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8 KB
  • 2021-05-17 发布

国开(中央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国开(中央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10. 具体劳动 ‎ 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 、创造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是】:C ‎11. 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 A 、价值尺度职能 B 、流通手段职能 C 、支付手段职能 D 、价格标准职能 ‎【正确答案是】:C ‎1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 、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 、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 、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正确答案是】:C ‎13.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 、有机构成 B 、价值构成 C 、技术构成 D 、数量构成 ‎【正确答案是】:C ‎14. 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 A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 、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D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正确答案是】:B ‎1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 ‎ A 、生产过剩 B 、商品短缺 C 、长期萧条 D 、持续高涨 ‎【正确答案是】:A ‎16. 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一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工,二是 ‎ A 、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 B 、有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 C 、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D 、有商业店员可供剥削 【正确答案是】:C ‎17. 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水平一般相当于 ‎ A 、本部门的剩余价值率 B 、平均利润率 C 、活期存款利率 D 、长期贷款利率 ‎【正确答案是】:B ‎18.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 ‎ A 、卡特尔 B 、康采恩 C 、托拉斯 D 、混合联合公司 ‎【正确答案是】:D ‎19. 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 A 、部门内部的竞争 B 、部门之间的竞争 C 、国内竞争 D 、国际竞争 ‎【正确答案是】:D ‎20. 资本主义国有经济一般不涉足的领域是 ‎ A 、基础设施建设 B 、大型科研项目 C 、普通消费品生产 D 、公共产品生产 ‎【正确答案是】:C ‎21. 打着 “ 援助 ” 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控制属于 ‎ A 、老殖民主义 B 、新殖民主义 C 、新老帝国主义的一贯做法 D 、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 ‎【正确答案是】:B ‎22. 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 ‎ A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 、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正确答案是】:A ‎2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 A 、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 B 、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C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 、各个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正确答案是】:C ‎24.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 A 、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D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正确答案是】:D ‎25. 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 ‎ A 、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 、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C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正确答案是】:A ‎26. 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 ‎ A 、既让渡其使用权又放弃所有权 B 、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 C 、一只放弃所有权没有让渡使用权 D 、既不让渡使用权又不放弃所有权 【正确答案是】:B ‎27. 形成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条件是 (‎ A 、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B 、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 、土地的交通条件不同 D 、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正确答案是】:D ‎28.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 、工业资本 B 、银行资本 C 、金融资本 D 、商业资本 ‎【正确答案是】:C ‎29. 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 (‎ A 、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B 、垄断能转移更多旧价值 C 、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 D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是】:D ‎30.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量资本输出的原因是 ‎ A 、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B 、发展中国家急需大量建设资金 C 、垄断资本的利润率太低 D 、对垄断资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求来说资本过剩了 【正确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 10小题,每题 2分,共 20.0分 1. 下列各项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 A 、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 、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的发展 C 、天空出现流星雨是人类的不祥之兆 D 、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正确答案是】:ABD ‎2. 下列选项中,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 ‎ A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B 、意识是头脑里固有的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正确答案是】:ACD ‎3.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D 、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BC ‎4.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 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 、竞争的压力 C 、垄断的需要 D 、市场经济的要求 ‎【正确答案是】:AB ‎5. 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 A 、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 、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 C 、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 、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ABD ‎6. 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对象是 ‎ A 、商品市场 B 、资本市场 C 、劳动力市场 D 、外汇市场 ‎【正确答案是】:ABCD ‎7. 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 ‎ A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 、从本国国情出发 C 、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D 、以发达国家为样板 ‎【正确答案是】:ABC ‎8.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 ‎ A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 、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C 、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D 、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正确答案是】:ABCD ‎9.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 A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学说广泛传播 B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正确答案是】:BCD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变化的问题 C 、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否有规律性的问题 D 、物质世界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AD 三、简答题 :(本题共 6小题,每题 5分,共 30.0分 ‎1. 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正确答案是】:(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 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3分)‎ ‎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 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2分 )‎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分)‎ ‎2. 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正确答案是】:(1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诊是从感觉和思 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分 (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 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2分 (3唯心主 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认为 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 (2分 ‎3. 简述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1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 作用、相互转化。 (2分 (2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 — 定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 (2分)‎ ‎ (3)政治上层建筑 一旦形成,又会成为 — 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 立起来以后,就广泛地宜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2分 ‎4. 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 ‎【正确答案是】:(1 )计算一定时期 一般以年为单位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的 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 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 均周转速度。 (3分 )‎ ‎(2)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资 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3分)‎ ‎5. 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 料社会公有制。 (2分) ‎ ‎(2)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全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全体社 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 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 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 (2分 )共产主义社会中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 共同占 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的成果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为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 服务。 (2分)‎ ‎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正确答案是】:(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分) 。 ‎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 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1分) ‎ ‎(3)马克思、 恩格斯吸取了亚当 ? 斯密和大卫 ? 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 创立 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1分)‎ ‎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 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1分)‎ 四、论述题 :(本题共 2小题,每题 10分,共 20.0分 ‎1. 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正确答案是】:(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 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 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3分 )(2)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 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 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 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资产阶级专政 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实行强力统治。无沦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国家 ‎ 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 专政的要求。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 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两种形式。 (4分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 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资本 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3分)‎ ‎2. 如何理解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正确答案是】:(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 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 的其他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4分 )‎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其表现是:科学不仅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且 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 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准备各种前提条件, 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3分)‎ ‎ (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 ‎ 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 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3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三个组成部分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 个来源是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三大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 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 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 这是真理问题上的 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 一定条件下, 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 不 完全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 与历史 唯心主义 的根本标准,体现了历史观上两种根本性对立的立场。第二,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社会历史问题的基础, 是社会生活与 社会历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 是社会实践 的根本问题。‎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经济原因 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 各国之间也有较大差 别。 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制定相应发展战略, 采取不同 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历史原因 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是人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 ‎ 每个国家只 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马克思指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 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3、时代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 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 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 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意识从起源来看是自然姐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从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 ‎ 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意识本身,意 识是特殊的物质 ——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在形式上是主 观的。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一如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 质的东西而已。 ”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意识主观能动 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者的辩证关系:‎ A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 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 全面, 主观能动性愈 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B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 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C 、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 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把坚持唯物论和辩 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意义:‎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 “ 右 ” 的和 “ 左 ” 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 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 “ 精神万能论 ” ,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 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 “ 左 ” 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 “ 宿命论 ” ,在 革命和建设中, 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 犯 “ 右 ” 的错误。‎ B 、它对四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 的客观规律,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创造性, 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加速我国四化建 设。 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 精神万能论, 又要反对 拜倒在规律面前, 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 创造性的机械论, 才能搞好四化建 设。‎ ‎4、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 用的人们;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 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视野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 “ 按需分配 ” 。 ‎ ‎1、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共产 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 2、适应高度 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孔子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材料 2:孟子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 知也。 ”‎ 材料 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 之所生也, 人之所学而能, 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 不可事, 而在人者, 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人为 ” 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 4:孙中山先生指出:“ 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个时期:第一由愚 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的时期;第三 自然科学发明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 ”“ 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 ”‎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l )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 )材料 4 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 l )孔子的 “ 生而知之 ” 和孟子的 “ 良知、良能 ” 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 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 “ 学而知之 ” 和 “ 困而学之 ” 以及荀子的观点,承 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 2) 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 指出 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 也不可能一 次完成。 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 (以行求知 和在理 论指导下的行动 (知先行后 这样的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意义, 具有朴素的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二)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自动化水平达到了 空前规模, 20世纪 60年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除了 “ 蓝领 ” 和 “ 白领 ” 以外, 有增添了 “ 钢领 ” 即机器人。‎ ‎ 由此,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声称劳 动价值论过时了, 现代化的机器和劳动一样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不如丹尼尔 ·贝 尔说:“ 在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 要改变,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和技术创造价值。 ” 约翰 ·奈斯比特在 《大趋势: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 在信息经济社会,价值的 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 ”‎ 阅读上述材料, 结合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价值和使用价值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 料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并阐明理由。‎ ‎(1)上述观点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现代化的机器由于提高了劳动生 产率,创造了更多的使用价值,但并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率先采用现代 化机器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2)上述观点也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现代化机器只是不变资 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不会创造新价值。工人的劳动和剩余劳 动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3)使用自动化机器的企业之所以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是因为这些企 业工人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二是因为它们可以 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 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 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 2] 梁启超说:‎ ‎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 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 合集》) [材料 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 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 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 1 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 2 和材料 3 的思想倾向。‎ ‎(3)材料 2 和材料 3 的共同点。‎ 答案:‎ ‎(1)材料 1 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 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 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 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 2 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 3 是客观唯心 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 2 和材料 3 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 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 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 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 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 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 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 是一件历史的事实, ……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 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 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 (摘自克罗齐: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答案:‎ ‎(1)材料 1和材料 2 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 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 ‎ 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 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 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 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 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 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 一。‎ ‎(2)材料 3 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 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 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 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 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 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 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 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 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 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