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36 KB
  • 2021-05-17 发布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

  • 4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于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反对唯心主义B.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C.坚持辩证唯物主义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150多年来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 A.解放思想的理论勇气B.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C.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D.实践第一的基本取向 ‎4.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 A.个人合法财产B.依法规定享有的财产 C.个人所有物品D.公民收入和储蓄 ‎5.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6.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说明()。‎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B.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C.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D.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排忧解难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8.从唯物论角度看,坚持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这是因为()。‎ A.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只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做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9.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0.某外国商人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其应如何处置?()‎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 ‎11.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 A.法律调整的效果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C.法律法规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后果 ‎12.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备案。‎ A.7B.15C.20D.30‎ ‎13.法律的公布是指()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最高人民法院 C.国家司法机关D.法律制定机关 ‎24.“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可乘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规范的原因是()。‎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岐义B.句子成份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D.不合乎事理 ‎25.批示转发下级公文应使用()。‎ A.通报B.告示C.通知D.指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A.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进人向着全面性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2.2014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14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D.承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3.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有()。‎ A.不得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 B.不得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C.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 D.不得组织或者参加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4.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下列属于特别行政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5.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该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 A.夫妻关系B.朋友关系 C.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D.近亲关系 ‎6.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种罪刑的是()。‎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 B.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 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 D.甲实行抢劫罪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7.1996年10月11日晚,丁某酒后在某饮食店酗酒闹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后经人劝说,丁某承认错误并表示愿意赔偿。此时恰巧碰上某区公安局任某、赵某执勤到店里,任某对丁某又推又打,欲将丁某带回派出所处理。在扭推过程中,致丁某跌倒,头撞在水泥地上,造成颅内出血死亡。1997年12月20日,丁某之父向某区公安局提出行政侵权赔偿。根据现行法律,本案损害赔偿应通过何种方式、由谁负责赔偿?()‎ A.应由任某个人赔偿B.可以通过民事诉讼 C.应由任某所在机关赔偿D.可以通过行政赔偿诉讼 ‎8.下列权利中,()是知识产权。‎ A.著作权B.专利权C.肖像权D.商标权 ‎9.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10.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有()。‎ A.覆盖层面的社会广泛性B.社会成员心理上的依赖性 C.参与上的自愿性D.制度上的立法性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 A.所有制结构B.价格制度和市均体系 C.农村经济体制D.完备的法律体系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坚持了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3.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哪些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A.张某远忽职守案B.陈某组织或武装叛乱案 C.钱某故意杀人案D.岳某抢夺某外国公民财物案 ‎14.“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5.我国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广泛,它包括()。‎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救济)‎ 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16.下列各项中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B.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D.向债务人提出请求 ‎1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D.为现代化建设和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18.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一系列保证行政处罚公开的制度有()。‎ A.资讯公开制度B.告知制度C.听取意见制度D.听证制度 ‎19.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D.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权由人民授予,对人民负责 B.政府机构的权力高于社会其他机构 C.政府机构对社会行使广泛的行政管理权 D.政府机构控制着其他国家机构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每小题0.5分,共10分。)‎ ‎1.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明新陈代谢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3.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发展到突破原来事物的度,就会破坏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发生质变。()‎ ‎4.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 ‎5.保障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方法主要是强制方法。()‎ ‎6.甲企业和乙企业签定合同时,把甲企业的名称转让给乙企业,此合同无效。()‎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应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行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不能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手段。()‎ ‎8.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9.在规范性文件中,表述惩处办法的内容应写入附则。()‎ ‎10.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的作用。()‎ ‎11.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 ‎12.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按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都是国家工作人员。()‎ ‎13.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说,其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14.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和被继承人的祖父母都是法定的第二顺序继承人。()‎ ‎15.逮捕证有法律效力,所以逮捕证是法。()‎ ‎16.意识是大脑产生的物质。()‎ ‎17.行政行为既要符合合法性原则,又要符合合理性原则。()‎ ‎18.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应按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19.政府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政府机构在实施行政管理行为时,可以不受任何制约,按自己的意志去随意行事。()‎ ‎20.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说明法律和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第二部分主观题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经济日报》的一篇署名文章说,人们曾经以为法律本身就是一剂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但法律颁布后的实施情况却令人大失所望。仅以被誉为“经济宪法”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该法列举了八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该法自1993年12月1日实施以来,除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取得一些成就外,全国查处的其他类型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实在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人们很快发现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 结合行政管理部分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加强行政决策的实施。‎ ‎2.2014年5月16日上午,有一头牛跑到某乡食品站院内吃白菜,贾某将牛圈上,待失主认领。次日上午,有人到食品站串门,认为被圈的牛是王某和孙某合买的,即捎信给二人,当晚二人来食品站牵牛,指责贾某不该将牛圈上,双方发生争吵,王某将贾某拖出院外,进行殴打,孙某也参与殴打,把贾某打成脑震荡,经住院治疗,医疗费和误工费共损失280元,贾某要求王某和孙某赔偿,遭到拒绝,贾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牛跑到乡食品站吃白菜,原告将牛圈上,且通告牵回,并无不当;被告无理取闹共同殴打原告致伤,这是违法行为,除批评教育,向原告赔礼道歉外,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因调解未成,法院即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判决如下:被告王某、孙某赔偿原告损失280元,其中孙某承担80元,由于孙某当时无力支付,先由王某代孙某偿付,然后再由孙某偿还王某。‎ 请问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 五、公文改错(指出下列公文的错误并改正,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上请示如无不当,请即批复。‎ ‎2.以上意见如有不当,请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3.这是一位多病的老工人的妻子。‎ ‎4.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5.该犯持枪拒捕,当场将我武警战士刘海同志击毙。‎ ‎6.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7.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是目前我们能否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首要的问题。‎ ‎8.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9.全国人民正在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高潮。‎ ‎10.我们的整个文艺工作,包括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等,都有了很大提高。‎ 六、综合分析题(本题15分)‎ 试述邓小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论断的主要思想,并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及解析模拟预测试卷一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比四个选项,发现除了A项外其余三项均符合罪刑相适原则,A项的不溯及即往属于罪刑的法定原则要求。‎ ‎2.D【解析】本题只是对一些基础理论的考查,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最广大人民谋求最大的利益。‎ ‎3.C【解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A【解析】我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权利。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 ‎5.D【解析】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话是汉代哲学家王充所写的《论衡》中的一句名言,主要意思是坚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善于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意见。这一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知识论坚持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6.A【解析】本题是对党的宗旨的考查,党的十六大的这一决定就是要求在今后的时间里党要加强并完善为人民服务的各项措施。‎ ‎7.A【解析】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坚持党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故正确答案为A。‎ ‎8.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识对事物的主观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9.D【解析】邓小平在十二大的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们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A【解析】《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有特殊规定外均适用于本法。第11条规定:享有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而题干中的某外国商人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因此,其在我国境内犯罪的也适用于我国刑法。‎ ‎11.B【解析】本题只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12.A【解析】我国政府采购法第47条规定: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将合同副本报同级采购监督部门或有关部门备案。‎ ‎13.D【解析】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将已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公布。以便让社会遵守执行。在我国法律在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 ‎14.C【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因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我国法律规定国家有权对不合法的私有财产采取强制没收,故应选C项。‎ ‎15.C【解析】《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故应选C项。‎ ‎16.B【解析】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超越职权或者不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对于滥用职权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7.C【解析】本题可依照公务员法第90条的规定来作出判断,分务员对涉及本人对下列人事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1)处分;(2)辞退或者取消录用;(3)降职;(4)定期考核不称职;(5)免职;(6)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7)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8)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在本题中值得注意如是以上的第7点,涉及到了有关待遇方面的问题,可排除A项,而选C项。‎ ‎18.C【解析】我国《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故本题应选C项。‎ ‎19.B【解析】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一种国家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活动,在这要注意的是不仅“国家”,“人权”属于政治范畴的事物和现象,且修宪活动也是一种政治活动行为。故应选B项,A、C两项内容属于社会经济结构范畴;D项中的精神文明属于观念结构中的现象。‎ ‎20.A【解析】在本题中一定要注意区分选项中的这几个不同概念。补选是在选举的人员死亡、被罢免、辞职等特殊原因出缺的情况下而进行的补充选举。增选是因特殊情况增加国家机关领导人个别名额而进行的选举。另行选举是对换届选举时没有选够选人数进行的选举。在本题中某乡只能采取补充选举的方式进行选举,选A项。‎ ‎21.B【解析】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实质是割裂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本题中否定一切只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个特点,即在强调否定时就会否定一切,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本质是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所以本题选B项。‎ ‎22.A【解析】我国宪法第5条中规定,一切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故我国在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时只能以宪法为依据。‎ ‎23.C【解析】在公文传递中一般采用逐级行文的方式,即按级别一级一级地上报或下发文件。越级行文是指为了加快公文的传递速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向多个层次和级别上、下级机关上报或下发公文,可以不受系统归属和级别层次制约。‎ ‎24.D【解析】公文的语言要求是平实、简洁、准确,而且要求确指。在本题中的行文不合乎事理。故应选D项。‎ ‎25.D【解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告示适用于向外界公布一些重要事项;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而指示则是用于上级批发下级公文。‎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A项的说法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中应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只有社会发展了才能谈人的发展。‎ ‎2.AD【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同时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可因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而中断。在本题中王某所遇不可抗力中止时效的条件不符合法律中的要求。故A项的说法正确。由民法第125条规定,在地面施工受损的民事责任中,责任人是承包人,而不是发包人。故D项正确。‎ ‎3.ABCD【解析】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4)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5)压制批评,打击报复;(6)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7)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8)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9)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0)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11)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12)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13)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实践公德;(14)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1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16)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 ‎4.CD【解析】一般行政法是指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总称;如行政组织法、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程序法。特别行政法是指对特别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总称,如食品卫生法等。‎ ‎5.ACD【解析】公务员法第70条规定: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1)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2)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3)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故本题应选ACD。‎ ‎6.BC【解析】A项中的甲某先将仇人杀死,构成了故意杀人罪,而后又取仇人之财,故应属于数罪并罚。D项先构成了抢劫罪,而后杀死被害人又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因此也应属于数罪并罚。只有BC两项构成了就抢劫一罪。‎ ‎7.CD【解析】《国家赔偿法》第7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故C项对。《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故D项对。‎ ‎8.ABD【解析】C项中的肖像权属于人格尊严的权力。‎ ‎9.BCD【解析】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的总和,且文明的程度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故A项的说法明显错误。‎ ‎10.AD【解析】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的覆盖范围非常的广泛,在制度上也是由相关法律来保障。‎ ‎11.ABCD【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价格制度与市场体系、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对这一框架作了补充:农村经济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完备法律体系。‎ ‎12.BC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 ‎13.BC【解析】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1)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14.AC【解析】本题所引用的话主要说明外界因素对事物的发展有时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考虑或做事情时外界的因素不可忽视。‎ ‎15.ABCD【解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16.ABCD【解析】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已开始的诉讼时效因发生法定事由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限间丧失效力的。根据《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包括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以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2)请求。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3)认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义务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因此此题选ABCD。‎ ‎17.ABCD【解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精神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整体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目的,而且是手段,没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更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缺一不可。精神文明还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越是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时越是加快改革开放,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如果没有这个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没有这个目标和保证,就会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失去政治方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8.BCD【解析】行政处罚法第4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序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成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19.ABCD【解析】刑法第2条规定: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0.AC【解析】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社会管理的职能机构,是由各个职能部门构成的,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机构的管理权是由人民授予的,并对人民负责,故A项正确。在C项中,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管理的职能部门,其管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就要求了他们拥有行使广泛的行政管理权。‎ 三、判断题 ‎1.√【解析】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离开自身,又不断地向更高水平上回到自身,自身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 ‎2.√【解析】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解析】本题所考查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4.×【解析】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人们根据法律规定而结成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解析】社会主义法律的实行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行的而不是强制方法。‎ ‎6.√【解析】企业名称的转让必须取得企业登记机关的批准。‎ ‎7.×【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关系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辅。‎ ‎8.√【解析】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 ‎9.×【解析】惩处办法可以写在正文或附则中。‎ ‎10.×【解析】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两面性。‎ ‎11.√【解析】物权是权利主体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的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在权利的性质上,物权为支配权,应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权利主体对标的物的直接支配而实现其利益。因此,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在权利的效力范围上,物权为绝对权。物权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即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该一切人均负有不妨碍物权人行使权利的义务,故物权称为“对世权”。因此此题正确。‎ ‎12.√【解析】在本题中一定要注意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公务员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不一定是公务员。‎ ‎13.×【解析】宗教活动只是人类的信仰的一部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宗教信仰自由。‎ ‎14.×【解析】我国继承法第四条规定第二顺序继承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15.×【解析】逮捕证是针对具体人而制作的,属于非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16.×【解析】意识是大脑对事物主观能动作用的表现。‎ ‎17.√【解析】本题是对行政法原则的考查,行政法有三个原则:合理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应急性原则。‎ ‎18.×【解析】刑法第26条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19.×【解析】政府在实施管理行为时,也要受到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制约的,而不是不受制约的。‎ ‎20.×【解析】法律与美德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法是美德存在的保障,美德也是法律实施的意识保证。‎ 第二部分主观题 四、案例分析题 ‎1.行政决策贵在执行。即便是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也要强化执行,落实实施,才能有效。‎ 其一,有效实施法律,首先要阐述法律内容,广泛发动社会宣传,使执法者守法者树立明确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严格执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所取得的成效,同新闻媒介及全社会上下宣传教育是分不开的。‎ 其二,有效实施法律,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齐抓共管,要求各部门步调一致、政令统一、权责明确,但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扯皮。‎ 其三,有效实施法律,重在监督和检查落实其实施情况。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执法力度,严格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杜绝朝令夕改,有令不行。‎ 其四,根据所颁布的法的执行情况,及时对它进行研究和评估,不断完善法律本身。‎ ‎2.《民法通则》规定:“二人以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确定共同损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损害事实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造成;二、共同侵权人都有过错。所谓连带责任,指共同侵权人都有义务赔偿受害人的全部损失;履行赔偿义务的人,有权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义务人偿付应当承担的份额。本案二被告共同毁伤原告,主观上都有过错。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原告有权向任何被告请求赔偿全部经济损失。鉴于被告王某侵害情节较重,经济情况较好,故赔偿原告损失200元;被告孙某侵害情节较轻,一时无力支付原告损失80元赔偿费,先由王某代孙某支付,然后由孙偿还王。这样判处,有效地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五、公文改错题 ‎1.以上请示当否,请指复。‎ ‎2.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3.这是一位老工人多病的妻子。‎ ‎4.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腐败分子,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5.该犯持枪拒捕,当场将我武警战士刘海杀害。‎ ‎6.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开支,避免浪费。‎ ‎7.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是目前我们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首要的问题。‎ ‎8.我们应该努力地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一切任务。‎ ‎9.全国人民正在掀起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高潮。‎ ‎10.我们的整个文艺工作、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都有了很大成绩。‎ 六、综合分析题 ‎(1)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共富”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主题报告中提出来的,以后多次论述过这一思想。具体包括三层含义:①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将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促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②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是共同富裕,是带动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而不能产生“两极分化”,更不能形成一个新生的资产阶级,否则就是走了邪路,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两条根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旦出现较大的贫富悬殊,就要进行适当的调节;③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指的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而不是通过其它不当手段,坚决反对不择手段致富,反对共产党内部以权谋“富”。‎ ‎(2)邓小平允许、鼓励一部分人“先富”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首先从理论上否定了把平均主义混同于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其次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的,把人民生活水平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最后找到了一条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道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速同步同等程度的平均富裕,公平不等于没有必要的差别,否则必然导致平均主义、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在分配上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允许合理合法的先富,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允许和鼓励先富,提倡先富带后富,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不但与共同富裕没有矛盾,而且是达到共同富裕的现实之路。‎ ‎(3)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先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客观必然性。①在个体条件不同的前提下,是按劳动分配的必然结果;②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即在按劳分配的差别上还要加上由其他分配方式所造成的更大差别;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必然造成收入上的差距;④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先富——共富”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然“不平衡”要有个“度”,否则就会打破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稳定性。‎ ‎(4)邓小平“先富——共富”政策的指导思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方面,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差别,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另一方面,提高先富对“后富”、“共富”的促进作用,防止和调节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体现尊重公平原则。‎ ‎(5)由“先富”所产生的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与阶级社会由两极分化所造成的贫富差别有着本质的不同:①两极分化是在私有制及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产物,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一极是资本财富的积累,它与阶级分化相联系;“先富”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先后、快慢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公有制确保劳动者占有基本的生产资料份额,没有阶级分化的内容。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有制经济和市场机制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两极分化的经济条件,但是,我们的理论和政策是坚决反对两极分化:一是强调“共同富裕”的目的,强调劳动致富、遵法致富,依法制裁非法致富;二是保持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差距悬殊;三是开展切实有效的扶贫工作,确保社会基本公平的基本性工程,积极带动贫困地区、个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