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培养运动员的动机 9页

  • 59.00 KB
  • 2022-09-27 发布

激发培养运动员的动机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激发培养运动员的动机历史背景  在现代竞技运动体系当中,竞技运动能力的四大因素可以概括为心理、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而在这些心理因素中运动动机对运动员的体育行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是针对动机结构中的某一部分,例如参与动机、成就动机等等,并没有全面系统地对动机系统进行研究;而且这些研究没有对动机与产生的行为后果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样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动机系统的内涵,动机到底对竞技运动有什么作用。基于这一点,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从自身的观点出发,对竞技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动机结构中各动机和行为结果(主观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1目前的研究现状  1.1动机系统理论的提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史丹福大学教育学院的福特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动机的不同起因导致动机所表现的需要的种类不同、动机所采取的形式不同,以及动机赖以实现的活动的具体内容不同。  1.1.1动机系统的组成部分\n  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兴趣。它认为兴趣对个体的身体锻炼具有定向作用,对个体的创造性活动能产生积极效应。因此,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兴趣是经常推动认识的机制,是个体活动动机的重要方面。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信念。它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一个人没有了信念就不会有意志,从而失去了目标,就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它能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它各种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竞技水平。  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意图。它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个体活动的积极性。意图往往以企图、幻想、热情、理想等不同的心理形式表现出来,而它又和兴趣、信念系统不可分割,其共同特点是能被个体所意识。最后,它认为,个体的动机系统除了能够被意识的部分外,还有无意识的部分。由被意识的动机系统和无意识的动机系统共同构成了个体完整的、有层次的动机系统,而它们二者之间是彼此联系、能够相互转化的。在未被意识的动机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形式是定势和意向。  1.2成就动机理论\n  成就动机理论最早是由麦克尔兰德和阿特金森在1935年提出的,指个体在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任务时尽力去做,并力争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运动员有了比赛的成就动机,就会积极参与进来,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取得好的成绩。  1.3引起运动员体育动机的条件  1.3.1体育活动的需要  第一,身体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通过竞技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最终起到健身的作用。  第二,参加竞技运动可以愉悦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力,还能满足成就的需要。  第三,多参加竞技运动可以扩大社交面、结交新朋友、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能力。  1.3.2体育参与的外部诱因  体育参与的诱因指激起个体参与体育行为的外部原因,它能引起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这些刺激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精神因素。  1.4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动机因素  1.4.1不良竞赛动机\n  如果动机水平比较高的话,就会使机体的兴奋性增强,这样运动员的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导致他的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好的控制动作,使动作质量下降;如果动机水平比较低的话,运动员就不能充分调动自己参加竞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自己的最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达不到最佳竞技状态,赛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因此,适宜的竞赛动机是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在以速度和力量为主的竞技项目中,需要的是较强的动机水平;以比较复杂、精细动作为主的运动项目,则需要相对较低的动机水平。  1.4.2过度紧张情绪  引起运动员在比赛时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因素还有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如果运动员太看重比赛的结果,或者说对输赢所产生的社会后果、观众的情绪、对手的水平等考虑得太多,就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会产生强烈的紧张,甚至是焦虑情绪,从而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导致运动员成绩下降。当然,有些时候这种情绪会随着赛前等待应急刺激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比较高,赛中由于心理能量的释放,会向着比较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赛后的情绪状态也与比赛结果有关,如果结果不是很理想,那么,接下来的比赛中不良情绪会随之上升。  1.4.3急于求胜心理\n  运动员从训练、动作技术的掌握、运动技能的提高到参加比赛,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难以用文字形容的。有些运动员过高的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专项能力强,素质基本功扎实,产生自满心理,因此求胜急切,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进而导致比赛失利。  1.4.4过分恐惧心理  相对上述运动员的自满心理,还有一些运动员由于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差,或者自己平时对技术动作和运动技能掌握得不够好,在比赛时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担心这担心那,自信心下降,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完成动作的难度,从而导致比赛失败。甚至于有些运动员因缺乏信心和勇气,出现中途中断比赛或干脆不上场比赛的现象。  2存在的弊端  2.1对于以往的研究割裂了动机系统的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只是单纯的从某一方面来说明他们对体育行为产生的影响,造成的后果,并没有说明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影响条件,缺乏整体性,引起体育动机产生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的因素还应包括外部的因素,是二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n  2.2运动员在比赛前后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有焦虑、恐惧、激动等,产生这些现象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并不仅是某一个内在动机在其作用,以往的研究只限于探索单个影响因素,比如需要、兴趣、成就动机等,认为只要把握好这些片面的心理动机因素就能赛出好成绩,获得比赛胜利,殊不知正是这一个个小的方面的串联才得以引起个体内心活动的复杂变化。 3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对于如何激发运动员的体育动机人云亦云,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并阅读了一些有关动机方面的书籍,总结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大致如下:  3.1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  运动员参加体育活动是属于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确定当天或一个阶段内所要完成的任务,不要制定过高的期望目标,使运动员感觉很迷茫;也不要制定过低的期望目标,使运动员很容易就成功,从而失去了积极主动性。3.2创设良好的运动情境  良好的情境具有诱发运动员体育动机的功能。客观环境是影响动机形成的重要条件,它包括个人和群体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家庭和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客观环境,人们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动机。为此教练员应创设多种有利于激起运动员的体育动机的情境,包括创设激起认知内驱力的情境、创设激起归属内驱力的情境、创设激起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情境。  3.3合理的利用反馈\n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这样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力、技能水平等情况,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更努力训练的动机;看到自己的不足,改正并更好的投入当中来。  3.4加强心理训练  教练员应学会综合运用心理训练方法如通过表象训练帮助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运用放松训练帮助运动员克服紧张情绪等,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迎接每一次挑战,参加好每一场比赛。  3.5正确认识自己  教练员在赛前搜集一些竞赛对手的资料,采取口述或观看投影的方式,让参赛运动员正确了解自己和对手的竞赛实力,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定位,以免在比赛进行中遇到比较强的对手时出现慌乱和急躁情绪。同时能帮助运动员正确分析当时的情况,让队员分清不同情况下该如何发挥技能,消除慌乱和急躁心理,从而赢得比赛的胜利。  3.6加强归因教育  必须重视归因教育。归因教育重点有二:一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全面归因;二是要引导运动员多从内在可控因素—\n努力方面归因,这是因为努力因素是自己能够认知和控制的,即使失败也不会降低期望水平或怨天尤人,从而有益于维持动机的强度。因此首先应指导运动员归因于“努力”,使他们明白无论成败都是努力与否造成的,只有坚持努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3.7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运动员的体育价值观决定其体育参与动机行为的心理基础。因而,我们必须在体育动机指导中强调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运动员了解体育竞技活动的价值在于增强体质,报效祖国,了解体育的社会意义。  3.8恰当运用外部奖励  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手段,能刺激运动员产生求胜的欲望,激起争取比赛胜利的信心,使他们从中获得乐趣。  4建议  内部动机是促使运动员进行体育竞技活动的关键因素,运动员除了应该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外,作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同样应该认识到内部动机的重要性,要加强运动员的体育动机系统训练,恰当利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综合分析,这样有利于排除比赛当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使运动员能正确认识比赛和端正比赛态度,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最终提高运动竞赛成绩。  5结论\n  对竞技运动中的动机系统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个人人为只有在不断的汲取前人的经验过程中,归纳提炼出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并加以创新整理,就会加深对它的印象,从整体上把握运动员的动机规律,以下是我总结出的动机与运动员的体育行为的关系:意识感情↗↘↗↘需要→意向→愿望→欲望→运动参与动机→诱因→运动成就动机→诱因→体育行为↘↗↘↗利益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