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0 KB
  • 2022-09-27 发布

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陈霞摘要:由于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一项基本国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产物被各国推广。本文是为寻找改善职业学校专业基础知识课,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绩效;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课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的方式方法而进行的研究。本文以职业学校烹饪基础知识课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根据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承担这门课的教师进行访谈,对接受教学实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差,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现在学校教学现状的态度、看法及学生的初始能力;之后结合课程对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系统设计,并在课堂实践中加以验证和改进,总结合理的整合方法;最后通过教师访谈、学生考试成绩、学生访谈、学生调查问卷得到研究结论。笔者经过仔细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方式,在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去探索适合职高学生的课程整合学习过程,为解决中职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提供一种解决思路。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烹饪基础知识课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一项基本国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是贯彻落实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一种途径。会议决定从2001年开始,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一、研究的意义整合多元教育文化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职业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职业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课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意义主要在于信息技术\n为专业基础课教学提供了一个基础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沟通的平台,使原来一只粉笔一本书,简单讲解的教学过程变成一个生动的、开放的、交互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过程。依托信息技术这个平台支持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的教学:第一、使专业基础知识课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成绩将得以提高;第二、将有效的提高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的课堂教学绩效;第三、将有利于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以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第四、将提高烹饪专业的学生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基础;第五、将更加全面科学的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笔者所在的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是一所中职学校,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习惯,厌学情绪较大;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不能和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处于相对落后和陈旧的状态。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弥补教师个人知识的局限和知识的落后,就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本研究以烹饪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课《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信息技术与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整合的思路和过程,并进行了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从而证明信息技术与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整合可以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绩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并为学生终身化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整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必将成为烹饪学科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同时与职业教育的整体改革相呼应,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二、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烹饪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同时“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两项内容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成了必然的。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各学科的整合不仅使学科知识更易呈现,学生更易理解,课堂知识容量更大,教学过程更有效,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多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可见,多种媒体的结合既使人能听,又使人能见,而且还能实践。这对于人类对知识的获取、保持、记忆是很有利和有效的。从网络特点的角度分析,它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资源库,提供了学生增长知识的来源,丰富了获取知识的途径,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所决定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胜任本职工作的科学知识,是餐饮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n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基础。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做到能触类旁通,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向专业化、专门化发展的前提。其中基础知识是前提,专业技术知识是重心,相关知识为辅助,只要做到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精通,相关知识宽厚,就能基本做到一专多能,触类旁通。这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职业学校要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采用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课程进行整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二)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的特点所决定专业基础知识课共同的特点是:课本中介绍的都是已经证实的概念、结论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记忆,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应用这些概念、结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记忆类的内容在高中阶段学生更多的是理解的基础上实现记忆,这样才能记得住、记得牢。然而在课本加粉笔的教室,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学生却听得筋疲力尽,索然无味。于是前讲后忘,教师说学生不认真听课,学生说教师不会讲课。这就是现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基础知识课讲解的现状。要想让学生既记得住这些概念、结论又能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有关烹饪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显示和形象展现,使学生得到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身临其境地把握内容的实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讲授营养学中的“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单凭教师用语言来表述和描绘,无论教师的教学经验多么丰富,语言多么精确、生动,还是会让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而如果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教学内容,则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用幻灯投影详细解析人体营养素的组成,运用Excel图表、各种营养素的实物图片、动画演示等,使学生对人体所含营养元素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对学生如何选择食材进行合理营养搭配,达到营养均衡有很大的帮助。运用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教室局域网、校园网的硬件环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开展专题研讨、问题讨论、个别辅导和情感交流。课后,师生之间还可以运用QQ、MSN、BBS、个人博客等进行在线交流,解答学生在课堂中由于时间限制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接受程度,教师还能利用个人信箱给学生发电子邮件,对学生开展个别教学,从而也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三)中职学生的特点所决定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具有其特殊性,明显的三个特征是:其一、文化基础普遍较低。中考以后经过一类高中、二类高中、三类高中、综合高中、民办高中的五轮筛选以后,落下来的这部分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其二、生源情况复杂。现在职校招生不转档案、不论户籍、不论区域、不论年龄(14岁一l8岁,有的20多岁),学校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招生,生源中有打工以后转头来学习的、有初中未读完的、更有甚者小学都没上完辍学多时在社会上游荡多年…\n生源情况非常复杂。其三、综合素质不平衡。有一部分好学生因种种原因进入到职校学习,但更多的学生是自控能力差、追求时尚、盲目张扬、自己管不住自己父母也管不了的;压根就不想进学校是父母逼着来的,不是来学校学习而是只想到学校来玩几年的;还有放纵自己寻衅滋事在中学时就是问题学生的。学生文化基础低,道德水平低,家庭不完整、父母的各方面素质也很低。同时各个中职学校为了确保招生数量、为了学校的生存,不按照一定的文化智力、品德标准去选择录取学生,反而是各校之间开展了不择手段的生源大战,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去争夺学生,来者不拒,哪还管什么素质。这类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曾经被老师无视、被同学轻视、被家长打骂或是被父母忽略不闻不问。由于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进入到中职学校以后,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能自控的不良心理反映,如:想学学不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记忆困难、缺乏学习的兴趣;情绪低落等。并由此导致恐学、厌学以及焦虑的心理。这样的学生要想光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就能把概念性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还想让学生掌握,这对于大多数职校教师而言太困难了。因此借助信息技术与职校课程进行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是必须要做的。(四)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教材的老化问题是现在职业学校教学的普遍现象,整合后师生都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任意查阅和汲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教师还可以了解到同行业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其精华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也方便于职校教师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珍贵的学习素材,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同时,学生在接受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并有图文、视频、动画的现代化课件参与的课堂中学习,获得的知识是可想而知的。师生的知识面都扩大了,教师给学生留下的作业也不单是书本上的,可以是本专业新领域的一些题目。加之网络信息技术世界的丰富多彩,学生还可能比教师先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知识,而且在课堂上就可能把新知识传递给教师和其他学生,用师生互学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专业基础知识课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它是附着在新的教学方法之上,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工具和信息资源。这种工具的应用,使原本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课程内容得以实现,并产生用其它手段难以得到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对其终身受益的。信息技术与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的整合,正是迎合了这一要求。在培养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态度上,有独到方法。这种整合,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n逐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去获取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很有必要的。在烹饪过程中,一个菜肴的制作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各个环节需要很多人相互配合,没有合作意识是绝对不行的。信息技术与烹饪课程整合后,教师就会安排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综合上述内容,从理论上可以认为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烹饪专业课程整合是必要的,是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可以有效解决现在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学生不爱学习、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学生信息素养低、学生自学能力低、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周期长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决定将信息技术与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烹饪营养与卫生》课进行整合研究,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确定整合的有效性及整合的方式方法。三、确定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整合研究的依据(一)学习需求分析当今社会对从事厨师这个职业的人有什么要求呢?第一: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够利用现代媒体,如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传播方式快速补充知识。第二:有创新意识,在观念、厨艺两方面都要不断创新,只有具备敢于创新的思想,厨艺才会进步,企业才会发展,国家才能繁荣富强。第三:现代职业厨师,一定要树立虚心好学,团结协作的精神,任何人都不可能将所有的工作一个人完成。第四:厨师仅能做一手好菜已不能满足当今客人的需要,一道菜,不仅要知道制作方法,还要知道制作原理,要清楚菜肴原料在受热过程中的变化,了解菜肴的营养价值,把握好火候,能根据菜品和客人的要求准确烹调。所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规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烹饪类专业必须考“烹饪营养与卫生”、“烹饪原料知识”等专业基础知识课的内容。烹饪和配膳行业岗位的职业要求是:在实际操作中能应用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与卫生方面的知识,能明确影响烹饪原料营养素变化的因素等;能够科学、合理烹调食物;能够为特定人群提供营养与膳食;能够设计营养菜肴;结合餐旅行业烹饪卫生与安全工作的特点进行烹饪安全管理与操作等。这就是现在我国餐饮行业对员工的要求。而我校烹饪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其个人综合素质是:虽然学校开设了符合行业标准的课程,但是学生由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掌握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的教学内容,也就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更侧重于烹饪操作类课程的学习,因此学生毕业后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厨师,不可能达到现在餐饮行业对员工的要求。\n为了改变现在我校烹饪专业毕业生的素质与当今社会餐饮行业人员素质的不匹配,需要对学校烹饪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主要针对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的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采用信息技术与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烹饪专业的学生具有行业要求的素质。我校拥有教学用网络多媒体教室10个,多媒体教室2个,能够满足本研究对硬件环境的要求。学校也看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因此很支持笔者的教学研究,为笔者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好的外部环境。笔者与烹饪专业的教师进行了交流,愿意对烹74班的《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实验。(二)学习内容分析《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国家示范性建设的一门优质核心课程,属于基础知识类的课程,很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呈现,学生的感性认识没有。对于营养学部分,专业性术语多,专业性概念多,抽象的名词多,其中提到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呈现在学生面前,或是要经过观察某些实验过程才能掌握并理解。对于课本中有关“食品卫生”这部分内容,虽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但由于不是所有书中提到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因此也存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因不了解、不清楚而无法学会和掌握。针对“食品卫生管理”主要是介绍国家制定的与食品相关的制度、要求及生产、运输、销售食品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等。综上所述,本课程集中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概念、定义、条款,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遵循的原则等,所以学习的内容多而复杂、抽象,且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课程内容总体属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三)学习者的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在我校就读烹饪专业的学生80%是年龄在16-18岁,也有年龄超过18岁的。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在进入我校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学习上没有成就感,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能自控的不良心理反映,如:想学学不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记忆困难、缺乏学习的兴趣;情绪低落等。并由此导致恐学、厌学以及焦虑的心理。学习者的初始能力:由于职业学校国家没有系统的、全面的、目标化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各专业的课程开设时间和顺序很随意,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大。加之职业学校同一专业的课程相关性不强,每一门课程都可对应将来一种工种,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新开端,所以教师在新的课程教学开始前,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为主。参与本次教学研究活动的学生是在我校学习满一年的,烹饪专业高二年级烹74班的学生,班级学生全部为男生,人数为38人。学生在高一学习了一年的“计算机基础”\n,具有操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在高一学习了烹饪基础知识课《原料知识》,学生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课的教学形式已经了解。由于知识的相关性不强,对将要学习的《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学生以前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好坏,不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影响。通过对烹74班全体学生下发调查问卷(附录1)得到:(1)通过对组1的3个问题学生回答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结论:对于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全体学生中70%是想学习的,但在教室讲解此类课程时,全体学生中80%的学生觉得枯燥,不能引起学习兴趣而不学。(2)通过对组2的13个问题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分析得到结论:60%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上网是使用计算机的主要任务,90%的同学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在上网,上网从事的内容是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3)通过对组3的6个问题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分析得到结论:目前学校教师讲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没有使用过计算机,全体学生对教师使用计算机来讲解《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感兴趣,如果在网络教室进行学习,全体学生有80%的同学更愿意学习这门课,同时全体学生中6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习者的信息素养:首先参与本次教学研究活动的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完成打字、排版、上网等基本的操作。其次根据调查问卷(附录1)组2的13个问题进行分析可知,学生使用计算机从事的内容是:聊天、玩游戏、看电影,除这三项外学生几乎不涉及其它内容。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主动获取对学习、生活有用的信息的意识。信息道德水平不高,热衷于做黑客,制造信息垃圾、网络陷阱,转发不良信息。(四)教学目标的确定职业中学烹饪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应该了解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及卫生要求,影响烹饪原料营养素变化的因素等;应该能够做到科学、合理进行烹调;应该能够为特定人群提供营养膳食,能够设计营养菜肴;应该能够结合餐旅行业烹饪卫生与安全工作的特点进行烹饪安全管理与操作,达到在实际操作中与其相关岗位必备的各项烹饪营养与卫生职业能力。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烹饪专业的学生掌握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对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有所了解,知道烹调中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保护,针对不同人群知道其营养的侧重点。能够概述出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对各类物质对食品造成的污染有所了解,能够鉴别出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认识到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对制作各类食品应该遵循的卫生标准及程序做到心中明确。熟习食品卫生管理中的各个环节。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运用烹饪营养与卫生相关理论知识,在提高菜点产品质量、营养素含量、卫生安全质量以及改进烹调工艺等工作中发挥作用;为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方案和指导;初步学会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检验;初步掌握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简易测定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特定人群的膳食营养调差;独立完成特定人群的食谱编制。\n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提高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自觉学习的意识、主动探究的意识;建立、健全信息道德素养;逐步养成一种科学的生活理念,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接着对“营养学概述”这一章进行教学,这一章教材内容理解、记忆是最难的,学习内容抽象,所以教学中教师使用了大量的视频、图片、动画,通过网络教室的投影、计算机屏幕广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本章知识。本章课堂讲授10课时,学生自主学习2课时,小组合作学习4课时。自主学习内容是:通过网络搜索、文献资料查阅,撰写“根据平衡膳食原则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营养的一日三餐食谱”写好后小组讨论,合作评议打分。小组协作学习内容是:“从教师给定的特定人群中选择一种人群,为此人群制定一份一日三餐食谱”,完成后小组推荐一人为其他同学讲解,教师评分。最后进行教材试验部分的学习,由于教材所列试验受学校条件所限,有些试验需要教师利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包括“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检验”,“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简易测定”。其它试验学生按小组协作学习进行,教师帮助学生解惑。教学课时为16学时。完成《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学习,复习本课程所有重点内容用4课时,考试4课时,总学时为72。四、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一)学生、教师访谈分析1.学生访谈:从烹74班38名学生中按20%的比例,任意抽取8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记录如下:问:经过这四个月对《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的学习,对比以前《原料知识》课的学习经过,你们认为在普通教室上课与在网络教室利用计算机辅助上课,你们更愿意在那里上课,感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答:(1)我们愿意在网络教室上课,起码书上介绍的物质老师能用图片展示出来,我们也能把名词和实物对应起来,不像以前老师说的东西我们头脑里都没有印像,现在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很深刻。(2)现在上课,每次不想学时,当看到老师给的图片,视频就多看几眼,听老师说几句,不知不觉就上完课了,虽然没有全记住老师要求的知识,但比起以前一上课就睡觉,压根一点也不听不看好多了,我自己都想表扬自己。\n(3)我觉得在哪上课都一样,想记住的一定能记住,不想记就记不住。不过有图片、视频这些,学习起来时间过的挺快,不像以前总盼着下课。问:老师这次教学中安排了几次让你们自己或几个同学一起,通过网上搜索、查阅图书等完成的作业,你们对这种形式的作业有什么看法?答:(1)我不喜欢这种作业,太麻烦,以前的作业从书上抄些内容就完事,现在花时间精力找半天,我都没交。(2)我们觉得挺好,以前上网就是玩呀、聊呀,现在知道不明白的问题上网找答案,不用总是问老师。通过这几次作业,我们也学会如何在网上求助答案或搜索找答案,那些答案是可信的,怎样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如何取长补短。以后离开学校,工作中遇到问题,也知道从哪里下手解决。这是我们认为这样上课,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内容。(3)我们认为这几次作业使自己学会了分工合作。以前不会的就直接抄同学的,很让人瞧不起;现在我们选自己能干的干,大家对老师要求的作业都有贡献。有时没学会的内容,经过同学一讲,也清楚了。也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不发生冲突,离开学校也能忍让别人。问:以后烹饪的基础知识课还这样上,你们看行吗?答:(1)太好了,希望真的能这样继续下去。(2)不反对,这样上课反正没什么坏处。(3)这样上课我不用每天来学校就是看手机、睡觉了,有些其它的事可干了。2.教师访谈:对承担这次教学实验的烹饪专业的老师(丁冠辉)进行访谈,访谈记录如下:问:经过这学期的教学实验,你认为这次承担《烹饪营养与卫生》教学与前几次的教学有什么区别?答:最大的区别是: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前在黑板上写上一大堆,写了擦,擦了写,学生看不清楚不说,老师也累的胳膊疼。以前学生总是前一节课讲的内容,第二次上课就不记得多少,每堂课都要拿出很多时间复习前面的知识。而这次虽然每堂课也进行复习,但时间减少。用PPT展示上节课的知识点,既省时又省力,同时也发现烹74班的学生好像比以前的学生聪明,前一节课的知识记忆的比较深刻。这学期上课学生只在个别的课上,偶尔有一两个睡觉的、玩手机的,\n这要是像以前,我刚进入教室,往讲台上一站,全班有一多半趴在桌子上了,让我都没心情讲课。问原因就说看不清黑板、听不清老师讲课等等,一大堆理由。这学期在网络教室上课,学生的借口都被堵住了,一人一台计算机,教案以PPT的形式展现在每一个学生面前,有图、有视频录像,文字重点、难点显示不同,学习内容关联性以图、表等递推展示,一目了然。讲课时一气呵成,中间不会因为擦黑板或写板书打断自己的思路或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一节课的时间能讲以前两三节课的内容,留给学生自主活动、做实验的时间就有了。若是以前这些内容是不可能去做的,课都讲不完,哪有时间干这些事情。问:今后你承担的其它课程还会采取这样的教学形式吗?答: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尽量自己学着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的作用情况,都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可行,而且很好。通过对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教师进行访谈后,得到如下结论: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进行整合,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学生课堂知识理解、记忆的质量,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同时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课堂教学秩序的好转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二)实验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经过四个月的教学实践,我决定采用上一届烹72班(学生人数为31人,所学专业与烹74班相同,都为中餐烹饪。学生全部为男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时为同一教师承担相同课程。)所使用的《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结业时的考试卷对实验班烹74班的学生进行考试。考试结束,经过阅卷,对比两班的成绩如表:班级人数实考人数(n)平均分()标准差(s)z烹72313158.1315.432.49烹74383767.3514.89因为本实验的样本数大于30,检验两个平均数之间差异显著性,所以采用双总体的检验方法,其中Z=取差异显著程度p=0.05,对应的临界值为1.96。上表中=2.49>1.96,说明两班成绩差异显著,烹74班成绩优于烹72班。信息技术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n另有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所以从心理学家的研究和参与实验的烹74班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班烹72班,共同说明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整合,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作用。(三)教学实施后对“《烹饪营养与卫生》教学设计问卷调查后问”的分析经四个月的教学实践后,对烹74班的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中的问题回答,可知所有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难理解,教师不做讲解学生自学是学不会的,可以证明以下所确定的结论不受教材和学生先天因素影响。通过对其它问题学生回答做总结,证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被学生所接纳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方便记忆;对学生学习兴趣有促进作用;对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有提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促进。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有促进。(四)自主学习活动、小组协作学习活动中对学生作品与学生表现的分析参加教学实验的烹74班38名学生经过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进行整合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法变得多样化,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由以前只是依靠老师或同学告诉,变为更多时候自己翻阅书籍或上网搜寻答案,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缩短。从最初学生大部分用纸质挂图展示自己作品,变为最后虽有个别同学仍然使用纸质挂图,但90%以上学生用计算机直接呈现作品。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作业、搜索与学习相关的资料的能力有所提高。四个月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变化最明显的是:由以前在课下与同学聊天自如,上课发言或陈述自己观点时表述不清、表述不完整、不敢表述;变为现在可以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不怯场,表述基本上可以做到清楚、完整。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表见解的能力得以提高。五、研究结论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学习需求、学习者的特征等,按照“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以接受式(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实践,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进行整合,同时针对课程中的个别内容适当应用演示、讨论、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学习这些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得到如下研究结论:在呼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基础知识课进行的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经过学生访谈、教师访谈、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作品分析,证明此次教学实践取得了预想的教学效果。(1)学生与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进行课程整合后,由于学习方式、学习状态的改变,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增加,知识面扩大;学生\n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加深,知识记忆的持久性加强。(2)学生认为在教学实验这种状态下进行学习,自己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提高,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教师共同认为,由于信息技术与《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整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厌学、恐学向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的方向扭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4)教师认为以课程整合的方式,按照实验预定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加大了教师备课的劳动量、备课难度,教师个人的计算机使用能力需要提高,这将是我校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本人所做的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区别于其他人所做课程整合的研究是:提升了职业学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探索出职业学校专业基础知识课教学的一种更加合适、有效地教学形式;摸索出在网络环境中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教师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提出了职业学校,针对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有效整合网路资源及课堂组织管理的方法。六、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这次进行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存在的不足有:(1)由于是个人从事教学研究,研究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只有四个月,导致研究结论不全面。(2)由于受研究条件所限,样本的选取没有按教育技术研究常用的抽样方法——概率抽样中随机抽样,而是使用了非概率抽样法中的随意抽样,确立研究对象,导致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受限。(3)由于第一次进行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在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方面可能不够精准。参考文献:专著:【1】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3】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4】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5】祝智庭主编.英特网教育资源利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6】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层次[M]【7】曹葆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模式及建构策略[M]【8】蒋建基、张怀玉主编.烹饪营养与卫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9】李龙编著.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学位论文:\n[1]张学永.论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教学的整合[D].西北师范大学,2008[2]曹国志.信息技术在营销管理课程教学中进行整合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3]常颖.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4]侯振中.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5]周新丽.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6]翁林华.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7]马杰.信息技术与烹饪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8]刘志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9]张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10]付丽丽.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0期刊文献:[11]刘瑞玲.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对策[J].河南省轻工业学校,2009[12]黄新辉.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J].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13]屈海军、江丽丽.职业院校课程整合探究与实施[J].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2010[14]文玫.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J].四川省经济贸易学校,2006[15]李晓菊.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案例研究[J].青岛市电化教育馆,2007[16]李俊.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整合策略探究[J].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0[17]岳新元.信息技术与烹饪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J].扬州大学,2005[18]冯俊.信息技术与烹饪学科整合的探究与实践[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2006[19]邓学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沈阳市旅游学校,2007[20]张春玲、聂国庆.从学生角度看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效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D].南昌大学教育学院,2006作者简介:陈霞: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