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3 MB
  • 2021-06-24 发布

2019年高考数学高分突破复习课件专题八 第2讲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 讲 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思想解读   1. 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实质就是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描述两个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刻画数量之间的本质特征,在提出数学问题时,抛开一些非数学特征,抽象出数量特征,建立明确的函数关系,并运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 有时需要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列出方程 ( 组 ) ,进而通过解方程 ( 组 ) 求得未知量 . 函数与方程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 .2.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 以形助数 ” ,把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 (2) “ 以数定形 ” ,把直观图形数量化,使形更加精确 . 热点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 应用 1  求解不等式、函数零点的问题 【例 1 】 (1) 设 0< a <1 ,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 a , a e , e a - 1 的大小关系为 (    ) 解析  (1) 设 f ( x ) = e x - x - 1 , x >0 , 则 f ′( x ) = e x - 1>0 , ∴ f ( x ) 在 (0 ,+ ∞) 上是增函数,且 f (0) = 0 , f ( x )>0 , ∴ e x - 1> x ,即 e a - 1> a . 又 y = a x (0< a <1) 在 R 上是减函数,得 a > a e , 从而 e a - 1> a > a e . 答案   (1)B   (2)B 探究提高  1. 第 (1) 题构造函数,转化为判定函数值的大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与不等式的性质求解 . 2 . 函数方程思想求解方程的根或图象交点问题 (1) 应用方程思想把函数图象交点问题转化为方程根的问题,应用函数思想把方程根的问题转化为函数零点问题 . (2) 含参数的方程问题一般通过直接构造函数或分离参数化为函数解决 . (2) 依题意, f ( x ) 在 ( - ∞ , 0) 上单调递减,且 f ( x ) 在 R 上是偶函数 . ∴ f ( x ) 在 (0 ,+ ∞) 上是增函数,且 f (1) = f ( - 1) = 1. 答案   (1)C   (2)A 又 ∵ { a n } 是正项等差数列,故 d ≥ 0 , ∴ (2 + 2 d ) 2 = (2 + d )(3 + 3 d ) ,得 d = 2 或 d =- 1( 舍去 ) , ∴ 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a n = 2 n . ∴ f ( x ) 在 [1 ,+ ∞) 上是增函数, 要使对任意的正整数 n ,不等式 b n ≤ k 恒成立, 探究提高  1. 本题完美体现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第 (2) 问利用裂项相消求 b n ,构造函数,利用单调性求 b n 的最大值 . 2 . 数列的本质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的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即为相应的解析式,因此解决数列最值 ( 范围 ) 问题的方法如下: (1) 由其表达式判断单调性,求出最值; (2) 由表达式不易判断单调性时,借助 a n + 1 - a n 的正负判断其单调性 . 【 训练 2 】 (2018· 东北三省四校二模 ) 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 d = 1 ,等比数列 { b n } 的公比 q = 2 ,若 1 是 a 1 , b 1 的等比中项,设向量 a = ( a 1 , a 2 ) , b = ( b 1 , b 2 ) ,且 a·b = 5. ( 1) 求数列 { a n } , { b n } 的通项公式; ( 2) 设 c n = 2 a n log 2 b n ,求数列 { c n } 的前 n 项和 T n . 解  (1) 依题设, a 1 b 1 = 1 ,且 a·b = 5. 数列 { a n } 的公差为 d = 1 , { b n } 的公比 q = 2 , 所以 a n = n , b n = 2 n - 1 ( n ∈ N * ). T n = ( n - 2)2 n + 1 + 4( n ∈ N * ). (2) c n = 2 a n log 2 b n = 2 n ·log 2 2 n - 1 = ( n - 1)2 n ( n ∈ N ) , T n = c 1 + c 2 + … + c n = 2 2 + 2×2 3 + 3×2 4 + … + ( n - 1)2 n , 2 T n = 2 3 + 2×2 4 + 3×2 5 + … + ( n - 1)2 n + 1 , 两式相减得, - T n = 2 2 + 2 3 + 2 4 + … + 2 n - ( n - 1)2 n + 1 , 应用 3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例 3 】 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 A (2 , 0) , B (0 , 1) 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 y = kx ( k > 0) 与 AB 相交于点 D ,与椭圆相交于 E , F 两点 . 如图,设 D ( x 0 , kx 0 ) , E ( x 1 , kx 1 ) , F ( x 2 , kx 2 ) , 其中 x 1 < x 2 ,且 x 1 , x 2 满足方程 (1 + 4 k 2 ) x 2 = 4 , (2)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 ① 式知,点 E , F 到 AB 的距离分别为 探究提高  几何中的最值是高考的热点,在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中经常出现,求解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在深刻认识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抓住函数关系,将目标量表示为一个 ( 或者多个 ) 变量的函数,然后借助于函数最值的求法来求解,这是求面积、线段长最值 ( 范围 ) 问题的基本方法 . (2) 由 c = 2 得 a 2 + 1 = 4 ,所以 a 2 = 3. 解析  (1)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三个函数 y = x 2 + 1 , y = x + 3 , y = 13 - x 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在实数集 R 上, min{ x 2 + 1 , x + 3 , 13 - x } 为 y = x + 3 上 A 点下方的射线,抛物线 AB 之间的部分,线段 BC ,与直线 y = 13 - x 点 C 下方的部分的组合图 . 显然,在区间 [0 ,+ ∞) 上,在 C 点时, y = min{ x 2 + 1 , x + 3 , 13 - x } 取得最大值 . (2) 作出 f ( x ) 的图象如图所示 . 当 x > m 时, x 2 - 2 mx + 4 m = ( x - m ) 2 + 4 m - m 2 . ∴ 要使方程 f ( x ) = b 有三个不同的根 , 则 有 4 m - m 2 < m ,即 m 2 - 3 m >0. 又 m >0 ,解得 m >3. 答案  (1)C   (2)(3 ,+ ∞) 探究提高  1. 第 (1) 题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最值,避免分段函数的讨论;第 (2) 题把函数的零点或方程的根转化为两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利用几何直观求解 . 2 . 探究方程解的问题应注意两点: (1) 讨论方程的解 ( 或函数的零点 ) 一般可构造两个函数,使问题转化为讨论两曲线的交点问题 . (2) 正确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数形结合应以快和准为原则,不要刻意去用数形结合 . 解析  ∵ x ∈ [ - 1 , 0] 时, f ( x ) = x . ∴ 当 x ∈ (0 , 1) 时,- 1< x - 1<0 , 因为 g ( x ) = f ( x ) - mx + m 有两个零点 . ∴ y = f ( x ) 的图象与直线 y = m ( x - 1) 在区间 [ - 1 , 1) 上有两个交点, y = 2 x - z 过点 B 时,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最小,此时 z = 2 x - y 取得最大值 . 答案  (1)A   (2)C 探究提高  1. 平面向量中数形结合关注点: (1) 能建系的优先根据目标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 重视坐标运算、数量积及有关几何意义求解 . 2 . 求参数范围或解不等式问题经常联系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 ( 或多个 ) 函数,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 解析  (1) 由题意,易知 a >1.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 y = ( x - 1) 2 , x ∈ (1 , 2) 及 y = log a x 的图象 . 若 y = log a x 过点 (2 , 1) ,得 log a 2 = 1 ,所以 a = 2. 根据题意,函数 y = log a x , x ∈ (1 , 2) 的图象恒在 y = ( x - 1) 2 , x ∈ (1 , 2) 的上方 . 结合图象, a 的取值范围是 (1 , 2] . (2) 因为 ( a - c )·( b - c ) = 0 ,所以 ( a - c ) ⊥ ( b - c ) . 如图所示, 答案   (1)(1 , 2]   (2)C 应用 3  圆锥曲线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例 6 】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 x 2 = 8 y ,点 F 是其焦点,点 A ( - 2 , 4) ,在此抛物线上求一点 P ,使 △ APF 的周长最小,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________. 解析  因为 ( - 2) 2 <8 × 4 ,所以点 A ( - 2 , 4) 在抛物线 x 2 = 8 y 的内部,如图,设抛物线的准线为 l ,过点 P 作 PQ ⊥ l 于点 Q ,过点 A 作 AB ⊥ l 于点 B ,连接 AQ . 则 △ APF 的周长为 | PF | + | PA | + | AF | = | PQ | + | PA | + | AF | ≥ | AQ | + | AF | ≥ | AB | + | AF | , 当且仅当 P , B , A 三点共线时, △ APF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即 | AB | + | AF |. 探究提高  1. 对于几何图形中的动态问题,应分析各个变量的变化过程,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求解 . 2 . 应用几何意义法解决问题需要熟悉常见的几何结构的代数形式,主要有: ① 比值 —— 可考虑直线的斜率; ② 二元一次式 —— 可考虑直线的截距; ③ 根式分式 —— 可考虑点到直线的距离; ④ 根式 —— 可考虑两点间的距离 . 此时 OP ⊥ AB ,且 OP ⊥ l . 答案  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