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7-01 发布

数学理卷·2019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7-10)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成都石室中学 2017 年 10 月高二月考 数学(理科)试卷 (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中,点 关于 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2. 若 、 表示两条直线, 表示平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 若 , ,则 B.若 , ,则 C.若 , ,则 D.若 , ,则 3. 空间四边形 中, , , ,点 在 上,且 ,点 为 中点,则 等于 A. B. C. D. 4.设双曲线 的虚轴长为 ,焦距为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为 A. B. C. D. 5.直线 经过 , 两点 ,那么直线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已知椭圆与双曲线 的焦点相同,且它们的离心率的乘积等于 ,则此椭圆的 方程为 A. B. C. D. 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 B. C. D. Oxyz (1, 2,3)M − xOz .( 1, 2,3)A − − .(1, 2, 3)B − − .( 1,2, 3)C − − .(1,2,3)D a b α α⊥a ba ⊥ α//b α//a ba ⊥ α⊥b α⊥a b α⊂ ba ⊥ α//a α//b ba // OABC OA a=  OB b=  OC c=  M OA 1 3OM OA=  N BC MN 1 1 1 2 3 2a b c− +   1 1 1 3 2 2a b c− + +   1 1 1 2 2 2a b c+ −  1 1 1 3 3 2a b c+ −  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2 2 3 2y x= ± 2y x= ± 2 2y x= ± 1 2y x= ± l )1,2(A 1(1, 2)B m m + − ( 0)m > l [ , )4 2 π π [0, ] ( , )4 2 π π π ]4,0[ π [0, ) ( , )4 2 π π π 2 2 14 12 y x− = 8 5 2 2 19 25 x y+ = 2 2 125 9 x y+ = 2 2 15 x y+ = 2 2 15 yx + = 21 3+ 18 3+ 21 18 8.在正三棱柱 中,点 为 的中点,点 是线段 上的动点,则关于 点 到平面 的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A.点 运动到点 时距离最小 B.点 运动到线段 的中点时距离最大 C.点 运动到点 时距离最大 D.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定值 9. 如果点 既在平面区域 上, 且又在曲线 ( )上,则 的最小值为 A. B. C. D. 10.设 为双曲线 : 的左焦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依次与双曲 线 的左、右支交于点 ,若 ,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1.在长方体 中,点 分别是棱 上的 动点, ,直线 与平面 成 角,则三棱 锥 体积的最小值是 A. B. C. D. 12.设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其焦距为 ,点 在椭圆的外部,点 是椭圆 上的动点,且 恒成立,则椭 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1 1 1ABC A B C− D AC M 1AB M 1C BD M A M 1AB M 1B M 1C BD P 2 0 2 0 2 2 x y x y y x − + ≥  + − ≤  ≥ + 2 2 2 4 x y m+ = 0m > m 1 2 1 2 2 1 4 F C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C ,P Q 3FQ PF= 60FPQ∠ =  3 1 3+ 2 3+ 3 2 3+ ABCD A B C D′ ′ ′ ′− ,P Q ,BC CD 4, 3, 2 3BC CD CC′= = = CC′ PQC′ 30° C PQC′− 8 3 3 6 15 5 10 3 3 16 3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1 2F F、 2c , 2 aQ c     P C 1 1 2 5 3PF PQ F F+ < M D C 1 B 1 A 1 C B A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到其渐近线距离为 ,则 的值为______. 14.矩形 中, 沿 将矩形 折成一个大小为 的二面角 ,则四面体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15.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弦 过 ,若 的内切圆的周长为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则 =. 16.已知两定点 和一动点 ,给出下列结论: ①若 ,则点 的轨迹是椭圆; ②若 ,则点 的轨迹是双曲线; ③若 ,则点 的轨迹是圆; ④若 ,则点 的轨迹关于原点对称; ⑤若直线 斜率之积等于 ,则点 的轨迹是椭圆(除长轴两端点).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在 中,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已知 . (Ⅰ)求 的值;(Ⅱ)若 ,求 .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圆 经过 和 ,且圆 在直线 上, (Ⅰ)求圆 的标准方程; (Ⅱ)若直线 垂直于直线 且与圆 相切.求直线 的方程. 30, 4      2 3,2 4       2 ,12       3 ,14      2 2 14 x y k + = 3 k ABCD 8, 6,AB BC= = AC ABCD 2 π B AC D− − ABCD 2 2 125 16 x y+ = 1 2, ,F F AB 1F 2ABF∆ 2 ,π ,A B 1 1 2 2( , ),( , ),x y x y 2 1| |y y− 1 2( 1,0), (1,0)F F− P 1 2| | | | 2PF PF+ = P 1 2| | | | 1PF PF− = P 1 2 | | ( 0, 1)| | PF PF λ λ λ= > ≠ P 2 1 2| | | | ( 0)PF PF a a= ≠ P 1 2PF PF与 m ( 0)m ≠ P ABC∆ A B C a b c 2sin( ) 2sin ( )2 4 CA B π− = − sin cosA B 2 3 3 a b = B C (1,1)A (2, 2)B − C :3 4 1 0l x y− + = C m l C m D’ ’ A B C D O A’ B’ C’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在正方体 中, 是 的中心, 分别是线段 上的动点,且 . (Ⅰ)若直线 平面 ,求实数 的值; (Ⅱ)若 ,正方体 的棱长为 ,求平面 和平面 所成二面 角的余弦值.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双曲线 渐近线方程为 , 为坐 标原点,点 在双曲线上. (Ⅰ)求双曲线的方程; (Ⅱ)已知 为双曲线上不同两点,点 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求 的值.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四棱柱 的底面 是菱形, , , . (Ⅰ)证明:平面 平面 ; (Ⅱ)若 ,直线 上是否存在点 , 使得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圆 ,圆心为 ,定点 , 为圆 上一点,线段 上一点 满足 ,直线 上一点 ,满足 . F E O A D D'A' CB C'B' E F O A D D'A' CB C'B' ABCD A B C D′ ′ ′ ′− O A BD′∆ ,E F ,A C C D′ ′ ′ ( ), 1 ( )A E A C C F C D Rλ λ λ′ ′ ′ ′ ′= = − ∈    / /OE BC D′ λ 1 2 λ = ABCD A B C D′ ′ ′ ′− 2 BEF A BD′ 2 2 2 2 1( 0)x y b aa b − = > > 3y x= ± O ( 3, 3)M − ,P Q O PQ 2 2 1 1 OP OQ + ABCD A B C D′ ′ ′ ′− ABCD AC BD O= 2A B A D′ ′= = 2AB AA′= = ACO′ ⊥ BBDD′ ′ 60BAD∠ =  B C′ M AM ABA′ 10 35 B M MC ′ 2 2 1 :( 1) 8F x y+ + = 1F 2 (1,0)F P 1F 2PF N 2 22PF NF=  1PF Q 2 0QN PF⋅ =  (Ⅰ)求点 的轨迹 的方程; (Ⅱ) 为坐标原点,⊙ 是以 为直径的圆,直线 与⊙ 相切,并与轨 迹 交于不同的两点 .当 且满足 时,求 面积 的取值 范 围. 成都石室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上期高 2019 届 10 月月考 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B C B A A D C B A D 二. 填空题 13. 14. 15. 16.③④ 三. 解答题 17.(Ⅰ) , 故 ,∴ .………………5 分 (Ⅱ)由正弦定理得 , 由(Ⅰ)知 , ∴ , ∴ 或 , ∴ 或 .………………10 分 18.(Ⅰ)圆 的标准方程为: ………………………6 分 (Ⅱ) …………………12 分 19.(1)取 的中点 , ∵ 是正 的中心 ∴点 在 上,且 , Q C O O 21FF mkxyl +=: O C BA, λ=⋅OBOA 3 4[ , ]5 5 λ ∈ OAB∆ S 9− 100π 10 3 sin( ) 1 cos( )2A B C π− = − − 1 sinC= − 1 sin( )A B= − + 2sin cos 1A B = 1sin cos 2A B = sin 2 3 sin 3 A a B b = = 2 3 3 1sin cos sin cos sin 23 3 2A B B B B= = = 3sin 2 2B = 2 3B π= 2 3 π 6B π= 3 π C 2 2( 3) ( 2) 25x y+ + + = 4 3 7 0,4 3 43 0x y x y+ − = + + = BD M O ABD′∆ O AM′ 2A O OM ′ = z y x A B C D O 1A 1B 1C1D ∵当 时, 平面 , ∴ .…………6 分 (2)当 时,点 分别是 的中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计算得 .…………12 分 20. (Ⅰ) …………4 分 (Ⅱ)由题意设 OP 直线方程为 ,OQ 直线方程为 . ,即 P 点坐标为 , 同理 Q 点坐标为 ,得 …………12 分 21.(Ⅰ)证明:由 ,O 为 的中点,则 . 又因为 是菱形,所以 .因为 , 所以 平面 .因为 平面 , 所以平面 平面 .……………………5 分 (Ⅱ)由 , 是菱形,可得 , 由 ,可得 . 在 中,由 ,可得 .可得 两两相互垂直. 以 为原点, , , 方向为 , ,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 , 由 ,可得 , . 设 , , OE ′∥CM ∥OE BC D′ 3 2=λ 2 1=λ FE, AC CD′ ′ ′, 33 335cos = ⋅ ⋅ = nm nmθ 2 2 12 6 x y− = y kx= 1y xk = − 2 2 2 2 1 62 6 3 x y x ky kx  − = ⇒ = − = 2 2 2 6 6( , )3 3 k k k− − 2 2 2 6 6( , )3 1 3 1 k k k− − 2 2 1 1 1 3OP OQ + = 1 1A B A D= BD AO BD⊥ ABCD CO BD⊥ 1AO CO O= BD⊥ 1ACO BD⊂ 1 1BBDD 1 1BBDD⊥ 1ACO 60BAD∠ =  ABCD 1BO= 3AO = 1 2A B = 1 1A O = 1AOA 1 2AA = 1AO AO⊥ 1, ,OA OB OA O O B O C 1OA x y z ( )1,0,0B ( )0, 3, 0C ( )0, 3,0A − ( )1 0,0,1A ( )1 1 1 0, 3,1CC BB AA= ==   ( )1 0, 2 3,1C ( )1 1, 3,1B 0 0 0( , , z )M x y 1 1 ( ,0, )B M B Cλ λ λ= = − −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因为 , ,所以 得 . 所以 所以 或 ……………………12 分 22.(Ⅰ) 为线段 中点 为线段 的中垂线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 的轨迹以以 为焦点的椭圆,且 则 轨迹 C 的方程为: ……………………3 分 (Ⅱ)∵圆 O 与直线 l 相切,∴ ,即 m2=k2+1,由 ,消去 y:(1+2k2) x2+4kmx+2m2﹣2=0,∵直线 l 与椭圆交于两个不同点,∴△>0,∴k2>0,设 A(x1,y1),B (x2,y2),则 x1+x2=﹣ , ,y1y2=(kx1+m)(kx2+m)= = , =x1x2+y1y2= =λ, 解得: ,…………8 分 S=S△AOB= == ,设 μ=k4+k2,则 , …………12 分 1 1 (1 , 2 3,1 )AM AB B M λ λ= + = − −   1ABB ( ), ,x y z=n ( )1, 3, 0AB = ( )1 0, 3,1BB = 3 0, 3 0. x y y z  + = + = ( )3,1, 3= − −n 2 2 3 10 1 7sin cos , .35 4 267 2 4 14 AM λ θ λ λ λ λ = < >= = ⇒ = = − − +   或n 1 1= 3 B M MC 1 7= .33 B M MC 2 22PF NF=   N∴ 2PF 2 0QN PF⋅ =   QN∴ 2PF 2QP QF∴ = 1 1 1 2 2 2FP FQ QP FQ QF= + = + = ∴ Q 1 2,F F 2, 1a c= = Q 2 2 12 x y+ = 21 23 k≤ ≤ 4 69 µ≤ ≤ 2 2 2 3,5 5S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