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4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2021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
盗传必究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诗经》原名只叫《诗》,因为它收录了 305 首诗,又叫它《诗三百》
2. 《左传》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3. 《冯谖客盂尝君》选自《战国策》。
4. 《陌上桑》是汉乐府(答汉代民歌亦可)一民歌。
5. 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6. 汉代的文人五言诗,最著名的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7.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8. 《登高》是杜甫的作品。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作品,其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其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11 .被严羽称为“唐人七言律第一”的是崔颖的《黄鹤楼》。
12.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元人散曲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 连线题(把下列作品和作者或出处用线连起来。每题 1 分,共 5 分)
1. 诸葛亮 C.《前出师表》
2. 陶渊明 e.《饮酒》
3. 《左传》 b.《烛之武退秦师》
4. 陆游 d.《书愤》
5. 《诗经》 a.《氓》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8 分)
1. 下列作家中,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A. 陈子昂
B. 卢照邻
C 王之涣
D.张若虚
2. 下列作品中,属于英雄传奇小说的是()。
A. 《西游记》
B. 《三国演义》
C. 〈金瓶梅》
2211)
流传千古。
D. 《水浒传》
3. 下列词作家中,属豪放派的是()。
A. 晏殊
B. 苏轼
C. 柳永
D. 李清照
4. 以下元杂剧作家中,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是()o
A. 白朴
B. 马致远
C. 关汉卿
D. 汤显祖
四、 名词解释(每题 7 分,共 21 分)
1. 赋比兴:
《诗经》中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1 分)“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2 分)“比者,以彼
物 比此物也”;(2 分)“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2 分)
2. 田园诗:
以描绘田园风兴与田园生活为主的诗作。(3 分)由陶渊明独自创立。(2 分)诗具有平淡、自然、朴
素而寓于韵味之风格。(2 分)
3. 楚辞:
战国时期,(1 分)由楚国诗人屈原等人(2 分)在吸收楚国民歌滋养的基础上(2 分),创造的带有 楚
国地方色彩的新体诗。(2 分)
五、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筒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
答: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2 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处,(2
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4 分)这两处比兴对揭示悲剧 根
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 分)
2. 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
答: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2 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绝气 (2
分)诸葛亮是“智绝”。(2 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所化身。(2 分)曹操则是被当作 一
个反而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2 分)
六、 作品分析题(26 分)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 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
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 所
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
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 整,
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 .烛之武为秦穆公分析了哪两种关系?利害如何?(18 分)
2.烛之武这段说辞的立足点是什么?秦穆公为什么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谏?(13 分)
答:1.展示了两种关系:一是秦郑关系:(2 分)烛之武假定两种情况:亡郑、存郑。(2 分)然后指
出,亡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2 分)存郑,于秦有百利而无一害。(2 分)从而使秦郑关系由敌我关
系变为合作互利关系。(2 分)二是秦晋关系。(2 分)烛之武从历史与未来两点指出秦晋之间的竞争关系:
就历史看,晋负(对不起)秦;(2 分)就未来看,晋阙(损害)秦(2 分)。从而使秦晋由合作关系变成
了竞争关系。(2 分)
2.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是因为他抓住了 “利害”二字(4 分)。这二字是这段说辞的核心与 立
足点。(5 分)泰穆公之所以被烛之武说服,是他在烛之武的分析中,看清了利害。(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