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 MB
- 2021-06-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荆门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经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直线的斜率,再由点斜式求得直线的方程.
【详解】
倾斜角为的直线的斜率,再根据直线经过点,
由点斜式求得直线的方程为,即,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点斜式的方法求直线的方程,属于基础题.
2.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符合分层抽样法的定义,故选C.
考点:分层抽样.
3.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N的值为15,则输出N的值为
A.0 B.1 C.2 D.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N的值,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
【详解】
模拟程序的运行,可得
满足条件N能被3整除,
不满足条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条件N能被3整除,
不满足条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条件N能被3整除,
满足条件,退出循环,输出N的值为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属于基础题.
4.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图案,它形象化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展现了一种相互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按照太极图的构图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被的图象分割为两个对称的鱼形图案,其中小圆的半径均为,现在大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大圆的半径为R,则:,
则大圆面积为:,小圆面积为:,
则满足题意的概率值为:.
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数形结合为几何概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简捷直观的解法.用图解题的关键:用图形准确表示出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由题意将已知条件转化为事件A满足的不等式,在图形中画出事件A发生的区域,据此求解几何概型即可.
5.设两个正态分布和的密度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则有(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正态分布函数的性质:正态分布曲线是一条关于对称,在处取得最大值的连续钟形曲线;越大,曲线的最高点越底且弯曲较平缓;反过来,越小,曲线的最高点越高且弯曲较陡峭,选A。
6.由数字1,2,3,组成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按严格递增如“156”或严格递减如“421”顺序排列的数的个数是
A.120 B.168 C.204 D.2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从9个数字中选出3个数字,这三个数字按严格递增或严格递减排列共有2种情,由分步计数乘法原理可得结果.
【详解】
首先要从9个数字中选出3个数字,共C93种情形,当三个数字确定以后,这三个数字按严格递增或严格递减排列共有2种情况,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2C93=168.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步计数原理,确定选排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7.若直线过点,则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之和的最小值为
A.1 B.2 C.4 D.8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得直线ax+by=ab(a>0,b>0)过点(1,1),
故a+b=ab,即,
∴,当且仅当a=b=2时等号成立.
所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之和的最小值为4.
8.登山族为了了解某山高与气温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4次山高与相应的气温,并制作了对照表:
气温
18
13
10
山高
24
34
38
64
由表中数据,得到线性回归方程,由此请估计出山高为处气温的度数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得=10,=40,所以=+2=40+2×10=60.
所以=-2x+60,当=72时,有-2x+60=72,解得x=-6,故选D.
9.若直线:与:平行,则与间的距离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直线:与:平行
∴
∴
∴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
故选B.
10.已知甲、乙两组数据如茎叶图所示,若它们的中位数相同,平均数也相同,则图中的
A.7 B.8 C.9 D.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中位数相同,得到,由平均数相同,得到,由此能求出.
【详解】
甲、乙两组数据如茎叶图所示,它们的中位数相同,,解得,
平均数也相同,,解得,.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茎叶图的平均数、中位数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1.一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现从袋中往外取球,每次任取一个记下颜色后放回,直到红球出现10次时停止,设停止时共取了X次球,则等于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得.
【详解】
由题意可得,取得红球的概率为,说明前11次取球中,有9次取得红球、2次取得白球,且底12次取得红球,故=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解本题须认真分析P(X=12)的意义,属于基础题.
12.已知AC,BD为圆O: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A.4 B. C.5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圆心到AC、BD的距离分别为、,则,代入面积公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
设圆心O到AC、BD的距离分别为、,则.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中弦长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四边形面积可用互相垂直的2条对角线长度之积的一半来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已知,则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含的项的系数为,故填.
14.在某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对800名志愿者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后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但是年龄组为的数据不慎丢失,据此估计这800名志愿者年龄在的人数为______.
【答案】160
【解析】
试题分析:设年龄在的志愿者的频率是,则有,解得,故区间内的人数是.
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
15.(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到点A(1,2),B(1,5),C(3,6),D(7,﹣1)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的坐标是 .
【答案】(2,4)
【解析】如图,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一点P,
P到点A(1,2),B(1,5),C(3,6),D(7,﹣1)的距离之和为:PA+PB+PC+PD=PB+PD+PA+PC≥BD+AC=QA+QB+QC+QD,
故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Q即为所求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A(1,2),B(1,5),C(3,6),D(7,﹣1),
∴AC,BD的方程分别为:,,
即2x﹣y=0,x+y﹣6=0.
解方程组得Q(2,4).
故答案为:(2,4).
16.从5名学生中选出4名分别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竞赛每科一人,其中甲不能参加生物竞赛,则不同的参赛方案种数为______.
【答案】9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从5名学生中选出的4名学生没有甲;从5名学生中选出的4名学生有甲,再由加法原理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
:从5名学生中选出的4名学生没有甲,需要将选出的4名学生全排列,参加四科竞赛,有种情况,
:从5名学生中选出的4名学生有甲,则甲可以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这三科的竞赛,有3种情况,
在剩余的4名学生中任选3人,参加剩下的三科竞赛,有种情况,
此时有种情况,
故有种不同的参赛方案种数,
故答案为:9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注意优先分析受到限制的元素,属于基础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求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
【答案】或
【解析】
【分析】
当直线过原点时,由点斜式求出直线的方程;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方程为,把点代入可得a的值,从而得到直线方程.
【详解】
当直线过原点时,由于斜率为,故直线方程为,即.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方程为,把点代入可得,即直线的方程为.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方程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方程,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
18.已知向量,
1若x,y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的概率;
2若x,y在连续区间上取值,求满足的概率.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利用列举法确定基本事件,即可求满足的概率;
(2)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结合图形找出满足条件的点集对应的图形面积,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
满足的基本事件为,,,共3个,故概率为
2若x,y在上取值,则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果为,,
满足的基本事件的结果为,且
画出图形如图所示,矩形的面积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故满足的概率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典概率和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19.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平面ABCD,,.
求SC与平面ASD所成的角余弦值;
求平面SAB和平面SCD所成角的余弦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和平面ASD的一个法向量,设SC与平面ASD所成的角为θ,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
(2)分别求出平面SAB和平面SCD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求解平面SAB和平面SCD所成角的余弦值.
【详解】
(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S(0,0,2),C(2,2,0),D(1,0,0),=(2,2,﹣2),∵AB⊥平面SAD,故平面ASD的一个法向量为=(0,2,0),设SC与平面ASD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 = =,故cosθ=,即SC与平面ASD所成的角余弦为:.
(2)平面SAB的一个法向量为:=(1,0,0),∵=(2,2,﹣2),=(1,0,﹣2),设平面SCD的一个法向量为=(x,y,z),由⇒,令z=1可得平面SCD的一个法向量为=(2,﹣1,1)显然,平面SAB和平面SCD所成角为锐角,不妨设为α,则cosα==,即平面SAB和平面S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面角的平面角和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属于中档题.
20.如图所示,用A、B、C三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两个系统、,当元件A、B、C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正常工作;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B、C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正常工作;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
1若元件A、B、C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求,;
2若元件A、B、C正常工作的概率的概率都是,求,,并比较,的大小关系.
【答案】(1)0.24,0.46;(2)
【解析】
【分析】
设元件A、B、C正常工作为事件A,B,C,则A,B,C相互独立,则,,,,,由此能求出结果;
,,,由此能比较,的大小关系.
【详解】
设元件A、B、C正常工作为事件A,B,C,则A,B,C相互独立,,,
故,
,,
,
又,故,即
【点睛】
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1.2018年9月,台风“山竹”在沿海地区登陆,小张调查了当地某小区的100户居民由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收集到的数据分成五组:,,,,单位:千元,并作出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经济损失不超过4千元
经济损失超过4千元
合计
捐款超过
500元
60
捐款不超
过500元
10
合计
1台风后居委会号召小区居民为台风重灾区捐款,小张调查的100户居民捐款情况如表格,在表格空白处填写正确数字,并说明是否有以上的把握认为捐款数额多于或少于500元和自身经济损失是否到4千元有关?
2将上述调查得到的频率视为概率,现在从该地区大量受灾居民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次抽取一户居民,连抽3次,记被抽取的3户居民中自身经济损失超过4千元的户数为,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临界值表:
k
随机变量:,其中.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结合题意填写列联表,计算观测值,对照临界值得出结论;
2由频率估计概率,结合题意知的可能取值,计算对应的频率值,写出分布列,求出数学期望值.
【详解】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100人中,经济损失不超过4千元的有70人,经济损失超过4千元的有30人,
则表格数据如下:
经济损失不超过4千元
经济损失超过4千元
合计
捐款超过
500元
60
20
80
捐款不超
过500元
10
10
20
合 计
70
30
100
,
故有以上的把握认为捐款数额多于或少于500元和自身经济损失是否到4千元有关;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抽到自身经济损失超过4千元的居民的频率为,
由题意可知: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1,2,3,且;
故,
,
,
;
从而的分布列为:
0
1
2
3
P
数学期望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与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22.已知直线,半径为2的圆C与l相切,圆心在x轴上且在直线l的右上方.
1求圆C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与圆C交于A,B两点在x轴上方,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N,使得x轴平分?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设圆心(a,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等式解得或,再根据圆心在直线l的右上方可得,从而可得圆的方程;
2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消去y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和斜率公式列式化简可得.
【详解】
设圆C的方程为:,由得或,又圆心在在直线l的右上方,故.
故所求圆C的方程为:.
设过点的直线方程为:
设,,故,假设存在使得x轴平分,则
即,故对任意恒成立,
即恒成立,故即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韦达定理和斜率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