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2022-09-27 发布

对我国110米栏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运动训练特点的研究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对我国110米栏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运动训练特点的研究----运动训练论文-->1前言1.1选题依据在历届奥运会中我国田径运动员共获得5枚奥运会金牌,分别是第25届奥运会陈跃玲的女子10公里竞走、第26届奥运会王军霞的女子5000米、第27届奥运会王丽萍的女子20公里竞走以及第28届邢慧娜的女子10000米和刘翔的110米跨栏跑。所获得的5枚金牌分属不同的五个项目。金牌总数仅占奥运会田径金牌总数的2.2%。说明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整体上处于世界的二流水平。但我国田径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也曾经创造过一些辉煌的成就,仅跳高项目就有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打破过世界纪录,其中1983年朱建华在北京有力的一跳征服了2.37米的高度,改写了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时隔三个月后在上海他又跨越了2.38米,以后在德国又跳出了2.39米的成绩,成为一年之间三次创造世界纪录的先例。当年许多国家都将朱建华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n在中国的田径史上最辉煌的成就应该是1991年到1998年前后的马家军。在1993年德国斯图加特田径世锦赛上马家军获得了10000米和1500米金牌,3000米金、银、铜牌。8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大连接见凯旋的马家军成员。在同年的七运会上,马家军连续创造女子1500米、3000米、10000米新的世界纪录。王军霞还以29‘31.78的惊人成绩打破10000米世界纪录,将原纪录缩短了41.99秒,至今无人打破。1994年王军霞在纽约荣获第14届杰西·欧文斯奖,成为中国和亚洲首位获此殊荣者。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王军霞还获得了5000米冠军和10000米的亚军。中国田径总是在辉煌一段时间后就会迅速的凋落,在朱建华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以后,中国的跳高运动员就很少有能达到或接近朱建华的水平。马家军在90年代末成绩一直下滑,现在我国的女子中长跑很少有佳绩创造出来。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一些田径项目不能保持其优势,总是昙花一现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时代的局限性以及世界体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都会对我国田径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世界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我国田径在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影响下也加快了和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田径强国之间的交流,在训练、选材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刘翔的出现印证了这一政策的好处。\n本文经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采访,发现在这些项目的鼎盛时期,人们做得最多的是对这些运动员的简单模仿,从选材到训练,从技术到体能。总是在完全照搬和复制成功运动员。而却忽略了作为运动员个人特征的不可复制性。因为每一位运动员的先天条件、后天培养、环境的影响等等方面都是不能复制的,一个运动员的成功又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发现,盲目地复制训练方法或是训练模式,对其他运动员进行培养时,往往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效果。这样不仅对我国田径的发展不利,还可能使一些优秀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有自己个性特点的运动员被埋没。..................................1.2文献综述(研究现状)1.2.1110米跨栏跑的起源及世界纪录的进展跨栏跑起源于英国,最初是将与羊栏类似的若干道栅栏埋在平地上进行比赛。随着将跨栏跑从游戏引入竞技比赛中,人们逐渐加强了对栏架的改进。1935年出现了我们现在使用的“L”型栏架。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国际田联在比赛规则中对栏架的重量、栏架的规格及受多大外力才能翻倒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n1890年,国际体育组织把英制统一改为公制,这样就将当时的男子跨栏跑的全程定位110米,栏高定为1.067米,栏距为9.14米。据资料记载,世界上举行的首次跨栏跑比赛是在1837年的埃通大学。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跨栏跑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但当时跨栏的技术很不完善,不是跨栏,而是前腿弯着绕过栏,因此成绩不高,这届运动会冠军的成绩是17.6秒。1900年第二届奥运动会,美国运动员阿·克伦茨列英采用“跨栏步”的技术获得冠军。正式的110米跨栏跑跨栏跑世界记录出现在1908年的第四届奥运会上,福·史密斯采用上体前倾的过栏姿势,并改进了起跨腿的动作(起跨腿蹬地结束后不直接前拉,而是经过体侧向前提拉过栏)以巧秒的成绩获得冠军。1920一1922年加拿大运动员埃·汤姆逊除了用上体前倾帮助起跨腿过栏,还采用了单臂前摆帮助上体前倾的跨栏技术。以14.8秒的成绩获得了第七届奥运会的冠军。1936年美国运动员过栏时把摆动腿的膝抬的很高,这对过栏后第一步迅速落地起着很大的作用,技术又有了改进,以14.2秒的成绩获得了第十一届奥运会的冠军。1959年西德运动员劳洛尔创造了13.2秒的世界纪录(人工计时)。直到1973年美国运动员才以13.1秒的成绩刷新了记录。到1980年世界纪录电动计时为13.16秒,人工计时为13秒。\n随着场地器材的改进,运动技术的创新,训练水平的提高,训练理论体系的完善,科技因素渗透的原因,1993年英国运动员杰克逊创造了12.93秒的世界纪录,2006年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88秒的成绩打破了保持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世界记录见表11.2.2我国男子110米跨栏跑的发展1900年前后,跨栏运动从欧美传入我国,但开展并不普及,水平很低。1936年6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H届奥运会预选赛上黄英杰创造了15“7的全国纪录。并保持了20年,直到解放后被周连立以15,,4的成绩打破。解放以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男子110米跨栏跑和其他田径项目一样为我国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见表2)...............................2研究对象2.1新中国以来我国110米跨栏跑的发展过程\n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110米跨栏跑的发展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结和研究110米跨栏跑的发展过程,梳理我国110米跨栏跑的训练思路,总结前人训练经验,为我国110米跨栏跑形成规模优势提供建议。本文依我国110栏最好成绩与同时期世界优秀110米跨栏跑选手成绩的比较见表6、表7,及我国在110米跨栏跑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为依据,并征求专家意见,将我国自建国以来110米跨栏跑的发展历程分成了五个阶段(见表7),本文按照这五个阶段的划分进行分析讨论。...............................2.2主要概念的界定之.2.2.1对论文中110米跨栏跑技术的界定由于研究者能力以及研究经费等原因,本文仅针对我国不同时期110米训练中关于技术和体能等训练学因素进行研究。110米跨栏跑技术包-->括起跑技术、栏间跑技术、跨栏步技术及终点冲刺技术。由于本文的时间和能力有限,因此,只选取其中的跨栏步技术和反映跑跨结合技术的速度利用率指标,进行研究。2.2.2对论文中110米跨栏跑体能的界定\n体能一词的解释有很多种,不同的文献资料中所界定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田麦久等所著的《运动训练学》一说中关于体能的界定: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结合110米跨栏跑的项目特点以及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对多位运动学专家及教练员访谈的基础上将本文所指的体能界定为:适应110米跨栏跑比赛要求的,用以维持运动员竞技状态和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过程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从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及中国知网等图书收藏场所查阅的资料中只有对一个阶段或一段时期的技术和体能等训练学因素的研究,在横贯我国建国以来至今的不同时期的110米跨栏跑的研究较少。2.2.3新中国以来我国关于110米跨栏跑的科研成果本文以其他专家学者对我国110米跨栏跑的科研成果为研究对象,从他们研究的成果中总结和归纳本文所提出的观点。........................................3研究方法.........................................-17-3.1文献资料法..........................................-17-3.2专家访谈法....................................-17-\n3.3数理统计法...........................................-17-4研究结果与分析刘翔的成功带动了我国的110米跨栏跑乃至田径运动的发展,很多人在对刘翔研究的同时开始反思在以前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回顾我国110米跨栏跑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路:我国运动员在不同于欧美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下怎样找到适合其特点的训练方法。4.1第一阶段(1949年一1965年)由于建国初期的客观条件,我国的110米跨栏跑的发展较慢,随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打破了旧中国的记录,进入60年代后,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要借鉴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经验,成绩发展较快,1964年一1965年我国的优秀运动员崔麟连续4次跑出13.5秒的好成绩,缩短了我国110米跨栏跑跑的运动水平与世界的差距。4.1.1技术训练特点4.1.1.1对速度的认识\n李斌庭、田学易在《110米跨栏技术的演变及发展趋势》一文中将世界跨栏跑技术在1960年一1981年的发展特点总结为:速度与节奏型技术发展阶段,技术特点是运动员身材高大,素质好,跑速快;栏间步频快,给人以“跑不开”感觉;在提高每个跨栏周期基础上串联多个高速周期,以正确节奏贯穿全程[44]。虽然我国的教练员在这一时期意识到了速度在跨栏中的作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跟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很多差距。在速度与节奏型发展阶段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身材高大,素质好,跑速快”,而从建国到70年代末我国的110米跨栏跑运动员在选材等方面做的还不够,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其他项目中转化而来,这样就直接影响了110米跨栏跑成绩的提高。虽然我国在这一时期也曾经出现过比较突出的运动员,但就110米跨栏跑的整体训练及对110米跨栏跑技术的认识和研究要远远的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960年林树贤在《提高我国跨栏运动成绩的途径》一文中对提高运动员速度及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做了阐述,他认为:“我们绝不能把跨栏运动员的速度单纯地理解为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跨栏运动员有他专门的速度能力,这就是快速的后蹬,步子的准确及飞快的频率和高速跑过栏架的技术。”“\n任何项目它的基本身体素质必须与专项身体素质与技术密切结合起来,他们之间有着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关系。片面的进行单一的训练,都是很难提高成绩的“必须二者同时并举,根据运动量的具体情况不同,有所主、次、轻、重之分”[8]。由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我们的教练员就已经认识到速度在跨栏中的作用,并且强调110米跨栏跑的速度与100米平均跑的区别,这样就给我们进行110米跨栏跑速度训练提供了思路;在进行110米跨栏跑速度训练时一定不要忽视和技术的结合。在这一时期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速度利用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速度利用率的比较见表10、图2从表12和图2中可以看清楚的看出在六十年代我国优秀的110米跨栏跑运动员的速度利用率平均数打到了89.77%,要高于国外的优秀运动员的85.38%的平均数。尤其是崔麟的速度利用率达到了88.77%。较高的速度利用率是基于对110米跨栏跑技术的精确掌握,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才能将平跑速度更好的转化成110米跨栏跑的速度。由表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我国在六十年代的优秀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要远远的落后于世界优秀选手见表13,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速度利用率要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说明我们的技术训练是卓有成效的,所欠缺的是平跑能力的加强。\n......................................5结论与建议5.1结论1、从我国110米跨栏跑发展进程的几个阶段看,我国运动员在跨栏技术上有着一定的自身优势,刘翔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跨栏运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可以作为我国田径优势项目之一。2、在第一、三、四、五阶段我国运动员的速度利用率都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同时在第一和第三阶段我国的110米跨栏跑成绩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在第四阶段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说明速度利用率是我国110米跨栏跑运动员身体灵活、协调、反应快所表现出来的技术特征。3、我国运动员在前四个阶段的技术训练中存在重视摆动腿的快速下压,忽视攻栏蹬伸技术的训练;重视跨栏步技术训练,忽视栏间跑节奏训练的问题。第五个阶段在反思后提高了认识,开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我国优秀110米跨栏跑运动员技术趋于完美,跨栏训练获得成功。4、我国110米跨栏跑的训练在前四个阶段主要采用“以量为主”\n的训练思路,致使运动员的速度提高缓慢,专项耐力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在第五阶段重视神经、肌肉的训练对速度的影响,适当地减少运动负荷量,对速度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国运动员在平跑速度上落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仍是我们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