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2-09-27 发布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运动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也异常活跃,其显著特点是将教育和救国联系在一起。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思想大量传入我国,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革热情。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各种教育思潮、教育运动和教育实验层出不穷,大大促进了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运动,主要有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勤工俭学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和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等等。一、平民教育思潮平民教育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改造中国道路而开展的运动。平民教育的真实精神就是求得社会各分子的真正平等和自由。为此,他们发表呼吁平民教育的文章,成立研究和从事平民教育的社团,在各地开办业余学校,为工农补习文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平民教育社”,其宗旨是“宣传及实施平民教育”,是“五四”运动时期提倡通过教育改造社会和救国图强的一个典型社团。1919年5月平民教育社创办了社刊《平民教育》,他们认为要拯救中国须先改革教育,使全体人民受到民主与科学的熏陶。平民教育思潮的共同点是重视平民主义教育,启迪平民爱国民主的自觉心。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的人开始分化。一部分人倾向于革命的平民教育思想,主要是一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主张深入到劳动群众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工农的革命觉悟和文化水平,同时对平民教育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指出教育救国论的错误之处。坚持这种思想的人主要是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像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人。1919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的“平民教育讲演团”代表了这种倾向。他们的目的在于引导劳苦大众走革命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后来领导的工农革命教育的源头。另一部分人倾向于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思想,把平民教育视为救国和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教会他们读书写字来教化民众。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各地劳动群众聚集的地区和单位,设立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问字处,大规模地推行平民教育,掀起平民教育的高潮。1925年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乡村,到20年代末,平民教育运动的主流地位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并最终融入30年代流行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思想萌发于“一战”时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对旅法华工进行的教育实践,“五四”后形成较大规模的工读主义思潮,提倡做工和求学相结合,做工和读书相结合。北高师学生把“工读”或“工学”看作实现民主自由、发展实业、救济现行社会的武器。他们组织“工学会”,出版《工学》月刊,强调工离不了学,学更离不了工,组织机构,进行工与学结合实践。以少年中国学会王光祈组织的北京工读互助团为代表的流派将工读视为对新生活、新组织、新社会的追求,试图通过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的合一。工读互助在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等支持下,从事洗衣、装订、制小工艺品等活动,同时,在北大等高校旁听。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倡导并使行工读,进行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以邓中夏为代表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深入工农中间,组织起来实行工读互相,建立“曦园”,一面读书,一面劳动。以胡适、张东荪为代表的观点可称为纯粹的工读主义。胡适认为,所谓工读主义,“不过是靠自己的工作去换点教育经费而已”,算不了什么“了不得”的新生活;张东荪主张将工读单纯看成解决青年失学问题的好方法,其着眼点是将工读与资本家的生产联系,实行“学校的工场化”\n。以上各种工读主义运动虽各有宗旨,但都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并借工读探索新生活、新社会,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三、职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的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演化而来的,陆费逵倡导职业教育,在《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并重》一文,认为“职业教育则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为主”,使中等之资的学生尽其所长,以期地无弃利、国富民强。这是国内最早对“职业教育”概念的阐述。1913年,蔡元培在《学校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中揭露了当时学校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主张实用主义教育。从1915年起,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多次提出推行职业教育的议案,该思潮逐渐形成。1915年,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将“职业主义”列为四大新教育方针之一。1916年,江苏省教育会提出了“实施职业教育方法案”,并成立全国首个省级“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5月,教育界、实业界四十余人在上海联名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大会,发表宣言书,制定社章,并推举黄炎培为办事部主任。“社章”提出:“方今吾国最重要最困难问题,无过于生计。根本解决,惟有沟通教育与职业。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做准备,为个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为增进国家及世界的生产力做准备。另外还提出中华教育职业社的主要任务是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和改良普通教育使之为生活做准备。该社成立后对全国大多数的职业教育进行调研,并出版《教育与职业》等刊物,兴办中华职业学校,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实验和探索,在此机构的推动下,职业教育思潮波及全国各地。在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中,职业教育取代了有名无实的实业学校,并扩充了范围和内容。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该思潮趋于消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减轻了对我国商品市场的压力,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会。职业教育思潮就是应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而兴起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补充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从而推动了职业教育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四、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教育界迫切希望吸收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改革以应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实用主义教育批判传统教育,谋求学校的改造,要求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些观点都对中国教育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勃兴是与其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倡导分不开的。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建立实验学校,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积极提倡实用主义教育。1919年5月1日到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杜威多次来华,演讲达200余次,足迹遍及中国十余个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随之兴起并发展到顶峰。《新教育》杂志等教育刊物大量介绍杜威的哲学和教育理论,稍后,他的《民本主义和教育》在中国翻译出版。杜威宣扬的教育是“人类社会进化最有效的一种工具”的主张,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教育中的“教育救国论”,试图通过教育改良社会,避免发生社会革命。同时,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等主张,强调儿童的个人经验和儿童学习的兴趣,并且要把儿童变成整个教育过程的重心,也很适合教育界改革传统教育的要求。实用主义促进了中国教育界教育观念的转变,变传统教育为注重儿童发展、面向社会生活、造就现代人的新教育。我国教育制度转而向美国学习,对20年代的教学教法改革实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儿童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均被作为科学的教学法,向全国中小学推荐。五、勤工俭学运动\n勤工俭学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知识青年赴法国求学的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曾向中国大量招募华工。1915年蔡元培、吴玉章等在巴黎组织了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目的,号召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并成立华法教育会作为留法勤工俭学的工作机构。勤工俭学的发起者,希望输入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出国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从1919年3月到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中国先后有17批学生赴法,总数达1600多人。学生们到达法国后,勤工俭学一般有三种方式,有的是先工后学,也有的是先学后工,有的是半工半读,实行勤工与俭学相结合的方式。他们认为工和学都是目的,通过勤工俭学,他们对西方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社会落后、愚昧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变革中国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如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李维汉、王若飞、李立三、向警予、陈毅、陈延年、陈乔年、聂荣臻、邓小平、李富春等,利用在欧洲的有利条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相继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1922年6月,赵世炎、周恩来、王若飞等发起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旅欧学生和工人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4年,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中国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留法勤工俭学的大批先进分子或回国,或转赴苏联学习,这一运动遂告结束。五四运动后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教育史上的意义主要就在于它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通过无数有志青年的自身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六、科学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极流行的一种新思潮。它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西艺教育,近代首倡科学教育的是启蒙大师严复。中国科学社1916年10月,由留美学生在美国发起成立,1918年回国。该社的宗旨为“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的发达。”该社发行月刊《科学》,采译各国科学书籍,编订专门名词,设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组织科学讲演团,解决实业科学上的疑难问题。“五四”时期,由于中国科学社的努力,加之1923年“科玄论战”的影响,使得科学教育思潮成为一种影响力很大的社会思潮。之后,在西方学者和科学成果的推波助澜下,科学教育运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教育思潮整体包括“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提倡在学校中教授科学,认为这种教育必须根据教育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不能只注意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而应注意实验启发、理解,以培养学生有关科学的技能和态度,此即所谓科学的教育化趋势。此方面以陶行知主持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为代表。该社长期进行教育分析调查,致力于改进中小学科学教育。二、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具体包括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及教育统计和各种测量的编制和应用,此即所谓教育的科学化趋势。这方面以南京高师和北京高师为代表。他们积极进行教育测量和智力测验,开设心理测量课,培养专门人才,发表论文,撰写专著。1922年秋,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孟禄的帮助下,成立了编制测量委员会,在全国各地进行试验,测验编制进入高潮,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帮助。至1924年,教育界掀起了一次推广教育调查、教育测量、心理测验的高潮,如进行汉字字频调查,对汉字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以作为编定小学教科书的依据等,都是教育科学化的反映。也就是说,一方面大力提倡科学教育,另一方面主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和培养人才,尤其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蔚然成风,高校中培养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开始设置。七、国家主义教育思潮\n国家教育思潮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一种具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该思潮最初产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其主旨是以国家为中心,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他们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以下基本观点:一、教育是国家的工具,教育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和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续国脉;二、教育是国家的任务,国家对教育不能采取放任态度。民国初年讨论教育方针时,有人即提出国家主义教育观点。“一战”后,国家主义思潮曾一度消沉。1922年以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再兴,曾琦、左舜生、李瑾、陈启天、余家菊均大力倡导国家主义。1923年末,他们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了国家主义政党—中国青年党,发表了《中国青年学宣言》,并创办《先声》周报作为该党的机关刊物。1924年,青年党的一些骨干分子回国后,在国内一些重要省市建立党部,创办《醒狮》周报,推行国家主义运动。他们主张以国家为中心,改革教育流弊,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倡导普及义务教育,强调国家集中控制教育权,使教育真正成为国家办理或监督的事业。该思潮于1924—1925年间臻于极盛,促成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并促成学校中军国民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加强。1927年,由于国民党明令禁止,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由此消沉。八、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传播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方法改革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界纷纷提倡一切皆由儿童自动安排,开发儿童的学习本能、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同时,我国还掀起了介绍和试验西方新教学方法的热潮,凡符合“从做中学”原则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被学校加以试验。其中,试验最为广泛、影响最为突出的是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创立的,主要特点是:由学生自发地决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用师生共同设计出的单元活动代替课堂教学、打破科目界限、摒弃教科书,从实际生活情景中获得知识。设计教育法从儿童兴趣出发,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全部教学工作的组织都服从于实际活动,削弱系统知识的传授,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以后,首先在俞子夷主持下的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开展试行工作。他们认为实施的关键是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把学校各科按照其性质分做观察、游戏、故事、运动、练习等“系”,属于常识类课程的公民、历史、地理、卫生等分别归于各“系”,便于儿童提出问题。学校里设有游戏室、音乐谈话室、读书室和工作室,学生只知道要做的事,而不知有科目,最后根据结果的评价而改进。南京高师附小的实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时反响强烈,来校参观者络绎不绝,不断有学校效仿。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推行小学校设计教学方案》,倡议此法为“教学良法”,号召全国各地小学推行设计教学法。克伯屈本人于1927年来华讲学,其试验一时颇为风行,据统计仅当年出版设计教学法的专著就达数十种,论文近百篇。道尔顿制由美国女教育家伯克赫斯特于1920年实施于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而得名。1922年传入中国,最先由舒新城在吴淞中国公学试行,以后传到中国各地。道尔顿制主要特点是将传统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每一个学科开辟一个作业室,陈列有关的图书资料和实验仪器等;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由学生自己选定课程,制定计划,自由支配时间,自行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分别由教师和学生本人记入学习进度表内,计划完成,经教师考试及格,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生,进度快的学生可以提早完成学业。这种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但也容易使自制力差的学生流于形式,无所收获。道尔顿制于1922年传入中国,《教育杂志》发行了宣传道尔顿制的专号。1923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九次年会提出中学及师范学校可以研究试行道尔顿制的提案。1925年伯克赫斯特应邀来华讲学,将道尔顿制的宣传和实施推向了高潮。1923至1929年间,试行道尔顿制的学校约有近百所,有的学校进行了长达10年的试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