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55 KB
  • 2022-09-27 发布

[精练精析]2.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岳麓版选修1)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例1】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末期,旧的分封制遭到破坏,不但诸侯不再听命周王,而且从材料看,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士大夫夺权现象。答案:A【变式训练】春秋初期,周王室衰微的表现不包括()A.周王室辖区缩小B.周王室财政紧张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答案:C【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材料二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管子·海王》材料三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籍二不税。初亩者,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材料四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诗经·大田》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材料二中说“铁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初亩者,非正也”?材料四反映的情况是在“初税亩”实行前还是实行后?为什么?(3)“初税亩”的实行对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何作用?【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首先要概括材料一、二中的“新现象”,接着答出“铁官”的“主要任务”;第(2)题首先理解材料三,接着对材料四进行深入分析作答;第(3)题要答出“初税亩”的“作用”。答案:(1)农业出现牛耕和铁器;教导各行业掌握和使用铁器。(2)原先实行土地国有制,不承认私田的出现,认为交税是不合法的。实施前。私田不交税,私田数量超过公田。(3)促进了私田的开垦,产生了封建生产方式,奴隶制度走向解体。1.(·长沙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①井田制瓦解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③新兴地主掌握政权④百家争鸣⑤争霸战争频繁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①②③④⑤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四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故选D。2.管仲改革为发展生产、增加赋税收入,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nA.“尊王攘夷”B.“相地而衰征”C.“寓军令与内政”D.实行“初税亩”【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地而衰征”,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从而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也加快了井田制的瓦解,故选B。3.对春秋时期管仲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相地而衰征”B.废除世卿世禄C.增加了国家收入D.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着作用。4.战国时李悝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当时接受这一变法主张的是哪一位统治者()A.齐桓公B.魏文侯C.楚庄王D.秦孝公【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魏文侯接受了李悝的治国主张,在位期间任用了大批地位低微而有才能的人。5.假如你是一个历史学者,想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最好首先研究()A.《秦律》B.《汉律》C.《大明律》D.《法经》【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是《法经》,故选D。6.下列符合李悝变法主张和措施的是()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②铲除井田疆界,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③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④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①②③都是李悝变法的主张和措施,而④则是吴起所进行的军事改革,故选C。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周王室的衰落C.诸侯争霸D.周朝统治腐朽【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角度去考虑,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春秋后期,鲁国实行了“初税亩”,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有()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基本上是在相同的背景下进行的,作用基本相同,即都增加了收入,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故选A。3.“是故夜寢蚤(早)起,文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描述的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A.“相地而衰征”的实行B.“初税亩”的实行C.“尽地力”农业政策的推行D.李悝变法的推动【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的是齐国的赋税改革,B项则是鲁国的赋税改革,而C、D两项是魏国的改革,故选A。4.(·广州高二检测)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nA.奴隶主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材料体现了李悝提出的“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该国策的实行改善了吏治,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奴隶主旧贵族的特权。故选A。5.通过变法,战国时期确立了封建制,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A.礼乐征伐自士大夫出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C.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D.天下为郡县,四海为一统【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是周礼,D项是秦统一;B、C两项相比较,符合题意的应是C项“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6.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的显著不同点在于()A.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B.以赋税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C.以废除世卿世禄制为根本任务D.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因为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涉及经济基础,并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所以战国变法以废除世卿世禄制为根本任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8分,第8题14分,共32分)7.阅读下列图片:\n请回答:(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根本问题各是什么?两幅图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2)图三反映战国时期社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魏国是如何应对这一形势的?(6分)(3)变法改革与战争有什么关系?(6分)【解析】本题以三幅春秋战国时期的图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图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铁器。图二反映了牛耕技术的推广。图三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战争。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此可以推断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1)图一反映出生产力发展出现铁制工具,图二反映出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联系: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和逐步推广,推动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图二也是牛耕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反映。(2)战争是战国时期的显著特点。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进行变法改革,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3)各诸侯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发展封建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8.(·合肥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在井田制下,每户土地都是百亩,所以每井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孟子》说“周人百亩而彻”。材料二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而分等征赋。材料三公元前548年,楚国令尹(最高行政长官)子木在整顿楚国军赋时,推行“量入修赋”的原则。具体做法是:登记全国土泽田地的具体情况,度量山林水泽的出产,分清丘陵高土,注明盐碱地,计算水淹地,划分小块耕地,并规划肥沃土地上的井田等,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及其产品种类和数量来确定赋税。请回答:(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管仲实行的赋税制度与西周时期相比,有何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8分)(2)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其赋税政策有何一致性?二者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6分)【解析】本题以赋税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题中的“变化”\n主要指征收标准不同;第(2)题中的“一致性”即相似点。答案:(1)变化:西周按井田以户征收,管仲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即征收标准不一样。看法:改变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税,既可以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又有利于公平、公正,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具有进步性。(2)都是适应新情况采用的新税制;征收标准和方法相似。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