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MB
- 2021-06-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文)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为,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复数的实部和虚部相等,且,则=( )
A. B. C. D.
3.如图是国家统计局于2020年1月9日发布的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的涨跌幅情况折线图.(注:同比是指本期与同期作对比;环比是指本期与上期作对比.如:2019年2月与2018年2月相比较称同比,2019年2月与2019年1月相比较称环比)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2019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
B.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均上涨
C.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均上涨
D.2018年11月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高于2017年12月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
4.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是( )
A. B.0 C. D.
5.函数的大致图像是( )
A. B.
C. D.
6.已知为等差数列,,则等于( )
A. B.1 C.3 D.7
7.已知,则( )
A. B. C. D. 或
8.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函数图象过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的最大值为 B.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C.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D.的图像关于点对称
9.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
A. B. C.26 D.
10.已知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1.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准线为,过焦点的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两点,分别过作的垂线,垂足为.若,且三角形的面积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12.已知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对任意的,总存在唯一的,使得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第II卷 非选择题(90分)
二、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曲线在点M(π,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14.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曲线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
15..在等差数列中,前m项(m为奇数)和为70,其中偶数项之和为30,且,则的通项公式为______.
16.已知直三棱柱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12分)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II)求证:.
18.(12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抗疫情。每天测量体温也就成为了所有人的一项责任,一般认为成年人腋下温度(单位:℃)平均在36℃~37℃之间即为正常体温,超过37.1℃即为发热。发热状态下,不同体温可分成以下三种发热类型:低热:;高热:;超高热(有生命危险):.
某位患者因发热,虽排除肺炎,但也于12日至26日住院治疗. 医生根据病情变化,从14日开始,以3天为一个疗程,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抗生素为该患者进行消炎退热. 住院期间,患者每天上午8:00服药,护士每天下午16:00为患者测量腋下体温记录如下:
抗生素使用情况
没有使用
使用“抗生素A”治疗
使用“抗生素B”治疗
日期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体温(℃)
38.7
39.4
39.7
40.1
39.9
39.2
38.9
39.0
抗生素使用情况
使用“抗生素C”治疗
没有使用
日期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体温(℃)
38.4
38.0
37.6
37.1
36.8
36.6
36.3
(I)请你计算住院期间该患者体温不低于39℃的各天体温平均值;
(II)在18日—22日期间,医生会随机选取3天在测量体温的同时为该患者进行某一特殊项目“项目”的检查,求至少两天在高热体温下做“项目”检查的概率;
(III)抗生素治疗一般在服药后2-8个小时就能出现血液浓度的高峰,开始杀灭细菌,达到消炎退热效果.假设三种抗生素治疗效果相互独立,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哪种抗生素治疗效果最佳,并说明理由.
19.(12分)在四棱锥中,平面,底面为梯形,,,,,,点,分别为线段,的中点.
(I)证明:平面;
(II)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0.(12分)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原点,焦点为圆的圆心.经过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交圆于两点,在第一象限,在第四象限.
(I)求抛物线的方程;
(II)是否存在直线,使是与的等差中项?若存在,求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12分)已知函数.
(I)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II)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将曲线上各点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得到曲线,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I)写出的极坐标方程与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II)曲线上是否存在不同的两点,(以上两点坐标均为极坐标,,),使点、到的距离都为3?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
(I)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并结合图象求出的值;
(II)若,不等式恒成立,求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B 6.B 7.B 8.B 9.A 10.C
11.C 12.B
13. 14. 15. 16.2
17.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
即解得,故,.
(2)
.
18.解:(1)由表可知,该患者共天的体温不低于39℃,记平均体温为,
℃
所以,患者体温不低于39℃的各天体温平均值为39.55℃
(2)设恰有两天在高热体温下做“项目”检查;五天中三天都在高热体温下做“项目”检查
,,
(3)“抗生素C”治疗效果最佳可使用理由:
①“抗生素B”使用期间先连续两天降温1.0℃又回升0.1℃,“抗生素C”使用期间持续降温共计1.2℃,说明“抗生素C”降温效果最好,故“抗生素C”治疗效果最佳.
②“抗生素B”治疗期间平均体温39.03℃,方差约为0.0156;“抗生素C”平均体温38℃,方差约为0.1067,“抗生素C”治疗期间体温离散程度大,说明存在某个时间节点降温效果明显,故“抗生素C”治疗效果最佳.
19.(1)证明:取中点,连接,,
因为,,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又,同理可得平面,
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又平面,所以平面.
(2)解:设点到平面的距离,连接、,
因为,,,所以,
又面,则为三棱锥的高,
所以,
因为在中,,,
所以,所以在直角中,,
因为在等腰三角形中,,,
所以,
因为, 所以,所以.
20.解:(1)根据已知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圆的方程为,∴圆心的坐标为,半径.
∴,解得.∴抛物线的方程为.
(2)∵是与的等差中项,∴.
∴.
若垂直于轴,则的方程为,代入,得.
此时,即直线不满足题意.
若不垂直于轴,设的斜率为,由已知得,的方程为.
设,由得.
∴.∵抛物线的准线为,
∴,∴,解得.
当时,化为,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满足题意,即直线满足题意.
∴存在满足要求的直线,它的方程为或.
21.解:(1)的定义域为,求导得,
令,得,,
若时,,在上恒成立,单调递增;
若时,,方程的两根为,.
当时,,,则时,,故在单调递增;
当时,,则或时,,故在和上单调递增.
综上,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由(1)知有两个极值点时,等价于方程的有两个不等正根
,,,,
此时不等式恒成立,等价于对恒成立,
可化为恒成立,
令,
则,
,,,
在恒成立,在上单调递减,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2.解:(1)曲线的普通方程为,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其极坐标方程为,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曲线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由图像可知,存在这样的点,,则,且点到直
线的距离,∴,∴.
23.解:(1)依题意,,函数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
结合图象可知.
(2)因为,故,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