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00 KB
- 2021-06-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大题考法专训(三)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A级——中档题保分练
1.(2019·全国卷Ⅰ)如图,直四棱柱ABCD 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2,∠BAD=60°,E,M,N分别是BC,BB1,A1D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C1DE;
(2)求二面角AMA1N的正弦值.
解:(1)证明:如图,连接B1C,ME.
因为M,E分别为BB1,BC的中点,
所以ME∥B1C,且ME=B1C.
又因为N为A1D的中点,所以ND=A1D.
由题设知A1B1綊DC,可得B1C綊A1D,故ME綊ND,
因此四边形MND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ED.
又MN⊄平面C1DE,所以MN∥平面C1DE.
(2)由已知可得DE⊥DA,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则A(2,0,0),A1(2,0,4),M(1,,2),N(1,0,2),=(0,0,-4),=(-1,,-2),=(-1,0,-2),=(0,-,0).
设m=(x,y,z)为平面A1MA的法向量,
则
所以
可取m=(,1,0).
设n=(p,q,r)为平面A1MN的法向量,
则所以
可取n=(2,0,-1).
于是cos〈m,n〉===,
所以二面角AMA1N的正弦值为.
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BDEF均为菱形,FA=FC,且∠DAB=∠DBF=60°.
- 7 -
(1)求证:AC⊥平面BDEF;
(2)求直线AD与平面ABF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证明:设AC与BD相交于点O,连接FO,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
所以AC⊥BD,且O为AC的中点,
因为FA=FC,所以AC⊥FO,
又FO∩BD=O,所以AC⊥平面BDEF.
(2)连接DF,因为四边形BDEF为菱形,且∠DBF=60°,
所以△DBF为等边三角形,
因为O为BD的中点,
所以FO⊥BD,
又AC⊥FO,AC⊥BD,
所以OA,OB,OF两两垂直,
以O为坐标原点,OA,OB,OF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AB=2,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DAB=60°,所以BD=2,AC=2.
因为△DBF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F=.
所以A(,0,0),B(0,1,0),D(0,-1,0),F(0,0,),
所以=(-,-1,0),=(-,0,),
=(-,1,0).
设平面ABF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
令x=1,得平面ABF的一个法向量为n=(1,,1).
设直线AD与平面ABF所成的角为θ,
则sin θ=|cos〈,n〉|==.
故直线AD与平面AB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2019·北京高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D⊥CD,AD∥BC,PA=AD=CD=2,BC=3,E为PD的中点,点F在PC
- 7 -
上,且=.
(1)求证:CD⊥平面PAD;
(2)求二面角FAEP的余弦值;
(3)设点G在PB上,且=.判断直线AG是否在平面AEF内,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因为PA⊥平面ABCD,所以PA⊥CD.
又因为AD⊥CD,PA∩AD=A,
所以CD⊥平面PAD.
(2)过点A作AD的垂线交BC于点M.
因为PA⊥平面ABCD,所以PA⊥AM,PA⊥AD.
以A为坐标原点,AM,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2,-1,0),C(2,2,0),D(0,2,0),P(0,0,2).
因为E为PD的中点,
所以E(0,1,1).
所以=(0,1,1),=(2,2,-2),=(0,0,2).
所以==,
所以=+=.
设平面AEF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
令z=1,则y=-1,x=-1.
于是n=(-1,-1,1).
又因为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p=(1,0,0),
所以cos〈n,p〉==-.
由图知,二面角FAEP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FAEP的余弦值为.
(3)直线AG在平面AEF内,理由如下:
因为点G在PB上,且=,=(2,-1,-2),
所以==,
所以=+PG―→=.
- 7 -
由(2)知,平面AEF的一个法向量n=(-1,-1,1),
所以·n=-++=0.
所以直线AG在平面AEF内.
B级——拔高题满分练
1.(2019·福建南平质检)已知三棱锥SABC的底面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C的中点,CE=CB,平面SBC⊥平面ABC.
(1)求证:DE⊥SB;
(2)若SB=SC,二面角ASCB的余弦值为,求SD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证明:取BC的中点O,连接AO.因为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O⊥BC,由题易得,DE∥AO,从而DE⊥BC.
又因为平面SBC⊥平面ABC,平面SBC∩平面ABC=BC,DE⊂平面ABC,所以DE⊥平面SBC.
又SB⊂平面SBC,所以DE⊥SB.
(2)连接SO,因为SB=SC,所以SO⊥BC.
又平面SBC⊥平面ABC,平面SBC∩平面ABC=BC,
SO⊂平面SBC,所以SO⊥平面ABC,
所以OA,OB,OS两两垂直.
以OA,OB,OS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CA=CB=AB=4,SO=h(h>0),则A(2,0,0),C(0,-2,0),S(0,0,h),从而=(2,0,-h),=(0,-2,-h).
设平面ASC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由得取z=2得
所以n=.
易得平面SBC的一个法向量m=(1,0,0).
由|cos〈n,m〉|=,可得=,解得h=2,
所以S(0,0,2).又因为D(,-1,0),所以=(-,1,2).所以cos〈,m〉==-.
- 7 -
设SD与平面SBC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sin θ=,
故SD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的底面为矩形,已知PA=PB=PC=PD=BC=1,AB=,过底面对角线AC作与PB平行的平面交PD于E.
(1)试判定点E的位置,并加以证明;
(2)求二面角E ACD的余弦值.
解:(1)E为PD的中点.证明如下:
如图,连接OE,
因为PB∥平面AEC,平面PBD∩平面AEC=OE,PB⊄平面AEC,
所以PB∥OE.
又O为BD的中点,所以E为PD的中点.
(2)连接PO,
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
所以OA=OC.
因为PA=PC,所以PO⊥AC.
同理,得PO⊥BD,
所以PO⊥平面ABCD.
以O为坐标原点,OP所在直线为z轴,过O平行于AD的直线为x轴,过O平行于CD的直线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A,D,P,
E,=,
=,=.
显然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
设n=(x,y,z)是平面ACE的法向量,
则即
取y=1,则n=(,1,2),
- 7 -
所以cos〈n,〉==.
由图知,二面角EACD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E AC D的余弦值为.
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如图①,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二面角A1DEB为直二面角,连接A1B,A1C,如图②.
(1)求证:BD⊥平面A1DE;
(2)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PA1E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出PB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因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且==,所以AD=1,AE=2.
在△ADE中,∠DAE=60°,由余弦定理得DE==,
从而AD2+DE2=AE2,所以AD⊥DE,即BD⊥DE.
因为二面角A1DEB是直二面角,
所以平面A1DE⊥平面BCED.
又平面A1DE∩平面BCED=DE,BD⊥DE,
所以BD⊥平面A1DE.
(2)存在点P使平面PA1E与平面A1BD所成角为60°.
由(1)知,BD,DA1,DE两两垂直,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B,DE,DA1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PB=2a,作PH⊥BD于点H,连接A1H,A1P,PE,
则BH=a,PH=a,DH=2-a,所以D(0,0,0),A1(0,0,1),P(2-a,a,0),E(0,,0),
- 7 -
所以A1P―→=(2-a,a,-1),A1E―→=(0,,-1).
因为ED⊥平面A1BD,
所以平面A1BD的一个法向量为=(0,,0).
设平面PA1E的法向量为n1=(x,y,z),
由得
令y=1,则x=,z=,
所以可取n1=.
所以|cos〈n1,〉|==cos 60°=,解得a=1,
所以存在点P,且PB=2,使平面PA1E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