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7-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微专题 48 多变量表达式的范围——数形结合
一、基础知识:
1、数形结合的适用范围:
(1)题目条件中含有多个不等关系,经过分析后可得到关于两个变量的不等式组
(2)所求的表达式具备一定的几何意义(截距,斜率,距离等)
2、如果满足以上情况,则可以考虑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
3、高中知识中的“线性规划”即为数形结合求多变量表达式范围的一种特殊情形,其条件与
所求为双变量的一次表达式
4、有些利用数形结合解决的题目也可以使用放缩消元的方式进行处理,这要看所给的不等条
件(尤其是不等号方向)是否有利于进行放缩。
二、典型例题
例 1:三次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思路:先由减函数的条件得到 的关系, ,所以 时,
恒 成 立 , 通 过 二 次 函 数 图 像 可 知 :
,由关于 的不等式组可
想到利用线性规划求得 的取值范围,通过作图可得
答案:D
例 2:设 是定义在 上的增函数,且对于任意的 都有 恒成立,
如果实数 满足不等式组 ,那么 的取值范围
是( )
A. B. C. D.
3 2 , ,f x x bx cx d b c d R 1,2 b c
15, 2
15, 2
15, 2
15, 2
,b c ' 23 2f x x bx c 1,2x
' 0f x
'
'
1 0 2 3 0
4 12 02 0
f b c
b cf
,b c
b c
15
2b c
f x R x 1 1 0f x f x
,m n 2 26 23 8 0
3
f m m f n n
m
2 2m n
3,7 9,25 13,49 9,49
思路:首先考虑变形 ,若想得到 的关系,那么需要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将函数值的大小转变为括号内式子的大小。由 可
得: ,所以 关于 中心对称,即 ,所以:
,
利用 单调递增可得: ,所以
满足的条件为 ①,所求 可
视为点 到原点距离的平方,考虑数形结合。将①作出可
行域,为以 为圆心,半径为 的圆的右边部分(内
部),观察图像可得该右半圆距离原点的距离范围是 ,
所以
答案:C
例 3:已知函数 是 上的减函数,函数 的图像关于点 对称,若
实数 满足不等式 ,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思路:从所求出发可联想到 与 连线的斜率,先分析
已知条件,由 对称性可知 为奇函数,再结合单
调递减的性质可将所解不等式进行变形:
,即 ,所以有
。再结合 可作出可行域(如图),数形结合可知 的范围是
答案:
2 26 23 8 0f m m f n n ,m n
1 1 0f x f x
1 1f x f x f x 1,0 2f x f x
2 2 2 2 26 23 8 0 6 23 8 2 8f m m f n n f m m f n n f n n
f x 2 22 26 23 2 8 3 4 4m m n n m n ,m n
2 23 4 4
3
m n
m
2 2m n
,m n
3,4C 2
13,7
2 2 13,49m n
y f x R 1y f x 1,0
,x y 2 22 2f x x f y y 1 4x y
x
,x y 0,0
1f x f x
2 2 2 22 2 2 2f x x f y y f x x f y y
2 22 2x x y y 2 2 2 0x y x y
2 0x y x y 1 4x y
x
1 ,12
1 ,12
例 4 : 已 知 是 三 次 函 数 的 两 个 极 值 点 , 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思 路 : 由 极 值 点 可 想 到 方 程 的 根 , , 依 题 意 可 得 :
的两根分别在 中,由二次函
数图像可知: ,且所求
可视为 与定点 连线的斜率,所以想到线
性规划,通过作出可行域,数形结合可知 的范围是
答案:A
例 5:已知实系数方程 的三个根可以作为一椭圆,一双曲线,一抛物线
的离心率,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思路:以抛物线离心率为突破口可得 是方程的根,设
,则 ,从而
, 进 而 因 式 分 解 可 知
,所以椭圆与双曲线的离
心 率 满 足 方 程 , 设
,则由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的范围可知 一根在
,一根在 ,所以 ,由不等式组想到利用线性规划
, 3 21 1 2 ,3 2f x x ax bx a b R
0,1 , 1,2 2
1
b
a
1 ,14
1 ,12
1 1,2 4
1 1,2 2
' 0f x ' 2 2f x x ax b
2 2 0x ax b 0,1 , 1,2
'
'
'
0 0 0
1 0 2 1 0
4 2 2 02 0
f b
f a b
a bf
2
1
b
a
,a b 1,2
2
1
b
a
1 ,14
3 2 0x ax bx c
b
a
1x
3 2f x x ax bx c 1 1 0f a b c
1c a b
21 1 1 0x x a x a b
2 1 1 0x a x a b
2 1 1g x x a x a b 0g x
0,1 1,
0 0 1 0
2 3 01 0
g a b
a bg
求 的范围,即可行域中的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范围。通过作图即可得到
答案:
例 6:已知三个正实数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思 路 : 考 虑 将 条 件 向 与 有 关 的 式 子 进 行 变 形 , 从 而 找 到 关 于 的 条 件 :
,可发现不等式组只与
相 关 , 不 妨 设 ,则不 等 式 组 转 化 为 :
即 ,所求恰好为 的范围,作出可行域即可
得到 的范围为
答案:
例 7:设 是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任意一点,向量 ,
,若 ,则 的最大值为( )
A.4 B.3 C.5 D.6
思路:本题的变量较多,首先要确定核心的变
量。题目所求为 的表达式。所以可视其为核
心变量,若要求得 的最值,条件需要关于
b
a
12, 2
b
a
12, 2
b
a
, ,a b c 2 , 2b a c b a b c a a
b
a
b
a
b
2 1 2
22 1
a cb a c b b b
a c aa b c a b b b
,a c
b b ,a cx yb b
1 2
1 2
x y
x y x
1 2
1 0
2 1 0
x y
x y
x y
x
x 2 3,3 2
2 3,3 2
P
0, 0
1
3
x y
x y
x y
1,1m
2,1n ,OP m n R
,
的不等式组。所以考虑利用 与 的关系将原先关于 的不等式组替换为关于
的等式组即可
解:设
,代入到约束条件中可得: ,作出可行域即可解出 的最大
值为
答案:A
例 8:若实数 满足条件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思 路 : 考 虑 所 求 式 子 中 可 变 为 , 所 以 原 式 变 形 为 :
,可视为关于 的二次函数,设 ,其几何含义为
与 连线的斜率,则由双曲线性质可知该斜率的绝对值小于渐近线的斜率,即
,则
答案:
小炼有话说:本题也可以考虑利用三角换元。设 ,从而原式转化
为: ,由 可知
的范围为
例 9:(2016,天津六校联考)已知实数 满足 ,则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
思路:由 ,可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圆模型: ,则圆上的点
为 ,所求分式可联想到斜率,即 可视为 两点连线的斜率。数
形 结 合 可 得 : 过 的 直 线 与 圆 有 公 共 点 时 斜 率 的 取 值 范 围 , 设
, ,x y , ,x y
,
,P x y , , 2 ,OP x y m n
2x
y
2 0
0
1
2 3 3
4
,x y 2 2 1x y 2
1 2y
x x
2
1
x
2 2
2
x y
x
22 2
2
2 2 1x y y y y
x x x x
y
x
yt x
,x y 0,0
1,1t 22 2 1 1 2 2,2f t t t t
2,2
1 sin, tancos cosx y
22 2cos 2 tan cos 1 sin 2sin sin 1 2 sin 1,1
2sin 1 2 2,2
, ,a b c 2 2 2, 0a b c c 2
b
a c
2 2 2, 0a b c c 2 2 2x y c
,a b 2
bk a c , , 2 ,0a b c
2 ,0c l k
,即 ,解得:
答案:
例 10:(2012 江苏)已知正数 满足: ,则 的
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思 路 : 可 先 将 所 给 不 等 式 进 行 变 形 : ,
,从而将所给不等式转化为关于 的关系,为
了 视 觉 效 果 可 设 , 则 已 知 条 件 为 :
,而所求为 ,即可行域中的点
与 连线的斜率。数形结合即可得到斜率的范围
是 , 其 中 为 与 原 点 连 线 的 斜 率 ,
为过原点且与曲线 相切的切线斜率
答案:
小炼有话说:本题也可以用放缩的方法求得最值,过程如下:
因为
另一方面:
,设 ,则
可得 在 单调递减,在 单调递增
: 2 2 0l y k x c kx y kc 2
2
1O l
kcd c
k
3 3,3 3k
3 3,3 3
, ,a b c 5 3 4 , ln lnc a b c a c b a c c b
a
35 3 4 5 4a b ac a b c a c c c
ln ln ln lnb b ac b a c c c ac c c ,b a
c c
,a bx yc c
ln
5 3
4
xy x y e
y x
y x
b
b yc
aa x
c
,x y 0,0
,7e 7y
x 1 7,2 2A
y ex xy e
,7e
, , 0a b c
5 3 4c a b c a 5 3 4 2cc a c a a
4 4 1 4 2 1 7b cb c a a a
ln ln ln bc b a c c c ac
1 1
ln ln
b
b c
b ba ac c c
ln
xf x x
'
2
ln 1
ln
xf x
x
f x 0,e ,e
,即 ,令 ,则有
综上所述:
minf x f e e f x f e e bx c
ln
b
c eb
c
ln
b
b c eba
c
,7b 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