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 MB
- 2021-06-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 年 1 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
理科数学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2.若复数 满足 ,则 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
A. B. C. D.
3.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命题“若 ,则 ”的逆否命题为“若 ,则 ”;
②“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 为假命题,则 , 均为假命题;
④若命题 : , ,则 : , ;
A. B. C. D.
4.设 ,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 | 1}M x x= < { | 2 1}xN x= > M N =
{ }| 0 1x x< < { }| 0x x < { }| 1x x < ∅
z (3 4 ) 4 3i z i− = + z
4
5
4
5
− 4− 4
2 3 2 0x x− + = 1x = 1x ≠ 2 3 2 0x x− + ≠
0a ≠ 2 0a a+ ≠
p q∧ p q
p 0x R∃ ∈ 2
0 0 1 0x x+ + < p¬ x R∀ ∈ 2 1 0x x+ + ≥
1 2 3 4
x y
2 1
2 1
0
x y
x y
x y
+ ≤
+ ≥ −
− ≤
3 2z x y= −
6− 5− 1
3
− 1
3
3
2
13
6 2 11
6
6.设函数 是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且当 时, 单调递增,若数列 是等差
数列,且 ,则 的值( )
A.恒为正数 B.恒为负数 C.恒为 D.可正可负
7.已知函数 , , 的零点依次为 , , ,若
在如图所示的算法中,令 , , 则输出的结果是( )
A. B. C. D. 或
8.已知函数 ( ),若 是函数 的一条对称轴,且 ,
则 所在的直线为( )
A. B. C. D.
9.已知双曲线 : ( , ), , 分别为其左、右焦点, 为坐标原
点,若点 关于渐近线的对称点恰好落在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上,则双曲线 的
离心率是( )
A. B. C. D.
10.如图,面积为 的正方形 中有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可按下面方法估计 的面
积:在正方形 中随机投掷 个点,若 个点中有 个点落入 中,则 的面积的估
计值为 ,假设正方形 的边长为 , 的面积为 ,并向正方形 中随机投掷
个点,用以上方法估计 的面积时, 的面积的估计值与实际值之差在区间
( )f x R 0x ≥ ( )f x { }na
3 0a > 1 2 3 4 5( ) ( ) ( ) ( ) ( )f a f a f a f a f a+ + + +
0
2( ) logf x x x= + ( ) 2xg x x= + 5( ) logh x x x= + 1x 2x 3x
1a x= 2b x= 3c x=
3x 2x 1x 2x 3x
( ) sin cosf x a x b x= + x R∈ 0x x= ( )f x 0tan 2x =
( )a b,
2 0x y− = 2 0x y+ = 2 0x y− = 2 0x y+ =
C
2 2
2 2 1x y
a b
− = 0a > 0b > 1F 2F O
2F 1F 1OF C
2 3 2 3
S ABCD M M
ABCD n n m M M
m Sn ABCD 2 M 1 ABCD
10000 M M
内的概率为( )
附表:
A. B. C. D.
11.已知不等式 在 上恒成立,且函数 在 上单调递
增,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2.艾萨克·牛顿(1643 年 1 月 4 日——1727 年 3 月 31 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
物理学家,同时在数学上也有许多杰出贡献,牛顿用“作切线”的方法求函数 零点时
给出一个数列 :满足 ,我们把该数列称为牛顿数列.如果函数
( )有两个零点 , ,数列 为牛顿数列,设 ,已
知 , , 的前 项和为 ,则 等于( )
A. B. C. D.
第Ⅱ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 ,则 的公差
为 .
14.设常数 ,若 的二项展开式中含 项的系数为 ,则 .
( 0.03 0.03)− ,
10000
10000
0
( ) 0.25 0.75
k
t t t
t
P k C −
=
= × ×∑
k 2424 2425 2574 2575
( )P k 0.0403 0.0423 0.9570 0.9590
0.9287 0.9187 0.9167 0.9147
1 2x m x− < − [ ]0 2, ( ) xf x e mx= − ( )3 + ∞,
m
( ) ( )2 5−∞ + ∞, , ( ) ( 32 5 e −∞ , ,
( ) ( 22 5 e −∞ , , ( ) ( 31 5 e −∞ , ,
( )f x
{ }nx
( )
( )1
n
n n
n
f xx x f x+ = − ′
2( )f x ax bx c= + + 0a > 1 2 { }nx 2ln 1
n
n
n
xa x
−= −
1 1a = 2nx > { }na n nS 2018 1S +
2018 2019 20182 20192
{ }na n nS 4 5 24a a+ = 6 48S = { }na
a R∈ 2 5( )ax x
+ 7x 10− a =
15.已知长方体 中, , , ,点 为 的中点,则三
棱锥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16.已知 , 是非零不共线的向量,设 ,定义点集
,当 , 时,若对于任意的 ,不等式
恒成立,则实数 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
算步骤.)
17. 如图,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 .
(1)求 的大小;
(2)若 , 为 外一点, , ,求四边形 面积的
最大值.
18. 如图,已知四棱锥 , 平面 ,底面 中, ,
,且 , 为 的中点.
(1)求证:平面 平面 ;
(2)问在棱 上是否存在点 ,使 平面 ,若存在,请求出二面角
的余弦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 1 1 1ABCD A B C D− 5AB = 3AD = 1 4AA = M 1AD
1 1C MB C−
OP OQ 1
1 1
mOM OP OQM m
= ++ +
{ | }FP FM FQ FMA F
FP FQ
⋅ ⋅= =
1F 2F A∈ 3m ≥ 1 2F F k PQ≤
k
ABC△ A B C a b c (sin cos )a c B B= +
ACB∠
ABC ACB∠ = ∠ D ABC△ 2DB = 1DC = ABDC
P ABCD− PA ⊥ ABCD ABCD BC AD∥
AB AD⊥ 2 2PA AD AB BC= = = = M AD
PCM ⊥ PAD
PD Q PD ⊥ CMQ P CM Q− −
19. 某省高中男生身高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省 名男生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
,现从该生某校高三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取 名测量身高,测量发现被测学生
身高全部介于 和 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 组:第一组
,第二组 ,…,第六组 ,下图是按照上述分组方
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该学校高三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
(2)求这 名男生中身高在 以上(含 )的人数;
(3)从这 名男生中身高在 以上(含 )的人中任意抽取 人,该 中身高
排名(从高到低)在全省前 名的人数记为 ,求 的数学期望.
(附:参考数据:若 服从正态分布 ,则 ,
, .)
20. 已知抛物线 : ( )的焦点是椭圆 : ( )的右焦
点,且两曲线有公共点
(1)求椭圆 的方程;
(2)椭圆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 ,若过点 且斜率不为零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 两点,已知直线 与 相较于点 ,试判断点 是否在一定直线上?若在,
请求出定直线的方程;若不在,请说明理由.
21. 已知函数 , ,且曲线 在 处的切
线方程为 .
100000
(170.5 16)N , 50
157.5cm 187.5cm 6
[157.6 162.5, [162.5 167.5), [182.5 187.5],
50 177.5cm 177.5cm
50 177.5cm 177.5cm 2 2
130 ξ ξ
ξ 2( )N µ σ, ( ) 0.6826P µ σ ξ µ σ− < ≤ + =
( 2 2 ) 0.9544P µ σ ξ µ σ− < ≤ + = ( 3 3 ) 0.9974P µ σ ξ µ σ− < ≤ + =
C 2 2y px= 0p > M
2 2
2 2 1x y
a b
+ = 0a b> >
2 2 6( )3 3
,
M
M 1A 2A (4 0)B , l M
P Q 1A P 2A Q G G
2( ) xf x e ax= − 2( ) ln ( 1) 1g x x x x e x= − + − + ( )y f x= 1x =
1y bx= +
(1)求 , 的值;
(2)求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
(3)证明:当 时, .
请考生在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角坐标系中动点 ,参数 ,在以原点为极点、 轴正半
轴为极轴所建立的极坐标系中,动点 在曲线 : 上.
(1)求点 的轨迹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动点 的轨迹 和曲线 有两个公共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 , , ,函数 .
(1)当 时,求不等式 的解集;
(2)当 的最小值为 时,求 的值,并求 的最小值.
a b
( )f x [0 1],
0x > ( ) ( )g x f x≤
(1 cos sin )P α α+ , [0 2 )α π∈ , x
( )Q ρ θ, C sin 1cosa
θ θ ρ− =
P E C
P E C a
0a > 0b > 0c > ( )f x c a x x b= + − + +
1a b c= = = ( ) 3f x >
( )f x 3 a b c+ + 1 1 1
a b c
+ +
2018 年 1 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5:ABCBD 6-10:ACACD 11、12:BC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1) 在 中,由 ,
又
又
(2)在 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
又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 时,四边形 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18.解:方法一:(1)证明:∵ 平面 , 平面 ,
4 2− 625
16
π 3
4
ABC∆ A B C π+ + = (sin cos )a c B B= +
sin sin( )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A B C B C B C C B B∴ = + = + = +
sin cos sin sinB C C B∴ = sin 0B ≠ cos sinC C∴ =
(0, )C π∈ 4C
π∴ =
BCD△ 2, 1DB DC= =
2 2 2 2 cos 5 4cosBC BD CD BD CD D D= + − ⋅ ⋅ = −
4ABC ACB
π∠ = ∠ =
ABC∴△
1 1 1 5sin cos sin2 2 2 4ABCD ABC BCDS S S BC BC BD CD D D D∆ ∆∴ = + = ⋅ + ⋅ ⋅ = − +
5 2 sin( )4 4D
π= + −
∴ 3
4D
π= ABCD 5 24
+
PA ⊥ ABCD CM ⊂ ABCD
∴ . ∵ 为 的中点,且梯形 中 , ,
∴
∵ 平面 , 平面 ,且
∴ 平面 .
平面 , ∴平面 ⊥平面
(2)存在点 使 平面 ,在 内,过 做 垂足为
由(1) 平面 , 平面 , ,
, 平面
又 平面 , 平面 知 ,
∵平面 平面
∴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在 中, , ,
,
故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方法二:
∴以 为原点,射线 , , 分别为 , ,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
图
, , , , , ,
为 的中点,∴ ,
(1)
∴ ,
平面 , 平面 ,且
∴ 平面 .
平面 , ∴平面 ⊥平面
(2)存在点 使 平面 ,在 内,过 做 垂足为
CM PA⊥ M AD ABCD 1
2BC AD= AB AD⊥
CM AD⊥
PA ⊂ PAD AD ⊂ PAD PA AD A=
CM ⊥ PAD
CM ⊂ PCM PCM PAD
Q PD ⊥ CMQ PAD△ M MQ PD⊥ Q
CM ⊥ PAD PD ⊂ PAD CM PD∴ ⊥
MQ CM M= PD∴ ⊥ CMQ
PM ⊂ PAD MQ ⊂ PAD CM PM⊥ CM MQ⊥
PCM CMQ CM=
PMQ∠ P CM Q− −
Rt PAD△ MQ PD⊥ 2 2 5PM PA AM= + = 2 2PD =
2
2
PA MDMQ PD
×= = 10cos 10
MQPMQ PM
∠ = =
P CM Q− − 10
10
A AB AD AP x y z
2 2PA AD AB BC= = = =
(0 0 0)A , , (2 0 0)B , , (2 1 0)C , , (0 2 0)D , , (0 0 2)P , , (0 2 0)AD = , ,
(0 0 2)AP = , ,
M AD (0 1 0)M , , (2 0 0)MC = , ,
0, 0MC AD MC AP⋅ = ⋅ =
CM PA⊥ CM AD⊥
PA ⊂ PAD AD ⊂ PAD PA AD A=
CM ⊥ PAD
CM ⊂ PCM PCM PAD
Q PD ⊥ CMQ PAD△ M MQ PD⊥ Q
由(1) 平面 , 平面 , ,
, 平面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则 ,
取 .
平面
是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由图形知二面角 的平面角 是锐角,
故
所以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19.解:(1)由直方图可知该校高三年级男生平均身高为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后两组频率为 ,人数为 ,即这 名男生身高
在 以上(含 )的人数为 人
(3)∵
∴ ,而 ,
所以全省前 名的身高在 以上(含 ),这 人中 以上(含
)的有 人.
CM ⊥ PAD PD ⊂ PAD CM PD∴ ⊥
MQ CM M= PD∴ ⊥ CMQ
PCM ( )n x y z= , ,
2 0 0n MC x x⋅ = = ⇒ =
( ) (0 1 2) 2 0 2n PM x y z y z y z⋅ = ⋅ − = − = ⇒ = , , , ,
(0 2 1)n = , ,
PD ⊥ CMQ
(0 2 2)PD = − , , CMQ
P CM Q− − θ
2 10cos 105 8
n PD
n PD
θ ⋅= = =
⋅⋅
1y bx= + 10
10
160 0.1 165 0.2 170 0.3 175 0.2 180 0.1 185 0.1 171.5cm× + × + × + × + × + × =
0.2 0.2 50 10× = 50
177.5cm 177.5cm 10
(170.5 3 4 170.5 3 4) 0.9974P ξ− × < ≤ + × =
1 0.9974( 182.5) 0.00132P ξ −≥ = = 0.0013 100000 130× =
130 182.5cm 182.5cm 50 182.5cm
182.5cm 5
P
A
B C
DM
x
y
z
随机变量 可取 , , ,于是
,
∴ .
20.解:(1)将 代入抛物线 得
∴抛物线的焦点为 ,则椭圆 中 ,
又点 在椭圆 上,
∴ , 解得 ,
椭圆 的方程为
(2)方法一
当点 为椭圆的上顶点时,直线 的方程为 ,此时点 ,
,则直线 和直线 ,联立
,解得 ,
当点 为椭圆的下顶点时,由对称性知: .
猜想点 在直线 上,证明如下:
由条件可得直线 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 ,
联立方程 ,
消 得: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
ξ 0 1 2
2 1 1
5 5 5
2 2
10 10
10 2 25 5( 0) , ( 1)45 9 45 9
C C Cp PC C
ξ ξ= = = = = = =
2
5
2
10
10 2(ξ 2) 45 9
CP C
= = = =
2 5 20 1 2 19 9 9Eξ = × + × + × =
2 2 6( )3 3
, 2: 2C y px= 2p =
(1, 0) M 1c =
2 2 6( , )3 3
M
2 2
2 2
1
4 24 19 9
a b
a b
− = + =
3,4 22 == ba
M
2 2
14 3
x y+ =
P l 03443 =−+ yx )3,0(P
)5
33,5
8(Q 03223:1
=+− yxl PA 036233:2
=−+ yxl QA
=−+
=+−
036233
03223
yx
yx )2
33,1(G
P )2
33,1( −G
G 1=x
PQ : ( 4) ( 0)PQ y k x k= − ≠
=−+
−=
01243
)4(
22 yx
xky
y 0126432)43( 2222 =−+−+ kxkxk
0)41(916)316)(43(4432 22242 >−⋅=−+⋅−=∆ kkkk 2 10 4k∴ < <
设 ,则 ,
则直线 与直线
联立两直线方程得 (其中 为 点横坐标)
将 代入上述方程中可得 ,
即 ,
即证
将 代入上式可得
,此式成立
∴点 在定直线 上.
方法二
由条件可得直线 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
联立方程 ,
消 得: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
设 ,则 ,
由 , , 三点共线,有:
由 , , 三点共线,有:
上两式相比得
),(),,( 2211 yxQyxP 2
2
21 43
32
k
kxx +=+ )(43
1264
2
2
21 ∗+
−=⋅
k
kxx
)2(2:
1
1
1
++= xx
yyl PA )2(2:
2
2
2
−−= xx
yyl QA
)2(2)2(2 2
2
1
1 −−=++ xx
yxx
y x G
1=x 22
3
2
2
1
1
−
−=+ x
y
x
y
)2)(4()2)(4(3 1221 +−−=−− xxkxxk
016)(104 2121 =++− xxxx
)(∗ 1643
3210
43
)1264(4
2
2
2
2
++
×−+
−×
k
k
k
k
043
)4320316(16
2
222
=+
++−−=
k
kkk
G 1=x
PQ : ( 4) ( 0)PQ y k x k= − ≠
=−+
−=
01243
)4(
22 yx
xky
y 0126432)43( 2222 =−+−+ kxkxk
0)41(916)316)(43(4432 22242 >−⋅=−+⋅−=∆ kkkk 2 10 4k∴ < <
),(),,(),,( 332211 yxGyxQyxP 2
2
21 43
32
k
kxx +=+
2
2
21 43
1264
k
kxx +
−=⋅
2
2
21
2
2121 43
41124)( k
kxxxxxx +
−=−+=−∴
1A P G 22 3
3
1
1
+=+ x
y
x
y
2A Q G 22 2
2
3
3
−=− x
y
x
y
)2)(4(
)2)(4(
)2(
)2(
2
2
21
12
21
12
3
3
−−
+−=−
+=−
+
xxk
xxk
xy
xy
x
x
,
解得
∴点 在定直线 上.
21.解:(1)由题设得 ,∴ ,
解得, .
(2)由(1)知, ,
令函数 ,∴ ,
当 时, , 递减;
当 时, , 递增;∴ ,即
∴当 时, ,且仅当 时 ,
故 在 上单调递增,
∴ ;
(3)由题要证:当 时, ,
即证: ,
因为 ,且曲线 在 处的切线方程为 ,
故可猜测:当 且 时, 的图象恒在切线 的上方.
下面证明:当 时, ,
证明:设 , ,
则 ,令 , ,
当 时, , 单调递减;
当 时, , 单调递增,
1 2 1 2 2 1
1 2 1 2 1 2
( ) 3( ) 8 33( ) ( ) 8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13 =x
G 1=x
( ) 2xf x e ax′ = − ( )1 2
(1) 1
f e a b
f e a b
′ = − = = − = +
1 2a b e= = −,
( ) 2xf x e x= −
( ) 1xh x e x= − − ( ) 1xh x e′ = −
0x < ( ) 0h x′ < ( )h x
0x > ( ) 0h x′ > ( )h x ( ) (0) 0h x h≥ = 1xe x≥ +
[ ]0,1x∈ ( ) 2 1 2 1 0xf x e x x x x′ = − ≥ + − = − ≥ 1x = ( ) 0f x′ =
( )f x [ ]0,1
( ) ( )min 0 1f x f= =
0x > ( ) ( )g x f x≤
( )1 ln 1 0xe e x x x+ − − − ≥
(0) 1f = ( )y f x= 1x = ( 2) 1y e x= − +
0x > 1x ≠ ( )f x ( 2) 1y e x= − +
0x > ( ) ( 2) 1f x e x≥ − +
( ) ( ) ( 2) 1x f x e xϕ = − − − 0x >
( ) 2 ( 2)xx e x eϕ′ = − − − ( ) ( )F x xϕ′= ( ) 2xF x e′ = −
(0,ln 2)x∈ ( ) 0F x′ < ( )xϕ′
(ln 2, )x∈ +∞ ( ) 0F x′ > ( )xϕ′
又 , , ,
所以,存在 ,使得 ,
当 时, ;当 ,
故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又 ,∴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故 .
由(2)知, ,故 ,∴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所以, .
即 .所以, ,
即 成立,当 时等号成立.
故:当 时, , 12 分
方法二:要证 ,等价于 ,又
,可转化为证明
令 ,
,
,因此当 时, , 单调递增;当 时, ,
单调递减;
有最大值 ,即 恒成立,即当 时,
22.解:(1)设点 的坐标为 ,则有
消去参数 ,可得 ,为点 的轨迹 的方程;
(0) 3 0eϕ′ = − > (1) 0ϕ′ = 0 ln 2 1< < (ln 2) 0ϕ′ <
( )0 0,1x ∈ ( ) 0xϕ′ =
( ) ( )00, 1,x x∈ +∞ ( ) 0xϕ′ > ( )0 ,1x x∈ ( ) 0xϕ′ <
( )xϕ ( )00, x ( )0 ,1x ( )1,+∞
( ) ( )0 1 0ϕ ϕ= = ( ) ( )2 2 1 0xx e x e xϕ = − − − − ≥ 1x =
( )2 1 0
xe e x x xx
+ − − ≥ >,
1xe x≥ + ( )ln 1x x≥ + 1 lnx x− ≥ 1x =
( )2 1 ln 1
xe e x x xx
+ − − ≥ ≥ +
( )2 1 ln 1
xe e x xx
+ − − ≥ + ( )2 1 lnxe e x x x x+ − − ≥ +
( )1 ln 1 0xe e x x x+ − − − ≥ 1x =
0x > ( ) ( )g x f x≤
2 2ln ( 1) 1 xx x x e x e x− + − + ≤ − ln ( 1) 1 0xx x e x e+ − + − ≤
0x > 1ln 1 0
xex e x x
+ − + − ≤
1( ) ln 1
xeF x x e x x
= + − + −
2 2 2
1 1 ( 1) ( 1)(1 )( )
x xe x x eF x x x x x
− − −′ = − − =
0x > (0,1)x∈ ( ) 0F x′ > ( )F x (1,+ )x∈ ∞ ( ) 0F x′ <
( )F x
( )F x∴ (1) 0F = ( ) 0F x ≤ 0x > ( ) ( )g x f x≤
P ( ),x y 1 cos ,sin
x
y
α
α
= +
=
[ )0,2α π∈
α 2 2( 1) 1x y− + = P E
由曲线 : ,得 ,且 ,
由 , 故曲线 的方程为: ;
(2)曲线 的方程为: ,即
表示过点 ,斜率为 的直线,
动点 的轨迹 是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由轨迹 和曲线 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图形可得 .
(或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和 去求)
23. 解:(1)
或 或 ,
解得 或 .
(2)
.
当且仅当 时取得最小值 .
C sin 1cosa
θ θ ρ− = sin cosa aρ θ ρ θ− = 0a ≠
sin yρ θ = cos xρ θ = C 0ax y a− + = ( 0)a ≠
C 0ax y a− + = ( 0)a ≠ ( 1)y a x= + ( 0)a ≠
( )1 0− , a
P E ( )1,0 1
E C 3 3( ,0) (0, )3 3a∈ −
0a ≠
( ) 1 1 1f x x x= − + + +
1
1 2 3
x
x
≤ −∴ − >
1 1
3 3
x− < <
>
1
2 1 3
x
x
≥
+ >
{ | 1x x < − 1}x >
( ) 3f x c a x x b a x x b c a b c a b c=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33 3
b a c a c ba b ca b c a b c a b a c b c
+ + = + + + + = + + + + + +
( )1 3 2 2 2 33
≥ + + + =
1a b c=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