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2-09-27 发布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作者:陈武杰,林妙君,陈秀玲,刘朝科【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当归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2个疗程后(共治疗20次)评定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关键词】关节周围炎/针灸疗法;肩关节/针灸效应;穴,阳陵泉;阿是穴近年来,我科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纳入观察的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例,男54例,女66例,年龄45~70岁;病程1个月~1年;右侧肩周炎64例,左侧肩周炎56例;轻度疼痛26例,中度74例,重度20例。按首次就诊次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两组肩周炎患者一般情况比较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①肩部疼痛逐渐加重,昼轻夜重,不能侧卧于患侧;②肩部活动受限,以上臂上举、外展、后伸、内旋为明显;③肩前、肩峰处有压痛;④X线检查无特殊发现,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1.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颈椎病、冠心病等肩外疾病引起肩痛者;③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结核、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肱骨外髁颈骨折等肩内疾病引起肩痛者;④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肩-手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疾病引起肩痛者;⑤\n患有严重心、肺、肾等疾病及精神病、糖尿病者;⑥不能坚持治疗者。2治疗方法2.1治疗组2.1.1针刺运动疗法取穴:主穴选健侧条口透承山,双侧阳陵泉,患侧的肩髃透极泉、肩前、肩贞、臂臑、肩井、阿是穴、合谷。配穴:太阴经证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加曲池、外关,太阳经证加后溪。针具:使用华佗牌0.30mm×50mm毫针,穴位透刺用0.30mm×75mm毫针。操作:患者取端坐位,选穴部位皮肤用体积分数为75%酒精常规消毒后,先针阳陵泉,平补平泻手法,令针感逐渐沿足少阳胆经循膝、髀枢、侧腹走胁肋、肩等处。然后从条口进针透承山,强刺激、边捻转边让患者做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动作由慢变快,做患肢的前屈、外展、内收、后伸、上举、内旋、外旋、环转等动作约10min。再针上肢远端穴位如合谷、外关、后溪、曲池等穴,均略向上斜刺,使针感可扩散至上臂、肩等处。最后针肩髃透极泉、肩前、肩贞、臂臑、肩井、阿是穴,平补平泻手法,使针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手指扩散,留针20min后取出肩部、上肢及阳陵泉穴的针,同时再强刺激捻转条口透承山,令患者继续活动肩关节10min后出针。2.1.2穴位注射每次针刺运动疗法后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取穴:阳陵泉(左右交替使用)、阿是穴(肩部最明显压痛点)。药物:当归注射液2mL。操作:患者端坐位,注射穴位处常规消毒后,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mL当归注射液,以7号针头紧贴皮肤刺入所选穴位,回抽无回血,患者有酸胀感时,缓慢将药液推入所选穴位,每穴各lmL,使针感达患肢肩部,有时可放射至手指。2.1.3功能锻炼嘱患者每日做肩部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法、背后拉手法、上臂摆动法、双手托天法等,每次运动10~30min不等。2.2对照组2.2.1针刺运动疗法及功能锻炼与治疗组相同。2.2.2肌肉注射疗法每次针刺运动疗法后进行肌肉注射治疗。肌肉注射部位:臀部(左右交替使用)。药物:当归注射液(2mL)。操作:患者取侧卧位,注射部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mL当归注射液,以7号针头紧贴皮肤刺入注射部位。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3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肩周炎\n的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3.2运动功能综合评定采用杨树萱[3]制定的《肩周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从肩关节内旋、外旋、摸耳、摸背4项指标来评定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并根据4项指标的得分总和分为6个功能等级,以此来评定治疗前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肩关节运动正常范围301~360分,轻度减退241~300分,中度减退181~240分,显著减退121~180分,严重受限61~120分,极度受限0~60分。3.3治疗结果3.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从表2结果可知,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统计方法:Ridit检验;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3.3.2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比较由表3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后两组间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肩关节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表3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比较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比较4讨论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因性炎症,该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本病常发生在单侧肩部,多见于50岁左右的患者,所以又有“五十肩”之称,属中医的“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多因年老体虚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筋失所养,加上外感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致脉络拘急而痛,后期筋脉失养,萎而不用。针灸是治疗肩周炎的传统方法,也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重视特定穴阳陵泉的作用,阳陵泉乃足少阳胆经合穴、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穴,针刺之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14],取阳陵泉既遵循远近取穴和辨证取穴的原则,也寓“肝主筋”\n之意,故取八会穴之筋会穴阳陵泉能起到治病求本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疗效优于肌肉注射当归注射液,这可能由于穴位注射具有药物与针刺穴位的双重作用,而当归注射液具有补血、活血、镇痛、镇静、安神的功效[5-6],用于穴位注射具有药效高效性[7],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此外,透刺能使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之气得以沟通,营卫气血得以疏导,加强了多经间的联系,增强了针刺感应,透刺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其针感可保持较长的时间,作用于较大的范围,直达病所,有利于持续激发经气,加速患肢功能的恢复。【参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