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1.50 KB
- 2021-06-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4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一、知识梳理
1.直接证明
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证明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
(1)综合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综合法又称为:由因导果法(顺推证法).
(2)分析法: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分析法又称为:执果索因法(逆推证法).
2.间接证明
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常用结论
1.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实际上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综合法是由因导果,就是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
2.用反证法证题时,首先否定结论,否定结论就是找出结论反面的情况,然后推出矛盾,矛盾可以与已知、公理、定理、事实或者假设等相矛盾.
二、习题改编
1.(选修12P42练习T1改编)对于任意角θ,化简cos4 θ-sin4 θ=( )
A.2sin θ B.2cos θ
C.sin 2θ D.cos 2θ
解析:选D.因为cos4 θ-sin4 θ=(cos2 θ-sin2 θ)(cos2 θ+sin2 θ)=cos2 θ-sin2 θ=cos 2θ,故选D.
2.(选修12P42练习T2改编)设m=1+,n=2,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
A.m>n B.m≥n
C.m<n D.m≤n
解析:选C.法一:m2-n2=(1+)2-(2)2=4+2-8=2-4=-<0,又m>0,n>0.
所以m<n,故选C.
法二:假设m≥n,即1+≥2.
则有(1+)2≥(2)2,
即4+2≥8,即2≥4,
即≥2,即3≥4,显然错误,所以m<n,故选C.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综合法的思维过程是由因导果,逐步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 )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
(3)反证法是指将结论和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 )
(4)用反证法证明时,推出的矛盾不能与假设矛盾.( )
(5)常常用分析法寻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用综合法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
答案:(1)√ (2)× (3)× (4)× (5)√
二、易错纠偏
(1)“至少”否定出错;
(2)应用分析法寻找的条件不充分.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
答案: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大于60°
2.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0;②a-c>0;③(a-b)(a-c)>0;④(a-b)(a-c)<0.
解析:由a>b>c且a+b+c=0,可得b=-a-c,a>0,c<0,要证0,即证,a(a-c)+(a+c)(a-c)>0,即证(a-c)(a-b)>0.
答案:③
综合法(师生共研)
(2019·高考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BC,AC的中点,AB=BC.
求证:(1)A1B1∥平面DEC1;
(2)BE⊥C1E.
【证明】 (1)因为D,E分别为BC,AC的中点,
所以ED∥AB.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1B1,
所以A1B1∥ED.
又因为ED⊂平面DEC1,A1B1⊄平面DEC1,
所以A1B1∥平面DEC1.
(2)因为AB=BC,E为AC的中点,所以BE⊥AC.
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棱柱,
所以C1C⊥平面ABC.
又因为BE⊂平面ABC,所以C1C⊥BE.
因为C1C⊂平面A1ACC1,AC⊂平面A1ACC1,C1C∩AC=C,
所以BE⊥平面A1ACC1.
因为C1E⊂平面A1ACC1,所以BE⊥C1E.
综合法证题的思路与方法
(一题多解)在△ABC中,设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的边,且直线bx+ycos A+cos B=0与ax+ycos B+cos A=0平行,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法一:由两直线平行可知bcos B-acos A=0,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Bcos B-sin Acos A=0,即sin 2B-sin 2A=0,故2A=2B或2A+2B=π,即A=B或A+B=.若A=B,则a=b,cos A=cos B,两直线重合,不符合题意,故A+B=,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法二:由两直线平行可知bcos B-acos A=0,
由余弦定理,得a·=b·,
所以a2(b2+c2-a2)=b2(a2+c2-b2),
所以c2(a2-b2)=(a2+b2)(a2-b2),
所以(a2-b2)(a2+b2-c2)=0,所以a=b或a2+b2=c2.
若a=b,则两直线重合,不符合题意,
故a2+b2=c2,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法(师生共研)
△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求证:+=.
【证明】 要证+=,
即证+=3,也就是证+=1,
只需证c(b+c)+a(a+b)=(a+b)(b+c),
需证c2+a2=ac+b2.
又△ABC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故B=60°,
由余弦定理,得b2=c2+a2-2accos 60°,
即b2=c2+a2-ac,故c2+a2=ac+b2成立.
于是原等式成立.
分析法的证题思路
先从结论入手,由此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而当这些判断恰恰都是已证的命题(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等)或要证命题的已知条件时命题得证.
[提醒] 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
已知m>0,a,b∈R,求证:≤.
证明:因为m>0,所以1+m>0.
所以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a+mb)2≤(1+m)·(a2+mb2),即证m(a2-2ab+b2)≥0,即证(a-b)2≥0,而(a-b)2≥0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得证.
反证法(师生共研)
设a>0,b>0,且a+b=+.证明:
(1)a+b≥2;
(2)a2+a<2与b2+b<2不可能同时成立.
【证明】 由a+b=+=,a>0,b>0,得ab=1.
(1)由基本不等式及ab=1,有a+b≥2=2,即a+b≥2.
(2)假设a2+a<2与b2+b<2同时成立,则由a2+a<2及a>0,得01.求证: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证明:假设a,b,c,d都是非负数,因为a+b=c+d=1,所以(a+b)(c+d)=1,即ac+bd+ad+bc=1,又ac+bd+ad+bc≥ac+bd,所以ac+bd≤1,与题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基础题组练]
1.(2020·衡阳示范高中联考(二))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是偶数”的正确假设为( )
A.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B.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C.自然数a,b,c都是奇数
D.自然数a,b,c都是偶数
解析:选B.“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是偶数”说明有且只有一个是偶数,其否定是“自然数a,b,c均为奇数或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2.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已知x>0,用分析法证明<1+时,索的因是( )
A.x2>2 B.x2>4
C.x2>0 D.x2>1
解析:选C.因为x>0,所以要证<1+,只需证()2<,即证0<,即证x2>0,显然x2>0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3.在△ABC中,sin Asin C<cos Acos C,则△ABC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解析:选C.由sin Asin C<cos Acos C得
cos Acos C-sin Asin C>0,
即cos(A+C)>0,所以A+C是锐角,
从而B>,故△ABC必是钝角三角形.
4.已知函数f(x)=,a,b是正实数,A=f,B=f(),C=f,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A≤C≤B
C.B≤C≤A D.C≤B≤A
解析:选A.因为≥≥,又f(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f≤f()≤f,即A≤B≤C.
5.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单调递减,若x1+x2>0,则f(x1)+f(x2)的值( )
A.恒为负值 B.恒等于零
C.恒为正值 D.无法确定正负
解析:选A.由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单调递减,可知f(x)是R上的单调递减函数,
由x1+x2>0,可知x1>-x2,f(x1)1且+≥-2,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a,b,c同号
B.b,c同号,a与它们异号
C.a,c同号,b与它们异号
D.b,c同号,a与b,c的符号关系不确定
解析:选A.由·>1知与同号,
若>0且>0,不等式+≥-2显然成立,
若<0且<0,则->0,->0,
+≥2 >2,即+<-2,
这与+≥-2矛盾,故>0且>0,即a,b,c同号.
2.(应用型)(一题多解)若二次函数f(x)=4x2-2(p-2)x-2p2-p+1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f(c)>0,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法一(补集法):f(x)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f(c)>0,该结论的否定是对于区间[-1,1]内的任意一点c,都有f(c)≤0,
令解得p≤-3或p≥,
故满足条件的p的取值范围为.
法二(直接法):依题意有f(-1)>0或f(1)>0,
即2p2-p-1<0或2p2+3p-9<0,
得-<p<1或-3<p<,
故满足条件的p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3.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c)=0,且00.
(1)证明:是f(x)=0的一个根;
(2)试比较与c的大小.
解:(1)证明:因为f(x)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f(x)=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
因为f(c)=0,
所以x1=c是f(x)=0的根,
又x1x2=,
所以x2=,
所以是f(x)=0的一个根.
(2)假设0,
由00,
知f>0与f=0矛盾,
所以≥c,又因为≠c,所以>c.
4.(综合型)若f(x)的定义域为[a,b],值域为[a,b](a<b),则称函数f(x)是[a,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
(1)设g(x)=x2-x+是[1,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求常数b的值;
(2)是否存在常数a,b(a>-2),使函数h(x)=是区间[a,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若存在,求出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已知得g(x)=(x-1)2+1,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1,
所以函数在区间[1,b]上单调递增,由“四维光军”函数的定义可知 ,g(1)=1,g(b)=b,
即b2-b+=b,
解得b=1或b=3.
因为b>1,所以b=3.
(2)假设函数h(x)=在区间[a,b](a>-2)上是“四维光军”函数,
因为h(x)=在区间(-2,+∞)上单调递减,
所以有即
解得a=b,这与已知矛盾.故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