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85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
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20 类:
物体打击
坍塌 车辆伤害
容器爆炸 机械伤害 瓦斯爆炸
其他爆炸 触电 火药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火灾 冒顶片帮
淹溺 其他伤害 透水
锅炉爆炸 起重伤害 放炮(爆破)
高处坠落
灼烫
(蓝字) (红字) (黑字)
(先写红字,在写蓝字,黑字不写)
危险危害因素控制
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三、选择预防对策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4、电气安全对策;
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
7、个人防护用品。
六、报告事故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
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七、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
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2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
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八、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它。
九、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滞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3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经典答案
问题一 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
2、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
4、作业现场混乱;
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6、设备未经检验。
问题二 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
3、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问题三 整改防范措施(教训)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投入(换成经典答案五);
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问题四 参照 GB16441-1986 分析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存在于哪个作业中?
九大类(红字+蓝字)
其他伤害:滑倒、摔伤、摔伤等。
问题五 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1、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
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3、工人应严格执行 XX 操作规程;
4、配备防止 XX 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制定针对 XX 事故的应急预案。
问题六 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问题七 应急程序应用包括哪些内容
1、可能出现的灾害各类;
2、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
3、重点预防部位的防灾器材配备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4、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
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
4
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时的疏散路线;
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及危险物品的处理;
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
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
话号码等。
问题八 应急准备的不足
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
2、预案应急演练不足;
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问题九 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
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问题十 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
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
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
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相关
安全管理制度。
问题十一 技术上的问题和措施
1、摘录题干,去掉杂物,罗列条目; 2、将上述罗列条目取反。
问题十二 事故报告内容
问题十三 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答案:九+六 (红字+蓝字)
问题十四 指出该厂在编制和预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个答题技巧
1、 审清题目,明确考点;明确问的是什么,
关键词:并、性质、与
注意隐蔽的含义:有关责任人的错误事实。
2、涵盖要点,有的放失 关键词:故意、责任、之内。
3、避重就轻,合理用时; 先看问题,再看题干。
4、宁滥勿缺,查遗补漏; 5、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
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本技巧只适用于不会答或不明确的情况:
1、如果四个条案中有三个与安全无关,只有一个有关,那么答案就是这个有关
的;
2、数字题:一般不是最大什和最小值;
3、四个答案中三个长,一个短取短的;三个短,一个长,取长的;
4、选项中有三个很熟悉,一个不熟悉,又无法确定熟悉的是不是答案,取不熟
悉的;
5、选项中有三个不很熟悉,一个很熟悉,又无法断定不熟悉的不是答案,取不
熟悉的;
6、选项中有三个是通用术语,一个是安全术语,取安全术语;
7、 四个答案都很长,通常在前两个里;
8、大多数题目都完成以后,个别实在不会,可以考虑观察项的大致分布,曲线
分布;
最后的办法:猜 切记:不要空着不答。
案例分析》的新思维
案例题
熟记以下内容,没有东西可写时,可先把下列内容合适的部分写在试卷上。
1、事故类型分析 :记住 GB6441-86 的 20 类。以下口诀是为了帮助记忆,并非
严格的分类!
一个打击 (物体打击)
三个伤害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四个煤矿 (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五个爆炸 (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五个常见 (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
一个中毒和窒息
一个其他伤害
2、事故性质分析 :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3、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人、物、环)
2)间接原因 (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精神)
3)主要原因 (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间接
原因)
4、事故责任分析 :1)直接责任者(一般来讲“三违”者,都属于直接责任者)
2)领导责任者(一般来讲违反《安全生产法》第 17 条的内容者属于领导责任者)
3)主要责任者(一般来讲,谁离事故越近,谁就是主要责任者)
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往往还会用到以下描述责任者的词语(因为以上分类并不能
概括所有责任者):
重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可将这几个词语用在以上三类责任者的
前面,例如:重要领导责任。
5、事故教训分析 :从 3E 的角度分析。即:
1)安全工程技术 2)安全教育 3)安全法治(或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