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1-06-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讲 不等式
考情分析
总纲目录
考点一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考点二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考点三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高频考点)
考点一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把一元二次不等式先化为一般形式
ax
2
+
bx
+
c
>0(
a
≠
0),再求相应一元二
次方程
ax
2
+
bx
+
c
=0(
a
≠
0)的根,最后根据相应二次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位置
关系,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2.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
>0(<0)
⇔
f
(
x
)
g
(
x
)>0(<0);
(2)
≥
0(
≤
0)
⇔
f
(
x
)
g
(
x
)
≥
0(
≤
0)且
g
(
x
)
≠
0.
3.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及抽象函数不等式,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
解.
典型例题
(1)若函数
f
(
x
)=
则
f
(
x
)
≥
2的解集为
( )
A.(-
∞
,0]
∪
[4,+
∞
) B.(-
∞
,-1]
∪
[0,+
∞
)
C.(-
∞
,-1)
∪
(4,+
∞
) D.(-
∞
,-1]
∪
[4,+
∞
)
(2)已知偶函数
f
(
x
)在[0,+
∞
)上单调递减,
f
(2)=0.若
f
(
x
-1)>0,则
x
的取值范
围是
.
答案
(1)D (2)(-1,3)
解析
(1)当
x
≤
1时,
由
≥
2=
,得
x
≤
-1;
当
x
>1时,
由log
2
x
≥
2=log
2
4,得
x
≥
4.
故不等式
f
(
x
)
≥
2的解集为(-
∞
,-1]
∪
[4,+
∞
).
(2)∵
f
(2)=0,
f
(
x
-1)>0,∴
f
(
x
-1)>
f
(2),
又∵
f
(
x
)是偶函数,
∴
f
(|
x
-1|)>
f
(2),又∵
f
(
x
)在[0,+
∞
)上单调递减,
∴|
x
-1|<2,∴-2<
x
-1<2,
∴-1<
x
<3,∴
x
∈(-1,3).
不等式的求解技巧
(1)对于与函数有关的不等式,可先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转化;(2)求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第一步,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第二步,解对应的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步,若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利用“大于在两边,小
于夹中间”得不等式的解集;(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求解,要对参数进行
分类讨论.
方法归纳
跟踪集训
1.设函数
f
(
x
)=
若
f
(
x
0
)>2,则
x
0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1)
∪
(2,+
∞
) B.(-
∞
,-1)
∪
C.(-
∞
,-1)
∪
D.(-
∞
,-1)
∪
[2,+
∞
)
答案
B 不等式
f
(
x
0
)>2可化为
或
解得
x
0
>
或
x
0
<-1,故选B.
2.(2017安徽合肥模拟)设函数
f
(
x
)=
,则使
f
(
a
)+1
≥
f
(
a
+1)成立的
a
的取
值范围是
( )
A.(-
∞
,-2)
B.(-1,+
∞
)
C.(-
∞
,-2)
∪
(-1,+
∞
) D.(-
∞
,-1)
答案
C
f
(
a
)+1
≥
f
(
a
+1)
⇔
+1
≥
⇔
+
≥
0
⇔
≥
0.
∵
a
2
+3
a
+4>0对一切
a
∈R恒成立,
∴原不等式等价于(
a
+1)(
a
+2)>0,
∴
a
<-2或
a
>-1,
故所求
a
的取值范围是(-
∞
,-2)
∪
(-1,+
∞
).
考点二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1.三个重要不等式
(1)
a
,
b
∈R
+
,
a
+
b
≥
2
,当且仅当
a
=
b
时取等号.
(2)
a
,
b
∈R,
a
2
+
b
2
≥
2
ab
,当且仅当
a
=
b
时取等号.
(3)
a
,
b
∈R,
ab
≤
≤
,当且仅当
a
=
b
时取等号.
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最小值的基本法则
(1)如果
x
>0,
y
>0,
xy
=
p
(定值),当
x
=
y
时,
x
+
y
有最小值2
.(简记:积定,和有
最小值)
(2)如果
x
>0,
y
>0,
x
+
y
=
s
(定值),当
x
=
y
时,
xy
有最大值
s
2
.(简记:和定,积有最
大值)
典型例题
(1)(2017山东,12,5分)若直线
+
=1(
a
>0,
b
>0)过点(1,2),则2
a
+
b
的
最小值为
.
(2)(2017天津,13,5分)若
a
,
b
∈R,
ab
>0,则
的最小值为
.
答案
8 4
解析
(1)由题设可得
+
=1,∵
a
>0,
b
>0,
∴2
a
+
b
=(2
a
+
b
)
=2+
+
+2
≥
4+2
=8
.
故2
a
+
b
的最小值为8.
(2)∵
a
4
+4
b
4
≥
2
a
2
·2
b
2
=4
a
2
b
2
(当且仅当
a
2
=2
b
2
时“=”成立),
∴
≥
=4
ab
+
,
由于
ab
>0,∴4
ab
+
≥
2
=4
当且仅当4
ab
=
时“=”成立
,
故当且仅当
时,
的最小值为4.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应注意的问题
(1)利用基本不等式必须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原则.
(2)基本不等式在解题时一般不能直接应用,而是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和
基本不等式的“需求”寻找“结合点”,即把研究对象化成适用基本不
等式的形式,常见的转化方法有:
①
x
+
=
x
-
a
+
+
a
(
x
>
a
);
②若
+
=1,则
mx
+
ny
=(
mx
+
ny
)·1=(
mx
+
ny
)·
=
ma
+
nb
+
+
≥
ma
+
nb
+2
(字母均为正数).
(3)两次连用基本不等式,要注意等号取得条件的一致性.
方法归纳
跟踪集训
1.若
a
,
b
都是正数,则
的最小值为
( )
A.7 B.8 C.9 D.10
答案
C ∵
a
,
b
都是正数,∴
=5+
+
≥
5+2
=9,
当且仅当
b
=2
a
>0时取等号.故选C.
2.已知正数
x
,
y
满足
x
2
+2
xy
-3=0,则2
x
+
y
的最小值是
.
答案
3
解析
由题意得,
y
=
(0<
x
<
),
∴2
x
+
y
=2
x
+
=
=
≥
3,当且仅当
x
=
y
=1时,等号成立.
考点三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高频考点)
命题点
1.求可行域的面积.
2.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3.由最优解情况或可行域情况确定参数的值(范围).
1.平面区域的确定方法
平面区域的确定方法是“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区域的交集.
2.线性目标函数
z
=
ax
+
by
最值的确定方法
线性目标函数
z
=
ax
+
by
中的
z
不是直线
ax
+
by
=
z
在
y
轴上的截距,把目标函
数化为
y
=-
x
+
可得
是直线
ax
+
by
=
z
在
y
轴上的截距,要根据
b
的符号确
定目标函数在什么情况下取得最大值、什么情况下取得最小值.
典型例题
(1)(2017课标全国Ⅲ,5,5分)设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z
=
x
-
y
的取值范围是
( )
A.[-3,0]
B.[-3,2]
C.[0,2]
D.[0,3]
(2)(2017湖北四校第一次联考)若变量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z
=(
x
-1)
2
+
y
2
的最大值为
( )
A.4
B.
C.17
D.16
(3)(2017江西五市部分学校第三次联考)已知实数
x
,
y
满足不等式组
若点
P
(2
a
+
b
,3
a
-
b
)在该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12,-7] B.
C.
D.[-12,-2]
解析
(1)由题意,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易知
A
(0,3),
B
(2,0).
由图可知,目标函数
z
=
x
-
y
在点
A
,
B
处分别取得最小值与最大值,
z
min
=0-3=
-3,
z
max
=2-0=2,故
z
=
x
-
y
的取值范围是[-3,2].故选B.
(2)
z
=(
x
-1)
2
+
y
2
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
x
,
y
)与点
P
(1,0)间距离的平方.画出约
答案
(1)B (2)C (3)C
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易知
P
(1,0)与
A
(2,4)间
的距离最大,因此
z
max
=(2-1)
2
+4
2
=17.
(3)因为点
P
(2
a
+
b
,3
a
-
b
)在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所以
即
其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以
A
,
B
,
C
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包括边界).
可看作是可行域内的点
与点
M
(1,-2)连线的斜率,所以
k
MB
≤
≤
k
MC
,即-12
≤
≤
-
.
解决线性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找到可行域,再注意目标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找到目标函
数达到最值时可行域的顶点(或边界上的点),但要注意作图一定要准确,
整点问题要验证解决.
(2)画可行域时应注意区域是否包含边界.
(3)对目标函数
z
=
Ax
+
By
中
B
的符号,一定要注意
B
的正负与
z
的最值的对
应,要结合图形分析.
方法归纳
跟踪集训
1.(2017课标全国Ⅰ,7,5分)设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z
=
x
+
y
的最大
值为
( )
A.0 B.1 C.2 D.3
答案
D 作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
平移直线
x
+
y
=0,可得目标函数
z
=
x
+
y
在
A
(3,0)处取得最大值,
z
max
=3,故选
D.
2.(2017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已知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若
z
=
ax
+
y
的最大值为4,则
a
=
( )
A.3 B.2 C.-2 D.-3
答案
B 作出可行域如图.
①当
a
<0时,显然
z
=
ax
+
y
的最大值不为4;②当
a
=0时,
z
=
y
在
B
(1,1)处取得最
大值,为1,不符合题意;③当0<
a
<1时,
z
=
ax
+
y
在
B
(1,1)处取得最大值,
z
max
=
a
+1=4,故
a
=3,舍去;④当
a
=1时,
z
=
x
+
y
的最大值为2,不符合题意;⑤当
a
>1
时,
z
=
ax
+
y
在
A
(2,0)处取得最大值,
z
max
=2
a
=4,得
a
=2,符合题意.综上,
a
=2.
1.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ax
-1)(
x
+1)<0的解集是(-
∞
,-1)
∪
,则
a
=
( )
A.2 B.-2 C.-
D.
随堂检测
答案
B 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与其对应方程的关系知-1,-
是一元
二次方程
ax
2
+(
a
-1)
x
-1=0的两个根,所以-1
×
= -
,所以
a
=-2,故选B.
2.(2017山东理,7,5分)若
a
>
b
>0,且
ab
=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a
+
<
0,
b
>0,若不等式
-
-
≤
0恒成立,则
m
的最大值为
( )
A.4 B.16 C.9 D.3
答案
B ∵
a
>0,
b
>0,∴由
-
-
≤
0恒成立得
m
≤
(3
a
+
b
)=
10+
+
恒成立.∵
+
≥
2
=6,当且仅当
a
=
b
时等号成立,故1
0+
+
≥
16,∴
m
≤
16,即
m
的最大值为16.故选B.
4.(2017课标全国Ⅱ,7,5分)设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z
=2
x
+
y
的
最小值是
( )
A.-15 B.-9 C.1 D.9
答案
A 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
作出直线
l
0
:
y
=-2
x
.平移直线
l
0
,当经过点
A
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
由
得点
A
的坐标为(-6,-3).
∴
z
min
=2
×
(-6)+(-3)=-15.故选A.
相关文档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6-24120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6-2496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6-2379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6-2393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6-23131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6-2374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高难拉分攻坚2021-06-2318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基础保分强化2021-06-2327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基础保分强化2021-06-2331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仿真模拟卷四2021-06-2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