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 MB
  • 2021-06-21 发布

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理科数学押题卷(全国1卷Word版附答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年高考数学押题卷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 | 2 1}xA x  , 2{ | 2 0}B x x x    ,则 A B  ( ) A.{ | 2}x x   B.{ | 2}x x   C.{ | 0 1}x x  D.{ | 0 1}x x  2.设复数 z 满足 5)2(  iz ,则 iz  =( ) A. 22 B. 2 C.2 D.4 3.已知向量    4,2 , 2,6a b m   , a b  ,则 a b  ( ) A.7 B.8 C. 65 D.9 4.树立劳动观念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某实践小组共有 4 名男生,2 名女生,现从中选 出 4 人参加校园植树活动,其中至少有一名女生的选法共有( ) A.8 种 B.9 种 C.12 种 D.14 种 5.为比较甲、乙两名高二学生的数学素养,对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数学六大素养进行指标测验 (指标值满分为 5 分,分值高者为优),根据测验情况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六大素养指标雷达 图,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的数据分析素养优于甲 B.乙的数学建模素养优于数学抽象素养 C.甲的六大素养整体水平优于乙 D.甲的六大素养中数据分析最差 6.已知 Sn 为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a5=16,a3a4=﹣32,则 S8=( ) A.﹣21 B.﹣24 C.85 D.﹣85 7. 已知直线 a//平面α,则“平面α⊥平面β”是“直线 a 上平面β”的(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已知 f(x)=(x+a)(ln|x|- 2 1 x )是奇函数,则曲线 f(x)在 x=-1 处的切线方程为( ) A.2x-y+3=0 B.2x+y-1=0 C.2x-y+1=0 D.x+y+2=0 9.过抛物线 C:  2 2 0x py p  的焦点 F 作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若 3|AF|=|BF|, O 为 坐 标 原 点 , 则 | | | AF OF  ( ) A. 4 3 B. 3 4 C.4 D. 5 4 10. 已知函数 的最大值为 ,其图象相邻两条对称 轴之间的距离为 ,且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要得到函数 的图象只将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 B. 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C. 当 时,函数 的最小值为 D. 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11.在三棱锥 P ABC— 中, ,AB BC P 在底面 ABC 上的投影为 AC 的中点 D, DP = DC= 1, 有 下列结论: ①三棱锥 P — A B C 的三条侧棱长均相等; ②∠PAB 的取值范围是(π 4 ,π 2 ) ③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球 O 的表面上,则球 O 的体积为2π 3 ④若 A B = B C ,E 是线段 PC 上一动点,则 +DE BF 的最小值为 6+ 2 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1 (B)2 (C) 3 (D)4 12.已知函数   sin 1 0,0 1 , )4f x A x A          ( 5 8 8f f           ,且 f(x)在区 间 30, 4      上的最大值为 2.若对任意的 x1,x2∈[0,t],都有    1 22 f x f x 成立,则实 数 t 的最大值是 a (A) 7 12  (B)2π 3 (C) 3π 4 (D)π 2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3 题~第 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22 题~第 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13. 72 )1()32( xx  的展开式中, 3x 的系数为 . 14.在等差数列 na 中, 9 12 1 62a a  ,则数列 na 的前 11 项和 11S  ____________. 15.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x yE a b   的离心率为 5 2 ,过 E 的左焦点 ( 5,0)F  作直线l ,直线l 与双曲 线 E 分别交于点 ,A B ,与 E 的两渐近线分别交于点 ,C D ,若 FA AC  ,则| |BD  . 16.在平面四边形 ABCD 中, 1AB  , 5AC  , BD BC , 2BD BC ,则 AD 的最小 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 ABC 中,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  2 2 2(2 ) 2 cos .a c a b c abc C    (1)求角 B 的大小;(Ⅱ) 1, 3a b 若 求 ABC 的面积。 17. 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首项 1 0a  且 22 n n nS a a  ( )n N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 0( )na n N  ,令 1 ( +2)n n n b a a  ,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nT .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 ABCP 中,D 为 PA 的中点, ,PA CDAB ∥AB,且 PA=CD=2AB=4.将此 平面四边形 ABCP 沿 CD 折成直二面角 P-DC-B 连接 PA PB BD、 、 . (Ⅰ)证明:平面 PBD⊥平面 PBC; (Ⅱ)求直线 AB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的过程中,环保部门对某市市民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知识的网络 问卷调查,每一位市民仅有一次参加机会,通过随机抽样,得到参加问卷调查的 1000 人的得 分(满分:100 分)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Ⅰ)已知此次问卷调查的得分 Z 服从正态分布  2,14.5N  ,μ近似为这 1000 人得分的平均 值 ( 同 一 组 中 的 数 据 用 该 组 区 间 的 中 点 值 为 代 表 ) , 请 利 用 正 态 分 布 的 知 识 求  36 79.5P Z „ ; (Ⅱ)在(Ⅰ)的条件下,环保部门为此次参加问卷调查的市民制定如下奖励方案: (i)得分不低于μ的可以获赠 2 次随机话费,得分低于μ的可以获赠 1 次随机话费: (ii)每次赠送的随机话费和相应的概率如右表。现市民甲要参加此次问卷调查,记 X 为该市 民参加问卷调查获赠的话费,求 X 的分布列概率及数学期望。 附:  2~ ) 0.6827,P X         若X N( , ,则    2 2 0.9545, 3 3 0.9973.P X P X            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   ln 1 , 1f x x x aa x     (Ⅰ)讨论  f x 的单调性; 1,x (Ⅱ)若 不等式   1f x  恒成立,求整数 a 的最大值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离心率为e= 2 2 的椭圆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上下顶点分别为  (0,1) 0, 1 ,A B  直线 I:  0x ty m m   与椭圆 Q 相交于 C,D 两点,与 y 相交于点 M. (Ⅰ)求椭圆 Q 的标准方程; (Ⅱ) ,OC OD若 求 OCD 面积的最大值; (Ⅲ)设直线 AC,BD 相交于点 N,求OM ON  的值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 分)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3cos , 2 3sin x y       (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 O 为极 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 sin( ) 2 24     。 (1)求 C 与 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 M,N 两点,点 P(-2,2),求 1 1 | | | |PM PN  的值。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10 分) 已知函数 f(x)=|x+a|+|x-5|。 (1)当 a=3 时,求不等式 f(x)≤10 的解集; (2)若 f(x)≥1,求 a 的取值范围。 2020 年高考数学押题卷 一. 选择题 1. B 2. A 3. C 4. D 5. C 6. D 7. B 8. A 9. A 10. A 11.C 12. C 二. 填空题 13. -455 14. 132 15. 5 5 8 16. 5 17.(1) 1( 1)n na   或 na n ;(2) 3 2 3 4 2( 1)( 2)n nT n n     . 解析:(1)当 1n  时, 2 1 1 12S a a  ,则 1 1a  当 2n  时, 2 2 1 1 1 2 2 n n n n n n n a a a aa S S         , 即 1 1 1( )( 1) 0n n n n n na a a a a a         或 1 1n na a   1( 1)n na    或 na n …………………………6 分 (2)由 0na  , na n  , 1 1 1 1( )( 2) 2 2nb n n n n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3 2 3[(1 ) ( ) ( )] [1 ]2 3 2 4 2 2 2 +1 2 4 2( +1)( 2)n nT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17.(1) 1( 1)n na   或 na n ;(2) 3 2 3 4 2( 1)( 2)n nT n n     . 解析:(1)当 1n  时, 2 1 1 12S a a  ,则 1 1a  当 2n  时, 2 2 1 1 1 2 2 n n n n n n n a a a aa S S         , 即 1 1 1( )( 1) 0n n n n n na a a a a a         或 1 1n na a   1( 1)n na    或 na n …………………………6 分 (2)由 0na  , na n  , 1 1 1 1( )( 2) 2 2nb n n n n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3 2 3[(1 ) ( ) ( )] [1 ]2 3 2 4 2 2 2 +1 2 4 2( +1)( 2)n nT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