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范例 11页

  • 20.53 KB
  • 2021-05-17 发布

小学科学教案范例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教案范例 小学科学《摆》‎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四、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细绳一根,计时器一个,支架一个,直尺一把,垫圈若干,实验记录卡。‎ 教师准备:摆钟实物,有关摆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昨天张老师到钟表店里去逛了逛,发现了这个东西,你们认识吗?(出示摆钟)‎ 生:钟、摆钟……‎ 师:你知道它是靠什么来工作的吗?‎ 生:靠下面的大圆盘、靠下面摆动的东西、靠下面的摆……‎ 师:(指钟摆)这是钟摆,摆钟就是靠它来工作的,我们把像钟摆这样的装置叫做摆。‎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钟摆摆动的现象?‎ 生:秋千、公园里的海盗船、心理医生用的催眠器……‎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板书课题)‎ 二、认识摆、学习制作摆,并学会如何数摆的次数。‎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摆,你们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上面挂的线是摆线,下面挂的重物是摆锤。摆线可长可短,摆锤可轻可重。若让摆摆动起来,摆起来的角,我们叫做摆角。‎ 老师现场制作一个摆:你们看,老师把线绕在这根木板上,再用夹子给夹住,线上再挂上垫圈,一个简易的摆就做好啦。‎ 师:老师先玩玩这个摆,你们要学会如何数摆的次数,摆往返摆动一次我们叫摆动一次,注意,手不要加力,摆线一定要拉直。一、二、三……‎ 师:来,我们一起数数,一、二、三……‎ 师:你们猜猜,老师这个摆15秒钟会摆动多少次?‎ 生:10次、12次、15次、20次……‎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老师来看时间,你们来数。老师从角度指示器30度的地方开始。‎ 生:一、二、三、四……‎ 师:停。‎ 生:12次、13次。‎ 师:有的同学说12次、有的同学说13次,到底多少次?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再做一次。‎ 师:为了能让实验结果更准确,一般每次实验我们要做三遍。我们还要再做两遍。预备,开始。‎ 生:一、二、三、四……‎ 师:停。‎ 生:12次。‎ 师:最后一遍。预备,开始。‎ 生:一、二、三、四……‎ 师:停。‎ 生:12次。‎ 师:你现在能告诉老师,我的摆15秒钟内摆动多少次吗?‎ 生:12次。‎ 师:你们想自己制作一个摆吗?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材料自制一个摆,并数数你们的摆15秒钟摆动多少次?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卡1上。‎ 学生动手制作摆并数摆动次数,老师巡视。‎ 师:能告诉我,你们做的摆15秒摆动多少次吗?说最后结果。‎ 生:10次、12次、13次、11次、11次、16次、10次、11次。(教师板书)‎ 三、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师:大家仔细看看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问题想说的?‎ 生:为什么有的组做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不一样?‎ 生:为什么有的组做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一样?‎ 生: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 师:你们觉得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生:摆线的长度。‎ 师:就是摆长。(师板书)‎ 生:摆锤的重量。‎ 师:就是摆重。(师板书)‎ 生:摆角的大小。(师板书)‎ 师:到底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现在能下结论了吗?我们要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指板书)三个问题,你想研究哪个?你打算怎样做呢?我们还是先来讨论讨论吧。‎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师:讨论有结果了吗?你想研究哪个问题,怎样研究?‎ 生1:我们想研究摆线的长度,做两个摆,一个摆线长一些,一个摆短一些,看看15秒钟哪个摆摆动次数多一些。‎ 师:在你们设计的实验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 生1:摆线的长度。‎ 师:哪些条件不能改变?‎ 生1:摆锤的重量和摆角的大小。‎ 师:你们小组想研究哪个问题。‎ 生2:我们想研究摆锤的重量,也是做两个摆,一个摆锤重些,挂三个垫圈,一个摆锤轻些,挂一个垫圈,看看15秒哪个摆动次数多一次。‎ 师:在你们设计的实验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 生2:摆锤的重量。‎ 师:哪些条件不能改变?‎ 生2:摆线的长度和摆角的大小。‎ 师:你们小组想研究哪个问题?‎ 生3:我们想研究摆角,做两个摆,一个摆角大一些,一个摆角小一些,看15秒哪个摆动的次数多一些。‎ 师:在你们设计的实验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 生3:摆角的大小。‎ 师:哪些条件不能改变?‎ 生3:摆线的长度和摆锤的重量。‎ 师:好了,现在三个问题都有小组要进行研究了,那就请你们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卡2上,你们估计做这个实验需要多长时间?‎ 生:5分钟、8分钟、10分钟、1分钟……‎ 师:老师给你们15分钟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你的问题研究完了,可以再到老师这里领取一张实验记录卡,研究下一个问题,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研究的问题最多。‎ 学生分组研究,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认真写实验记录卡2。‎ 师:通过实验,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快慢有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们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摆线最长,有40厘米,它摆动了10次,第二次摆线有13厘米,摆动了13次,第三次摆线最短,有8.5厘米,摆动最快,摆了22次。‎ 师:因此,你们得出摆线的长度与摆动的快慢有关的结论。(师板书:有关)‎ 师:还有没有哪组跟他们研究的是相同的问题?‎ 生2:我们得到的结论也是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快慢有关。‎ 师: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2:我们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摆线42厘米,摆动了10次,第二次摆线35厘米,摆动了12次,第三次摆线15厘米,摆动了14次。‎ ‎……‎ 师:还有哪个小组研究了其他的问题?‎ 生3:我们研究的是摆锤。‎ 师: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3:摆锤的重量与摆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师: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3:我们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只用了一个垫圈,摆动了11次,第二次用了两个垫圈,摆动了11次,第三次用了三个垫圈,还是摆动了11次,所以,我们小组的结论是摆锤的重量与摆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师:你们小组通过实验发现摆锤的重量与摆动的快慢没有关系。(师板书:无关)‎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是研究相同问题的?‎ 生4:我们小组也是发现摆锤的重量与摆动快慢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第一次也是用的一个垫圈,摆动了15次,第二次用了两个垫圈,摆动了15次,第三次用了三个垫圈,还是摆动了15次。‎ ‎……‎ 师:有哪个小组是研究摆角与摆动快慢有没有关系的?‎ 生5:我们小组。‎ 师: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呢?‎ 生5:我们发现摆角与摆动的快慢也没有关系。‎ 师:为什么?‎ 生5:第一次我们的摆角是10度,摆动了11次,第二次摆角是30度,摆动了11次,第三次摆角是50度,还是摆动了11次。‎ 师:所以你们发现摆角与摆动的快慢无关。(师板书:无关)‎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我们发现摆动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与摆重、摆角都没有关系。‎ 四、设计一个摆。‎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摆,但每组的要求都不一样,你们第一组设计一个15秒钟摆动10次的摆,第二组设计一个15秒钟摆动11次的摆,第三组设计一个15秒钟摆动12次的摆,第三组设计一个15秒钟摆动13次的摆……看看哪组设计得最快。‎ 学生设计,老师巡视。‎ 将设计好的摆全班展示。‎ 师: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每组设计的摆,你发现了什么?‎ 生: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 生:摆线越长,摆动得越慢。‎ ‎……‎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生:说明了摆线越短,摆得越快,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 五、总结全课,知识拓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生:我知道了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生:我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生:我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也没有关系。‎ ‎……‎ 师:(出示摆钟)你知道摆钟一分钟摆动多少次吗?‎ 生:60次。‎ 师:那你能设计一个小摆钟吗?让摆一分钟摆动60次。‎ 生:能。‎ 师:那请你们回家后,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小摆钟。下节课我们接着交流。下课!‎ 六、教学反思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且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对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在探究中,学生自己作出假设,自己制定研究的计划,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而老师只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他们最终完成探究任务。“学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执行。‎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二个特点:‎ ‎1、 注重探究,强调合作 本节课的前半部分为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思路,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表达交流,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合作,先是全班合作,在两个因素中让每个组只选一个因素研究,教师进行宏观调控,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资源共享。再者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同时合理地分工为小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抓住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好胜来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心理有四大特点:好奇、好玩、好动、好胜,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四好”组织教学,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一开始,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好玩、好奇心理,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对摆角的大小不影响摆的快慢感到很惊奇,进而产生问题。接着教者抓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研究。当然,在学生动、玩的同时,有一定的任务,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最后教师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让学生在自己设计一个摆,把课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