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KB
  • 2021-05-17 发布

公务员20xx年公共基础知识(1)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公务员20xx年公共基础知识(1)‎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前言:以往常说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资源约束曰益突出。如何提高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各个经济环节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清除妨碍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温家宝总理在====工作报告中说,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温家宝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依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切实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积极破解资源约束难题,是溧阳市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重要保证。‎ 要做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我们积极破解资源约束难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金、电力偏紧问题曰益突出,我们必须广开思路,全盘考虑,紧中求活。‎ 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除了要全社会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以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手段,从根本上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是溧阳市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重头戏。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自动化改造为重点,提高生产效益,降低能源消耗。一批“低消耗、高增长”的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推动了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集群式发展。溧阳正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精心打造节能型企业、节能型园区、节能型社会。‎ ‎:“中国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这是曾培炎副总理的话。‎ 构建节约型社会,要以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为基础。不以这些经济为基础,节约型社会是建立不起来的。因为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 如果我们把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经济作为一个主课题的话,那么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则无疑是它的子课题。‎ 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很有针对性 我认为,节约型社会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 第一,我们早就提出了转变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但是直到现在,增长方式的转变成效甚微。我国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而不是集约型的。表面上看,我们的工业化、现代化已经进入中后期了,但仔细观察,实际上是粗工业化、粗现代化。许多产品非常粗糙,而不精细。有数量而欠缺质量。1958年大跃进时追求的是钢产量1070万吨,实际上生产出来的是烧结铁,而且是靠几千万人上山大炼钢铁,砍伐森林实现的。现在当然不是这样了,我国钢铁产量已经达到3亿多吨,居世界第三位,成绩突出,但铁矿石绝大部分要靠从澳大利亚等国远距离进口,价格很高,消耗的资源、电力居高不下,而且许多高质量钢材还得靠进口。据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透露的数字,目前,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八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都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以上。可见转变增长方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靠喊空口号、说大话是实现不了的,必须采取措施,下苦工夫,扎扎实实地工作。‎ 第二,我们的自然资源确实很紧张。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的资源利用率不仅明显偏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而且许多资源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例如石油、铁矿石等进口比重近些年出现增长的趋势。而这些资源的世界市场价格,却又大幅度上涨。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以缓解这些矛盾。‎ 第三,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状态,制约了增长方式的提升和转变。科学技术落后,并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长期的闭关自守、专制独裁体制,束缚了人们聪明才智的发挥。因为在四、五百年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但到清代以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专制独裁统治,才落在其他先进国家的后面。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科技水平本应追赶上来。但因为实行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知识分子当作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看待,不断地搞政治运动,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结果适得其反。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化取向改革,重视了科学教育,重视了技术引进等等,才有所好转。总体上看,我国科技水平还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有十五年左右,个别领域好一点,多数高新技术,如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差距更大。今后只有深化改革,创造更快地发展科学技术的环境条件,经过长期的努力,才有可能追赶上来。‎ 第四,我国公众,整个社会风气,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意识严重缺失。大吃二喝,铺张浪费,比比皆是。而且普遍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节约是小气,以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该讲阔气,讲派头。中国人民长期形成的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好传统、好风气,在一些人头脑里,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浪费可耻,变成了浪费光荣。整个社会每年浪费的物资相当惊人。生活上如此,生产经营上能好吗?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因为他们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希望节约型社会概念提出以后,通过宣传教育、揭露批判,能把这个风气扭转过来。同时还要考虑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用法治手段,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构建节约型经济 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确实很高。特别是近十多年,每年的GDP增幅都在8%~9%以上。它促进了中国的崛起,引起世人的关注。这当然是好事,应当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自己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生活的高消费来刺激和支撑这种高增长的。我们虽然成了世界工厂,同时也成了世界上自然资源损耗最严重的国家。‎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把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研究,是有重大的理论实践意义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转变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经济,使以后的经济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 中国不要再单纯追求GDP了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再单纯地追求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就很不理性、很不应当了。因为GDP这个指标,太简单了,不能反映其成本、代价、损失的补偿和耗费。长此下去,就会得不偿失了。何况GDP这个指标的增长,也反映不了人民群众究竟得到了多大的实惠。‎ GDP的好处是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目前它已为国际社会认可。但这种对比带有虚幻性质。因为人家的GDP是在转变了增长方式条件下获得的GDP,而我们的GDP是在粗放经营下获得的GDP。人家的GDP包含的代价很小,而我们的GDP,包含的代价很大。单纯追求GDP,还会使我们的干部丧失清醒的头脑,“自欺欺人”。‎ 现在既然我们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构建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经济,明确提出了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那么,作为配套性举措,就应当不要再单纯地追求GDP了。应当追求实实在在的增长,实事求是的增长。这个实实在在的增长,应当是绿色GDP。‎ 建设节约型经济的主体是企业 我们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经济,那就必须明确,这个社会、这种经济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经济的细胞只能是企业。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大显身手,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顺理成章地提出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翟烩些概念了。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约型经济的中间环节和必要步骤,使节约型经济真正得以实现。‎ 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都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合理利用为特点,并且以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来支撑的。这方面由于我们刚刚起步,许多问题的解决要靠探索。‎ 建议国家把环保 作为发展战略的内容 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只有经济发展战略。后来由于学者们的呼吁,才改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经济后面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现在我提议的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后面,再加上环保的内容,把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更加重视起来。这样做的好处:⑴可以彻底纠正====的短期行为;⑵有利于统领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使这种社会的构建逐步变为现实,因为和谐社会也好,节约型社会也罢,归根到底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⑶更加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⑷为了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各级====都要制定构建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战略措施。‎ 构建节约型社会靠倡导靠市场靠立法 ‎??近曰,央视以《滑冰场与四万人抢水“喝”》为题,报道了北京某滑冰场大量耗费水资源的事。在水资源曰益紧缺的今天,一个供人消遣娱乐的滑冰场和4万人的用水需求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自明。滑冰场方面在为自己做辩解,丝毫没有关停的意思,生意火爆如初。说来也是,人家合法经营,也没有欠一分钱水费,为什么要关停呢?这正是构建节约型社会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有关部门在批准娱乐场开业时,大概并未考虑其是用水大户,如今若要让其下马,企业的损失应该由谁解决呢?‎ 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但在如何实现节约上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不仅需要改变铺张浪费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意识,还需利用经济杠杆,和法律规范,通过思想教育、市场调节和法制约束三个层面的努力,在全社会构筑自觉节约、监督节约的氛围。‎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本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千百年的美德,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消费刺激生产”“高消费带动高发展”等观点,甚至有人提出了“浪费经济学”的概念。一时间,高消费引导了人们的观念,铺张浪费讲排场之风盛行,节俭之德渐衰。‎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高耗能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能源的高速消耗。‎ 以高能耗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发展的恶果,就是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用电紧张,水资源面临枯竭……‎ 面临能源一天天短缺的严峻事实,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然而仅靠宣传提倡还远远不够,专家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合理调高资源价格,以价格杠杆等经济手段促使人们增强节约意识。据了解,我国目前的能源价格偏低,不能从根本上引起人们对节约资源的重视。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如一度电只有几毛钱,一吨水也只有一块多钱,有些人认为,浪费一点也值不了几个钱。在一些机关和大型企业、宾馆等单位,一些人出门懒得关灯,空调照常工作,马桶漏水也懒得维修……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并不鲜见。‎ 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率偏低的现实,专家还指出,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须大力提倡和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发展起一批节能技术型企业,亚太电效等著名节能企业前不久出现在兰洽会会场,引起省上领导和大型耗能企业的特别关注。当然因为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型企业利润不是很高,在生存和发展中必将遇到不少难题,还需====在政策扶持和税费优惠上予以引导和倾斜。‎ 除了宣传和价格调节,必要时还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制止浪费,保护资源。最近,国家有关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已经提出制定《反浪费法》,如果该法制定通过,浪费则不仅在受到舆论谴责的同时,还会受到法律制裁。把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提高到立法的高度,足见====对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应该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应当提倡的持家兴业的美德,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共同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