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2-09-27 发布

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及防治措施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及防治措施  1.运动损伤的概述  所谓运动损伤是指因进行体育活动及运动引起的损伤,是运动性伤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身体素质、运动技术、运动项目、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环境等息息相关.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不断增加,大学生可以参加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导致运动损伤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出现有其自身发生的规律,即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其特有的损伤好发部位及多发病。运动损伤包括的内容很广,例如皮肤擦伤、挫伤、韧带拉伤、肌腱撕脱断裂、肌肉拉伤、软骨损伤、骨折、骨裂、内脏器官损伤、脑震荡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群体,具有以下特征:年轻、精力充沛、参与运动的机会多、运动负荷大且较激烈、运动损伤保护意识差、损伤处理知识欠缺。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是较为常见的,损伤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本研究对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运动项目以及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n为大学生进行科学健身、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的指导。  2.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2.1运动损伤部位分析  经过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研究分析,以及笔者对长沙市四所大学在校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运动损伤在课余比赛中居多,课外活动次之,教学和训练相对较少,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课余比赛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相对薄弱,学生的活动时间比较自由、松散,大多数不做准备活动就开始大强度的比赛和运动,非常容易受伤。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引起的损伤占28%.第二,学生课余比赛和课外活动是将教学课中所学到的技术和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了综合实践,有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如果技术动作不熟练,技能分化不完全就出现了错误动作,错误的动作是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的,造成局部肢体负荷过大或动作幅度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在各类运动损伤中,人体躯干的损伤概率相比四肢较低,四肢运动损伤形成的原因在于各类运动中,人的四肢运动频率和碰触概率是最高的,因此四肢损伤概率相对高一点。从性别来看,男性损伤较多的是踝腕关节,女性的损伤以小关节为主,皮肤损伤次之,损伤程度远低于男性。  2.2运动损伤频发项目\n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过运动损伤,损伤发生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足球、篮球两个同场对抗性项目和X球、排球、羽毛球三个隔X对抗的项目中。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足球和篮球是大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场地设施齐全,开展较为普及。这与此类运动对抗激烈、技巧性高、运动量和强度大密切相关。同时在运动或比赛中往往因争强好胜、情绪过于激动、动作技术不规范、用力过猛、冲撞过大,并且缺乏防伤意识,再加上运动场地不良、人员拥挤等种种原因,易造成自身或对方的损伤。女性运动损伤发生的情况比较集中在健美操、X球等项目中,这类项目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较好的准备活动,而女性在活动中常常忽略这些,因而在这类项目上容易形成运动损伤。  2.3运动损伤成因分析  2.3.1\n缺乏体育运动常识各类体育运动都有自己独特的运动特征,只有认真了解这些运动特征,在参加这些运动项目时就会大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参加一个运动项目,多数是以兴趣为导向,而没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所参与项目的运动特征。在篮球运动中,由于该项目身体对抗频繁,急停、急起、变向较多,导致踝关节受伤频率较高。许多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根本不注意身体接触,也没有提前对自己的各个关节进行热身,所以在激烈的运动中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2.3.2体育运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丰富,余暇时间比较多,所以参加运动的时间相对较多,但是运动多了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就会提高。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地面上的一个坑或者一个石子也会让学生摔一脚,造成肢体擦伤。在运动中,大学生往往只会关注运动的乐趣,忽略运动潜在的危险,这种缺乏保护的自我意识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预防运动损伤的教育,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因此,从新生进校就要加强安全思想教育,进行系统地讲授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以及常见的损伤预防知识及急救方法等内容,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使学生真正达到终身体育教育目的,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和习惯,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  2.3.3准备活动不充分目前大多数学生认为准备活动就是跑步、做操,对准备活动缺乏足够的认识,\n敷衍了事。往往忽略这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快的进入所想参与的运动项目,就会减少或者省略准备活动。在各类体育运动之前,都需要足够的热身运动,使自身的各个关节和全身的肌肉、韧带提前动起来,跟上运动对身体的要求。如果只是纯粹的走形式,缺乏足够的准备活动,就会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  2.3.4运动过度引起的运动损伤运动是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重要手段。然而,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这是因为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使免疫器官中的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的A细胞、B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大大降低。运动过量可能会导致神经官能症,使你的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的弹性减小。过犹不及,运动超过一个度就极易造成运动损伤,例如篮球运动中,运动时间过长,身体消耗过大,自身的关节韧带就会疲劳,肌肉的自我保护意识就会下降,这样就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或者关节扭伤。  3.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体育健身的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并结合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向学生传授运动损伤预防知识,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2做好准备活动和课后疲劳的消除\n  在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要首先讲明运动前热身的作用,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热身模式,激发学生热身运动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对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提高学生准备活动的能力。使身体功能、心里状态达到进行健身运动的事宜水平。同时课后放松活动同样重要,剧烈活动后,动力性整理活动可加速全身血液在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的基础上再次重新分配,促进肌乳酸的消除与运动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痛,有助于疲劳的消除。而做一些静力性牵张练习可有效地消除运动引起的肌肉痉挛加速肌肉机能的恢复。  3.3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身体疲劳  教学和训练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遵循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教学训练原则,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方法由易到难。同时,对技术动作的规格严格要求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加强易损伤部位的力量和柔韧练习,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幅度和抗拉抻性。控制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使身体处于最适宜的运动状态,避免因运动量过大,机体疲劳而造成损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