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6-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
【考纲要求】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4.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5.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6.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知识网络】
推
理
与
证
明
归纳
推
理
证
明
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数学归纳法
综合法
分析法
直接证明
类比
间接证明
反证法
【考点梳理】
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407426 知识要点】
考点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推理的概念
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叫做推理.从结构上说,推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知的事实(或假设)叫做前提,一部分是由已知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
2.合情推理
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称为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又具体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3.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要点诠释: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1)从推理模式看:
①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②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从推理的结论看:
①合情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证明。
②演绎推理所得的结论一定正确。
(3)总体来说,从推理的形式和推理的正确性上讲,二者有差异;从二者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角度考虑,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合情推理的结论需要演绎推理的验证,而演绎推理的内容一般是通过合情推理获得的;演绎推理可以验证合情推理的正确性,合情推理可以为演绎推理提供方向和思路.
考点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综合法
(1)定义: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的命题.综合法是一种由因索果的证明方法,又叫顺推法.
(2)综合法的思维框图:
用表示已知条件,为定义、定理、公理等,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
2.分析法
(1) 定义: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断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法或执果索因法.
(2)分析法的思维框图: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3.反证法
(1)定义: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
(2)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一般步骤:
①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②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设.
③由假设出发,结合已知条件,应用演绎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
④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做的假定不真,于是原结论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原命题为真.
考点三: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步骤:
(1)证明当取第一个值时结论正确;
(2)假设当时结论正确,证明时结论也正确,
由(1)(2)确定对时结论都正确。
要点诠释:
1.在证明过程中
证明了第一步,就获得了递推的基础,但仅靠这一步还不能说明结论的普遍性.在第一步中,考察结论成立的最小正整数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考察几个正整数,即使命题对这几个正整数都成立,也不能保证命题对其他正整数也成立;
证明了第二步,就获得了递推的依据,但没有第一步就失去了递推的基础.只有把第一步和第二步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普遍性的结论;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
初始值的选取:
初始值就是我们要证明的命题对象的最小自然数。根据题目不同,初始值不一定从开始。如,证明不等式,初始值应从开始.
必须把要把归纳假设用上一次或者多次:
在由假设时命题成立,证明时命题也成立,必须把要把归纳假设用上一次或者多次。必须把归纳假设“时命题成立”作为条件来推导出“时命题也成立”是第二步的关键,只有通过归纳假设的使用,才达到由n=k的情况递推到n=k+1的情况,保证了命题的传递性。此处变形的方法较多,要在不同题型中逐步去体会,如证明整除问题、几何问题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例1.平面内的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相交直线把平面分成4部分,3条相交但不共点的直线把平面分成7部分,n条彼此相交而无三条共点的直线,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
【思路点拨】
可通过画当直线条数n为3,4,5时,分别计算出它们将平面分成的区域数,从中发现规律,再归纳出结论.
【解析】设平面被n条直线分成部分,则:
当n=1时,S1=1+1=2;
当n=2时,S2=1+1+2=4;
当n=3时,S3=1+1+2+3=7;
当n=4时,S4=1+1+2+3+4=11.
据此猜想,得.
【总结升华】本题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先把部分的情况都写出来,然后寻找规律,概括出整体的情况,是典型的归纳推理.
举一反三:
【变式1】平面中有n个圆,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每三个圆都无公共点,它们将平面分成块区域,有,,,……,则的表达式是 .
【答案】
【变式2】在数列中,a1=1,且,计算a2,a3,a4,并猜想的表达式.
【解析】,,,
猜想:.
例2.证明函数在内是增函数.
【思路点拨】证明本题所依据的大前提是:在某个区间(a, b)内,如果,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小前提是的导数在区间内满足,这是证明本例的关键.
【证明】.
当时,有,
所以.
所以在内是增函数.
【总结升华】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从推理所得的结论来看,合情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进一步证明;演绎推理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举一反三:
【变式1】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答案】C
【变式2】函数y=f(x)在(0,2)上是增函数,函数y=f(x+2)是偶函数,则f(1),f(2.5),f(3.5)的大小关系是 .
【解析】∵函数y=f(x)在(0,2)上是增函数,
由0<x+2<2得-2<x<0
∴函数y=f(x+2) 在(-2,0)上是增函数,
又∵函数y=f(x+2)是偶函数,
∴函数y=f(x+2) 在(0,2)上是减函数
由图象可得f(2.5)>f(1)>f(3.5).
类型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例3(2015春 静宁县校级期中)已知,(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求证:
【思路点拨】直接利用分析法的证明步骤,结合函数单调性证明即可.
【证明】
要证
只需证,只需证:
取函数则
当时,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有即得证.
举一反三:
【变式1】(2014春 亭湖区校级期中)在三棱锥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
(1)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 若AC=BD,求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
【证明】(1)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
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2) 若AC=BD,则EF=EH
平行四边形EFGH为菱形.
【变式2】已知a,b,c∈R,求证:.
【证明】∵a2+b2≥2ab ,∴2(a2+b2)≥a2+2ab+b2=(a+b)2
即,两边开方得
同理可得,
三式相加得:
例4.已知a3+b3=2,求证:a+b≤2.
【思路分析】根据已知条件a3+b3,想到立方和公式。
【证明】假设a+b>2,则b>2-a,
∴b3>(2-a)3
∴ a3+b3>a3+(2-a)3=8-12a+6a2=6(a-1)2+2≥2,
与已知矛盾,
∴a+b≤2
举一反三:
【变式1】设二次函数中的、、均为奇数,
求证:方程无整数根.
【证明】假设方程 有整数根,则成立,
所以.
因为为奇数,所以也为奇数,且与都必须为奇数.
因为已知、为奇数,又为奇数,
所以为偶数,这与为奇数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407426 例5】
例5.若都为实数,且,,,
求证: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思路分析】“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的反面是“都不大于0”。
【证明】假设都不大于0,则,,,
所以
又
.
因为,,,,
所以,
所以,这与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总结升华】正确地作出反设(即否定结论)是正确运用反证法的前提,要注意一些常用的“结论否定形式”,另外,需注意作出的反设必须包括与结论相反的所有情况,也只有证明了与结论相反的所有情况都不成立,才能保证原来的结论一定成立.
举一反三:
【变式1】设函数在内都有,且恒成立,
求证:对任意都有.
【证明】假设“对任意都有”不成立,则,有成立,
∵,∴
又∵
这与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类型三:数学归纳法
例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对所有均成立.
【思路点拨】在利用归纳假设论证等式成立时,注意分析与的两个等式的差别.时,等式左边增加两项,右边增加一项,而且右式的首项由变为.因此在证明中,右式中的应与-合并,才能得到所证式.所以,在论证之前,把时等式的左右两边的结构先作一分析.
【证明】(1)当时,左式=,右式=,
∴左式=右式,等式成立.
(2)假设当()时等式成立,
即,
则当时,
即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等式对均成立.
【总结升华】
①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是论证过程的关键,在论证时必须用到时的假设结论,然后通过恰当的推理和计算来证明时命题也成立.
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中,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之处:一是与的关系;二是与的关系.
举一反三:
【变式1】在数列中,,当时,且设
,证明:数列的各项均为3的倍数.
【解析】(1) ∵,∴,,∴
∴当时,为3的倍数,命题成立.
(2)假设当 ()时命题成立,即为3的倍数,
则当时,
由假设知:为3的倍数,又因为为3的倍数
所以为3的倍数,
即当时,等式成立.
由(1)(2)可知,数列的各项均为3的倍数对均成立.
例7.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项和为,且对于所有的非零自然数n, 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与2的正的等比中项.
(1)写出的前三项;
(2)求的通项公式;
(3)令,求.
【思路点拨】归纳-猜想-证明的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递推关系,先求出数列的前几项,然后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写出其通项.
【解析】
(1)由已知得:,
当时,,解得;
当时,即,解得;
当时,,解得.
(2)方法一:,
∴ ,
又,
∴,
整理得
∵,即
∴(),又,
∴是首项为2,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故.
方法二:由(1)猜想: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时已成立
②假设时,命题成立.即成立
当时,
∵, 又, ,
∴,
∴,
∵的各项均为正数
∴
即n=k+1时,结论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
(3)
∴ .
【总结升华】
①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它的正确性需要严格的证明.因此在具体问题中,常常用归纳推理去猜测发现结论,而利用演绎推理去验证或证明发现的结论.这也是数学发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本题考察了与之间的关系;本题既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还可用递推关系.在利用归纳假设进行论证这一步中,应利用去求Sk,而不是利用求和.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又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 .
(1) 求数列的前n项和及通项;
(2) 若,试比较与;与;与的大小,猜测与()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
【解析】(1)由, 可求得:,
∴,
∴为等差数列,且首项,公差
∴,即,
∴当时,,
当时,,
∴.
(2);, ;
, ∴.
猜测:.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验证,时成立.
②假设n=k时,成立.
即成立,等价于.
则当时,
∴
∴
即时,成立.
由①,②可得对任意成立.
【变式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从数列中依次取出第2项,第4项,第8项,……,第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的数列,试求此新数列的前n项的和;
(3)设,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解析】(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则,解得
∴
(2)
(3)
∴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由此猜测:时,时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
①当时,可以验证结论成立,
②假设时,结论成立,
即
则时,
∵且
又 ∴即
∴即时猜想成立
由(1)(2)可知:时成立.
综上所述,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