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4 KB
- 2021-05-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浅析词牌《念奴娇》》论文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词牌《念奴娇》 作 者:
学 校: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答辩日期:
成 绩:
内容摘要
城市的建造、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出现则成为人类早期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文字的产生,使得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并被后人不断发扬光大,由此诞生了诗、词、歌、赋……。词是合乐的歌词,词必须有词调,词调的名称叫词牌。“念奴”本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著名歌女的名,擅歌,玄宗巡幸洛阳等地,常带其跟随左右,其歌声高亢清妙,此词缘起得名,因全词共一百个字,又称“百字令”。《念奴娇》填词最多的当属清初第一词人陈维崧,共填词109首,其他还有明代夏言39首,清代蒋士铨31首,明代陈庭26首等。苏苏《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中秋》试析。
关 键 词:《念奴娇》词牌的产生 特点 词谱 作品 《念奴娇》名作试析
目 录 概述………………………………………………………………………1 《念奴娇》词牌名的产生………………………………………………2 《念奴娇》词牌特点……………………………………………………3 《念奴娇》词牌词谱……………………………………………………3 《念奴娇》词牌作品……………………………………………………4 《念奴娇》名作试………………………………………………………5 (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试析………………………………5 1. 词牌原文………………………………………………………………5 2. 词牌赏析………………………………………………………………6
3. 词牌仄韵………………………………………………………………6 (二)苏轼《念奴娇·中秋》试析……………………………………8 1.词牌原文………………………………………………………………8 2.词牌简析………………………………………………………………8 3.词牌仄韵………………………………………………………………9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浅析词牌《念奴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灿烂辉煌,从远古的“三皇五帝”到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相继创造出了文字、青铜器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城市的建造、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出现则成为人类早期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1]。特别是文字的产生,使得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并被后人不断发扬光大。由此诞生了诗、词、歌、赋……,使得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
一、概述 《全唐诗》载:词,唐人乐府,元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开元、天宝肇其端,元和、太和衍其流。大中、咸通以后,讫于南唐二蜀,尤家工户习,以尽其变。凡有五音二十八调,各有分属。
“词”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属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上是同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2];据不完全统计,词牌名约有70余个,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成为一种词牌。
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
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内容是回忆江南风物生活。但后人依据《忆江南》这个词牌填词时,仅取其曲调,而内容不必与江南有关。
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分为小令(58字内),如木兰花44字、浪淘沙54字、南歌子52字、南乡子56字等;中调(59-90字),如锦缠道66字、江城子70字、何满子74字、洞仙歌83字等;大调亦称长调(91字以上),如临江字满庭芳95字、摸鱼儿116字、黄河清慢98字、念奴娇100字等。
本文仅就词牌《念奴娇》的产生、特点、词谱等进行简单分析,并对部分名作进行试析,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念奴娇》词牌名的产生
“念奴”本是唐玄宗天宝(公元742-756年)年间著名歌女的名,其擅歌,玄宗巡幸洛阳等地时,常带其跟随左右,其歌声高亢清妙,此词缘起得名。《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宋代苏轼用此词牌填《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使其名声大震,所以又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戴复古词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曾觌词名“壶中天慢”;姚述尧词有“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句,名《太平欢》。韩淲词有“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句,名《寿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词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娇》,鬲指声。”张辑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词名《白雪词》。张翥词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谣》。丘长春词名《无俗念》。游文仲词名《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因全词共一百个字,又称“百字令”。
三、《念奴娇》词牌特点 《念奴娇》词牌之调:双调(用“大石调”)。
《念奴娇》词牌句数:上阕九句,下阕十句。
《念奴娇》词牌韵脚:上阕押四仄韵。上下阕押四仄韵(上阕第二句又可作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或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下阕第一句又可作(平)平(仄)仄平平,第二句又可作(仄)仄平平)[3]。
《念奴娇》词牌句式:497644546,6457644546. 《念奴娇》词牌字数:上阕49字,下阕51字,共100字。
四、《念奴娇》词牌词谱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4]。
五、《念奴娇》词牌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在《念奴娇》词牌诞生的唐天宝时(公元742-756年)起,有唐代吕岩《酹江月》30首和伊用昌一首[5]。唐末宋初有无名氏共34首。到了宋代达到高潮,有丘崇《念奴娇》、京镗《念奴娇·七夕,是年七月几日方立秋》、何梦桂《大江东去·自寿》、朱熹《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等209人共518首[6];作品最多的是刘克庄,他用《念奴娇》词牌填词20首;但影响最大的当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金代有李俊民《酹江月·六月十四日感旧先生诞日》、段克己《大江东去·和答卫生袭之》、蔡松年《念奴娇·送范季沾还云门》等8人共17首;元代有丘处机《无俗令·乐道》、元好问《念奴娇》、张可久《百字令·春日湖上》等57人共175首;明代有严嵩《大江东去和东坡词三首·忆旧游呈陆俨山学士》、刘基《念奴娇》、夏言《大江东去
和东坡韵病起闲述》等48人共185首;清代用《念奴娇》填词的达到顶峰:有俞世彪《大江东去·雪夜忆沈去矜夫子病》、吴敬梓《百字令·天宁寺僧舍见青然兄题壁诗》、吴燮《壶中天·娃娃船》等227人共1007首,但精品不多。近现代有柳亚子《百字令·余在海上,慧云有词见寄,即步其韵,兼怀卧子白门、巢南汕头、刘三武林》、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赵熙《壶中天·此君轩》等120人共377首[7],最著名非毛泽东莫属,共有三首:《念奴娇·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念奴娇·昆仑》。
其中用《念奴娇》填词最多的当属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的陈维崧,共填词109首,其他还有明代夏言填词39首,清代蒋士铨填词31首,明代陈庭填词26首等。
六、《念奴娇》词牌名作试析 (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试析 1、词牌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8]。
2、词牌赏析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时年47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写[9]。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词苑丛谈》卷三)。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概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高远的气象、开阔的境界、旷达的风格是前所未有的。突显出苏轼这一首词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北宋词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出古战场的险要地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阙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作者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3、 词牌仄韵: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 仄韵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仄平平仄(句)仄平仄(读)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读)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平仄(韵)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处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平仄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读)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仄(句)早生华发 人间如寄 一尊还酹江月
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平仄(韵) 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皆四字,第五句皆九字,与前词不同。宋、元词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词作谱。《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 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讹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二)、苏轼《念奴娇·中秋》试析 1、词牌原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10] 2、词牌简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仍在被贬谪之中[11]。词的开头“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是写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本来在中秋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是人们常见的,没有什么稀奇。但这里作者加上“凭高眺远”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作者置身高楼,凭高望远,所以视野开阔,而使得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毫无尽头,引人入胜。下片笔锋一转写道:“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作者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一起欢乐。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人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他孤单、凄凉的现实。作者之所有“举杯邀月”,正是意味着他对当时社会的憎恶,意味着他对权贵们的讨厌。总的来说,这是一篇狂放不羁、洒脱飘逸的作品。当时,苏轼谪居黄州,仕途失意。为了排遣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苦闷,为了摆脱庸俗污浊的现实,于是他越发热烈追求超凡的清空境界。虽然是带有消极意识,不值得称颂,但它之所以产生,正是由于黑暗现实造成的。它是深深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12]。
3、词牌仄韵: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凭空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句)仄中平中仄(句)中中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平平仄(韵)中平平仄(句)仄平平仄中仄(韵)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中仄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中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中仄平平仄(韵)中平平仄(句)中平平仄平仄(韵) 此调仄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弃疾词前段第二、三句“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阿”字、“太”字俱仄声。张元干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样远”,“回”字平声。第五句“独拥閒衾辗转”,“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仄韵诸词。若沈公述词前段第五句“难托春心脉脉”,上“脉”字入声。黄庭坚词第八句“驾此一轮玉”,“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九句“蜂閒蝶怨”,“蝶”字入声。赵长卿词后段起句“竹外孤袅一枝”,“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五句“只管声声历历”,上“历”字入声。第九句“愁遮不断”,“不”字入声。张词第十句“翠楼空锁十二”,“十”字入声。及谱内所采张炎词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声。姜词前结“画桡不点清镜”,后结“旧家乐事谁省”,“不”字、“乐”字俱入声。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词前结中上“历”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声字。
七、结语 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代文人墨客无不追捧之,历史上的“诗圣”、“诗仙”、“唐宋八大家”……皆因此而生,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我们今天的世界科技发达、生活节奏加快,已体会不到古人的心态和意境,诗词也渐渐离开了我们;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把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学习和传承下去,一代一代传下去! 参考文献:[1]张禹《世界历史六千年》(第七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 [2]贾大军《古诗词鉴赏》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3]《百年绝句大典》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4]清·汤文璐《诗韵合璧》上海书店出版社
[5]清·彭定求《全唐诗》(卷899-卷900)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6]唐圭璋《全宋词》(上、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叶千华《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卷1-卷4)中国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