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1.00 KB
- 2021-06-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联考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A.x﹣2y﹣7=0 B.2x+y+1=0 C.x﹣2y+7=0 D.2x+y﹣1=0
2.高二某班共有学生56人,座号分别为1,2,3,…,56现根据座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4号、18号、46号同学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是( )
A.30 B.31 C.32 D.33
3.如果a<b<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ab<b2 C.﹣ab<﹣a2 D.
4.在等比数列{an}中,若公比q=2,S3=7,则S6的值为( )
A.56 B.58 C.63 D.64
5.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给出下列命题
①α∥β=l⊥m;
②α⊥β⇒l∥m;
③l∥m⇒α⊥β;
④l⊥m⇒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离,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若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则函数y=sinx+cosx的值域是( )
A.[,] B.(0,] C.(1,] D.(,]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p的值是( )
A.5 B.1 C. D.
9.在△ABC中,B=,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cosA=( )
A. B. C.﹣ D.﹣
10.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
A.60 B.72 C.81 D.114
11.若向量、满足||=|2+|=2,则在方向上投影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2.圆锥的轴截面SAB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S为顶点),O为底面中心,M为SO中点,动点P在圆锥底面内(包括圆周),若AM⊥MP,则点P形成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 .
14.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3名同学在期末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则方差较小的那组同学成绩的方差为 .
15.在[0,10]上随机的取一个数m,则事件“圆x2+y2=4与圆(x﹣3)2+(y﹣4)2=m2相交”发生的概率 .
16.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BAC=,则球O的表面积为 .
三.解答题(17题10分,其它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7.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
(1)直线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18.某重点高中拟把学校打造成新型示范高中,为此制定了学生“七不准”,“一日三省十问”等新的规章制度.新规章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学校就新规章制度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卷共有10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调查结束后,按分数分成5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并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样本分数的茎叶图(图中仅列出了得分在[50,60),[90,100]的数据).
(1)求样本容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
(2)在选取的样本中,从分数在70分以下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座谈会,求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得分在[50,60)内的概率.
5
6
7
8
9
3 4
1 2 3 4 5 6 7 8
19.在△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是a,b,c,已知cos2C﹣3cos(A+B)=1
(1)求角C的大小;
(2)若c=,求△ABC周长的最大值.
20.已知点P(1,1),过点P动直线l与圆C:x2+y2﹣2y﹣4=0交与点A,B两点.
(1)若|AB|=,求直线l的倾斜角;
(2求线段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21.在如图所示的圆锥中,OP是圆锥的高,AB是底面圆的直径,点C是弧AB的中点,E是线段AC的中点,D是线段PB的中点,且PO=2,OB=1.
(1)试在PB上确定一点F,使得EF∥面COD,并说明理由;
(2)求点A到面COD的距离.
22.已知n∈N*,设Sn是单调递减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a1=且S2+a2,S4+a4,S3+a3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nan}的前n项和为Tn,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n,.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联考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A.x﹣2y﹣7=0 B.2x+y+1=0 C.x﹣2y+7=0 D.2x+y﹣1=0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分析】设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c=0,把点(1,﹣3)代入求得c的值,即可求得所求的直线的方程.
【解答】解:设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c=0,把点(1,﹣3)代入可得 1+2×3+c=0,c=7,
故所求的直线的方程为x﹣2y﹣7=0,
故选A.
2.高二某班共有学生56人,座号分别为1,2,3,…,56现根据座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4号、18号、46号同学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是( )
A.30 B.31 C.32 D.33
【考点】系统抽样方法.
【分析】根据系统抽样原理求出抽样间隔,由第一组抽出的学号得出每组抽出的学号是什么.
【解答】解:根据系统抽样原理得,抽样间隔是=14,
且第一组抽出的学号为4,
那么每组抽出的学号为4+14(n﹣1),其中n=1、2、3、4;
所以第二组抽取的学号为4+14×2=32.
故选C.
3.如果a<b<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ab<b2 C.﹣ab<﹣a2 D.
【考点】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分析】由于a<b<0,不妨令a=﹣2,b=﹣1,代入各个选项检验,只有D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于a<b<0,不妨令a=﹣2,b=﹣1,可得=﹣1,∴,故A不正确.
可得ab=2,b2=1,∴ab>b2,故B不正确.
可得﹣ab=﹣2,﹣a2=﹣4,∴﹣ab>﹣a2,故C不正确.
故选D.
4.在等比数列{an}中,若公比q=2,S3=7,则S6的值为( )
A.56 B.58 C.63 D.64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先求出a1,由此能求出S6的值.
【解答】解:∵等比数列{an}中,公比q=2,S3=7,
∴==7a1=7,
解得a1=1,
∴S6==63.
故选:C.
5.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给出下列命题
①α∥β=l⊥m;
②α⊥β⇒l∥m;
③l∥m⇒α⊥β;
④l⊥m⇒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由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和直线垂直,另一个也和平面垂直得直线l⊥平面β,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①为真命题;
当直线与平面都和同一平面垂直时,直线与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在平面内,故②为假命题;
由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和平面垂直,另一条也和平面垂直得直线m⊥平面α,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③为真命题;
当直线与平面都和同一平面垂直时,直线与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在平面内,如果直线m在平面α内,则有α和β相交于m,故④为假命题.
【解答】解:l⊥平面α且α∥β可以得到直线l⊥平面β,又由直线m⊂平面β,所以有l⊥m;即①为真命题;
因为直线l⊥平面α且α⊥β可得直线l平行与平面β或在平面β内,又由直线m⊂平面β,所以l与m,可以平行,相交,异面;故②为假命题;
因为直线l⊥平面α且l∥m可得直线m⊥平面α,又由直线m⊂平面β可得α⊥β;即③为真命题;
由直线l⊥平面α以及l⊥m可得直线m平行与平面α或在平面α内,又由直线m⊂平面β得α与β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即④为假命题.
所以真命题为①③.
故选 C.
6.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离,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考点】解三角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由题意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即 c2>a2+b2,故△ABC是钝角三角形.
【解答】解:∵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即 c2>a2+b2,
故△ABC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C.
7.若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则函数y=sinx+cosx的值域是( )
A.[,] B.(0,] C.(1,] D.(,]
【考点】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分析】由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可得0<x≤而y=sinx+cosx=,结合已知所求的x的范围可求y的范围.
【解答】解:因为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
所以0<x≤
y=sinx+cosx=
∴
故选C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p的值是( )
A.5 B.1 C. D.
【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累加并输入S的值,条件框内的语句是决定是否结束循环,模拟执行程序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值变化如下表:
i T P 是否继续循环
循环前 1 0 15,
第一圈 2 1 =5 是
第二圈 3 2 =1 是
第三圈 4 3 = 否
故退出循环.输出P=
故选C.
9.在△ABC中,B=,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cosA=( )
A. B. C.﹣ D.﹣
【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分析】作出图形,令∠DAC=θ,依题意,可求得cosθ===,sinθ=,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设△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AD⊥BC于D,令∠DAC=θ,
∵在△ABC中,B=,BC边上的高AD=h=BC=a,
∴BD=AD=a,CD=a,
在Rt△ADC中,cosθ===,故sinθ=,
∴cosA=cos(+θ)=coscosθ﹣sinsinθ=×﹣×=﹣.
故选:C.
10.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
A.60 B.72 C.81 D.114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底面的四棱柱,代入柱体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底面的四棱柱,
底面面积为:12,底面周长为:16,
棱柱的高为3,
故柱体的表面积S=2×12+16×3=72,
故选:B.
11.若向量、满足||=|2+|=2,则在方向上投影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对条件式子两边平方,用||表示出的夹角θ的余弦值,代入投影公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出投影的最大值.
【解答】解:∵|2|=2,||=2,
∴||2+4+16=4,
设的夹角为θ,
则||2+8||cosθ+12=0.
∴cosθ=﹣.
∴在方向上投影为||cosθ=﹣=﹣(+).
∵+≥2=.
∴||cosθ≤﹣.
故选:B.
12.圆锥的轴截面SAB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S为顶点),O为底面中心,M为SO中点,动点P在圆锥底面内(包括圆周),若AM⊥MP,则点P形成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 D.
【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分析】过M作MP3⊥AM交AB于P3,过P3作P1P2⊥AB交圆锥底面圆周为P1,P2,则P点轨迹为线段P1P2.根据射影定理求出OP3,再利用垂径定理解出P1P2的长.
【解答】解:过M作MP3⊥AM交AB于P3,过P3作P1P2⊥AB交圆锥底面圆周为P1,P2,
则P1P2⊥平面AMP3,∴AM⊥P2P1,即P点轨迹为线段P1P2.
∵△SAB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O=2,SO=2,∴OM==.
∵∠AMP3=90°,∴OM2=AO•OP3,解得OP3=.
∴P1P2=2=.
故选:D.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 2 .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分析】先画出线性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再将目标函数赋予几何意义,最后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目标函数的最值.
【解答】解:画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
由得A(1,0)
目标函数z=2x+y可看做斜率为﹣2的动直线,其纵截距越大z越大,
由图数形结合可得当动直线过点A(1,0)时,z最大=2×1+0=2.
故答案为:2.
14.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3名同学在期末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则方差较小的那组同学成绩的方差为 .
【考点】极差、方差与标准差;茎叶图.
【分析】由茎叶图数据分别求出甲乙两组的方差,比较大小.
【解答】解:由已知可得甲的平均成绩为=92,方差为 [(92﹣88)2+(92﹣92)2+(96﹣92)2]=;
乙的平均成绩为=92,方差为 [(92﹣90)2+(92﹣91)2+(95﹣92)2]=,
所以方差较小的那组同学成绩的方差为.
故答案为:
15.在[0,10]上随机的取一个数m,则事件“圆x2+y2=4与圆(x﹣3)2+(y﹣4)2=m2相交”发生的概率 .
【考点】几何概型.
【分析】计算两圆的圆心距d,利用两圆相交R﹣r<d<R+r,求出m的取值范围,再利用几何概型计算对应的概率值.
【解答】解:圆x2+y2=4与圆(x﹣3)2+(y﹣4)2=m2的圆心距为
d==5,
若两圆相交,则,
解得3<m<7;
所以,两圆相交时发生的概率为:
P==.
故答案为:.
16.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BAC=,则球O的表面积为 16π .
【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分析】由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BAC=60°,知BC=,∠ABC=90°.故△ABC截球O所得的圆O′的半径r=AC=1,由此能求出球O的半径,从而能求出球O的表面积
【解答】解:如图,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
∵SA⊥平面ABC,SA=2,AB=1,AC=2,∠BAC=60°,
∴BC==,
∴∠ABC=90°.
∴△ABC截球O所得的圆O′的半径r=AC=1,
∴球O的半径R==2,
∴球O的表面积S=4πR2=16π.
故答案为:16π.
三.解答题(17题10分,其它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7.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
(1)直线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分析】(1)通过证明DE∥AC,进而DE∥A1C1,据此可得直线DE∥平面A1C1F1;
(2)通过证明A1F⊥DE结合题目已知条件A1F⊥B1D,进而可得平面B1DE⊥平面A1C1F.
【解答】解:(1)∵D,E分别为AB,B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
∴DE∥AC,
∵ABC﹣A1B1C1为棱柱,
∴AC∥A1C1,
∴DE∥A1C1,
∵A1C1⊂平面A1C1F,且DE⊄平面A1C1F,
∴DE∥A1C1F;
(2)∵ABC﹣A1B1C1为直棱柱,
∴AA1⊥平面A1B1C1,
∴AA1⊥A1C1,
又∵A1C1⊥A1B1,且AA1∩A1B1=A1,AA1、A1B1⊂平面AA1B1B,
∴A1C1⊥平面AA1B1B,
∵DE∥A1C1,
∴DE⊥平面AA1B1B,
又∵A1F⊂平面AA1B1B,
∴DE⊥A1F,
又∵A1F⊥B1D,DE∩B1D=D,且DE、B1D⊂平面B1DE,
∴A1F⊥平面B1DE,
又∵A1F⊂平面A1C1F,
∴平面B1DE⊥平面A1C1F.
18.某重点高中拟把学校打造成新型示范高中,为此制定了学生“七不准”,“一日三省十问”等新的规章制度.新规章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学校就新规章制度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卷共有10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调查结束后,按分数分成5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并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样本分数的茎叶图(图中仅列出了得分在[50,60),[90,100]的数据).
(1)求样本容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
(2)在选取的样本中,从分数在70分以下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座谈会,求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得分在[50,60)内的概率.
5
6
7
8
9
3 4
1 2 3 4 5 6 7 8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频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Ⅰ)由样本容量和频数频率的关系易得答案;
(Ⅱ)由题意可知,分数在[60,70)内的学生有5人,分数在[50,60)内的学生有2人,利用组合知识可得基本事件 的个数,即可求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得分在[50,60)内的概率.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样本容量n==50,…
y==0.004,…
x=0.100﹣0.004﹣0.010﹣0.016﹣0.040=0.030.…
(2)由题意可知,分数在[60,70)内的学生有5人,分数在[50,60)内的学生有2人,抽取的2名学生的所有情况有=21种,其中2名同学的分数恰有一人在[50,60)内的情况有10种,…
∴所抽取的2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得分在[50,60)内的概率P=.…
19.在△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是a,b,c,已知cos2C﹣3cos(A+B)=1
(1)求角C的大小;
(2)若c=,求△ABC周长的最大值.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分析】(1)由内角和定理、诱导公式、二倍角余弦公式的变形化简已知的等式,求出cosC的值,由内角的范围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C的值;
(2)方法1:由(1)和内角和定理表示出A、B的关系,由正弦定理求出a、b,代入a+b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化简,由A的范围和正弦函数的性质求出a+b的范围,即可求出△ABC周长的最大值;
方法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代入数据结合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a+b的最大值,即可求出△ABC周长的最大值.
【解答】解:(1)由cos2C﹣3cos(A+B)=1和A+B=π﹣C得,
2cos2C+3cosC﹣2=0,则(2cosC﹣1)(cosC+2)=0…
解得cosC=或cosC=﹣2(舍去),…
因为0<C<π,所以C=; …
(2)方法1:由(1)得,A+B=,则B=﹣A,
由得,,
则a=,b=,…
则a+b=+=+
=+2()=
= …
∵,∴,
则,即a+b=≤,
综上:a+b+c≤,即△ABC周长的最大值是. …
法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
则6=a2+b2﹣ab=(a+b)2﹣3ab…
即6≥= …
解得(a+b)2≤24,则a+b≤(当且仅当a=b=时取到等号)
综上:a+b+c≤,即△ABC周长的最大值是. …
20.已知点P(1,1),过点P动直线l与圆C:x2+y2﹣2y﹣4=0交与点A,B两点.
(1)若|AB|=,求直线l的倾斜角;
(2求线段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
【分析】(1)利用点斜式,设出过P点的直线l,利用与圆的弦长为,求出k的值,可得直线l的倾斜角;
(2)设M的坐标(x,y),由垂径定理可知∠PMC=90°,故点M的轨迹是以CP为直径的圆.可得方程.
【解答】解:(1)由题意:圆C:x2+y2﹣2y﹣4=0,
化为圆的标准方程x2+(y﹣1)2=5,圆心C(0,1),r=.
∵又|AB|=
当动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1时,显然不满足题意;
当动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动直线l的方程为:y﹣1=k(x﹣1)即kx﹣y+1﹣k=0
故弦心距d==.
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d==,
解得:k=.
即直线l的斜率等于±,
根据tanθ=k,
故得直线l的倾斜角等于或.
(2)由题意:线段AB中点为M,设M的坐标(x,y),
由垂径定理可知∠PMC=90°,故点M的轨迹是以CP为直径的圆,
又∵点C(0,1),P(1,1)
故M的轨迹方程为.
21.在如图所示的圆锥中,OP是圆锥的高,AB是底面圆的直径,点C是弧AB的中点,E是线段AC的中点,D是线段PB的中点,且PO=2,OB=1.
(1)试在PB上确定一点F,使得EF∥面COD,并说明理由;
(2)求点A到面COD的距离.
【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分析】(1)连接BE,设BE∩OC=G,由题意G为△ABC的重心,可得=2,连接DG,利用EF∥平面COD,可得EF∥DG,进而得出F点的位置.
(2)由PO⊥平面ABC,可得OC⊥PO,利用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可得OC⊥平面POB.OC⊥OD.利用VA﹣OCD=VD﹣AOC,即可得出.
【解答】解:(1)连接BE,设BE∩OC=G,由题意G为△ABC的重心,∴=2,
连接DG,
∵EF∥平面COD,EF⊂平面BEF,平面BEF∩平面COD=DG,
∴EF∥DG,
∴==2,
又BD=DP,∴DF=PF=PB.
∴点F是PB上靠近点P的四等分点.
(2)由PO⊥平面ABC,OC⊂平面ABC,
∴OC⊥PO,又点C是弧AB的中点,OC⊥AB,∴OC⊥平面POB.
OD⊂平面POB,∴OC⊥OD.
S△COD=OC•OD==.
∵VA﹣OCD=VD﹣AOC,∴•S△COD•d=•PO,
∴d=,
∴点A到面COD的距离.
22.已知n∈N*,设Sn是单调递减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a1=且S2+a2,S4+a4,S3+a3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nan}的前n项和为Tn,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n,.
【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
【分析】(Ⅰ)依题意可求得q=,而a1=1,从而可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得出数列{nan}的前n项和为Tn,再利用放缩法即可证明.
【解答】解:( I)设数列 {an}的公比为q,由2(S4+a4)=S2+a2+S3+a3,
得(S4﹣S2)+(S4﹣S3)+2a4=a2+a3,即4a4=a2,
∴q2=,
∵{an}是单调递减数列,
∴q=,
∴an=()n.
(2)由(1)知,
∴,
①,②
②﹣①得:,,
由,得T1<T2<T3<…<Tn,
故,
又,
因此对于任意正整数n,
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