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6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土壤胶体是( )。
A.一种矿物
B.很小的土壤颗粒 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原生矿物 2.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 )。
A. 岩浆岩风化而来
B.沉积岩风化而来 C.变质岩风化而来
D.原生矿物风化而来 3.中低产田指的是( )。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4.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
A.颗粒大小
B.养分含量 C.质地
D.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5.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 )。
A. 生长素的合成
B.一些酶的合成 C.核酸的合成
D.蛋白质的合成 6.砂土的砂粒含量一般在( )。
A. 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7.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
A.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和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他因素 8.在红壤形成过程中,主要特点是( )。
A.粘土矿物增多
B.养分流失 C.有机质累积
D.铝相对增多 9.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
A.用作燃料
B.田间焚烧 C.喂牛后过腹还田
D.以上都是 10.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 )。
A. 糖向花器的运输
B.花器的受精 C.细胞壁的形成
D.糖的合成 11.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则以( )形式存于体内。
A.硝酸盐
B.铵 C.两种酰胺
D.核酸 12.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 )。
A.苗期
B.返青期 C.乳熟期
D.开花期 13.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有关的是( )。
A.非活性孔隙度
B.毛管孔隙度 C.通气孔隙度
D.土壤盐基饱和度 14.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
A. 岩石形成有机质
B.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 C.形成明显的发生层次
D.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15.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对根系吸收养分有很大的影响,但主要影响( )。
A.养分的被动吸收 B.养分的主动吸收 C.对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的影响几乎相同 D.先影响被动吸收,后影响主动吸收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6.土壤: 是覆盖于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17.被动吸收: 当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溶液的离子浓度时,外部溶液中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直至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18.速效养分: 是指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被换下来的养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
19.活性酸: 土壤溶液中存在的氢离子数量,一般用pH值表示。
20.枸溶性磷肥: 一般把能溶于296柠檬酸、中性柠檬酸铵或微碱性柠檬酸溶液的磷肥称为弱酸性磷肥,也称枸溶性磷肥。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良好的团粒结构体一般应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大小、具有多级孔隙和一定的稳定性。
22.土壤颗粒可分为石粒、砂粒、粉粒和黏粒四个不同等级。
23.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24.土壤养分离子到达根表面的途径有离子接触、交换质流和离子扩散。
25.土壤磷的转化分为磷的固定和磷的释放两个相反的过程。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6.请简述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答: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2分);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3分)。
27.氮在作物体内营养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蛋白质的组成元素(1分);核酸的组成元素(1分);叶绿素的组成元素(1分);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元素(2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28.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有哪些措施。
答:第一,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均能够使表层土壤松散,促进形成团粒结构(2分);第二,合理的轮作倒茬、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粮食作物与绿肥轮作、水旱轮作等(2分);第三,合理灌溉、适时耕耘,充分发挥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大量水不稳定性的团粒,调节土壤结构性(2分);第四,施用石灰及石膏,不仅能降低土壤的酸碱度,而且还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2分);第五,土壤结构改良剂作为土壤团聚体的胶结物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2分)。
29.介绍有机肥料高温发酵堆制技术(过程、条件、结果)。
答:有机肥料的堆制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发热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4分)。堆制的条件包括:水分、空气、温度、物料的碳氮比、酸碱度等(3分)。腐熟的有机物料一般为黑褐色,汁液浅棕色或无色,有臭味,材料完全变形,很容易破碎(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