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0 KB
  • 2021-05-14 发布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9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多选、少选、错选 均不 得分。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某甲已满 15 周岁不满 16 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 盗窃罪 B. 敲诈勒索罪 C. 放火罪 D. 抢劫罪 2.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o A. 人民法院的执行部门 B. 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 C. 公安机关的看守所 D. 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3. 死刑不适用于()。 A. 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 B. 审判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 C.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4.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A. 五年 B. 十年 C. 十五年 D. 二十年 5.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o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6.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 13 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o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直接客体 D. 复杂客体 7o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犯罪中。 A. 故意 B. 直接故意 C. 间接故意 D. 既遂 8.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 行为 属于()o A. 意外事件 B. 过失犯罪 C. 直接故意犯罪 D. 间接故意犯罪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9. 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 必须 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1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15. 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 最严 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16.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17.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 他罪 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18. 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二分 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9.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 手犯 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0.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广。 21.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 格刑。 22.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 罚原 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四、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23. 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2 分) (2) 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2 分) (3) 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木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o (2 分) (4) 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2 分) (5) 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 分) 24.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 答:(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2 分) (2)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2 分) (3) 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2 分) (4) 在时效延长的情况下,追诉期限不受限制,即: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不 受追诉期限的限制。(2 分)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 期限 的限制。(2 分) 五、案例分析(16 分) 25. 案情: 胡某,男,1989 年 5 月出生。2006 年 6 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2012 年 4 月刑满释放。 2017 年 3 月某日晚 9 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 夜市 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 拉杆上, 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 某还在车下, 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 继续驾车逃 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 料盒,进行阻拦。 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 张某被拖带长达 2000 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 么?对 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2 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 理 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 果的发 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3 分) (3) 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 11 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 下, 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 猛跑,以 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 意犯罪。(6 分) (4) 胡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 5 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新 罪,符合一般累犯的构成特征,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对其从重处罚。(5 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