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2-09-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1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四次探索重大探索时间主要活动结果及影响维新变法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领导“百日维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但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实业救国19世纪末开始,贯穿整个近代大力创办实业,同外资企业展开竞争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新文化运动1915年至20世纪20年代早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彻底批判了封建主义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重播近代前期学习西方的主要派别派别代表人物阶级属性主张实践及结果学习层次抵抗派林则徐地主阶级未实践器物层次\n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探寻强国御辱之道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统治洋务运动,结果失败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结果失败制度层次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三提倡三反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文化层次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学习层次派别代表人物主张学习内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制革命派孙中山黄兴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制激进派陈独秀民主与科学\n学习西方文化李大钊民主等思想以俄为师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2009年全国Ⅰ.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2009年全国Ⅱ.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有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其将何以自存矣!——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答:同:反对儒学独尊。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评分标准:(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①对文艺复兴的认识;②对“亚洲古学复兴”论的看法;③分析两者异同;④总体评价。(2)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有理。(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北京及其作用。(12分)答: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2)五四运动\n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经过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国共合作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三大”;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及《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黄埔军校的建立;军阀混战;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组成。(2007年全国Ⅰ.17)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2010年全国Ⅱ.1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008年全国Ⅱ.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n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全球社会学》)(1)材料一中“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答: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答: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相互联系;民族主义是实现世界主义的前提条件。民族主义就没有世界主义。(3)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答:被压迫民族需要民族主义以求得独立,但国际和国内出现忽视和否定民族主义的倾向。(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答:强调自求解放,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倡导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因此中国应该联合苏俄。(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存在着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强权政治,因此要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5)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北伐军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发展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直奉军阀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北伐战争的目的和主要对象;北伐的简况和胜利;北伐期间工农运动发展概况;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帝国主义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原因。(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提出“整理党务案”;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及各种反动势力的勾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遇害;“七一五”\n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2007年全国Ⅰ.20)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最高军事权力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北伐战争D.迁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