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50 KB
- 2021-06-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节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考纲传真] (教师用书独具)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和类比推理,体会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了解合
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差异;掌握演绎推理的“三段论”,能运用“三段
论”进行一些简单的演绎推理.
(对应学生用书第 97 页)
[基础知识填充]
1.合情推理
类型 定义 特点
归纳
推理
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特征,推
出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特征的
推理
由 部 分 到 整
体、由个别到
一般
类比
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
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
有这些特征的推理
由特殊到特殊
2.演绎推理
(1)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
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基本能力自测]
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
(2)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
适.( )
(3)“所有 3 的倍数都是 9 的倍数,某数 m 是 3 的倍数,则 m 一定是 9 的倍
数”,这是三段论推理,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
(4)在演绎推理中,只要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结论就一定正确.( )
[答案] (1)× (2)× (3)√ (4)×
2.(教材改编)已知数列{an}中,a1=1,n≥2 时,an=an-1+2n-1,依次计
算 a2,a3,a4 后,猜想 an 的表达式是( )
A.an=3n-1 B.an=4n-3
C.an=n2 D.an=3n-1
C [a1=1,a2=4,a3=9,a4=16,猜想 an=n2.]
3.“因为指数函数 y=ax 是增函数(大前提),而 y=
1
3
x
是指数函数(小前提),
所以函数 y=
1
3
x
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的错误在于( )
A.大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B.小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D.大前提和小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A [“指数函数 y=ax 是增函数”是本推理的大前提,它是错误的.因为实
数 a 的取值范围没有确定,所以导致结论是错误的.]
4.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 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1∶4.
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 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
________.
1∶8 [这两个正四面体的体积比为V1
V2
=
1
3S1h1 ∶
1
3S2h2 =S1
S2
·h1
h2
=1∶8.]
5.观察下列不等式
1+ 1
22
<3
2
,
1+ 1
22
+ 1
32
<5
3
,
1+ 1
22
+ 1
32
+ 1
42
<7
4
,
……
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________.
1+ 1
22
+ 1
32
+ 1
42
+ 1
52
+ 1
62
<11
6 [先观察左边,第一个不等式为 2 项相加,第二
个不等式为 3 项相加,第三个不等式为 4 项相加,则第五个不等式应为 6 项相加,
右边分子为分母的 2 倍减 1,分母即为所对应项数,故应填 1+ 1
22
+ 1
32
+ 1
42
+ 1
52
+
1
62
<11
6 .]
(对应学生用书第 97 页)
归纳推理
◎角度 1 与数字有关的推理
(2018·兰州实战模拟)观察下列式子:1,1+2+1,1+2+3+2+1,1+2
+3+4+3+2+1,……,由以上可推测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对于 n∈N*,则 1
+2+…+n+…+2+1=________.
n2 [因为 1=1=12,1+2+1=4=22,1+2+3+2+1=9=32,1+2+3+4+3
+2+1=16=42,……,由此可得 1+2+…+n+…+2+1=n2.]
◎角度 2 与式子有关的推理
已知 f(x)= x
1+x
,x≥0,若 f1(x)=f(x),fn+1(x)=f(fn(x)),n∈N*,则
f2 019(x)的表达式为________. 【导学号:97190206】
f2 019(x)= x
1+2 019x [f1(x)= x
1+x
,f2(x)=
x
1+x
1+ x
1+x
= x
1+2x
,f3(x)=
x
1+2x
1+ x
1+2x
=
x
1+3x
,…,fn+1(x)=f(fn(x))= x
1+nx
,
归纳可得 f2 019(x)= x
1+2 019x.]
◎角度 3 与图形有关的推理
如图 641 的图形由小正方形组成,请观察图(1)至图(4)的规律,并
依此规律,写出第 n 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_.
图 641
nn+1
2 (n∈N*) [由题图知第 n 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 1+2+3+…+n.
所以总个数为nn+1
2 (n∈N*).]
[规律方法] 归纳推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与数字有关的等式的推理.观察数字特点,找出等式左右两侧的规律及符号可
解.
2与式子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式子的特点,注意是纵向看,找到规律后可解.
3与图形变化有关的推理.合理利用特殊图形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并用赋值检验
法验证其真伪性.
[跟踪训练] (1)数列1
2
,1
3
,2
3
,1
4
,2
4
,3
4
,…, 1
m+1
, 2
m+1
,…, m
m+1
,…的第 20
项是( )
A.5
8 B.3
4 C.5
7 D.6
7
(2)已知 x∈(0,+∞),观察下列各式:x+1
x
≥2,x+4
x2
=x
2
+x
2
+4
x2
≥3,x+27
x3
=x
3
+x
3
+x
3
+27
x3
≥4,…,类比得 x+a
xn
≥n+1(n∈N*),则 a=__________.
(3)(2018·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平面内凸四边形有 2 条对角线,凸五边形有 5
条对角线,依次类推,凸十三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 )
A.42 B.65 C.143 D.169
(1)C (2)nn(n∈N*) (3)B [(1)数列 m
m+1
在数列中是第 1+2+3+…+m=
mm+1
2
项,当 m=5 时,即5
6
是数列中第 15 项,
则第 20 项是5
7
,故选 C.
(2)第一个式子是 n=1 的情况,此时 a=11=1;第二个式子是 n=2 的情况,
此时 a=22=4;第三个式子是 n=3 的情况,此时 a=33=27,归纳可知 a=nn.
(3)可以通过列表归纳分析得到.
凸多边形 4 5 6 7 8 …
对角线条数 2
2+
3
2+3+
4
2+3+4+5 2+3+4+5+6 …
∴凸 13 边形有 2+3+4+…+11=13×10
2
=65 条对角线.故选 B.]
类比推理
(1)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则数列{bn} bn=a1+a2+…+an
n 也是等差
数列,类比这一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cn}是等比数列,且{dn}也是等比数列,
则 dn 的表达式应为( )
A.dn=c1+c2+…+cn
n B.dn=c1·c2·…·cn
n
C.dn=n cn1+cn2+…+cnn
n D.dn=n c1·c2·…·cn
(2)在平面几何中,△ABC 的∠C 的平分线 CE 分 AB 所成线段的比为AC
BC
=AE
BE.
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 ABCD 中(如图 642),平面 DEC 平分二面角
ACDB 且与 AB 相交于 E,则得到类比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图 642
(1)D (2)AE
EB
=S△ACD
S△BCD
[(1)法一:从商类比开方,从和类比到积,则算术平均
数可以类比几何平均数,故 dn 的表达式为 dn=n c1·c2·…·cn.
法二:若{an}是等差数列,则 a1+a2+…+an=na1+nn-1
2 d,
∴bn=a1+n-1
2 d=d
2n+a1-d
2
,即{bn}为等差数列;若{cn}是等比数列,则
c1·c2·…·cn=cn1·q1+2+…+(n-1)=cn1·q
nn-1
2 ,∴dn=n c1·c2·…·cn=c1·q
n-1
2 ,即{dn}
为等比数列,故选 D.
(2)由平面中线段的比转化为空间中面积的比可得AE
EB
=S△ACD
S△BCD
.]
[规律方法] 类比推理的常见情形与处理方法
1常见情形:平面与空间类比;低维与高维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
运算类比和与积、乘与乘方,差与除,除与开方.数的运算与向量运算类比;圆
锥曲线间的类比等.
2处理方法:进行类比推理,应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联想进行
对比,提出猜想,其中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是解题的关键.
[跟踪训练] 给出下面类比推理(其中 Q 为有理数集,R 为实数集,C 为复
数集):
①“若 a,b∈R,则 a-b=0⇒a=b”类比推出“若 a,c∈C,则 a-c=0
⇒a=c”;
②“若 a,b,c,d∈R,则复数 a+bi=c+di⇒a=c,b=d”类比推出“若
a,b,c,d∈Q,则 a+b 2=c+d 2⇒a=c,b=d”;
③“若 a,b∈R,则 a-b>0⇒a>b”类比推出“若 a,b∈C,则 a-b>0⇒
a>b”;
④“若 x∈R,则|x|<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