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0 KB
- 2022-09-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 中外学者中,有不少人常常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一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以证明马克思早就有了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恰恰不在于这句话,而是具有其他更加丰富的内容。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来的经济社会形态称为“现代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过“现代化”这一概念,但他们却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中预示了各个民族都要向现代社会过渡。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人类生活史上的深刻变革,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跃迁,“\n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他们从社会大分工和交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专门讨论了“交往和生产力”的问题: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在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则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在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是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他们还从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开辟的角度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所带来的国际性的后果。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n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观察人类社会的历史,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预示了“现代社会”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化导致了大工业的产生,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变化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跃迁,而且也带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种不同于中世纪的“现代生产方式”所引起的一系列变革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而且还继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成果,这使它成为源于资本主义,同时又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现代社会。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以思辨的眼光考察了落后国家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问题,初步提出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问题。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的辩证思考\n 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所带来的国际性后果,19世纪5O年代马克思开始关注印度、中国及波斯等亚洲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他们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阻碍了超地域的消费兴趣的产生,不利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形成,因而东方社会对经济变革的需要程度要远远大于对政治变革的需要程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以思辨的眼光来看待欧洲殖民主义对东方国家的入侵问题。 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章中,马克思曾对不列颠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做过客观的和历史的评价。他认为,英国的入侵破坏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增加了它与外部世界特别是同西方世界的交往,使印度摆脱了孤立状态,因而“在亚洲造成了一场闻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结尾部分,马克思还说道“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总之,无论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是怎样难受,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我们何必因痛苦而伤心,既然它带给我们更多欢乐?”\n 马克思的这种态度常被人误解,有人甚至指责他抱有隐蔽的种族优越感,指责他对欧洲殖民主义持有一种不加批判的赞赏的观点。这是误解。马克思固然曾把殖民主义作为非欧世界特别是亚洲的前现代国家向现代国家过渡的条件之一,但这绝不是说他要给予殖民主义以道义上的赞同,更不能说这就是什么欧洲中心主义或种族优越感的体现。 其实,马克思在文中用于批评英国殖民行为的篇幅远远多于“赞赏”的篇幅。他指出,“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英国在印度所做的一切“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上述两篇文章中对资产阶级的野蛮手段和资产阶级文明的虚伪性的淋漓尽致的揭露则俯拾即是。 除此之外,我们尤其应当注意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的总结性论述。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n马克思一方面抨击了殖民主义的罪恶,这使他能够站在被压迫民族和遭受殖民主义苦难的人的立场上来谴责殖民主义;另一方面他又从人类历史运动的角度指明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自给自足的东方社会的解体所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的一定的刺激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殖民主义在殖民地所兼有的破坏使命和建设使命,“这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却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正是近代殖民主义所固有的内在的两重性,也就是它的本质属性。 破坏的使命和建设的使命共同存在于资产阶级的殖民过程中,看起来似乎极其矛盾,实际上却是充满了辩证法。善于抓住一个事物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矛盾的因素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髓所在。马克思这一充满辩证法的深邃的思想却往往被人们所误解,有的人不承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设性作用,而有的人则走得更远——以此来批评所谓的殖民主义情结。这都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本意。 2.马克思恩格斯对落后国家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先决条件的论述 从根本上说,“文明国家”\n的入侵充其量只不过起到了一种外部的刺激作用,前现代国家能否成功地向现代社会过渡,关键取决于国内能否成长起来现代化的推动力量。世界充满辩证法,挑战与机遇并存。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外部挑战而奋起直追的国家比比皆是。日本面对被吞并的危险而奋起,德国面对英国的压力而追赶。但是,危机与压力必须是有限度的。如果外部的压力过大,以至于使这个国家变成了殖民地,破坏了它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基础,那么,这个受过“现代生产方式”洗礼的国度就难以顺利地走向现代社会。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这样的国家更是不胜枚举。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又都特别强调民族独立对于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之路的重要意义。 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马克思讨论了英国资产阶级在印度创造的生产力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印度人民的生产力的问题。“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在大不列颠本国现在的统治阶级还没有被工业无产阶级取代以前,或者在印度人民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提出了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文明的”殖民主义者在东方国家“被迫”地、“不自觉”地创造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怎样才能为“野蛮的”落后国家造福的问题——\n摆脱外族统治、取得民族独立。这样,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作用的评论就更加完整。要不然我们就难以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若真正在亚非拉开拓过那么多的生产力的话,而至今这些地区仍然发展滞后?关于民族独立这个先决条件,恩格斯在1882年2月7日给卡尔·考茨基的信中指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地发展的基本条件。” 那么,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特别强调民族独立对于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呢?让我们先看一看《共产党宣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资产阶级“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从属于”这个词,已经明白无误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实质和殖民主义的真实目的。殖民主义者扩张的目的就在于掠夺财富,并为方便它们的掠夺而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无论在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打着什么旗号,这个目的和宗旨都始终不变。殖民地的生产力虽然会有所发展,但它同时又受到极大的限制,是不能有效地为被压迫民族服务的。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实现跳跃性的发展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设想\n 19世纪7O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把关于落后国家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问题的焦点移向俄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把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历史问题与这些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结合在一起。他们把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规律同社会发展的跳跃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苦难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问题。 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中明确指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的道路,那它将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这正是马克思这封信的主旨,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道路的痛苦而走上非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也认为,在已经取得胜利的西欧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持下,“那些刚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公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 二、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n 马克思恩格斯的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西欧向中东欧、北美扩展,现代化浪潮由“中心”地区向“边缘”地区推进的年代,他们不仅敏锐地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而且预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阶段,设想了落后国家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理论问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这样,他们不仅为后人进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为后人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一般理论必须同具体实际相结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要求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从理论上吸取科学发展的成果与继承前人的思想遗产固然重要,但根本的途径则在于将一般理论运用于特殊实践中,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由此来深化理论的内容并变换理论的形式。 “一穷二白”\n是中国启动全面社会现代化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就不能不带有极大的特殊性和浓重的民族特色,而这场运动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规律和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同中国社会发展特点相结合的内在要求。第二,先取得民族独立尔后再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回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的80年,虽有数次“求富”的尝试,但都化为镜花水月,富强的目标到终了还是求之不得;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的80年,不仅民族独立有了保障,而且国家富强已初步实现。前后两阶段何以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 中国近代历次的现代化努力终归失败,原因皆在于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通往现代化的道路。没有民族独立,便没有国家富强,这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重要教训。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及时地总结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开辟了一条先谋求民族独立、创造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尔后再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之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告诉我们,以独立求富强则富强可以实现,不求独立而直接求富强则富强未必能达到,找不到谋求民族独立的正确道路,富强也不能达到。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必须在广大人民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n这就要求保持理论的开放性,使理论能够认真地关注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重大课题,及时地吸收来自实践的新鲜内容加以更新和扩充。 如果说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那么,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则带有更大的特殊性。如果说我们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选择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的话,那么也就同时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必然的,因为中国的国情不仅与马克思笔下的欧洲社会有着极大的不同,而且与苏联相比也有着极大的不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成就不是照搬苏联模式的结果,而是改革、扬弃苏联模式的结果。创新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的题中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