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
卷号:2120)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枢免疫器官是()
A. T 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B. B 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C. 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 免疫细胞发育成熟场所
E. 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场所
2. 抗原提呈细胞中不包括()
A. 朗罕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树突状细胞
D. 并指状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3. 下列属于 1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过敏性休克
B. 接触性皮炎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新生儿溶血症
E. 肾小球肾炎
4. 不受 MHC 限制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是()
A. Th 细胞和 B 细胞
B. 巨噬细胞和 Th 细胞
C. 树突细胞和 Th 细胞
D. NK 细胞和肿瘤细胞
E. Tc 细胞和肿瘤细胞
5. 细菌芽胞在医学中重要的意义是()
A. 多层膜结构
B. 是细菌的繁殖体
C. 灭菌指标
D. 有抗原性
E. 革兰染色阳性
6. 与细菌黏附能力有关的物质是()
A. 中介体
B. 菌毛
C. 芽抱
D. 壁磷壁酸
E. 鞭毛
7. 紫外线杀菌原理是()
A. 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
B. 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
C. 破坏 DNA 构型
D.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E. 与细菌核蛋白结合
8. 酒精消毒最适宜的浓度是()
A. 30%
B. 75%
C. 95%
D. 50%
E. 100%
9. 体内细菌发生 L 型变异属于()
A. 毒力增强
B. 基因重组
C. 基因突变
D. 抗生素用量不足
E. 细胞壁缺陷型变异
10.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主要由某些革兰阳性菌产生
B. 抗原性强
C. 可脱毒制备类毒素
D. 耐热
E. 毒性强且有选择性
1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不包括()
A. 机械性阻挡
B. 分泌杀菌物质
C. 分泌溶菌酶
D. 吞噬杀菌
E. 正常菌群的生物拮抗
12.常用于巴氏消毒法消毒的物品是()
A. 食具
B. 药品
C. 敷料
D. 牛奶和酒类
E. 温度计
13.下列属革兰阴性菌的化脓性球菌,并能够引起泌尿道感染的是()
A. 葡萄球菌
B. 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淋球菌
E ・脑膜炎球菌
14.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A. 大肠杆菌
B. 变形杆菌
C. 无芽胞厌氧菌
D. 白色念珠菌
E. 沙门菌
15.通过芽胞侵入伤口引起感染的细菌是()
A. 链球菌
B. 伤寒杆菌
C. 破伤风梭菌
D. 脑膜炎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6.可通过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是()
A. 麻疹病毒
B. 流感病毒
C. 鼻病毒
D. 冠状病毒
E. 副流感病毒
17 .病毒体核心的主要物质是()
A. 磷酸
B. 蛋白质
C. 核酸
D. 类脂
E. 肽聚糖
18.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
A. 蛋白
B. 核酸
C. 衣壳
D. 包膜
E. 刺突
19. 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是()
A. 流感病毒
B. 呼吸道合胞病毒
C. 柯萨奇病毒
D. 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E. 腺病毒
20.引起胎儿畸形的最常见病毒是()
A. 风疹病毒
B. 麻疹病毒
C.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 乙型肝炎病毒
21.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 胸腺
B. 骨髓
C. 淋巴结
D. 腔上囊
E. 阑尾
22. B 细胞表而标志中不包括( )
A. EB 病毒受体
B. MHC-II 类分子
C. MHC-I 类分子
D. 补体受体
E. CD3 分子
23. 下列属于 II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血清过敏性休克
B. 接触性皮炎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新生儿溶血症
E. 急性尊麻疹
24. 对人而言,HLA 抗原属于()
A. 异种抗原
B. 改变的自身抗原
C. 同种异型抗原
D. 隐蔽抗原
E. 肿瘤相关抗原
25. 溶菌酶对 G+菌的作用是()
A. 破坏磷壁酸
B. 裂解聚糖骨架
C. 损伤细胞膜
D. 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E. 降解核酸
26. 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 茵毛
B. 鞭毛
C. 芽胞
D. 质粒
E. 荚膜
27.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
A. 粘肽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E. 类脂 A
28. 分离脑膜炎球菌常用培养基是()
A. 血培养基
B. 巧克力色平板
C. 沙氏培养基
D. 双糖培养基
E. 碱性培养基
29. 介导细菌接合的结构是()
A. 荚膜
B. 普通菌毛
C. 性菌毛
D. 芽胞
E. 鞭毛
30 .酒精消毒最适宜的浓度是()
A. 100%
B. 95%
C. 75%
D. 50%
E. 30%
31. 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毒是()
A. 流感病毒
B. 呼吸道合胞病毒
C. 柯萨奇病毒
D. 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E. 腺病毒
32. 常用于牛奶和啤酒的消毒方法是()
A. 煮沸法
B. 巴氏消毒法
C. 间歇灭菌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流通蒸汽灭菌法
33. 以内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的细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破伤风杆菌
C. 白喉杆菌
D. 霍乱弧菌
E. 脑膜炎球菌
34. 引起婴儿腹泻的常见肠道细菌是()
A. 肠炎杆菌
B. 痢疾杆菌
C. 沙门菌
D.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 霍乱弧茵
35. 对破伤风毒素的错误叙述是()
A. 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痉挛
B. 阻止中枢神经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麻痹
C. 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D.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E. 毒素不耐热
36. 与结核杆菌致病性有关的物质是()
A. 外毒素
B. 侵袭性酶
C. 菌体表而构造
D. 细胞壁类脂
E. 内毒素
37. 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
A. 来源于宿主细胞
B. 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
C. 可被脂溶剂溶解
D. 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
E. 具有抗原性,
38. 艾滋病病毒致病的关键因素是因为 HIV()
A. 基因可和宿主细胞基因整合
B. 感染后引起各种类型的机会感染
C. 易变异,逃避免疫攻击
D. 侵犯 CD4+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缺陷
E. 引起持续的潜伏感染,不易被机体清除
39. 活疫苗所不具备的特点是()
A. 接种量小
B. 易保存
C. 接种次数少
D. 免疫效果好
E. 用弱毒株或无毒株制成
40. 灭蚊可预防感染的病毒是()r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狂犬病毒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41. 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将表现为()
A. 对免疫功能无影响
B. 体液免疫受影响
C. 细胞免疫受影响
D.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影响
E. 免疫功能可由淋巴结代偿
42. 浆细胞()
A. 有吞噬功能
B. 由 T 细胞分化而来
C. 属于嗜酸性粒细胞
D. 是产生抗体的效应细胞
E. 与肥大细胞有共同特性
43. 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C. IgA ・
D. IgD
E. IgE .
44.天然血型抗体的类别是()
A. IgA
B. IgG ・
C. IgM
D. IgD
E. IgE
45. 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 荚膜
B. 鞭毛
C. 细胞壁
D. 芽胞
E. 菌毛
46. 与细菌动力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 菌毛
B. 荚膜
C. 芽胞
D. 鞭毛
E. 性菌毛
47. 下列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质
E. 芽胞
48.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 荚膜
B. 菌毛
C. 微荚膜
D. 芽胞
E. 膜磷壁酸
49. 可传递的细菌遗传物质是()
A. 菌毛
B. 鞭毛
C. 芽胞
D. 质粒
E. 荚膜
50. 对热原质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 化学组成为多糖
C. 可被高压灭菌灭活
D. 微量注入机体可引起发热
E. 抗原性弱
51. 下列不能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剂是(
A. 2%红汞
B. 0.1%高镒酸钾
C. 0.1%新洁而灭
D. 3%过氧化氢
E. 5%过氧乙酸
52. 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A. 紫外线照射
B. 干烤灭菌法
C. 流通蒸汽灭菌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煮沸法
5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
A. 乙型脑炎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森林脑炎病毒
D. 麻疹病毒
E. 脑膜炎球菌
54. 下列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
A. 破伤风杆菌
B. 肉毒杆菌
C. 白喉杆菌
D. 伤寒杆菌
E. 霍乱弧菌
55. 破伤风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 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痉挛
B. 阻止中枢神经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麻痹
C. 破坏细胞膜
D. 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E. 改变细胞分泌功能
56. 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中,与超敏反应有关的是()
A. 磷脂
B. 硫酸脑昔脂
C. 蜡质 D
D. 分枝菌酸
E. 索状因子
57. 病毒的致病物质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热原质
D. 蛋白质和核酸
E. 侵袭性酶
58. 病毒感染造成细胞损伤的因素中不包括()
A. 中和抗体直接溶解靶细胞
B. Tc 细胞直接杀死细胞
C. 病毒大量增殖损伤靶细胞
D. 病毒引起细胞融合
E. 包涵体干扰细胞正常代谢
59. 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毒是()
A. 流感病毒
B. 呼吸道合胞病毒
C. 柯萨奇病毒
D. 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E. 腺病毒
60.一般不通过血液播散的病毒是()
A. 乙型脑炎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巨细胞病毒
D. 狂犬病毒
E.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61. 中枢免疫器官是()o
A. T 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B. B 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C. 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 免疫细胞发育成熟场所
E. 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场所
62. 抗原提呈细胞不包括()o
A. 朗罕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树突状细胞
D. 并指状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63. 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lq
B. C2
C. C3
D. C4
E. C5
64. 半抗原的特点是()o
A. 大分子
B. 通常是多肽
C. 木身无免疫原性
D. 仅能刺激 B 细胞活化
E. 只有与载体结合才能与相应抗体反应
65. 引起强烈而迅速的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o
A. 组织相容性抗原
B. 超抗原
C. 分化抗原
D.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66. 属于 II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o
A. 过敏性哮喘
B. 输血反应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接触性皮炎
E. 红斑狼疮
67. 可在细菌间传递 DNA 的物质是()。
A. 鞭毛
B. 中介体
C. 荚膜
D. 普通菌毛
E. 性菌毛
68. 与细菌动力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 茵毛
B. 英膜
C. 芽胞
D. 鞭毛
E. 性菌毛
69. 体内细菌发生 L 型变异的原因是()。
A. 毒力增强
B. 基因重组
C. 基因突变
D.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E. 细菌转化
70.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主要由某些革兰阳性菌产生
B. 抗原性强
C 可脱毒制备类毒素
D. 耐热
E. 毒性强且有选择性
71. 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的方法是()o
A. 紫外线照射
B. 干烤灭菌法
C. 流通蒸汽灭菌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煮沸法
72. 显微镜下呈矛头状,钝端相对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脑膜炎球菌
E. 淋球菌
73. 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o
A. 破伤风杆菌
B. 肉毒杆菌
C. 白喉杆菌
D. 伤寒杆菌
E. 霍乱弧菌
74. 可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破伤风杆菌
C. 白喉杆菌
D. 霍乱弧菌
E. 脑膜炎球菌
75. 对破伤风毒素的错误叙述是()o
A. 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痉挛
B. 阻止中枢神经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麻痹
C. 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D.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E. 毒素不耐热
76. 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A. 链球菌
B. 葡萄球菌
C. 大肠杆菌
D. 结核杆菌
E. 霍乱弧菌
77. 病毒体的定义是()o
A. 无感染性的前病毒
B. 无包膜的裸露病毒
C. 有刺突的包膜病毒
D. 可独立生存的病毒
E. 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
78. 活疫苗所不具备的特点是()o
A. 接种量小
B. 易保存
C. 接种次数少
D. 免疫效果好
E. 用弱毒株或无毒株制成
79. 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毒是()。
A. 流感病毒
B. 呼吸道合胞病毒
C. 柯萨奇病毒
D. 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E. 腺病毒
80. 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 粪便
B. 血液
C. 鼻咽分泌物
D. 尿液
E. 唾液
81.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o
A. 胸腺
B. 骨髓
C. 淋巴结
D. 腔上囊
E. 阑尾
82. B 细胞表而标志中不包括( )o
A. EB 病毒受体
B. MHC-II 类分子
C. MHC-I 类分子
D. 补体受体
E. CD3 分子
83. 在黏膜表而发挥抗感染作用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C. IgA
D. IgA
E. IgE
84. 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是()。
A. IgG
B. IgM
C. IgA
D. IgD
E. IgE
85. 下列作用特点中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有()。
A. 高效性
B. 特异性
C. 多效性
D. 重叠性
E. 网络性
86. 胸腺依赖抗原是指()o
A. 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
B. 能直接激活 B 细胞的抗原
C. 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
D. 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
E. 既引起细胞免疫又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
87. 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o
A. IgA
B. IgG
C. IgM
D. IgD
E. IgE
88. 下列抗菌物质中可抑制细菌肽聚糖合成的是()o
A. 青霉素
B. 抗体
C. 补体
D. 细菌素
E. 氯霉素
89. 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黏附细胞的结构是()。
A. 肽聚糖
B. 特异性多糖
c.壁磷壁酸
D. 膜磷壁酸
E. 葡萄球菌 A 蛋白
90. 细菌芽胞在医学中重要的意义是()。
A. 多层膜结构
B. 细菌的繁殖体
C. 灭菌指标
D. 有抗原性
E. 革兰染色阳性
91.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o
A. 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B. 抗肿瘤
C. 抗致病菌定居
D. 产生干扰素
E. 提供营养
92.细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 DNA 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
A. 转化
B. 转导
C. 接合
D. 溶原性转换
E. 基因突变
93.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中不包括()。
A. 发热
B. 白细胞反应
C. 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
D. DIC
E. 休克
94.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的物品是()。
A. 食具
B. 药品
C. 敷料
D. 牛奶和酒类
E. 温度计
95.化脓性球菌中,属革兰阴性菌,引起泌尿道感染的是(
A. 葡萄球菌
B. 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淋球菌
E. 脑膜炎球菌
96.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A. 大肠杆菌
B. 变形杆菌
C. 无芽胞厌氧菌
D. 白色念珠茵
E. 沙门菌
97 .破伤风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 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痉挛
B. 阻止中枢神经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麻痹
C. 破坏细胞膜
D. 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E. 改变细胞分泌功能
98. 下列细菌中可引起败血症的是()。
A. 白喉杆菌
B. 破伤风杆菌
C. 绿脓杆菌
D. 痢疾杆菌
E. 霍乱弧菌
99. 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
A. 表而凸起由壳微粒组成
B. 化学成分是蛋白、脂类和多糖
C 可保护病毒
D. 对脂溶剂敏感
E. 表面结构可吸附宿主细胞
100. 在标本采集中的错误做法是()o
A. 采集局部皮肤应消毒
B. 采取无菌操作
C. 标本容器无需灭菌
D. 采集后立即送检
E. 贴好标签
101. 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
A. T 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B. B 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C. T 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 B 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E. 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102. 可释放穿孔素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是()
A. 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单核细胞
D. Tc 细胞
E. Th 细胞
104. 引起强烈而迅速的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
A. 组织相容性抗原
B. 超抗原
C. 分化抗原
D.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05.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
A. 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B. 抗肿瘤
C. 抗致病菌定居
D. 产生干扰素
E. 提供营养
106. 与细菌动力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 菌毛
B. 荚膜
C. 芽胞
D. 鞭毛
E. 质粒
107. 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黏附细胞的结构是()
A. 肽聚糖
B. 特异性多糖
C. 壁磷壁酸
D. 膜磷壁酸
E. SPA
108. 下列抗菌物质中可抑制细菌肽聚糖合成的是()
A. 青霉素
B. 抗体
C. 补体
D. 细菌素
E. 氯霉素
109. 细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 DNA 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
A. 转化
B. 转导
C. 接合
D. 溶原性转换
E. 基因突变
110. 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A. 特异性多糖
B. 脂多糖
C. 核心多糖
D. 类脂 A
E ・脂蛋白
111.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主要由某些革兰阳性菌产生
B. 抗原性强
C. 可脱毒制备类毒素
D. 耐热
E. 毒性强且有选择性
112. 对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消毒剂的浓度
B. 盐的存在
C 有机物的存在
D. 酸碱度
E. 温度
113. 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一组病毒是()
A.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B. 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
C. 乙脑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D. 巨细胞病毒、腺病毒、EB 病毒
E. 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
114. 可通过蟠类传播的病毒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
C 新疆出血热病毒
D. 登革热病毒
E. 森林脑炎病毒
115. 下述生物学性状中,与霍乱弧菌特点不符的是()
A. G-菌
B. 具有周鞭毛,运动活泼
C. 用碱性平板分离培养
D. 菌体形似逗点状
E. 产生外毒素
116. 下列细菌中不产生毒素的是()
A. 链球菌
B. 葡萄球菌
C. 大肠杆菌
D. 结核杆菌
E. 霍乱弧菌
117. 可直接测量病毒大小的方法是()
A. 电镜观察
B. 光镜观察
C. X 线衍射法
D. 超速离心法
E. 超过滤法
118. 下列不属于病毒衣壳的生物学意义的是()
A. 保护病毒核酸
B. 介导病毒体吸附细胞
C. 本身具有传染性
D. 病毒分类与鉴定依据
E. 可用于制备疫苗
119.在标本采集中的错误做法是()
A. 采集局部皮肤应消毒
B. 采取无菌操作
C. 标本容器无需灭菌
D. 采集后立叩送检
E. 贴好标签
120.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经()
A. 媒介昆虫叮咬
B. 消化道
C. 呼吸道
D. 输入污染血液
E. 直接接触
二、名词解释
1. 补体
人或动物体内中正常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并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2. 抗原决定基
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3. 条件致病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仅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引起疾病,这些微生物称为条件致病微生物。
4. 毒血症
细菌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进入血流播散,到达特定靶器官或靶细胞引起损害。
5. 无菌操作
指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
6. 抗体
是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抗体
按其重链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 IgG、IgM、IgA、IgD 和 IgE。
7. 胸腺依赖性抗原
指需要在 T 细胞协助下才能引起免疫应答的抗原。
8.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中有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的疾病,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9. 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其它组织中,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
10. 无菌
指特定物体中或物体表而不含任何活微生物的状态。
11. 免疫耐受
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12. 人工主动免疫
是指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13. 正常菌群
存在于正常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表面的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群。
14. 菌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繁殖,只是一时性或间断性经过血流到达体内适宜的组织器官,
再生长繁殖而致病。
15. 消毒
指杀死物体表面上病原微生物(但不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
16.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 抗原)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 抗原)指不需要 T 细胞辅助,能直接激活 B 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17. 细菌的毒力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即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细菌的毒力由细菌对宿主的侵袭力和细菌毒素所决
定。
18. 侵袭性酶
某些致病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或数种可帮助细菌在体内扩散或抵抗吞噬作用的
酶。
19. 灭菌
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体、非病原体、繁殖体和芽抱)的方法。
20. 免疫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的过程,对自己抗原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而对“非
己”抗原物质产生排己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21. 抗原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 T 细 胞
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原性)的物质。
22. 微生物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几万倍后方能看到的 微
小生物的总称。
23.败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三、填空题
备选:(毒素、转换、转化、转导、脂多糖、遗传物质、免疫监视、类脂 A、免疫自稳)
备选:(内毒素、荚膜、芽抱、普通茵毛、破伤风、性菌毛、自己、非己)
备选:(细胞壁、免疫细胞、细胞膜、免疫分子、鞭毛、侵袭性酶、菌体、菌毛)
备选:(内毒素、外毒素、肠毒素、鞭毛、出芽、神经毒素、质粒、衣壳、类脂)
备选:(煮沸、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垂直传播、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分枝杆菌、乙肝表而抗 体、
乙肝表而抗原)
1. 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功能和三大功能。
2.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 DNA。
3. 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脂多糖,其毒性成分是类脂 A。
4.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 A 己和非己物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5. 痢疾杆菌黏附细胞依靠普通菌毛,具有传递遗传物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性菌毛。
6. 典型的神经毒素包括破伤风痉挛毒素和肉毒毒素。
7. 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和免疫分子。
8. L 型细菌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临床常常引起慢性感染。
9. 细菌侵袭力的构成因素主要有细菌的侵袭性酶和菌体表而构造。
10.外毒索根据作用特点可分为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和肠毒素
11.可增强细菌毒力的细菌结构或胞浆内容物有菌毛、荚膜、鞭毛和质粒。
12.包膜病毒体的释放方式主要是出芽。
13.无菌室空气消毒常采用紫外线消毒法。
1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垂直传播。
15.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主要有破伤风杆菌和肉毒杆菌。
16.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乙肝表而抗原。
17.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不正常时,可发生感染和超敏反应。
18.菌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
19.外毒素根据作用特点可分为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和肠毒素。
四、问答题
1. 筒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答:①Ig(主要是抗体)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努性结合,在体内表现出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
生理效应;在体外可出现各种抗原抗体反应。(2 分)
2 激活补体 IgG 与 IgM 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传统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 IgA 可经替代途径激活
补体;补体活化后可溶解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2 分) 、
3 与 Fc 受体结合 Ig 经 Fc 段与各种细胞表而的 Fc 受体结合,从而发挥调理吞噬、粘附、介导细胞毒
性及超敏反应的作用。(2 分)
4 穿过胎盘 IgG 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形成婴儿的哭然被动免疫。(2 分)
5 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而的调节潍用。(2 分)
2. 列举 5 种可经血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它们各引起何种疾病?
答:可经血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
(1) 乙型肝炎病毒,弓 f 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2 分
(2) 巨细胞病毒,引起输血后肝炎(2 分)。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 AIDS (2 分)。
(4) 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慢性肝炎(2 分)。
(5) 梅毒螺旋体,引起梅毒(2 分)。
3. 简述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播散方式。
答:(1)局部播散:病毒仅在入侵局部的细胞与细胞间扩散,引'起局部感染。如流感病毒、轮状病 毒、
人乳头瘤病毒等(3 分)。
(2) 血液播散:麻疹病毒可先在入侵局部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进入血液在淋巴细胞
和 巨噬细胞中增殖,再次释放入血并随血流播散到全身皮肤黏膜。脊髓灰质炎病毒也经两次病毒血症到达
中 枢神经系统;腮腺炎病毒经一次病毒血症后到达靶器官胭腺(3 分)。
(3) 神经播散:如狂犬病毒从咬伤部位的肌肉神经接头处,沿神经轴突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疱疹病
毒 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复发时沿传出神经纤维播散到体表皮肤黏膜细胞(4 分)。
4. 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过程和类型。
答: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 T/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 身
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3 分)
人为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及抗原特异性 T/B
淋巴细胞对抗原识别后的活化;第二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抗原特异性 T/B 淋巴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 激后,
在细胞间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免疫细胞(即效应 T 细胞和浆细胞)的阶段;
第三阶段,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效应 T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并在固有免 疫细胞和
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4 分)
类型:根据参与免疫应答细胞种类及其效应机制的不同,将适应性免疫应答分为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 疫
应答和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两种类型。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 不
应答状态,即形成免疫耐受。(3 分)
5. 简述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
答:(1)毒素和侵袭性酶是细菌重要的致病因素(2 分)。
(2) 热原质是细菌重要的致病因素(2 分)。
(3) 色素有助于细菌的鉴别(2 分)。
(4) 抗生素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2 分)。
(5) 细菌素在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上具有一定的价值(1 分)。
(6) 维生素可供人体利用(1 分)。
6. 衣原体包括哪三个种?各引起哪些部位的感染?列举 4 种由衣原体感染所致疾病的名称。
答:衣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三种(6 分)。
沙眼衣原体可引起眼部、泌尿生殖道感染;如沙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 可
引起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咽炎等(4 分)
7. 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答:免疫器官按发生顺序及功能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2 分)。
(1)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场所,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也有促进作用。中枢
免
疫器官包括骨髓、腔上囊(禽类)和胸腺,前两者是 B 细胞成熟场所,后者是 T 细胞成熟场所。(4 分)
(2) 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定居、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
免 疫应答的场所。(4 分)
8. 填写下表,简述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毒素 来源 (i 分)1 成分
以分)
理化特性 《2
分)
抗原性
(2 分〉
甲窿脱毒
(1 分)
毒性作用特点
(2 分〉
内毒素 •胞壁裂解
Wtt
脂多稚 1 祗定.丽热 弱 不可 粒弱,无待作 性
外毒素
S 部及 少数
(;一 佃分
泌
萤白质 不检定.不 耐
热
强 可制备关 毒
紧
强,有也螟细 胞
特昇性
9. 简述 HIV 的主要传播途径。
答:①血液传播:输入带有 HIV 血液和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 及
针头(4 分)。
2 同性或异性间的性接触(3 分)。
3 母婴垂直或围产期接触传播(3 分)。
10. 简述影响细菌致病性强弱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答:(1)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与细菌的毒力和机体抵抗力有关。机体抵抗力降低,正常菌群可转化
为条件致病茵。(2 分)
(2) 细菌的毒力由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构成。(2 分)
(3) 细菌的侵袭力由具有黏附或抗吞噬作用的菌体表而结构和侵袭性酶构成。如:肺袭球菌主要靠
荚 膜抗吞噬致病;痢疾杆菌主要靠菌毛粘附在黏膜上皮细胞 I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可抗吞噬等。
(3 分)
(4)细菌的毒素又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如伤寒沙门菌依靠内毒素致病 1 霍乱弧菌主要靠外毒素致病。
(3 分)
11. 简述细菌外毒素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其毒性作用表现。
答:(1)细胞毒素,如白喉杆菌产生的白喉毒素,可抑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靶细胞坏死,如心
肌损伤、肾上腺出血、外周神经麻痹等。(3 分)
(2) 神经毒素,如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可阻断神经元之间抑制性递质的传递,导致骨骼肌
强 直性痉挛。(3 分)
(3) 肠毒素,如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可激活肠粘膜上皮细胞膜上的腺昔酸环化酶,使细胞
分 泌功能亢进而导致腹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可刺激呕吐中枢和肠壁,引起以呕吐为主的
食 物中毒。(4 分)
12. 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异同。
区别点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幼免疫
⑴接种物 疫苗•类毒素 忱体(抗毒素.丙神球贺白)
(2)免/出现时间 慢・ 1 4 K 快•立即产生
(3)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故月至敷年〉 较短《2 周至数周)
(4)用途 主要用,顼防 多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注射注危事顼 冷藏冷话,免疫缺陷禁用 有注射过敏史禁用
13.举例说明病毒侵入机体及在体内播散的途径 o (12 分)
答:(1)水平传播(1 分)
1 经粘膜侵入感染(1 分):
A. 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空气、飞沫、动物皮屑都可成为传播媒介。如感冒病人咳嗽或打 喷
嚏所形成的飞沫中含六千万个病毒颗粒,播散 4—6m 远,可传播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1 分)。
B. 口腔、消化道:粪便中的病毒污染水和食品可由手口、粪口途径侵入机体。常见肠道病毒的感染 如
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轮状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1 分)。C.泌尿生殖道:经性 接
触传播,如单纯疱疹病毒(HSI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nD ci 分)。D.眼:经游泳池、接触感染,如腺 病
毒、肠道病毒 70 型引起的急性结膜炎(1 分)。
2 经皮肤侵入感染(1 分):
A.媒介昆虫叮咬:如乙型脑炎病毒是经蚊叮咬感染(1 分)。B.动物咬伤:如狂犬病毒是由疯狗咬 伤
后感染(1 分)。
C. 皮肤伤口接触病毒:如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存在于携带病毒的鼠唾液和粪便中,可经皮肤伤口侵 入
体内(1 分)。
3 直接经血液传播:包括经注射、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引起感染,如 HBV、HCV 和 HIV 等(1 分)。
(2)垂直传播:病毒经胎盘、产道、哺乳直接感染胎儿或新生儿(1 分)。
14.目前已发现的肝炎病毒有哪些?从传播途径上可将其分为几类?(8 分)
答:(1)目前已发现并研究较多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和庚六个型别。(2 分)
(2)从传播途径上可将其分为两类:
1 粪一口途径传播:有甲型和戊型;(2 分)
2 以血液和血制品、母婴以及性传播为主要途径:有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