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50 KB
- 2021-06-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x+1,则l的斜率为( )
A. B.﹣2 C.2 D.﹣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3,1,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3,1,5) B.(3,﹣1,﹣5) C.(3,﹣1,﹣5) D.(﹣3,1,﹣5)
3.为了解10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分段的间隔为( )
A.50 B.40 C.25 D.20
4.点A(3,2)到直线x+y+3=0的距离为( )
A.4 B.3 C.4 D.3
5.总体由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 )
7816
6572
0802
6314
0702
4369
9728
0198
3204
9234
4935
8200
3623
4869
6938
7481
A.08 B.07 C.02 D.01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A. B. C. D.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3,则输出s的值是( )
A.1 B.2 C.4 D.7
8.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m⊥α,n⊥m,则n∥α;
③若α⊥β,m∥α,则m⊥β;
④若m⊥α,m∥β,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AB=2,AA1=3,点D是B1C1的中点,则A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 )
A.90° B.60° C.45° D.30°
10.已知圆C关于y轴对称,经过点(1,0)且被x轴分成两段弧长比为1:2,则圆C的方程为( )
A. B.(x±)2+y2=
C.x2+(y±)2= D.x2+(y±)2=
11.母线长为1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π,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A.π B.π C.π D.π
12.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则球O的表面积为( )
A.16π B.12π C.8π D.4π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的横线处.)
13.已知直线l1:ax+y+1=0,l2:x+y+2=0,若l1⊥l2,则实数a的值是 .
14.某中学有高中生3500人,初中生1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若从初中生中抽取了30人,则n的值等于 .
15.直线l:y=x+2与圆x2+y2=5相交于M,N两点,则线段MN的长为 .
16.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给出下列结论:①AC⊥SB;②AB∥平面SCD;③S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ABD所成的角;④AC⊥SO;⑤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17题10分,18~22题每题12分.共70分)
17.求经过点(﹣3,﹣1),且与直线x﹣3y﹣1=0平行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8.求经过点A(0,0),B(1,1),C(4,2)的圆的方程.
19.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
求证:
(1)DE∥平面AA1C1C;
(2)BC1⊥AB1.
20.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CD、CC1的中点,求直线A1M与DN所成角的大小.
21.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
(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
2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AB=BC=2,AD=CD=,PA=,∠ABC=120°,G为线段PC上的点.
(Ⅰ)证明:BD⊥平面PAC;
(Ⅱ)若G是PC的中点,求DG与PA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Ⅲ)若G满足PC⊥面BGD,求的值.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x+1,则l的斜率为( )
A. B.﹣2 C.2 D.﹣
【考点】直线的斜率.
【分析】利用斜截式即可得出斜率.
【解答】解:直线l的方程为y=x+1,则l的斜率为.
故选:A.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3,1,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3,1,5) B.(3,﹣1,﹣5) C.(3,﹣1,﹣5) D.(﹣3,1,﹣5)
【考点】空间中的点的坐标.
【分析】直接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P(3,1,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即可.
【解答】解: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点P(3,1,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1,﹣5).
故选:B.
3.为了解10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分段的间隔为( )
A.50 B.40 C.25 D.20
【考点】系统抽样方法.
【分析】根据系统抽样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从1000名学生中抽取40个样本,
∴样本数据间隔为1000÷40=25.
故选:C.
4.点A(3,2)到直线x+y+3=0的距离为( )
A.4 B.3 C.4 D.3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点A(3,2)到直线x+y+3=0的距离d==4.
故选:A.
5.总体由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 )
7816
6572
0802
6314
0702
4369
9728
0198
3204
9234
4935
8200
3623
4869
6938
7481
A.08 B.07 C.02 D.01
【考点】简单随机抽样.
【分析】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一次选取两个数字开始向右读,依次为65,72,08,02,63,14,07,02,43,69,97,28,01,98,…,其中08,02,14,07,01符合条件,故可得结论.
【解答】解: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一次选取两个数字开始向右读,
第一个数为65,不符合条件,第二个数为72,不符合条件,
第三个数为08,符合条件,
以下符合条件依次为:08,02,14,07,01,
故第5个数为01.
故选:D.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A. B. C. D.
【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分析】首先由几何体的俯视图断定原几何体的最上面的平面图形应是圆,再由俯视图内部只有一个虚圆,断定原几何体下部分的图形不可能是棱柱,由此可排除前三个选项.
【解答】解:由俯视图可知,原几何体的上底面应该是圆面,由此排除选项A和选项C.
而俯视图内部只有一个虚圆,所以排除B.
故选D.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3,则输出s的值是( )
A.1 B.2 C.4 D.7
【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及已知中输入3,可得:进入循环的条件为i≤3,即i=1,2,3.模拟程序的运行结果,即可得到输出的S值.
【解答】解:当i=1时,S=1+1﹣1=1;
当i=2时,S=1+2﹣1=2;
当i=3时,S=2+3﹣1=4;
当i=4时,退出循环,输出S=4;
故选C.
8.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m⊥α,n⊥m,则n∥α;
③若α⊥β,m∥α,则m⊥β;
④若m⊥α,m∥β,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在①中,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m∥n;在②中,n与α相交、平行或n⊂α;在③中,m与β相交、平行或m⊂β,;在④中,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β.
【解答】解:由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知:
在①中,若m⊥α,n⊥α,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m∥n,故①正确;
在②中,若m⊥α,n⊥m,则n与α相交、平行或n⊂α,故②错误;
在③中,若α⊥β,m∥α,则m与β相交、平行或m⊂β,故③错误;
在④中,若m⊥α,m∥β,则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β,故④正确.
故选:C.
9.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AB=2,AA1=3,点D是B1C1的中点,则A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 )
A.90° B.60° C.45° D.30°
【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分析】如图所示,取BC的中点E,连接ED,EA.由正三棱柱ABC﹣A1B1C1,可得:AE⊥BC,四边形DECC1是平行四边形,可得DE⊥平面ABC,∠DAE是A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可得出.
【解答】解:如图所示,
取BC的中点E,连接ED,EA.
由正三棱柱ABC﹣A1B1C1,可得:AE⊥BC,四边形DECC1是平行四边形.
∴DE∥CC1,
又CC1⊥平面ABC,∴DE⊥平面ABC.
∴∠DAE是A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等边三角形ABC中,AB=2,则AE=.
∴∠DAE是A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在RT△ADE中,tan∠DAE===.
∴∠DAE=60°.
故选:B.
10.已知圆C关于y轴对称,经过点(1,0)且被x轴分成两段弧长比为1:2,则圆C的方程为( )
A. B.(x±)2+y2=
C.x2+(y±)2= D.x2+(y±)2=
【考点】关于点、直线对称的圆的方程.
【分析】设圆心C(0,a),由题意可得圆被x轴截得的弦对的圆心角为,故有tan=||,解得a=±,可得半径的值,从而求得圆的方程.
【解答】解:设圆心C(0,a),则半径为CA,根据圆被x轴分成两段弧长之比为1:2,
可得圆被x轴截得的弦对的圆心角为,故有tan=||,解得a=±,
半径r=,故圆的方程为 x2+(y±)2=,
故选:C.
11.母线长为1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π,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A.π B.π C.π D.π
【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分析】求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再求底面半径,求出圆锥的高,即可求它的体积.
【解答】解:∵母线长为1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π,
∴扇形的弧长=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即底面圆的周长为π•1=π,于是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有2πr=π,所以r=,
于是圆锥的高为h==,
该圆锥的体积为:π.
故选C.
12.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则球O的表面积为( )
A.16π B.12π C.8π D.4π
【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分析】由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AB=1,AC=2,∠BAC=60°,知BC=,∠ABC=90°.故△ABC截球O所得的圆O′的半径r=AC=1,由此能求出球O的半径,从而能求出球O的表面积.
【解答】解:如图,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
∵SA⊥平面ABC,SA=2,AB=1,AC=2,∠BAC=60°,
∴BC==,
∴∠ABC=90°.
∴△ABC截球O所得的圆O′的半径r=AC=1,
∴球O的半径R==2,
∴球O的表面积S=4πR2=16π.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的横线处.)
13.已知直线l1:ax+y+1=0,l2:x+y+2=0,若l1⊥l2,则实数a的值是 ﹣1 .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分析】利用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即可得出.
【解答】解:∵l1⊥l2,则﹣1×(﹣a)=﹣1,
解得a=﹣1.
故答案为:﹣1.
14.某中学有高中生3500人,初中生1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若从初中生中抽取了30人,则n的值等于 100 .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
【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建立比例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由分层抽样的定义得n==100,
故答案为:100
15.直线l:y=x+2与圆x2+y2=5相交于M,N两点,则线段MN的长为 2 .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利用弦长公式求出线段MN的长.
【解答】解:圆x2+y2=5的圆心到直线x﹣y+2=0的距离等于=,
由弦长公式得 MN=2=2,
故答案为2.
16.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给出下列结论:①AC⊥SB;②AB∥平面SCD;③S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ABD所成的角;④AC⊥SO;⑤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①②③④ .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由题意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定义判断出①④正确;由AB∥CD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出②正确;由SD⊥底面ABCD、线面角的定义判断出③正确;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边的大小关系判断出⑤错误.
【解答】解:连接SO,如右图:
∵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
∴AC⊥BD、AB=AD=BC=CD、AC=BD,
∵SD⊥底面ABCD,∴SD⊥AC,
∵SD∩BD=D,∴AC⊥平面SBD,
∵SB⊂平面SBD,∴AC⊥SB,则①正确;
∵AB∥CD,AB⊄平面SCD,CD⊂平面SCD,
∴AB∥平面SCD,则②正确;
∵SD⊥底面ABCD,
∴∠SAD和∠SCD分别是S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SC与平面ABD所成的角,
∵AD=CD,SD=SD,
∴∠SAD=∠SCD,则③正确;
∵AC⊥平面SBD,SO⊂平面SBD,
∴AC⊥SO,则④正确;
∵AB∥CD,
∴∠SCD是AB与SC所成的角,∠SAB是DC与SA所成的角,
∵△SDA≌△SDC,∴SA=SC,
∵AB=CD,SB>SD,
∴∠SCD≠∠SAB,则⑤不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17题10分,18~22题每题12分.共70分)
17.求经过点(﹣3,﹣1),且与直线x﹣3y﹣1=0平行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分析】设所求的方程为x﹣3y+c=0,代点可得关于c的方程,解之代入可得.
【解答】解:由题意可设所求的方程为x﹣3y+c=0,
代入已知点(﹣3,﹣1),可得﹣3+3+c=0,即c=0,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3y=0.
18.求经过点A(0,0),B(1,1),C(4,2)的圆的方程.
【考点】圆的一般方程.
【分析】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将A、B、C的坐标代入得到关于D、E、F的方程组,解之得到圆的方程.
【解答】解:设经过三点A(0,0),B(1,1),C(4,2)的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
∵点A(0,0),B(1,1),C(4,2)三点在圆上,
∴将A、B、C的坐标代入,
可得,
解得,故圆的方程为x2+y2 ﹣8x+6y=0.
19.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
求证:
(1)DE∥平面AA1C1C;
(2)BC1⊥AB1.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分析】(1)根据中位线定理得DE∥AC,即证DE∥平面AA1C1C;
(2)先由直三棱柱得出CC1⊥平面ABC,即证AC⊥CC1;再证明AC⊥平面BCC1B1,即证BC1⊥AC;最后证明BC1⊥平面B1AC,即可证出BC1⊥AB1.
【解答】证明:(1)根据题意,得;
E为B1C的中点,D为AB1的中点,所以DE∥AC;
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
所以DE∥平面AA1C1C;
(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所以CC1⊥平面ABC,
因为AC⊂平面ABC,
所以AC⊥CC1;
又因为AC⊥BC,
CC1⊂平面BCC1B1,
BC⊂平面BCC1B1,
BC∩CC1=C,
所以AC⊥平面BCC1B1;
又因为BC1⊂平面BCC1B1,
所以BC1⊥AC;
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
所以BC1⊥平面B1AC;
又因为AB1⊂平面B1AC,
所以BC1⊥AB1.
20.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CD、CC1的中点,求直线A1M与DN所成角的大小.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分析】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求出与的夹角,即可得出异面直线A1M与DN所成的角.
【解答】解: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棱长为2,则D(0,0,0),N(0,2,1),M(0,1,0),
A1(2,0,2),
=(0,2,1),=(﹣2,1,﹣2);
所以•=0×(﹣2)+2×1+1×(﹣2)=0,
所以⊥,
即A1M⊥DN,异面直线A1M与DN所成的角的大小是90°.
21.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
(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由题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高为4的四棱锥,其底面是长、宽分别为8和6的矩形,正侧面及其相对侧面均为底边长为8,高为h1的等腰三角形,左、右侧面均为底边长为6、高为h2的等腰三角形,分析出图形之后,再利用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高为4的四棱锥,其底面是长、宽分别为8和6的矩形,正侧面及其相对侧面均为底边长为8,高为h1的等腰三角形,左、右侧面均为底边长为6、高为h2的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
(1)几何体的体积为
V=•S矩形•h=×6×8×4=64.
(2)正侧面及相对侧面底边上的高为:
h1==5.
左、右侧面的底边上的高为:
h2==4.
故几何体的侧面面积为:
S=2×(×8×5+×6×4)
=40+24.
2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AB=BC=2,AD=CD=,PA=,∠ABC=120°,G为线段PC上的点.
(Ⅰ)证明:BD⊥平面PAC;
(Ⅱ)若G是PC的中点,求DG与PA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Ⅲ)若G满足PC⊥面BGD,求的值.
【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分析】(Ⅰ)由PA⊥面ABCD,可得PA⊥BD;设AC与BD的交点为O,则由条件可得BD是AC的中垂线,故O为AC的中点,且BD⊥AC.再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BD⊥面PAC.
(Ⅱ)由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以及条件证明∠DGO为DG与平面PAC所成的角,求出GO和AC的值,可得OC、OD的值,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求得tan∠DGO的值.
(Ⅲ)先证 PC⊥OG,且 PC==.由△COG∽△CAP,可得,解得GC的值,可得PG
=PC﹣GC 的值,从而求得 的值.
【解答】解:(Ⅰ)证明:∵在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PA⊥BD.
∵AB=BC=2,AD=CD=,设AC与BD的交点为O,则BD是AC的中垂线,故O为AC的中点,且BD⊥AC.
而PA∩AC=A,∴BD⊥面PAC.
(Ⅱ)若G是PC的中点,O为AC的中点,则GO平行且等于PA,故由PA⊥面ABCD,可得GO⊥面ABCD,
∴GO⊥OD,故OD⊥平面PAC,故∠DGO为DG与平面PAC所成的角.
由题意可得,GO=PA=.
△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C2=AB2+BC2﹣2AB•BC•cos∠ABC=4+4﹣2×2×2×cos120°=12,
∴AC=2,OC=.
∵直角三角形COD中,OD==2,
∴直角三角形GOD中,tan∠DGO==.
(Ⅲ)若G满足PC⊥面BGD,∵OG⊂平面BGD,∴PC⊥OG,且 PC==.
由△COG∽△CPA,可得,即,解得GC=,
∴PG=PC﹣GC=﹣=,∴==.
2016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