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0 KB
- 2022-09-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岭南风味【植物类】 【护国菜】 [主料辅料] 新鲜番薯叶500克火腿片25克鸡油50克猪油150克苏打粉15克精盐25克鸡汤700克味精20克麻油20克淀粉30克湿草菇l00克 [烹制方法] 1.将番薯叶去掉筋络洗净,用5000克开水加苏打粉,下番薯叶烫二分钟捞起,清水过四次,然后榨干水分,除去苦水,用横刀切几下待用。 2.草菇洗净后入鸡油、火腿、鸡汤、精盐2.5克,蒸20分钟取出,去掉火腿,草菇和原汁备用。 3.炒锅烧热下猪油75克,将番薯叶略炒,投入草菇及原汁,加鸡汤700克、精盐2.5克,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加熟猪油75克、麻油10克,八成倒入汤碗内,二成留锅内,再加鸡汤200克和火腿,淋在菜汤上即好。 [工艺关键] 1.氽番薯叶时如没苏打可用碱水少量。 2.若无番薯嫩叶,可按下列次序选料替代:第一苋菜嫩叶,第二菠菜嫩叶,第三通菜嫩叶,第四君达菜嫩叶。 [风味特点] 1."护国菜"是潮州名菜,相传在公元1278年,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南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庙里,庙中僧人听说是宋朝的皇帝,对他十分恭敬,看到他一路上疲劳不堪,又饥又饿,便在自己的一块番薯地,采摘了一些新鲜的番薯叶子,去掉苦叶,制成汤菜。少帝正饥渴交加,看到这菜碧绿清香,软滑鲜美。吃后倍觉爽口,于是大加赞赏。宋少帝看到庙中僧人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宋朝,在无米无菜之际,设法为他制做了这碗汤菜。十分感动,于是就封此菜为"护国菜",一直延传至今。现在广州和潮州地区,许多菜馆都有此菜供应。\n 2.据福建图书馆收藏的一部《金薯传习录》所记,番薯是明代万历二十一年,福建华侨陈振龙从吕宋(即现在的菲律宾)偷传回福州并与其儿子陈经伦推广的。与其同时代的徐当启也曾写了一篇《甘薯疏》。此书已失传,但从其留下的《甘薯疏序》一文中可看到,万历年间番薯确是一件新鲜事物,只有闽、粤少数地方种植。徐当启感到可惜,极力主张推广,因而写下了《甘薯疏》。由此可证明,番薯确是明代从海外传进。南宋帝至明万历相隔三百多年。那么宋帝民兵败南逃时怎会有番薯叶可食?"护国菜"的这一传说似不可信。然而,潮汕一些老师父传说,使用番薯叶做护国菜较为理想,但只能在秋冬才有。因此,平时也常用野菜制做。这些野菜除去苦涩味,作出的菜一样有风味。如果说护国菜的来历可信的话,那么当时宋帝食的不是番薯叶而是野菜了。 3.此菜色泽碧绿如翡翠。清香味美,软滑可口,是潮州汤菜中之上品,但用油较重。上席时汤里仍是滚烫的,因有一封油质封面,故不见热气升腾。所以,要小心烫嘴。食用时要用汤匙先将油层拨开才舀,并要浅尝即止。操之过急者必上其当,成为席中取笑对象。 【鼎湖上素】 [主料辅料] 水发银耳80克菜远100克桂花耳75克精盐15克干榆耳25克味精20克干黄耳10克白糖5克干香菇50克芝麻油1.5克干蘑菇50克深色酱油5克鲜草菇蕾150克淡色酱油10克水发竹苏1乃克绍酒40克鲜莲子100克花生油200克罐头白菌100克湿淀粉20克银针l00克素上汤1250克熟笋花100克 [烹制方法] 1.榆耳、黄耳用冷水浸约8小时,使内外发透,刮去榆耳细毛,涮去附于黄耳上的泥沙,分别漂洗干净。然后切成片,放入沸水锅中焯约1分钟捞起,和雪耳、桂花耳一道分别用清水浸泡待用。花菇、蘑菇用冷水浸约20分钟,去蒂洗净,用油25克拌匀,加入清水l00克、精盐1.5克、味精1.5克,上笼蒸约10分钟取出。 2.鲜草菇蕾削去蒂部泥污,用小刀在蒂部端垂直拉十字纹,用水反复洗净,然后入开水锅中焯约半分钟捞出,放入凉水中冷却。鲜莲去壳入锅,加开水500克,碱水2.5克,用中火煮约1~2分钟捞起,擦去外衣,洗净。再入锅煮约1分钟,捞起,用小竹签捅去莲芯后,用清水浸泡,笋花片切成厚约1毫米薄叶,经开水锅中略焯,捞起侵入凉水中。 3.把黄耳、榆耳、鲜菇蕾、笋花、鲜莲心、竹荪、白菌均滗去水,一并放入开水锅中略焯后,沥干。炒锅烧热下油25克酒15克,加素上汤750克、味精5克、精盐5克,倒入上述黄耳等原料,煨煮1~2分钟,倒入漏勺,用洁净毛巾吸干水分。 4.雪耳、桂花耳分别放入开水锅内略焯,捞起沥干水。炒锅烧热,下油15克、酒5克,加素上汤250克、味精1克、精盐1.5克;将雪耳、桂花耳分别下锅各煨约1分钟,捞起沥干水。 5.炒锅烧热下油10克,入菜远,加精盐1克、索上汤50克,再下油15克,放入银针,加开水l00克,炒至七成熟取出沥干水。\n 6.炒锅烧热,下油15克、酒10克,放入花菇、蘑菇(连汤)加素上汤l00克、精盐2克、味精1克、淡酱油10克、白糖4克、麻油1.5克,倒入黄耳、榆耳、鲜菇蕾、笋花、鲜莲子、竹荪、白菌,焖约3分钟,再加油30克拌匀。倒入漏勺沥干水。 7.取大汤碗1只,按白菌、花菇、竹荪、鲜菇、黄耳、鲜莲子、蘑菇、笋花、榆耳的次序,各取一部分,从碗底部向上,依次分层(每一层一种原料,摆一圆圈)排好,然后将剩余各料全部放入碗中填满,把碗覆在大盘上,成层次分明的山形状。炒锅烧热,下油20克、酒l00克,加素上汤250克、味精5克、精盐2克、糖1克和深色酱油10克,烧滚后,用湿淀粉10克调稀勾芡,加麻油1克、花生油35克调匀成芡汁。取200克浇在盘菜上;另取35克拌雪耳、15克拌桂花耳,将雪耳、菜远、银针依次内里至外镶边,桂花耳放在最上面便成。 [工艺关键] 投料众多,工艺复杂,注意色调层次,要求造型优美,鲜嫩滑爽。 [风味特点] 1."鼎湖上素"是广州菜根香素菜馆的拿手名菜。它始于清末,原是鼎湖山庆云寺的素斋菜。传说该寺一位老和尚,为了满足一些上山游览贵客的需要,特取用"三菇"(北菇、鲜菇、蘑菇)、"六耳"(雪耳、黄耳、石耳、木耳、榆耳、桂耳)及发菜、竹荪、鲜笋、银针、榄仁、白果、莲子、生筋等珍贵原料,用芝麻油、绍酒、酱料等调味,逐样煨熟,再排列成十二层,成山包型上碟。其层次分明、鲜嫩爽滑、富有营养,色香味俱佳,列入素斋中最高上素。 2.三十年代时,广州六榕寺的"榕萌园"曾经营过此菜。开设在六榕寺附近的西园酒家老板,曾往鼎湖山庆云寺寻找善烹素菜的老和尚,并派人拜他为师,便把"鼎湖上索"变为菜馆名菜。经老板大肆宣传,一时吸引了不少食客,声誉大噪。后来,菜根香素菜馆的"鼎湖上素",因其用料与制法更加考究,四十多年来,一直名扬大下。日本银座公司大酒家,澳门素菜馆不少同行,都前往切磋技艺,各处佛教人士经穗必到此店。西欧、北美、日本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也慕名前往品尝。 3.用料精细,色调雅丽,层次分明,食时鲜嫩滑爽,清香溢口。 【冬瓜盅】 [主料辅料] 冬瓜(带皮)500克黄酒25克鲜莲20克水发冬菇10克火腿茸50克蟹肉10克鸭肉300克丝爪5克干贝5克精盐5克虾仁50克田鸡100克胡椒粉10克水菱粉15克味精3克白糖克二汤750克\n [烹制方法] 1.将带皮冬瓜对切开,用半尺在瓜口处创成斜角边,并刻成锯齿状,挖去瓜瓤,使其成一个盅状。为使造型美观,冬瓜外皮上可刻上各种美丽的图案,然后下沸水氽透捞出。再放入凉水内漂冷,放入瓷盅内摆稳。 2.将干贝洗净,将鸭肉、火腿、冬菇、田鸡分别切成丁,并鸭丁、田鸡丁、虾仁用水菱粉拌匀,上沸水锅氽熟,捞出洗净后,同冬菇、火腿、干贝一起放入瓜盅内,加上二汤、味精、酒、糖上笼蒸熟取出,然后将丝瓜切成粒,同鲜莲下沸水锅氽透捞出。和鸭丁、蟹肉放入瓜盅内,再撒上盐、胡椒粉、火腿茸、最后在瓜盅外皮上抹上油即成。 [工艺关键] 1.制瓜盅,切忌用鼓油,以免产生酸味。 2.瓜皮须保持完好,不可破损,冬瓜水分多,肉厚,味道往往不易渗透,上桌时须另跟精盐。 3.同时须备刀叉,以便食时削皮用。 [风味特点] 1.一般冬瓜盅的主要用料,是鸭肉、火腿、干贝、冬菇、田鸡、蟹肉、虾仁等。如用菇耳等素料,便叫"普渡冬瓜盅"。 2.此菜风味甘淡芳香,能利水清热,在炎热夏季,广州当地酒家、饭店,几乎没有不备此菜的。 3.广东地区首先用冬瓜加鸡汤、鸡肉、干贝和山珍食物制作,并用夜来香花插在冬瓜的圆口上,吃时阵阵香味扑鼻,"夜香冬瓜盅"很快扬名各地。如今,此菜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名菜馆有供应,外国的一些中餐馆中也盛传此菜。 【干烧伊府面】 [主料辅料] 面粉500克至油5克去壳净蛋250克精盐2克草菇30克味精2克鲜虾仁80克白糖4克韭黄40克老抽5克碱水5克麻油3克胡椒粉5克植物油10克二汤150克 [烹制方法] 1.将面粉倒在案盘上,开成窝形,把鸡蛋、碱水同时倾在窝内,与面粉拌匀,搓成面团,擀成面片,改刀成面条,将面条放在滚水里。滚至刚刚熟,捞出漂水,冷却后滤干水分,放入滚油内炸热备用。\n 2.虾仁洗净,用盐、味精、生粉、蛋清略浆。草菇切片。韭黄切寸段。 3.伊面下滚水泡软,捞出控净水分,并用一双竹筷挑凉,避免粘连成块。 4.鲜虾仁下六成热油炸熟。 5.炒锅烧热,落底油,加入草菇略煸,加汤、蚝油、白糖、胡椒粉、麻油、精盐,中火炮透,点入老抽、味精、虾仁,翻拌均匀,最后落入韭黄翻匀,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此菜关键在于伊面制作,如手工刀切面条,应注意均匀一致,粗细约2毫米。太细易碎,太粗在烹制时易夹生,且不易入味。 2.面条炸时油温要高(约7成热),500克面要分3次炸完,多则炸不透,影响质量。 3.烧面时老抽应最后点入,过早放,则面条乌黑不亮,口感发苦。 4.烧面的汤汁不宜收太干,否则不滑爽,有油腻感。 [风味特点] 1.此菜原是江苏扬州地方风味,相传明朝末期,扬州来了个知府名伊秉缓,为人清廉,从不趋炎附势,当地乡绅都很怕他,他在饮食上有个最大的偏爱:食面条。一次伊知府过生日。由于乡绅们都知道伊喜食面条,于是不约而同送上的寿礼都是面条。这下可叫伊知府为难了。看看堆积如山的面条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灵机一动,决定将寿筵都改成吃面条,再送还给贺寿的乡绅,既解决了存放问题,又增了寿筵,可谓两全其美。于是吩咐家厨将面条煮过分给大家吃,家厨由于这突然的决定,手忙脚乱,错将面条投入烧热的大油锅中,于是将错就错,将全部面条炸过,连煮带炒,将面条送上餐桌。乡绅们和知府吃了面条后,大叫"好吃"。知府一高兴,为每位乡绅打包回家。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名声大振。此菜流入了民间,经过厨师不断改进,形成了现今的"伊府面"。 2.色泽金黄,口味成鲜,质地滑嫩,略有回甜。 【东江瓤豆腐】 [主料辅料] 去皮猪肉325克淡二汤750克浸发海米50克花生油500克左口鱼末10克葱15克豆腐600克味精7.5克盐12.5克深色酱油15克胡椒粉0.5克湿淀粉10克干淀粉20克清水50克 [烹制方法]\n 1.将豆腐切成长5公分、宽4公分、高2.5公分的小块,共三十块,把猪肉、鱼肉分别剁成黄豆粒大小。虾米切成细粒。 2.把猪肉、鱼肉放在盆内,下精盐10克、味精0.5克,拌挞至有胶,再下虾米、清水、干淀粉、葱10克、左口鱼末5克,拌挞约2分钟成肉馅。 3.在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长2.5公分、宽1.5公分的小洞,然后每块豆腐瓤入肉馅20克。 4.炒锅用中火烧热,下油25克,把瓤豆腐逐块放入,边煎边加油二次(每次约25克),煎至两面金黄色,取出放入砂锅,加入二汤、精盐、味精,加盖,用中火焖2分钟至熟,下酱油调色,用湿淀粉勾芡,淋油25克拌匀上碟,撒上葱、左口鱼末、胡椒粉便成。 [工艺关键] 1.左口鱼末制法:左口鱼于为广东特产,将左口鱼于剥去头、皮骨,取净肉,用中火烧热炒锅,下花生油至五成热,放入鱼干炸至金黄色,松化。晾凉后,碾成末。 2.搅馅时用力要均匀,顺一个方向搅动。 3.煎时要随时转动锅,避免糊底。 [风味特点] 1.瓤豆腐是东江名菜,东江是珠江支流,其源东出寻乌水,西出九曲河,由江西南部人广东,至龙川县五合附近汇合,折向西南,下游经珠江三角洲到狮子洋出虎门入海。东江菜也就是客家菜,所谓客家,是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汉人。相传,西晋永嘉年间(四世纪初),中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尽遭劫难,有一部分汉人南涉渡江,至唐宋(九世纪)及南宋未年(十三世纪),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闵,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为这一部分人的自称,以粤东东江一带的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最为集中,语言保留较多的汉语古韵,称为客家话,菜肴也保留古代中原的一些特点和风味,称为客家菜。 2.中原风俗,过年尚食饺子,客藉汉人初到东江时,仍保留这一风俗习惯,但当时岭南不产小麦,而且"广人以面热不以为饭,水面外,若干饼,蓑衣油饼,水晶包,卷蒸之属,广人亦多不食"(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过年吃饺子就可望而不可及。后来,人们就把饺子的馅料填进豆腐以代,这样食法虽不如吃饺子那样有情趣,但总可以得到一点慰藉。故很快就传遍客家地区,以后又经历代名师高厨改进而成现在的瓤豆腐,此菜原锅上桌,香浓软滑,有左口鱼的特色鲜味,为东江地区冬令常菜。流传至今,兴梅地区客家人的团年饭上,仍必备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