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 MB
- 2021-06-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数学(理)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用反证法证明“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 )
A.假设a,b,c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B.假设a,b,c都是偶数
C.假设a,b,c至少有两个偶数
D.假设a, b,c都是奇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用反证法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要证的命题的反面成立,即要证的命题的否定成立,而命题:“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的否定为:“a,b,c都是奇数”,故选A.
考点:反证法与放缩法.
2.用三段论推理:“任何实数的绝对值大于0,因为是实数,所以的绝对值大于0”,你认为这个推理( )
A. 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是正确的
【答案】A
【解析】0的绝对值等于0,不大于0,大前提错误.
3.记为虚数集,设,则下列类比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类比得
B. 由,类比得
C. 由,类比得
D. 由,类比得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次判断每个结论是否正确,注意类比后变量的取值范围.
详解:设,则;A错误;,C错误;,则,但不能比较大小,即是错误的,D错误,只有B正确.
故选B.
点睛:对于选择题中要只有一个命题正确的选项问题,可以用特殊值法进行排除,即举反例说明某些命题是错误,最后只剩下一个命题一定是正确.本题说明实数集的结论有许多在虚数集中不能成立,因此在解题时不能随便引用.
4.复数,则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化简,再求出即得.
详解:,,虚部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与复数的概念,复数的概念问题可先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把复数化为形式,再由复数的概念进行判断求解.
5.设,则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应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出,再由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求得常数是第几项,从而得常数项.
详解:,
展开式通项为 ,
令,,
∴常数项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微积分基本定理和二项式定理,掌握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6.从这个数字中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则能被整除的三位数有( )个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只有各数字和能被3整除,此数才能被3整除,因此考虑3个数字和是
3的倍数的选法有0,1,2和1,2,3两种,分类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所求三位数的个数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数字排列问题,此问题中有一个特殊元素0,不能作为多位数的首位,因此要按有无数字0分类,当然本题要求被3整除,因此按数字和为3的倍数分类,在有0的一类中,对首位先安排数字,即特殊元素、特殊位置优先考虑.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是用分类加法原理还是用分步乘法原理,注意它们的区别.
7.设,令,,若,则数列的前项和为,当时,的最小整数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可先计算(),寻找规律,归纳出,求得,再由裂项相消法求得和,然后解不等式可得.
详解:,
同理,,
,
∴,
,
,则,∴的最小值为2017.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算法则和归纳推理,考查裂项相消法求和,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对的通项,可先求出数列的前几项,然后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归纳出通项公式,根据的表达式,数列的前项要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在数列求和中,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是针对特殊类型的数列的求和方法,一定要记住其类型.
8.在名工人中,有人只当钳工, 人只当车工,另外人既会钳工又会车工,现从人中选出人当钳工, 人当车工,则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关键是既会钳工又会车工的2人的选择,这2人可分类:只选1人且当钳工,只选1人且当车工,2人都选,其中1人钳工1人车工,2人都当钳工,2人都当车工,或者2人都不选,用分类加法原理.
详解:由题意选法有: 18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解题关键是确定事件完成的方法,象本题有“全能”选手的问题中,一般是按照“全能”选手进行分类:2名“全能”选手只有1人进行某一项工作;2人都选,一人一项工作或2人做同一项工作;2人都不选,这样完成分类,每一类分别进行计算再相加即得.
9.现有, , , , 五位同学全部保送到清华、北大和武大3所大学,若每所大学至少保送1人,且同学必须保送到清华,则不同的保送方案共有( )
A. 36种 B. 50种 C. 75种 D. 100种
【答案】B
【解析】先将五人分成三组,只有2,2,1或者3,1,1,共有种分组方法.有A的那组去清华,剩下的两组去北大和武大,全排列有2种方法,故共有25×2=50种方法
故选:B
10.数学老师给校名布置了10道数学题,要求小明按照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每天至少完成一道,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多做,甚至在一天全部做完,则小明不同的完成方法种数为
A. 55 B. 90 C. 425 D. 512
【答案】D
【解析】利用隔板法,10道题中间有9个空格,若1天做完,有种;若2天做完,从9个空格中插入一个板,分成2天,则有种;若3天做完,则有种;以此类推,若9天做完,则有种;若10天做完,则有种;故总数为.
故选D.
11.将一个五棱锥的每个顶点染上一种颜色,并使同一条棱的两个端点异色,如果只有4种颜色可供使用,那么不同染色方法总数为( )
A.120 B.125 C.130 D.13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将五棱锥的顶点染色有种方法,可设五棱锥底面的项点分别为.先涂,有 种方法,再涂.两点颜色可相同也可不同,分成两类.一类同色,则有种涂色方法,可知共有种方法,另一类同色,则共有种涂色方法,可知共有
种方法,综上所述可得不同染色方法总数为种.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排列组合.
12.设,(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函数有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函数 有四个交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作出图象(草图),观察分析.
详解:当时,, ,由知在有一个零点,在上有一个零点,-1也是它的零点,且满足;
当时, , ,由知在上有一个零点,且,
都是极大值点,-1是极小值点,注意到,,,∴当时,直线与函数 有四个交点,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与复合函数,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这个方法大家都会,此时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求复合函数的导数,对函数,其导数为,这是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3.已知 ,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利用赋值法求得参数,再由二项式定理求得系数.
详解:令得,∴,
∴,
故答案为-5.
点睛:在二项式定理中求展开式中的系数和通常用赋值法,例如,,,,等等,可根据表达式的形式确定所赋值.
14.从正方体的个顶点中任取个顶点连成一条直线,在所有的直线中能构成异面直线的有__________对.(用数字作答)
【答案】.
【解析】分析:按两点间连线分类:一类是正方体的棱,一类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一类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
详解:,
故答案为174.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的概念,解题关键是正确分类,正方体的8个顶点连线中有棱、面对角线和体对角线三类,因此就按此分类,第一条直线分别为棱、面对角线和体对角线时,第二条直线也分别为棱、面对角线和体对角线,这样利用“算两次”的方法可求出结论.
15.甲、乙、丙三位教师分别在六安一中、二中、一中东校区的三所中学里教不同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已知:①甲不在一中工作,乙不在二中工作;②在一中工作的教师不教英语学科;③在二中工作的教师教语文学科;④乙不教数学学科.可以判断乙工作地方和教的学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中东校区 英语
【解析】分析:从乙的一个判断开始进行推理.
详解:乙不教数学学科,则乙教语文或英语,又乙不在二中工作,而在二中的教语文,因此乙教英语,由在一中工作的教师不教英语学科知乙不在一中,那乙只能在一中东校区.
故答案为一中东校区 英语
点睛:本题考查推理,掌握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与方法是解题的基础,本题属于基础题.
16.已知函数及其导数,若存在,使得,则称是的一个“巧值点”则下列函数中有“巧值点”的是__________.
①;②;③ ;④⑤
【答案】①③⑤
【解析】分析:求出各函数的导函数,解方程,有解的则有“巧值点”,无解的则没有“巧值点”.
详解:①,得或,有“巧值点”;②,无解,无“巧值点”;③,方程有解,有“巧值点”;④,方程无解,无“巧值点”;⑤,方程有解,,有“巧值点”.
故答案为①③⑤.
点睛:本题是一种信息迁移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解题关键是掌握新概念的实质,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初等函数的求导,以及解方程(确定方程是否有解),属于中等题型.
三、解答题
17.(1)求证:;
(2)求 被除的余数.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分析:(1)把组合数化为阶乘表示即可证明;
(2)利用(1)的结论把 化为,然后利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二项式定理展开可证.
详解: (1)证明: 即证
(2)证明:因为(1)
所以
而又
所以除所得余数为
点睛:组合数,它有许多性质:
(1);(2);(3);(4);
(5);(6);
(7);(8).
18.已知函数 ,数列满足,.
(1)是否存在,使得在处取得极值,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的值,请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答案】(1)不存在(2)
【解析】分析:(1)假设是极值点,即,由此得,而此时,不可能是极值点,从而得结论不存在;
(2)由得递推式,由依次代入可求得,并猜想,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1) ,
若在处取得极值,则,得,
此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不存在极值.
所以不存在,使得在处取得极值.
(2)由
,又,,
,
,
猜想.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则
则当时
当时,猜想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成立
点睛:数学中存在性命题可以假设存在,然后想办法计算推理求出参数值之类的,如果能求出说明存在,如果不能求出,说明不存在.
19.将现有名男生和名女生站成一排照相.(用数字作答)
(1)两女生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2)两名女生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3)女生甲不在左端,女生乙不在右端,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4)女生甲要在女生乙的右方(可以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答案】(1)1440(2)3600(3)3720(4)2520
【解析】分析:(1)把两女生捆绑作为一个元素与5名男生进行排列;
(2)先把5名男生排列后,再把2名女生插入到男生间的空档;
(3)先把7人全排列,然后减去女生甲在左端的排列数及女生乙在右端的排列数,同时加上女生甲在左端同时女生乙在右端的排列数;
(4)女生甲要么在乙的左端,要么在乙的右端,因此只要用全排列除以2即得.
详解: (1)
(2)
(3)
(4)
点睛:对女生甲不在左端,女生乙不在右端排列数,可以先采取特殊元素与特殊位置优先安排的方法:第一类女生甲站在右端,其他5人全排列,第二类女生甲排在中间5个位置中的一个,女生乙除了右端还有5个位置可安排,然后再排列5名男生,即=3720.
20.按照下列要求,分别求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用数字作答)
(1) 个不同的小球放入个不同的盒子;
(2) 个不同的小球放入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一个小球;
(3) 个相同的小球放入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一个小球;
(4) 个不同的小球放入个不同的盒子,恰有个空盒.
【答案】(1)4096(2)1560(3)10(4)2160
【解析】试题分析:解 (1)46=4 096; 3分
(2)=1 560; 6分
(3)+4=10;或=10; 9分
(4)=2 160. 12分
考点:排列组合的运用
点评:主要是考查了排列组合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21.函数(为实数且是常数)
(1)已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求的值;
(2)已知,若在定义域中取任意值时,都有恒成立,求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分析:(1)由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求得的系数,让它等于,可求得;
(2)由得,因此可利用导数求得的最小值,再解不等式 可得的范围.
详解: (1) ,
由,解得: ,
因为,所以
(2) ,
要使,只需
设,令,得
在单调递减,单调递增
故当时.
点睛:本题考查的一个知识点是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的通项第项为,一般把此式整理成关于的单项式,再由的系数求得.
22.已知函数 .
(1)当时,求函数的极小值;
(2)若函数在有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若函数在的三个零点分别为,求证: .
【答案】(1)当时,函数有极小值.(2)(3)见解析
【解析】分析:(1)求出导函数,由确定增区间,由确定减区间,从而可得极小值;
(2)首先的零点即是的零点,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结论;
(3)由(1)知,求得导函数,确定出的单调性与极值点,再由有三个零点,得出的范围,同时由零点存在定理得三个零点各自的范围,从而得证.
详解: (1)当 时,,,
则,解得,,解得或,
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和内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有极小值.
(2)设
函数在上有个零点等价于函数在上有
个零点且,要使函数在上有个零点,则
,解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由(Ⅱ)得, , .
,
则,解得,解得或,
,,
则,解得,解得或.
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和内单调递减.
若函数在上的三个零点分别为,不妨设
则,即,解得.
又当时, ;
当时, ;当时, ;
当时, ,
由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
.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与极值的关系,由导数确定极值的方法:求出导函数,解方程的解,如在时,有时,则是极大值点,在时,有时,则是极小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