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2-09-27 发布

浅析伦理理论视阈下我国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研究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析伦理理论视阈下我国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研究体育市场运行机制的商业化以及体育职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提供了商业契机,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兴奋剂门、年龄门、运动员暴力事件、假球等等,也严重扭曲和异化了体育本质,给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以及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体育道德抹黑。这一类道德规范中的负向偏离行为有悖于体育道德观念,也是对体育精神的严重亵渎,严重违背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初衷。  1我国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体育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程度加深,我国体育伦理道德价值观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衍变层出不穷。运动员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异化和扭曲了体育的根本目的,背弃诚信,丧失了作为人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功利思想的驱动下,违反道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1.1宏观层面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现状分析\n  从宏观层面对运动员的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宏观层面的伦理主体为国家和政府,通过对体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主线,利用全社会的监督力量,制定并贯彻伦理规范与行为,引导和督促运动员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提高运动员的道德认知水平,将国家、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通过道德主体的整合,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今在我国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的意识中,道德偏离与失范行为迅猛发展乃至上升至宏观层面。竞技体育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对运动员的培养实行的是举国体制,以运动成绩作为评价运动员等级水平。尽管国家与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是用来维护竞技体育环境的和谐发展,但是我国现今的体育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健全,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惩罚措施,致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难以有所作为,面对运动员违背体育道德事件的作用不彰,不能有效地遏制违背体育道德行为的发生,且运动员与教练员通过运用一些不文明的手段,钻法律的空子,如使用兴奋剂、打假球、年龄造假等事件不断出现,即使体育项目管理部门也为此频频出重拳予以打击,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1.2中观层面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现状分析\n  中观层面的体育伦理主体是各种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间层次的各种组织是组成社会大环境的主体,对于运动员的道德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官方组织机构、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社团等。体育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化的今天,由于体育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精神不断分化,使得各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部的利益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各组织具有自己的目标和整体利益,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和总体自我约束性,这种组织性使它的行为超越个人利益和行为。在转型期的体育组织发展过程中,道德规范的不健全,使得国家奥运战略与各省市的全运会战略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政府体育组织与各级体育项目管理中心出现了职能交错的现象,诸如此类关于集体决策、集体行为的归属问题对于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偏离的行为。从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公布的兴奋剂检测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17例阳性数据,相比2012年的12例,阳性发生率大幅提升。兴奋剂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了急需解决的中观层次体育组织存在的问题。  1.3微观层面运动员不道德行为现状分析\n  微观层面中的伦理主体是运动员个体,对其道德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从运动员本身、教练员以及管理者等方面进行分析。教练员以及竞赛管理者为了使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对道德规范进行亵渎,带给运动员错误的价值导向,诱导运动员运用不道德的手段进行比赛,如假球、假摔、弃权等。运动员本身由于缺乏文化教育,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处于劣势,此时,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金钱、荣誉、地位等诱惑的驱使,导致运动员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改变,片面追求运动成绩、金牌数量以及高额奖金。相关部门疏于对运动员的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做出错误的政策导向,导致少数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取得好成绩不择手段,公然违背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甚至铤而走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目前,随着运动员不良道德问题的滋生蔓延程度扩大化,表现出了运动员自身的道德缺失。  2对现存非体育道德价值观的解读  2.1道德他律的缺失  道德的他律是指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约束力,是道德主体赖以遵循和行动的标准,主要依靠外力来推动和约束,这种外力或者是来自对规则、法律和道德舆论压力的畏惧,或者是来自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或者是来自人们对道德权威的崇敬,或者是出于某些实际利益的考虑,这些外力或外在的根据,是超出道德自身之外的。道德他律使想追求个人利益而摆脱集体利益的运动员,重新调整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目标,使集体利益的目标与个人利益的目标趋于一致。  2.1.1体育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n  运动员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在国家的强制性、规定性以及威慑力的体育法制法规得以实施的。现阶段,我国的体育立法工作还相对落后,尤其是缺失体育道德方面的立法,成为体育道德失范频发的根源。体育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阻碍了体育竞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嬗变期,随着运动员道德观念出现后发性的特点,使得体育法律法规中相关的限制与处罚条例出现了滞后的状况,体育法制法规建设并没有协调好道德价值观在行为规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运动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调整好,促使运动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钻了法律的空子并且以身试法,并为他们追求利益最大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2.1.2现代竞技体育制度建设滞后  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随着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快速发展,运动员对金钱的追求欲望达到了狂热状态,运动员在现代竞技体育道德规范中已经不能抵制体育中发生的不道德行为,并且现代竞技体育制度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还不健全,滞后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在举国体制的状态下没有建立和完善与竞技体育相配套的体育制度,使得在竞技体育中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无序、混乱,促使运动员的某些不规范的道德行为得以滋生。  2.1.3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道德对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的影响\n  运动员的道德价值观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突出表现在运动员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及道德行为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体育文化碰撞激烈的今天,我国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冲突,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交叉影响,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容易给运动员心理以及对社会环境产生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动因,使得运动员的传统伦理道德观产生了嬗变,道德失范和行为的无序化日益在运动员身上发生,有些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采用各种不道德的手段,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1.4不恰当的奖惩措施导致运动员道德价值观走向畸形  奖惩机制是社会用现实利益对个人行为所进行的奖惩,从而促使行为主体选择社会(集体、国家)所期待或所能接受的行为。奖惩机制对于调控运动员道德价值观具有促进的作用,它能够促使运动员道德价值观在一定的大众行为中使得社会功能得以实现,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运动员具有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力,有助于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道德良知,促进其道德价值观进行良性的改变。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对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进行高额的物质奖励,使得运动员过度追求物质化,在竞技比赛中,违反体育精神以及体育竞赛规则,触犯体育道德底线,使得运动员的道德价值观发生扭曲以至于畸形。  2.2道德自律的沦丧\n  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且认真履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约束力变为自己内在的行动力。  2.2.1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缺失  文化教育是青少年文化素养的基础,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导向,也是提高青少年对于认知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保障。文化教育对于运动员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培养模式主要采用的是三级人才培养,运动员从少儿时期就开始到少体校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虽然运动员都有在学校学习的机会,但是由于运动员所处的环境以训练比赛为主,文化课的教育属于从属地位,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的环境都受到训练的影响,学习的效果得不到确实的保证。而且运动员所在的单位对运动员评价的唯一标准是运动成绩,对于文化课的教育并不重视,导致了运动员道德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2.2.2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的缺失\n  体育精神是运动员重要的品格,引导运动员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促进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运动员重要的精神保障。然而在我国竞技体育快速走向职业化的过程中,部分运动员的竞技体育精神被外界的物质环境所影响,使得体育精神所处的地位降低,运动员的物欲膨胀,精神需求缺乏,把运动比赛所带来的成功用金钱来衡量,为了追求成功,不择手段的违反体育道德。运动员的行为对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充斥,也是对自身应有的道德规范、道德义务、道德行为的缺失,缺乏对国家以及社会的责任感。  2.2.3运动员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淡薄  黑格尔曾经说过道德之所以为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义务的意识。所以运动员必须履行自己作为运动员这一特殊职业的义务,义务是对道德规范的自我意识,也是正确的道德行为的开始。运动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竞技体育活动紧密联系,并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情操、品质。但是现今部分运动员唯金牌论的思想持续升温,对成功的追求仅局限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对其所处的职业环境要求他们为国争光,以国家首要目的为重的职业道德丢弃,道德意识淡薄。  3对运动员道德价值观对策的解读  3.1加强体育法律法规的建设\n  竞技体育由于其特殊的行业自治,具有赛事规则执行与判罚相对独立于行政机构的特点,使得体育竞赛避免了外在因素的干预,竞赛得以独立实行,对于其所追求的公平环境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竞技体育内部的自律机制没有得以最终的建立与完善,且竞赛的组织机构缺乏稳定性与长期性,对道德的监管力度缺乏保证,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维护我国运动员道德价值观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现有的《体育法》以及其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的健康发展。首先,加强体育立法工作,对各种违反体育伦理道德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其次,加强体育执法工作,使其尽可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公正执法,对于不良赛风赛纪,国家应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积极配合协调司法、公安部门,公开查处体育竞赛领域的假赛、黑哨、权钱交易、操纵比赛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威慑,净化参赛环境;最后,对于运动员出现的道德问题一旦触及到法律的领域就必须公事公办,不徇私、不包庇,通过运用法律的手段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2健全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制度\n  竞技体育制度包括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与管理体制,只有当健全的竞技体育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时,才能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有利于人的个性解放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于英等人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的理念,完善法道共治为核心价值的体育伦理制度等伦理救援策略。因此,对于竞技体育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的尺度和标准。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其次,要重视运动员的个性培养,将其培养成为集理想、意志、技术、品德和体能于一体的社会人;最后,从制度上保证尊重每个运动员的基本权利,重视运动员全面素质的开发、培养,使运动员在人格、道德素养、能力和知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3.3加大社会对运动员道德失范的监督力度  道德监督是指借助社会舆论效应,运用道德评价对运动员作出的行为进行善恶的判断,得出的结果反馈给运动员,通过这种价值的判断来激发运动员的荣辱感以及道德良知,促使运动员具备知善知恶的能力以及从善去恶的态度,对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要健全和加强体育道德监督的作用,充分利用先进发达的多媒体资源,对运动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挥社会舆论效应,使体育成为强有力的扬善抑恶的道德监督工具。  3.4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以及道德自律建设\n  我国对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实行的是举国体制,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教育的缺乏,这对于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阻碍作用,只有当外部的道德他律约束和需要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要和渴求时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运动员的价值观。道德自律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综合反映,道德素质的高低也反映了个人约束的作用大小,所以只有当文化教育与道德自律协调发展时,运动员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规范。  3.5培养运动员良好的职业体育道德,增强法律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动员面对利益的诱惑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充斥,使得运动员自身心理和价值观出现了复杂化。因此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的培养,将主体意识灌输到运动员的道德价值观当中,促进运动员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现代竞技体育道德建设需要法律法规的指引,在竞技职业体育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发挥道德教育的引导和自我启发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通过对竞技职业体育道德建设与法律法规的结合,使竞技体育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迈进。  3.6提高运动员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价值取向\n  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决定其在竞技体育中对自身表现行为的约束。运动员在一定的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在道德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道德自律,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追求正确价值观的信念。运动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价值观,使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得到社会成员对其主体的作用与地位的肯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一种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所以加强运动员道德认知水平的建设,培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用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体育道德精神和价值观来抵制不当的体育道德行为的发生。  4结束语  道德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乃至道德个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正确的价值观是引导运动员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形式,运动员的道德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形象。在实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我们要理清阻碍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的要素,国家政府、各省市及社会组织应完善道德规范机制,健全外部道德他律的约束机制,完善内部的自律机制,重视道德价值观的建设。当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相统一时,竞技体育所追求的体育精神才能得以持久的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