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3 KB
- 2021-05-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精华版)最新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06)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
1. 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正确答案:空间
2. 1923 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
教育。
正确答案:陈鹤琴
3. 以画而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
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再现和表现阶段
4.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正确答案: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
5. 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人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
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正确答案:弥漫性
6. 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儿童涂鸦期的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四种水平。
正确答案:命名线
7. 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的画线活动。
正确答案:没有表现意图
8. 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方
而。
正确答案: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9. 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
正确答案:主动性
10.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废物利用
正确答案:物尽其用
正确答案:因意选材
11. ()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正确答案:康德
12. 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 )画、命题画、意愿画。
正确答案:临摹
13. 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 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正确答案:“概念画”期
14. 命题画可分为物体画和()o
正确答案:情节画
15. 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 欣赏。
正确答案:年龄
16. 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 用可
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装饰阶段
17. ()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目标是在折叠、粘贴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工具。
正确答案:3-4 岁
18. 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的一类人身上,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
正确答案:匠
19. ()是给生活中的某些日用品、工艺品的表面装饰上图案纹样,使它更加美丽、引人喜爱。
正确答案:装饰画
20. 雕塑作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另一种是浮雕。
正确答案:圆雕
2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正确答案:绘画
22. 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o
正确答案:弗兰兹•西泽克
23. 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正确答案:对话
24. 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因意选材
25.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
正确答案: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6.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 20 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 型性游
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正确答案:福禄倍尔
27. 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
画的习惯。
正确答案: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28. ()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正确答案:康有为
29. ()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正确答案:天赋说
30.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纯度。
正确答案:明度
31. 1923 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一一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 儿教育。
正确答案:陈鹤琴
32. 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木原则。
正确答案:因意选材
33. 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 用可
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装饰阶段
34. 色相、明度、纯度被称为()三要素。
正确答案:色彩
35. 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 某个形
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正确答案:弥漫性
36. 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 20 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传来的福禄倍 尔以造
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正确答案:日木
37. 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o
正确答案:手的控制能力
38. 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正确答案:临摹画
39. 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正确答案: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40.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正确答案:美术作品
41. 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 20 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 型性
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正确答案:福禄倍尔
42. 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正确答案: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43. ()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正确答案:康有为
44. ()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正确答案:天赋说
45. 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o
正确答案:手的控制能力
46. 以画而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 用可
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装饰阶段
47. ()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目标是在折叠、粘贴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工具。
正确答案:3-4 岁
48. 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 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正确答案:“概念画”期
49. ()是给生活中的某些日用品、工艺品的表而装饰上图案纹样,使它更加美丽、引入喜爱。
正确答案:装饰画
50. 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 欣赏。
正确答案:年龄
51. 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正确答案:手的控制能力
52. 20 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 尔以
造型性游戏和()为主的教学模式。
正确答案:手工制作
53.1923 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一一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 儿教育。
正确答案:陈鹤琴
54. ()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 面的需
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正确答案:4-5 岁
55. 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 某个形
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正确答案:弥漫性
56. 以画而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 用可
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装饰阶段
57. ()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目标是在折叠、粘贴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工具。
正确答案:3-4 岁
58.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 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正确答案:“概念画”期
59. ()是给生活中的某些日用品、工艺品的表面装饰上图案纹样,使它更加美丽、引人喜爱。
正确答案:装饰画
60. 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 欣赏。
正确答案:年龄
二、填空题
1.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2. 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 发展
分为“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三个阶段。
3.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方面。
4. 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 赏。
5. 20 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相继传人我国。
6. 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
7.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8. 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 织得
最好、最规则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性的完形。
9. 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10. 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
11. 3 岁-4 岁的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 6 种颜色的百分率为 97%, 4 岁后达到 100%
12.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前美术教师
13. 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 圆
形线、命名线。
14. 双轴阶段儿童能够处理两条参照轴线,表现出物体的背景。
15. 陶行知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 他的
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16.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17. 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 能迁
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8.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19. 卢梭将感觉经验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20.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21. 美术的基木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22.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23.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24. 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25.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26.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27. 卢梭将感觉经验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28.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29. 阿恩海姆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 发展
而来的。
30. 陶行知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 他的
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三、简答题
1. 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答: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来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他认为,早期儿童由于知 觉尚
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在早 期阶段,
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随着儿童的成长,会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 人体的一些部
位和器官,但是,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知觉分化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 体的各个部位。
2. 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一反应”说。
答: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 在
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为, 心理是
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 绘画的本源。
3.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目的、美术木身的特性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
点和教学规律制定的,是整个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主要有:(1) 审美性
原则:(2)创造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
4. 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根据哪儿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答: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1)学前儿童与自我
即将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
这种比较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各方面成长的程度。同时对于幼儿来说,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 而树
立其自信心,激发其更强的学习美术的动机。为此,作为评价者的教师要注意评价的个别差异性。
(2)学前儿童与团体
即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有利于教师对某一团体中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的把握,但如果是在幼儿而前进行评价,就容 易给
幼儿带来白卑感或白负感。因此,教师对这种评价应持谨慎态度。教师应注意把这种评价与其他评价 结合起来
全面地看待幼儿的美术行为。
(3)学前儿童与标准
即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的目标。
5. 开展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需要作哪些准备?
答:第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确定绘画的种类、内容。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毛笔。
第二,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计划,目标妻明确,考虑要周密。
第三,准备必要的工具、材料。要根据教案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第四,如有必要,准备相应的范画、写生实物等。
6. 4 岁〜5 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有哪些?
答:4 岁〜5 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较熟练地使用合适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的 想象
力和制作能力。
•引导儿童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
•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 a
•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技法将纸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引导儿童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拼贴平而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
•引导儿童学习用拉伸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墨表现其主要特征和简单 细节。
7. 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哪几点?
答:一是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 的看
法,而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
二是教师自己要首先学会与文本进行对话,并做好儿童与文本之间的“审美期待”的中介。
三是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欣赏机会,扩大他们的视界。
四是教师要为儿童创设利用多通道感受、体验的条件和充分的时间。
五是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会提问,并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8. 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答: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而团的特性。
第二,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 品进
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第三,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 作的
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9. 美术与其他各种艺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而:
第一,美术运用的物质材料与其他艺术不同。声乐用发声器官,舞蹈用形体,器乐用乐器,美术用的 则是
笔、纸、墨、刀、颜料、泥等工具材料。当然,影像也是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体之一。
第二,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不同。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通过声音、音符组成的由听觉弥漫开来的感 受,
舞蹈的基本表现手段是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造型,而美术的基木表现手段是通过造型、 构图、设
色来创造的可视的艺术形象。
10.陈鹤琴先生的“刺激一反应”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 在
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为, 心理是
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 绘画的本源。
11. 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答:儿童画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 看上
去极为筒约。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结为儿童的智力或绘画能力的水平较低,而是归之于儿童知觉中占 优势的简
化倾向,即那种把外物形态改造为完美简洁的(或好的)图形的倾向。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支配下, 儿童画大都是
二维的;大都是较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这种倾向似乎毫不顾及原形,只以简洁为准。
12. 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答:从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育存在重“艺”、重“技”的两个极端,主要的教学 方式
是师徒式的。重“艺”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 精神文化
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 的一类人,此
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铸、剪、亥叭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
13. 开展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活动需要作哪些准备?
答:第一,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欣赏对象。
第二,选择合适的欣赏手段。(多媒体、实物、挂图等)
第三,教师需熟悉所要欣赏的作品,设计欣赏的重点和描述内容。
第四,如有可能,可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布置相应的环境,以增加欣赏的效果。
14. 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答: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 价值
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 全实现打
下了基础。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 追求一般幼儿
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 健康地成长,培养
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其本 来而目 健康
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15. 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答: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 还
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和效果的评估。
在评价方法上,应关注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 准评
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 其发展的
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 发展,
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16.指导儿童欣赏时,形式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方而人手?
答:形式分析主要是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以及构成原理的应用,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 提
高审美理解能力。
要用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儿童深入感知、体验作品;要用通俗易憧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 述,
让儿童理解这些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启发儿童对作品形式美的感觉。
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活动使儿童获得对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和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
17.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实施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答:(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2)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
(3)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儿童提问题。
(4)教师不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
(5)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18.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最概括的陈述,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其他层 次目
标的依据和基础:
(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2) 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 验和
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3) 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 的运
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四、论述题
1.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答:(1)感觉的层次。教师以开放的态度,利用艺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要求他 们用
自己直接的感觉、知觉与美感意识去接触作品。这时教师要避免用白己预定的期望去影响儿童。
(2)智慧的层次。艺术活动有赖于智慧的运用,而艺术认知层面的活动是需要学习的。在儿童观看欣 赏以
后,引导儿童从主题、形式、象征、材料、构图等方而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作扼要的陈述,在教师 的指导下,
进一步了解画面的形式及其内涵。
(3)表现的层次。要求儿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对审美要素进行分析、描述和 谈论。
教师可以着重分析作品中视觉元素的特色,作者是如何安排或组织,以达到创作的预期效果的。教 师和儿童在
共同的交流中,用隐喻、暗示和解释等巧妙地呈现艺术品的内涵与意境。并将所知觉的作品结 构加以必要的说
明、解释和评价。
(4)创造性层次。教师和儿童共同发掘所欣赏的艺术品的潜在美感价值,扩展其新奇性、原创性,并 鼓励
幼儿在作品的潜移默化中创作白己的作品。
2. 简述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
答:从生理方面来看,幼儿到了两岁左右,手的骨骼和肌肉已有所发育,有了一些力量翩准确灵活性, 神
经系统也有所发育;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基本建立,脑和视觉对手有所控制和调节,于是幼儿开 始了新
的动作练习,尝试控制一些简单的物体,比如重复地抓握摆弄东西,一遍遍抛出或拉动物品等,涂 鸦即是这 t
时期的动作练习之一。
从心理方而来看,幼儿涂鸦与他们这一时期直觉行动思维的心理水平有关,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在行 动中
感知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不能脱离行动在头脑中构成形象这样,幼儿在涂画的过程中,不会把自己的 动作和外
界事物相联系,而仅仅关注当前的动作和动作留下的痕迹,因此,他们画出的东西既不成形也不 代表任何事物。
但是,在不断涂画过程中.,幼儿在纷乱的线条中认识一些形状,在表象功能进一步发展 的条件下,他们会发现
画出的痕迹和记忆中的某些事物相像,于是去重复这些形状,用它们代表记?中的 那些事物一。
3. 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答: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 特征
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白然生长的 土壤得以
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学前阶段 是对
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而教师 对这种创
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 进其创造能力
的发展。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从而逐步完善白己的审美心理 结构,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 域内容相互
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 个体的社会意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 必要
的准备。
4. 试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物质与心理环境)
答:3 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 态度,
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 术欣赏时,
要注意欣赏环境的作用:
第一,走进自然,激发、培养幼儿欣赏的兴趣。教师可让儿童走进自然,接触身边的美的事物开始, 如欣
赏柳树的婀娜多姿,感受松树的沧桑挺拔,观赏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在各种随机的或专门的 美术欣赏
活动中,培养儿童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第二,布置多样而优美的环境。在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场所,为儿童创设优美的环境,可以对儿童进 行美
的熏陶和感染,使其经常感受环境中的美。
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 的布
置。室内环境的设计,除了让儿童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外,应在室内可利用的空间中作多种装饰, 展示各种
图片和儿童作品。在教学楼的过道、楼梯边的墙上可陈列幼儿的创作作品和名画复制品,有条件 的幼儿园还可
专设一间幼儿美术活动室。
环境布置在色彩和形式上要有儿童的特点,应做到整洁、温馨、活泼及儿童化,使之成为花园和乐园, 在
不知不觉中影响儿童的情绪。环境设备力求实用、美观、整洁、有序。儿童在多样而美观的环境中,能 随时观
察各种事物,或动手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其对美的欣赏力和审美能力。教师也要有意识地用一些优 美的语言感
染他们,如对自然景物、美术作品带有感情的艺术性描绘,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 习。
5. 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答: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 特征
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白然生长的 土壤得以
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学前阶段 是对
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力,而教师对 这种创造
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 其创造能力的
发展。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 结构,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 域内容相互
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 个体的社会意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 必要
的准备。
(以上是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的基本框架,论述时考生可根据白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进
行阐述。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