竞技平台,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缺乏对网吧的统一的规范和管理,有些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而忽视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比如允许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从而造成许多学生学业荒废,引起家长们对网吧的不满,招致社会对电子竞技运动的进一步误解。第五,赛事有待规范。从事电子竞技的每个运动员都是在正规的比赛中加以磨练的。没有比赛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偶像级的选手。而比赛的繁荣是建立在正规化的赛事上的。在我国电子竞技发展的初期虽然各种赛事层出不穷,但是需要相关部门的统一和规范,建立完善的大赛规则并支持和组织对规则进行实施。第六,在当今的媒介化时代,任何体育项目的兴起都离不开媒体的大力宣传。电子竞技吸引着厂商和媒体的介入,商业利润是他们的追求。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哪家媒体转播过类似于WCG这样的大赛。这主要由于电子竞技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和普遍接受,影响力较小。各种媒体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去承担相应的风险。9\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3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构成研究3。1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可行性分析第一,加入W1'o给我国电子竞技运动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加入啪,有利于国外资金、先进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引入,改善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资本结构,提高我国电子竞技的商业化运作水平。中国的电子竞技市场相对其它体育项目来说,仍是一片处女地,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第二,电子竞技的产业化符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和要求。电子竞技运动的兴起是中国人生产方式由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由劳动型生活方式转向休闲型生活方式的必然,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体现;电子竞技与电信业、IT业、广告业多位一体,有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电子竞技的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此外,电子竞技产业投资回报率较高,附加值大,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前提下,能迅速回收资金,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这种增长的鲜明特点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近期与远期的统一,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同时,电子竞技又节约能耗,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第三,客观环境适合我国电子竞技的发展条件。我国目前实行的经济政策对作为朝阳产业新兴代表的电子竞技产业的效应是建设性的。按照经济规律对“夕阳产业”的清算,客观上造成资金、技术和人才由“夕阳产业"向“朝阳产业"流动,并会导致社会投资,尤其是非国有投资,这也为电子竞技产业扩充资本,引进技术和招募人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3.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链构成我国目前的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链主要由内容提供商、赞助商、俱乐部、赛事组织和媒体等几部分组成。内容提供商即为我们常说的软件商或产品供应商,赞助商在电子竞技运动产业中有个约定名称“金主”,“金主"二字基本说明了在这条产业链中它的地位和作用。尽管我国的电子竞技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这条产业链上的主要产业组织,但各个产业组织本身的机能不够健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也就是说,目前整条产业链基本存在,但脆弱不堪,没有形成链条本身应该产生的协同功能,所以,当务之急是各产业组织练内功,只有练好lO\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3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构成研究内功,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清晰和公平的关系才有可能形成,这条产业链本身才能得以壮大,所以,以下就该产业链上的各个产业组织作逐一分析。3.2.1内容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即为产品供应商,这里的产品就是电子竞技运动的竞技项目。对于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产业来说,面临着一个电子竞技产品开发的问题。目前,国际电子竞技运动较之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更多形式各异的竞技项目。《反恐精英》、《星际争霸》以及《魔兽争霸》这些传统的电子竞技项目在整个行业中已是根深蒂固。可除此之外,却并不清楚电子竞技还有什么,还需要什么。因为国外知名赛事的一些比赛项目因为地域与环境等种种原因被我们的电子竞技理念刨除在外不受重视,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对于电子竞技如同新鲜血液般的项目被我们误解,认为只有《反恐精英》《魔兽争霸》这些传统的竞技项目才是电子竞技。除几款传统的竞技项目外,部分玩家不再轻易对新增项目表示认同,往往只有当国外赛事将其定义为比赛项目后才标志着此款游戏正式拥有了电子竞技的称号。然而正当国内电子竞技领域固守着自己那片美好的竞技蓝天时,我国的电子竞技已经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电子竞技发展水平形成了不可避免的脱节现象。2005年韩国电子竞技协会在召开的第一次“电子竞技评选项目"会议中,公布‘Speciaforce》(特种部队)、《蒯der》、《跑跑卡丁车》以及《P锄盱a》为公认的电子竞技项目,并将Free刚e(街头篮球)列为示范项目。2006年下半年,韩国电子竞技协会再次召开评选项目会议,在入围的,‘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7):117.119·参见宋天华等:‘试析电子竞技与竞技体育的异周',‘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7):96-9822\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3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构成研究与每一“等级”相对应的是“游戏时间’’,游戏的结果取决于“虚拟人’’的能力,而不是参与者的能力。而电子竞技运动基本是体育比赛模式,具有与体育比赛相同的或相似的竞技规则,比赛时间、参与人数等有公平的、严格的研制。第三,从技术上说,网络游戏必须在互联网上进行,而电子竞技也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但更多的是在局域网上进行。第四,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认为电子竞技运动旨在锻炼和提高参与运动的“真实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而网络游戏“练级"的目的则完全提高游戏中“虚拟人"的“技能’’、“魔法"和“等级’’。这样的区分遭到了另外一些研究者的质疑。有些研究者逐条对其进行了反驳∞,认为这种区别缺乏逻辑,不管是在技术层面上还是在虚拟性、规范性等方面都不存在根本区别,至于出发点和目的的不同更是无稽之谈,认为电子竞技的本质就是游戏。针对理论界对电子竞技和网络游戏的关系存在的争议,本研究认为,目前电子竞技运动与绝大多数网络游戏确实存在诸多区别,如竞技性、对抗性、技术平台等方面。但是这种区分仅仅表现为形式和手段的区分而不是本质区分,网络游戏同样可以有竞技性和对抗性,而电子竞技运动也完全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对战平台。至于说有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游戏是人与机器的游戏,而电子竞技运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也是牵强的,因为网络游戏也同样存在人与人的对抗。但是电子竞技运动同网络游戏又确实存在可以使电子竞技运动争取正面社会舆论的区别。本研究认为,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的最重要区别就是一个是运动项目一个仅仅是游戏。或许有人认为这话跟没说没有区别,但事实上,区别正在于运动项目一定是需要组织并确立规则的,而网络游戏没有也无需组织当然也谈不上什么规则,所以,两者的真正差别也就是前者具有运动项目应有的严格的规范性而后者是不需要严加规范的游戏。无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有了规矩,原来的游戏项目才有可能变成电子竞技运动项目。也只有有了规矩,电子竞技运动才有可能规范青少年的运动行为从而朝着运动项目本身所应有的利于人的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毒品一样让青少年欲罢不能玩物丧志。电子竞技的这种规范性既表现在运动和比赛规则的严明性,同样也表现在产品本身的设计上,作为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游戏产品的内容和品质具有可控性。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网络游戏有可能在经过规范化以后成为电。参见杨芳:‘电子竞技应回归游戏本质>,‘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35.37o参见何威:‘电子竞技的相关概念与类型分析',‘体育文化导刊>2004(5):11.1323\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3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构成研究子竞技运动。但是,没有经过规范的游戏总是游戏,电子竞技运动为了争取社会正面舆论,需要更多的强调自己的规范性和可控性以同网络游戏保持距离,但若为了保持距离而牵强地寻找两者所谓的本质区别是没有必要也是行不通的。需要指出的是,在舆论和宣传上电子竞技运动需要同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保持距离,但是在产业运作上,电子竞技运动倒是可以从处于经济强势的网络游戏中寻找经验的,毕竟,两者本是同根——游戏所生。看看C址划0y等大型游戏产业盛会的厂商名单,几乎都是网络游戏业界的聚会,而目前国内的电子竞技运动仅仅是依靠国内外的几个赛事在撑门面,在经济上,是无法同网络游戏进行叫板的。4.2大众媒介对电子竞技运动社会环境的改善作用“大众媒介一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①目前的大众媒介主要包括许多已长久存在且为人熟悉的媒介,比如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介。目前我国大众媒介对电子竞技的正面报道基本处于缺失状态,这是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电子竞技运动目前还处于小众传播的状态,没有在大众媒介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特别是强势媒体对电子竞技的漠视,致使电子竞技在成为我国第99个运动项目几年时间后,仍没有与主流舆论和主流文化融合,这种现实使得电子竞技运动在社会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上,在社会的文化需求层面上仍然处于弱势,那么,大众媒介在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首先,大众媒介是电子竞技产业信息的交流平台。社会大众对电子竞技存在误解是因为他们对电子竞技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也就是说,他们在媒体平台上获得的有关电子竞技产业的信息是相当匾乏的。大众媒体的责任就是要搭建好这一平台,使政府的声音、企业的需求、产品的动态和赛事报道在平台上有很好的出口,使社会大众从媒体窗口了解到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其次,大众媒介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大众媒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可以通过其传播作用,提高产业的整体社会认知度。没有媒介声音的产业是不完整的产业,而大众媒介声音的微弱也会带来相关产业社会影响力的弱化。尤其是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崛起,除自身的原因外,与大众媒介的传播是不可分割的。第三,大众媒介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大众媒介对于社会舆论的引领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大众媒介以。丹尼尔·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324\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3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构成研究传播的内容作用于受众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再通过受众的力量影响社会的精神和文化层面形成社会的主流舆论,进而对社会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产生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正是大众媒介的这~作用,才使得媒体在产业链条中尤其是新兴产业的链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担着改善产业软环境的责任。某种程度上说,大众媒介的价值取向有可能成为大众心目中的旗帜。另外,大众媒介本来就负有激浊扬清以及通过自己的声音来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自律的社会责任。大众媒介中有不少媒体组织都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但目前国内的电子竞技比赛却缺乏权威媒体的大力关注。电子竞技和大众媒介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以CCⅣ5《电子竞技世界》为代表的栏目把电子竞技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当时的电子竞技运动确实是生机盎然,前景光明。但当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电视媒体游戏禁播令出来之后,电子竞技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低谷。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媒介已经成了拯救电子竞技的救世主。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权威性极大。电子竞技在电视或其他媒体上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国家和政府的认可。另外,大众媒介的介入是电子竞技产业人才引进的关键。而人才引进对于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又是何等的重要。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电子竞技对于人才的需求更是产业发展所刻不容缓的大事。\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5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在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即将迎来下一个春天之时,一些违规办赛、拖欠运动员奖金、私自组建国家队代表中国参赛、竞赛规则和裁判员因素导致出现不公平结果、缺少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等现象和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都将是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对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内在要素展规律进行了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后,为进一步适应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形势,活跃电子竞技市场,规范全国竞赛秩序,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确保竞赛公平、有序的顺利进行,促进运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健康发展,2006年9月27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相关体育法规,结合我国国情和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制定,并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而向社会颁布实施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管理规定。具体包括《全国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电子竞技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电子竞技运动员积分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和《:全国电子竞技竞赛规则》。《全国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对竞赛的申请与批准、参赛的规定、竞赛的监督与管理、处罚原则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全国电子竞技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对裁判委员会的设立、技术等级的申报与审批、裁判员的选派、裁判员的权利和义务、裁判员的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全国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试行)对运动员的注册、俱乐部注册和代表运动员注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行业体协代表队注册、外籍运动员注册、运动员交流、参赛和出发规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全国电子竞技运动员积分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对纳入全国电子竞技积分序列的比赛类别、积分分值、运动员所获积分的确认、积分排名的公布、积分排名与国家集训队资格、积分序列比赛的列入、申报、批准和公布以及违规处罚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全国电子竞技竞赛规则》对于各种比赛的电脑配置、网络条件等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甚至连桌椅的高度都设置了统一标准。以下就这些具体的规定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列出几点。第一,运动员必须年满十八岁,但不排除日后可能低龄化。在《全\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5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国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办法》中,引人注意的一条是,“参加电子竞技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年满18周岁,参赛单位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必须持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有效证件方有资格参赛”。对于运动员年龄的限制问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荣誉委员何慧娴表示,“由于目前电子竞技的比赛有一大部分是在网吧进行,而且体育总局也积极响应文化部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因此把运动员的年龄限制在18岁。”另外,何慧娴强调,国外运动员要在中国参赛也必须年满18岁。同时,外籍运动员、俱乐部在中国境内必须通过全国体总秘书处认可的单位进行注册,不得独自报名参加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全部电子竞技赛事。对于运动员年龄是否会放宽的问题,何慧娴指出,“随着家长、社会等对电子竞技认识的提高和认可,不排除运动员年龄限制放宽的可能性。’笫二,加强对民间赛事的管理。目前,电子竞技界普遍存在民间电子竞技赛事云集以及国外赛事“私自”落地的问题。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信息档案处处长王伟告诉。咂T,根据电子竞技规章制度规定,未经全国体总秘书处审批的电子竞技比赛,不得冠以“世界。’’、“国际"、“亚洲一、“全国一、“国家一、“中华一等字样。王伟指出,“体育总局的宗旨是,电子竞技赛事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举办。国外赛事要想在中国落地,必须与中国电子竞技的最高领导单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处接触,在符合了电子竞技规章制度之后,才可以在中国举办赛事。国内赛事也同样,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之后才可举办。一第三,不得私自成立国家队。<全国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成立任何形式的电子竞技国家队。一第四,将偏重体育类项目。在‘全国电子竞技竞赛规则》中规定的比赛项目目前只有五个:反恐精英、魔兽争霸3.寒冰王座、星际争霸.母巢之战、极品飞车9.最高通缉以及FIFA2006。针对此问题,何慧娴指出,并不是说会一直采用这五个项目,具体的项目和版本会随时更新或废止。何慧娴指出,“体育总局一直扛着‘阳光旗帜’。未来电子竞技项目将重点发展体育竞技色彩浓厚的项目,这也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力应当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所颁布的各项电子竞技运动的管理规定都贯彻了一个很明确的宗旨:尽可能让电子竞技运动更规范更可控。在规则上尽量细化,在组织上更加突出政府的功能。政府的支持,可使电子竞技在中国得到良性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这是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的龙头。韩国的成功在于政府和相关电子竞技协会的支持。韩国政府对电子竞技的投入体现了对电子竞技产业的理解和支\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5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持,我国的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这对电子竞技运动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正规的管理机构、统一的比赛规则等有序的赛事体系,这些政府管理机能的实现意味着有序的市场开发,意味着与国际的接轨,意味着有组织的梯次训练体制。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了规则,电子竞技才可能成为运动项目,也只有在切实的规章制度的保障下,我国的电子竞技运动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6结论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电子竞技运动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从该起点出发,本研究论述了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目前制约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几大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制约要素,本研究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的主要构成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管是健全产业链上的产业组织的功能还是使产业链上组织与组织之间形成链条本身的协同效应,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用户,用户是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因为目前产业链上的强势组织是赞助商,从长远来说,赞助商作为一种输血机制无法使电子竞技产业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只有用户这种造血机制才能为产业链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如果说产业链的研究主要指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即内部环境研究的话,那么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即社会环境对其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认为,目前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社会环境对其产业化发展是不利的,不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理清与网络游戏之间的关系。理论界目前为了撇清电子竞技运动同网络游戏的关系总试图找出两者的所谓本质区别。本研究的观点是: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的最突出的区别仅仅表现为前者具有运动项目本身应有的规范性而后者缺乏规范,这种规范主要表现为赛制的规范、内容品质的可控以及运动项目本身健康发展方向的可控。本研究提出,为了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电子竞技运动需要同网络游戏保持距离,而这种保持距离的前提就是理清两者之间在规范性上的区别。本研究进一步指出,理清关系是改善社会环境的前提,而大众媒介则在改善社会环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外,本研究在最后一部分结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颁布的电子竞技运动项目各项管理规定中相关条款进行了阐述,认为各项管理规定都贯彻了一个很明确的宗旨:尽可能让电子竞技运动更规范更可控,在规则上尽量细化,在组织上更加突出政府的功能。而政府管理功能的强化某种程度上对电子竞技产业链起着龙头的作用。\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7参考文献1.何步文.第99个体育竞赛项目阴.体育文化导刊,2004(5):16.172.闽鹿蓓.中国数字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个人电脑,2003(6):21.263.曹勇.中国电子竞技运动高峰论坛实录咖.电脑商情报,2003.11.284.王联聪.电子竞技列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70.725.黄璐,张玉明.电子竞技运动若干理论问题商榷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6.86.雷曦,孙士舜.电子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22-247.隋晓航.电子竞技运动探析叨.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3):88.908.陈玲等.浅析电子竞技运动阴.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3):117.1199.贾鹏,姚家新.电子竞技运动:基于虚拟现实的认知博奕阴.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36.3910.林启勇等.数字体育初探明.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4):22-2411.刘凯游戏与第99个体育项目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95).49.5012.叶建强.电子竞技一一数字体育发展的新模式【J】.浙江体育科学,2004(6).49-5113.许巍,杨彩云.对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初步探讨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o.153‘14.云林森,赵建强.对发展电子竞技运动的思考叨.辽宁体育科技,2005(3):38·3915.赵进.对电子竞技的理性思考田.辽宁体育科技,2005(2):81.9616.何慧娴.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一一电子竞技运动及在中国的发展阴.体育文化导刊,2004(8):3.717.宋强,徐茂典.对我国数字体育及产业化发展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1730\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7参考文献18.((电子竞技》,htlp://g锄e.s】ports.锄『su场ec仇昭枷us仃)记004-01-12/5206.htnll19.凌刚,王凤仙.电子竞技的校园化发展研究四.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110.11220.俞华,李江红.我国校园电子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叨.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97.9921.王永生.高校电子竞技商业化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2-12422.马瑞珍.论体育的实质明.前沿,2003(12):117·11823.唐炎,宋会君.体育本质新论阴.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3824.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5.卢元镇.体育社会学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6.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27.张文鹏.电子竞技运动一一我国体育产业的新亮点川.体育世界,2006(12):32.3428.何成.电子竞技的相关概念与类型分析明.体育文化导刊,2004(5):11.1329.全国电子竞技官方网站.ht印:肌nME跚nso唱.cn30.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网站.h卸:№sport.o玛.Cn31.颜大民.竞技体育的价值研究印.体育科学学会学报,2000(1):2032.戴云鹏,扬玉功.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叨.体育文化导刊,2004(5):14.1533.余守文,金秀英.体育产业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研究叨.体育科学,2006(12):16-1934.雷曦,夏思永.对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033.103535.崔开玲.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背景分析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34.3636.刘向前.电子竞技运动产业模式分析展望【J】.电子竞技,2004(1):5.637.王永盛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1998(7)38.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7参考文献39.Sch觚tS,K.L.(1988)sponandplay:suSpe璐jon0f也eord洫哆In:Mo玛all,K.J.andMei%K.V(Eds.)Phnosopllichlq嘶inSport.Hl蛐锄Ke尚cs:Cllan叩ai鹛Ill劬is,P.2940.王红福,葛超.中国电子竞技发展前景及产业研究叨.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3641.曹永.中国电子竞技运动论坛高峰实录咖.电脑商情报,2003.11-28(1)42.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同意将电子竞技设立为我国正式开展体育项目的批复【S】.体竞字【2003】129号文件43.胡健.数字体育下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44.高炳俊,李明学.对对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其运动员选材的研究明。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1):70.7145.何成.电子竞技的双重未来田.互联周刊,2006(2):546.冯宇超.电子竞技的初步探讨阴.浙江体育科学,2003(5)47.卢元镇.关于体育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田.体育科研,2001(1)48.颜辉.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扣几个问题的讨论川.体育文化导刊,2003(7)49.张舵.透视韩国游戏产业的迅速崛起【z1.新华网,2003一07—1l50.韩秋雨.电子竞技除了娱乐,我们还能做什么[N】.北京晨报,2004-0l-1651.李俊喜.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与未来一一《全国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办法》等五大管理规定出台叨.湖北体育科技,2007(2):162.16552.丹尼尔·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3.列·巴·马特维也夫.体育理论与方法[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54.易建东(主编).中国体育媒体服务系统的构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55.王大中等(主编).体育传播一一运动、媒介与社会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56.杨文轩等(主编).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7.杨文轩.体育原理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8.鲍晓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59.迈克尔·利兹等.体育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9.1从街球到群众体育的媒介意义叨新闻知识2006(12)第一作者9.2中国企业海外大众传播策略探讨叨新闻界2006(6)第一作者9.3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的实践思路叨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5)独立作者33\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9致谢9致谢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张建平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每一个进步和成绩的取得都凝聚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和关怀.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达观爽朗的处世风格,使我受益匪浅。真诚的感谢戴福祥教授、谭明义教授对我完成论文过程中给予的大量具体的建议和耐心的指导,教授高屋建瓴的科学思想,敏锐的科学洞察力,锐意创新的科研作风,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恩师荡漾当以一生的学术探索来报答.感谢我的班主任一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王荷英老师以及曲永芳老师在我学习、研究中所给与的热情关怀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孙庆祝教授、邹玉玲教授、周学荣教授给我的论文也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意见。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告一段落,这当中导师们不仅在学习上帮助我,而且在生活中也给予我巨大的关怀。在此,再一次感谢我的导师.最后,感谢苏州大学对我多年的培养,感谢体育学院各位老师的关怀与帮助,感谢各位学友们的支持与鼓励!\n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作者:王玮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柴新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开展现状与可行性研究[学位论文]20062.雷曦数字体育背景下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多视野探究与思考[学位论文]20063.严嘉利国腾电子竞技俱乐部发展的个案分析[学位论文]20084.郝宁.吴庆麟.HAONing.WUQing-lin刻意训练在AOC电子竞技运动专长获得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应用心理学2005,11(3)5.张毅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初步探讨[会议论文]-20046.李小斌.谭朕斌.LIXiao-bin.TANZhen-bin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其职业化的思考[期刊论文]-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7.陈奕纬2007年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赛事差异化管理研究[学位论文]20088.周治华奥星空电子竞技发展战略研究[学位论文]20059.黄璐.HUANGLu对《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中若干问题的质疑[期刊论文]-体育学刊2005,12(5)10.李莉.李小兰.吕延利.LILi.LIXiao-lan.LUYan-li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现状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引用本文格式:王玮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