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89 KB
  • 2021-06-16 发布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 1 讲) 一、本讲教学进度 1.1—1.2 (P1--10) 二、本讲教学内容 1.集合 2.子集 3.全集和补集 三、重点、难点选讲 1.集合 (1)集合概念. 和几何中的点、线、面一样,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概念之一,不能用其他基本概念来定义,它们 也叫做不定义的概念或原始概念.课本通过几个具体例子对集合进行描述性的说明,这也表明集合概念和 其他数学概念一样,是从现实世界中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而不是数学家凭空臆造出来的.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说,对于任何一个作为具体研究 对象的元素,都能确定这个元素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且只有一种为 真.因此,诸如“高一(1)班个子高的同学”,“比较大的角”,就不能构成集合,因为“个子高”和“比 较大”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互异性,对于给定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它们必定不相同,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现象的, 因此,一个元素在同一集合中只能出现一次.这个特性在解某些问题时非常重要. 无序性,由于集体是指一组对象的全体,而不论这些对象的先后顺序,因此在表示集合时,元素排 列的先后顺序不影响集合的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 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下列两种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当元素个数较 多,或集合有无限多个元素,在用列举法表集合时,可以采用省略号,但应很容易按常规看出该集合中 元素的规律.如:“小于 100 的正奇数”集合可以表示为{1,3,5,7,9,…,99};“负整数”集合可以 表示为{-1,-2,-3,-4,…}. 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叫描述法.描述法中,竖线前面是这个集合的“代表元素”的一般形式,竖线后面是这个集合元素的公共 属性.如:{x|x+3=3x-1}表示元素 x 是方程 x+3=3x-1 的解,即 x=2,亦即{x|x+3=3x-1}={x|x=2}={2}。所有 整数组成的集合可以写成{整数},而{所有整数}的写法就不要当了. 用 描 述 法 表 示 集 合 时 要 注 意 些 “ 代 表 元 素 ” 是 什 么 . 如:{ Rxxyy  ,1| 2 } 和 { Rxxyyx  ,1|),( 2 }表示两个不同的集合,前一个集合就是{ 1| yy },后一个集合是抛物线 12  xy 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4)符号“”与“” 表示“属于”的符号“ ”和表示“不属于”的符号“ ”(或 )仅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对于任意元素 a 和集合 M,在“ Ma ”和“ Ma ”这两种关系中, 必有且仅有一种关系成立. (5)集合按其中元素的多少,对只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含有无限多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 对于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有时也叫做单元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用“  ”表示,如:{ Rxxx  ,01| 2 }是空集.但{ }不是空集, 它是以集合为元素的集合(这个元素是“ ”), {0}也不是空集,它有一个元素“0”. (6)常用的数集符号 以数为元素的集合叫数集.按约定,常用的数集符号有:N—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Z—整数集;   NN 或 —正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 例 1 判断下列各条件所指对象能否构成集合:(1)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在江苏省内的所有中国 人;(2)某校高一(3)班所有视力好的同学;(3)60 的质因数;(4)某校高一年级字写得漂亮的同学. 解(1)、(3)两个条件所指的对象具有确定性,因此(1)、( 3)两个条件所指的对象可以构成集合. (2)、( 4)两个条件所指的对象无明确的标准,因此(2)、(4)两个条件所指的对象不能构成集 合. 例2 用另一种表示法写出下列各集合: (1){3 的正整数倍的数}; (2){1,6,11,16,21,26,…}. 解 (1)可用列举法表示为{3,6,9,12,15,…}; (2)可用描述法表示为{被 5 除余 1 时的正整数},或表示为{ .,15| Nnnxx  } 例3 已知集合{2, 1x , 552 2  xx },求实数 x 应满足的条件. 解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有 ,21x ,3x ,3x ,2552 2  xx 即 ,0352 2  xx 得 ,2 3,1  xx 且 .1552 2  xxx ,0332  xx .Rx ∴应满足 3x ,且 1x ,且 2 3x . 2、子集    (1)子集的定义 对于两个集合 A 与 B,如果集合 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即若 x A ,就必有 x B ,则称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 应注意,“集合 B 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A 叫集合 B 的子集”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和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的规定矛盾,也和“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的结论矛盾. (2)符号“ ”、“  ”、“ ”、“ ”、“  ”、“  ”. 这几个符号仅适用于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而前面的符号“”、“  ”是用于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后,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 的子集,即 AA  .并且可知“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但不能说“空集是任 何集合的真子集”,因为空集不是空集的真子集. 由子集和真子集的定义,容易证明集合的包含关系有传递性,即:若 BA  , CB  ,则 CA  ;若 A B,B C,则 A C. (3)集合的相等 若集合 A 和 B,既满足 BA  ,又满足 BA  ,则这两个集合相等,即 A=B. 因此要证明 A=B,只要证明 ,同时有 就可以了. (4)韦恩图 如果两个集合 A 和 B 有关系 A B,可以用右图表示,这个图常称为韦恩图, 其中两条封闭曲线内部分别表示集合 A 和 B.韦恩图可以形象地帮助我们考虑集合中 的一些问题. BA (5)集合的子集个数 一个有 n 个元素(  Nn )的有限集 A,它的子集有 n2 个,其中包含空集 和它本身 A.因此,集合 A 有 12 n 个非空子集(不含 ,含 A),有 个真子集(不含 A,含 ), 有 22 n 个非空真子集(不含 ,A). 例 4、判断下列集合之间的关系: (1)A={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 (2)A={ 02| 2  xxx },B={ 21|  xx },C={ xxx 44| 2  }; (3)A={ 10101|  xx },B={ Rttxx  ,1| 2 },C={ 312| xx }; (4) }.,2 1 4|{},,4 1 2|{ ZkkxxBZkkxxA  解(1)A  B C. (2) }2{},21{  CA , , C  A B. (3) }1|{},1|{  xxCxxB A B C. (4) .4 2 2 1 4,4 12 4 1 2  kkkk 当 zk  时,2k+1 是奇数,k+2 是整数, A B. 例 5 已知{a,b} A {a,b,c,d,e},求集合 A. 解 由已知,集合中必须含有元素 a,b. 集合 A 可能是{a,b},{a,b,c},{a,b,d},{a,b,e},{a,b,c,d},{a,b,c,e},{a,b,d,e}. 评析 本题集合 A 的个数实为集合{c,d,e}的真子集的个数,所以共有 7123  个 . 例 6 (1)已知集合 A={x|ax+1=0},B={x| 0652  xx },求满足条件 A B 的实数 a 组成的集 合 M; (2)已知集合 A={2,4,x}, B={2, 222  xx },且 A B,求实数 x 的值; (3)已知 A={1,x,2x},{1,y,y2},若 ,, BABA  且 求实数 x 和 y 的值. 解 (1)B={2,3} 由 A B,A= ,或 A={2},或 A={3}. 若 A= ,a=0;若 A={2}, 2 1a ;若 A={3},a= 3 1 }.3 1,2 1,0{ M (2)A B, ,4222  xx ① 或 .222 xxx  ② 由①, .31,0222  xxx 由②, .2,1,0232  xxxx 或 当 x=2 时,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1,31  xx 或 (3)由 ,, BABA  且 知 A=B.      ,2 ,)( 2yx yxI 或(Ⅱ)      .2 ,2 yx yx 由(Ⅰ)得      ,0 ,0 y x 或      .2 ,2 y x 由(Ⅱ)得 或        .2 1 ,4 1 y x 当 x=0,y=0,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2 1,4 1,2,2  yxyx 或 3. 全集与补集 (1) 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含有与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通常用 “U”表示全集. 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全集也不一定相同,如在实数范围内讨论问题时,实数集 R 就是全集 U;在 有理数范围内讨论问题时,有理数集 Q 就是全集 U. (2) 补集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若集合 A 是集合 S 的子集,则 S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称为 S 中子集 A 的补集(余集),记作 sA,即 sA={x| AxSx  且, }. 当 S 不同时, 集合 A 的补集也不同. 如:A={1,2,3,4,5},若 S={1,2,3,…,9} 则 sA={6,7,8,9}; 若 S={1,2,3,4,5,6},则 sA={6}. 由补集的定义,知 s ( sA )=A. 例 7 已知 U=R,S={x| 010112  xx },A={x| 32  x },求 UA, sA . 解 S={ 101|  xx }.  UA={x| 3,2  xx 或 }. sA={x| 103,21  xx 或 }. 评析 求这一类补集时,常需要借助于数轴,并且特别需要注意等号是否成立. 例 8 已知全集 U={1,3, 62 x },A={1,x},求 UA. 解 由全集的概念,A U , Ux ,3x 或 .06,6 22  xxxx .3,2  xx 或 当 x=3 时, ,362 x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2x }.2,3,1{},2,1{  UA UA={3}. 例 9 已知集合 A={ 31  x }, UA={ 73|  xx }, UB={ 21  x },求集合 B. 解 由集合 A,集合 uA 及补集的概念,全集 U={ 71|  xx }.  集合 B 和 uB 互为全集 U 中的补集,  集合 B= u( uB)={ 72|  xx }. 例 10 设全集 U={1,3,5,7},集合 A={ 08| 2  pxxx }, uA={ 07| 2  qxxx }, 求实数 p、q 的值. 解 设 A={x1,x2}, uA={x3,x4}, 则 x1,x2,x3,x4 U . 由韦达定理, ,71743  xx ,87143  xxq .155321  xxp 跟 踪 练 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五个写法:① 0 ; ②   {0}; ③{1,2,3}={3,2,1} ④ };2|{2  xx ⑤ {-2}  { 044| 2  xxx },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2、已知集合 M={1},N={1,2,3,4,5},集合 P 满足 M P N,则这样的集合 P 有( ) A、4 个 B、8 个 C、14 个 D、15 个 3、设 P={平行四边形},Q={菱形},R={矩形},S={正方形},则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A、P  Q S B、Q R S C、P R S D、Q S  4、下列各对集合中,表示相等的集合的是( ) A、 }.,1|{},,|{ 2 2 RxxyyRkkxx  B、 },12|{},{ Nnnxx 正奇数 C、 },23|{},,13|{ znnxxznnxx  D、{(-1,2)},{-1,2} 5、设 S=Z,A={ zxxx  ,0| },B={ Zxxx  ,0| },则( ) A、 sA sB B、 sA sB C、 sA = sB D、 sA  sB 6、已知全集 U={ 11|  xx },A={ 01| 2 xx },B={ 01| 2 xx },C={ 11|  xx },则 A、C A B、C= uB C、A uB D、B= uA 二、填空题 7、“被 3 除余 2 的自然数”可以用描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集合 A={x|x=2n-1,nz},B={ znnxx  ,14| },则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关系为 A__B. 9、若 S={x|x=  Nnn ,2 1 },A={x|x=  Nnn ,4 1 },则 S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集合 A={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