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24 M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材料焊接冶金原理与工艺
主 讲:陈树海
E-mail: shchen@mater.ustb.edu.cn
电 话:010-62334859
第3章 焊接化学冶金
3.1 焊接化学冶金系统及其特点
3.2 气体与金属的冶金反应
3.3 熔渣与金属的冶金反应
3.4 典型焊接方法的化学冶金
ü 焊接保护性气体:保护气、造气剂分解;
ü 杂质气体:氧化物、油污及吸附水分的蒸发;
ü 其他气体:液体金属和熔渣的蒸发、残留空气等。
2. 2 气体与金属的冶金反应
2.2.1 焊接区气体
Ø 焊接区气体组成
N2、O2、H2O、CO2、Ar、熔渣与金属的高温蒸汽
Ø 气体来源
1、气体的来源与组成
2、焊接区气体分解与电离
Ø 焊接区气体的分解
焊接区内的气体分子在高温条件下将发生分解反应,气体大分子
转变成小分子、进而转变成单个原子。
气体分子的分解程度通常用分解平衡常数(K)和分解度(α)来描述:
ü 气体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定义为某温度下分解产物的摩尔数的乘积
与反应物摩尔数的比;
ü 分解度定义为某温度下已分解气体摩尔数与反应前气体摩尔数的比。
气体分子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dlnK/dT=△H/RT2
式中K——气体分解反应平衡常数;△H——反应热效应,J/mol;
T——反应温度,K;R——气体常数,8.31J/mol K。
反应方程式 △H0298(kJ/mol) 反应方程式 △H0298(kJ/mol)
F2 = F + F -270 CO2 = CO + 1/2O2 -282.8
H2 = H + H -433.9 H2O = H2 + 1/2O2 -483.2
O2 = O + O -489.9 H2O = H2 + O -977.3
N2 = N + N -711.4 H2O = 2H + O -1808.3
气体分子分解是吸热反应,此处的反应热效应△H是负值,并
且数值越负,表示气体分解需要的热量越多,越不利于分解反应
的进行。
GG 22
平衡常数:
2
2
G
G
p P
PK
分解度:
00 4PK
K
n
na
p
p
对于简单双原子分子,如H2、O2、N2等,反应通式表示:
种简单气体的分解度曲线(P0=0.1MPa)
对于三个及以上原子组成的复杂气体分子,发生的产物和分解途径
比较复杂。 CO2和H2O是焊接化学冶金区内常见的两种复杂气体,在
高温下CO2气体只有一种分解途径,而H2O则有多种分解途径
两种复杂气体的分解度曲线
单原子气体当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将发生热电离。电离所需要的能量比
分解时高,需要更高的能量。
有电弧存在时,会发生
碰撞电离和光电离,因
此实际焊接区内气体离
子化过程复杂,产生的
离子数量很多。
Ø焊接区内气体的电离
几种气体的热电离反应曲线
焊接区周围的空气是氮的主要来源。尽管焊接时采取各种保护措施,
但是总有或多或少的氮侵入焊接区,与高温金属发生作用,对焊接质
量产生影响。
Ø 不与氮发生作用的金属,如铜、镍等,既不溶解氮,又不形成氮
化物,可以用氮作为保护气体;
Ø 与氮发生作用的金属,如铁、锰、钛等,既溶解氮又与氮形成稳
定的氮化物,焊接这类金属及其合金,防止焊缝金属的氮化是一
个重要问题。
根据与氮的作用特点,金属分为两类:
3.2.2 氮与焊接区金属的作用
1、氮的来源
2、氮的溶解
Ø分子溶解
气体分子向气体-金属界面上运动;气体被金属表面吸附;气体分子在
金属表面上分解为原子;气体原子穿过金属表面层,并向金属深处扩散。
Ø离子溶解
在焊接化学冶金区形成的离子有带正电荷的N+和带负电荷的NO-,电弧
气氛中的N+将在负极表面富集,NO-在正极表面富集。
Ø原子溶解
5000K时开始发生分解,至8000K时基本完全分解,电弧焊弧柱中心温
度超过5000K,高能束流中心区域温度超过10000K,氮原子被液体金属
吸附,溶入液体金属表面并扩散到液体金属内部。
氮的溶解度
22 NNN PKS
KN2——氮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温度;
PN2——气相中分子氮的分压。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所能容纳溶质的最大浓度,又可称为平衡
状态饱和浓度
氮在纯铁中的溶解度曲线 1600℃平衡状态下氮在液态纯铁
中的浓度
Ø 焊缝氮气孔
氮在金属中的溶解度存在突变。
保护不良时,高温液体金属可以
吸收大量的氮,在金属凝固过程
中,过饱和的氮将以气泡的形式
从熔池中外逸,逸出不及时就会
在焊缝中形成氮气孔。
3、氮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氮气孔
Ø焊缝金属氮脆化
固体焊缝金属中残留的过饱和氮,一部分则以针状氮化物(Fe4N)
的形式析出,分布在晶内或晶界,使焊缝金属的强度升高,塑性和
韧性,特别是低温韧性急剧下降。
低碳钢焊缝中的针状氮化物 焊缝的力学性能与含氮量的关系
Ø焊缝时效脆化
焊缝金属中过饱和固溶的氮原子处于不稳定的高活性状态,随着时间延
长将逐渐扩散至晶格不完整的地方,例如晶界、相界及位错等处,与基
体金属形成氮化物(Fe4N)而析出。时效析出的Fe4N与前面提到的在焊
缝金属冷却过程中形成的Fe4N一样,也是脆性的针状相,严重降低焊缝
金属的韧性。由于这些Fe4N相是时效过程中不断析出的,因此称为焊缝
金属的时效脆化。
当焊缝金属中存在能形成稳定氮化物的元素,如钛、铝、钒、锆等,可
以抑制或消除时效现象。
4、影响焊缝含氮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Ø焊接保护
焊接区内的氮气主要来源于周围空气的侵入,不同的焊接方法,由于
保护效果不同,焊缝的含氮量不同。
ü 电弧长度(电弧电压)过大,焊接区的保护效果难以保证,同时
熔滴与气相的的接触时间延长,焊缝的含氮量增大。
ü 增加焊接电流,熔滴过渡频
率增大,氮与熔滴的接触时
间短,焊缝含氮量少。
ü 焊接速度对焊缝含氮量影
响不大。在同样的焊接条
件下,增加焊丝的直径可
以减少焊缝含氮量。
Ø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含氮量的影响
Ø合金元素
钛、铝、锆、钒以及稀土元素对氮的亲和力较大,能形成稳定的氮化
物,且氮化物不溶于液态金属,而进入渣内,减少液体金属中的氮含
量。
碳能够降低氮在铁液中的溶
解度,同时碳在氧化性气氛
中生成大量的CO、CO2等气
体,降低氮的分压,均有利
于降低焊缝含氮量
焊丝中合金元素对焊缝含氮量的影响
2.2.3 氢的焊接化学冶金
焊接区内氢的来源有焊接材料中的各类水分、焊丝和母材待焊处表面的
铁锈与油污等杂质、电弧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汽等。一般熔焊时总有或多
或少的氢与金属发生作用。
1、氢的来源与溶解
H2O是焊接区氢的主要来源。
Ø氢的来源
氢向金属中的溶解途径与焊接方法有关:
ü 气体保护焊时氢通过气相与液态金
属的界面以原子或质子形式溶入金
属;
ü 渣保护焊时氢是通过熔渣溶入金属;
ü 手弧焊是气-渣联合保护焊,两种途
径都可能。
Ø氢的溶解
钨极氩弧焊气氛中的氢在熔池不同部
位的溶解途径和溶解数量
焊接冶金区气相中以H+离子的氢具有
更高的活性。在直流反接时熔滴溶解
的氢更多。
Ø 氢在金属中的溶解度与金属的
性质、温度及氢分压有关;
Ø 对于同一金属而言,一定温度
下氢分压越高溶解度越大,一
定氢分压条件下温度越高溶解
度越大;
Ø 金属发生相变时(液-固、固-固)
氢溶解度会发生突变.
氢在金属中的溶解度曲线
Ø氢的溶解度
2、氢的存在形式与分布
根据氢与金属的相互作用特点,可以把金属分为两类:
1)氢在焊缝金属中的存在形式
Ø氢化物形成金属
含量低时以原子形式存在,含
量达到一定值后可形成比较稳
定的氢化物,加热时会发生分
解逸出。如Ti、Zr、V、Ta、
Nb等。 氢化物形成金属的氢含量与温
度的关系
Ø非氢化物形成金属
除上述氢化物形成金属以外,氢主要以固溶原子形式存在于金属晶格
间隙中,形成固溶体(多数情况下是过饱和固溶体)。
ü 这种原子状态的氢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可以在焊缝金属的晶
格中自由扩散,成为扩散氢。
ü 一部分的扩散氢容易在金属晶格缺陷、显微裂纹和非金属夹杂
边缘等晶格不连续的地方发生聚集,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结合成
H2分子氢,失去在晶格自由扩散的能力,称为残余氢。
ü 焊缝金属中的含氢量是指扩散氢与残余氢的总和
ü 焊件在焊后存放过程中,一
部分固溶氢原子扩散在焊缝
金属内部晶格缺陷处结合成
为残余氢,还有一部分氢扩
散至焊缝金属表面而逸出,
因此焊缝中的含氢量是随时
间变化的。
ü 熔敷金属中的含氢量是指焊
后立即按标准方法测定并换
算成标准状态下的含氢量。
焊缝含氢量与焊件放置时间的关系
v 低氢型焊条熔敷金属中的扩散氢含量明显低于其它类型焊条。
v CO2焊是一种超低氢的焊接方法。
不同焊接方法获得熔敷金属的含氢量
2) 氢在焊接接头中的分布
含氢量在焊接接头的分布
Ø 焊缝金属中的氢原子能够在
焊缝金属中长距离扩散,转
变成残余氢或从焊缝金属中
逸出;
Ø 氢原子在焊缝金属中扩散的
驱动力源自其化学活度,是
浓度梯度、相对过饱和度、
温度梯度、晶格类型等因素
的综合体现;
Ø 母材金属通常含氢量很低,
焊缝金属到母材氢的浓度梯
度很大,焊缝中的氢常常越
过焊缝边界向母材中扩散一
定的深度,
3、氢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1)焊缝氢气孔
在结晶时由于溶解度突然下降,使氢处于过饱和状态,促使氢原子
合成反应,生成氢分子(氢气)在液态金属内形成氢气泡。当氢气泡的
逸出速度小于熔池结晶速度时,残留在焊缝金属中成为氢气孔。
2)焊缝金属的氢脆
断面收缩率与变形时间的关系
Ø 含氢钢在室温附近中等变形速度下加载
时塑性明显下降的现象称为氢脆。含氢
量高的铁素体焊缝氢脆现象尤其明显。
Ø 焊缝金属的氢脆程度取决于含氢量、试
验温度、变形速度及焊缝金属的组织结
构
3)白点
Ø 含氢金属在其变形断裂面上出现的银白色圆形局部脆断点,又称鱼
眼。
Ø 白点是微小夹杂物或气孔在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对氢原子的“陷阱”
效应而引起的。
Ø 焊缝金属对白点的敏感性与氢含量和组织等因素有关。氢在铁素体
钢中的溶解度小、扩散速度快,易于逸出,而在奥氏体中溶解度大、
扩散缓慢,难于聚集,因而,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对白点不敏感。
4)氢致裂纹
氢致裂纹是焊接接头在较低的温度(马氏体转变温度)产生的一种
裂纹,也称延迟裂纹。氢是延迟裂纹形成的要素之一
4、氢的控制措施
1)限制焊接材料中的含氢(水)量
Ø 焊材的各种原材料都不同程度
地含有各种吸附水、结晶水、
化合水或溶解的氢,制造低氢
型焊材应尽量选用含水(氢)
少的原料。
Ø 适当提高原料的烘焙温度可降
低其含水量,降低焊缝含氢量。
Ø 保护气体,气体的纯度对于焊
缝金属含氢量有很大影响
焊缝含氢量与焊条烘焙温度的关系
2)工件的表面状态
Ø 焊丝和焊件待焊面上的铁锈、油污、吸附的水分及其他含氢物质
是焊缝增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Ø 为防止焊丝生锈,常常表面镀铜处理。
Ø 焊接铝、镁、钛等金属及其合金时,由于表面存在结构不致密的
含水氧化物膜,必须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
3、冶金因素
Ø 氧能有效降低氢在液态铁、低碳钢和低合金钢中的溶解度,以及抑制氢
的溶解反应;氧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元素,可以减少液体金属对氢的吸附。
Ø 在药皮或药芯中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如稀土元素钇(Y)和碲(Te)
能够大幅度降低熔敷金属扩散氢的含量,尤其是钇的添加不仅可以降低
扩散氢的含量,而且能够提高焊缝的韧性
焊缝含氢量与保护气体中CO2含量的关系 药皮中钇含量对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影响
Ø 焊后及时加热焊件,促使
扩散氢外逸,从而减少焊
接接头中含氢量的工艺称
为脱氢处理;
Ø 脱氢处理工艺为:
350℃×1h;
Ø 对于奥氏体钢及铝、钛等
合金脱氢处理效果不大。
4)工艺因素
焊接工艺因素对焊缝金属含氢量的影响是很有限的,通常不单独作为控
制焊缝金属含氢量的手段去使用。
Ø CO2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是一种超低氢的焊接方法,直流反接获得的焊
缝金属含氢量较直流正接或交流要低一些。
焊缝氢含量与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关系
1、 氧的来源与溶解
1)氧的来源:来自空气、来源于焊接材料。
3.2.4 氧的焊接化学冶金
2)氧的溶解
Ø 溶解氧的金属,如Fe、Ni、Ti等;
Ø 不溶解氧的金属,如Mg、Al等,焊接时形成氧化物不溶于金属。
溶解途径包括气相溶解和熔渣溶解,原子氧[O]和氧化亚铁[FeO]的共存;
氧是铁液的表面活性元素,在铁液中形成富氧金属层。当表面氧含量达
到一定数量后可反应生成FeO;
FeO的量较少时,溶解于铁液中;的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部分氧化铁脱
离铁液而析出。
}{ 22
OO PP
}{ 22 OO PP
金属被还原
平衡状态
金属被氧化
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 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据。}{ 2OP
在金属-氧-金属氧化物系统中,氧的分压为
2OP
则
2][2][2 OFeFeO
由于FeO溶于铁中,所占比例很小,分解的可能性很小,分解压很少,
因此,焊接区域内微量的氧即可使铁氧化。
2、液体金属的氧化
}{ 22
OO PP
钢液中常含有其他与氧的亲和力比铁的元素,如C、Si、Mn等,它们
与氧发生反应:
COOC 22
1][
)(2
1][ 2 MnOOMn
)(][ 22 SiOOSi
焊接区域的氧化性程度常用合金元素的过渡系数衡量。
过渡系数:元素由焊丝过渡到熔敷金属中的百分数。
3、氧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Ø 力学性能
氧在焊缝中不论以何种形式存在
都影响焊缝的力学性能,通常使
强度、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
Ø 物理、化学性能
降低焊缝的导电性、导磁性和抗蚀
性等,有色金属、活性金属和难熔
金属时氧的有害作用更加突出。
Ø CO气孔
与碳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金属的CO,会形成气孔。
Ø 焊接工艺性能
熔滴中的含氧和碳较多时,生成的CO受热膨胀,造成飞溅。
氧对低碳钢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
4、控制氧的措施
Ø 净化材料
焊前严格清理焊接材料和母材待焊处的氧化物、油污、水分等有利
于减少焊缝含氧量。
Ø 强化保护
为了减少焊缝含氧量,尽量采用短弧焊接。
Ø 冶金脱氧
在焊接材料中加入合适的元素,使之在焊接过程中夺取氧,以减少
被焊金属的氧化,从液态金属中排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