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4.50 KB
- 2021-07-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47讲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015·湖南卷,13
2014·四川卷,14
2014·江苏卷,11
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已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参数,求直线的交点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对称问题,过定点的直线系问题.
分值:3~5分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①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则有l1∥l2⇔__k1=k2__;
②当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的关系为__平行__.
(2)两条直线垂直
①如果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存在,设为k1,k2,则l1⊥l2⇔__k1k2=-1__;
②如果l1,l2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则l1与l2的关系为__垂直__.
2.两条直线的交点
3.三种距离
点P1( x1,y1),P2(x2,y2)之间的距离
=____
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
d=____
两条平行线Ax+ By+C1=0与Ax+By+C2=0间的距离
d=____
4.必会结论
(1)与直线Ax+By+C=0(A2+B2≠0)垂直和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
①垂直:Bx-Ay+m=0;
②平行:Ax+By+n=0.
(2)与对称问题相关的两个结论:
①点P(x0,y0)关于A(a,b)的对称点为P′(2a-x0,2b-y0).
②设点P(x0,y0)关于直线y=kx+b的对称点为P′(x′,y′).
则有可求出x′,y′.
1.思维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若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解,则两直线相交.( × )
(2)点P(x0,y0)到直线y=kx+b的距离为.( × )
(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 )
(4)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也可以看作是两条直线上各取一点的最短距离.( √ )
(5)若点A,B关于直线l:y=kx+b(k≠0)对称,则直线AB的斜率等于-,且线段AB的中点在直线l上.( √ )
解析 (1)错误.当方程组有唯一解时两条直线相交,若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则两条直线重合.
(2)错误.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必须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即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
(3)正确.因为最小值就是由该点向直线所作的垂线段的长,即点到直线的距离.
(4)正确.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公垂线段的长,即两条直线上各取一点的最短距离.
(5)正确.根据对称性可知直线AB与直线l垂直且直线l平分线段AB,所以直线AB的斜率等于-,且线段AB的中点在直线l上.
2.已知l1的倾斜角为45°,l2经过点P(-2,-1),Q(3,m),若l1⊥l2,则实数m=( B )
A.6 B.-6
C.5 D.-5
解析 由已知得k1=1,k2=.
∵l1⊥l2,∴k1k2=-1,∴1×=-1,即m=-6.
3.点(0,-1)到直线x+2y=3的距离为( B )
A. B.
C.5 D.
解析 d==.
4.点(a,b)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是( B )
A.(-a-1,-b-1) B.(-b-1,-a-1)
C.(-a,-b) D.(-b,-a)
解析 设对称点为(x′,y′),则
解得x′=-b-1,y′=-a-1.
5.直线l1:x-y=0与直线l2:2x-3y+1=0的交点在直线mx+3y+5=0上,则m的值为( D )
A.3 B.5
C.-5 D.-8
解析 由得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1,1),
所以m+3+5=0,m=-8.
一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问题中的注意点
(1)当直线方程中存在字母参数时,不仅要考虑到斜率存在的一般情况,也要考虑到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况.同时还要注意x,y的系数不能同时为零这一隐含条件.
(2)在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时,也可直接利用直线方程的系数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例1】 已知两条直线l1:ax-by+4=0和l2:(a-1)x+y+b=0,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b的值.
(1)l1⊥l2,且l1过点(-3,-1);
(2)l1∥l2,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解析 (1)由已知可得l2的斜率存在,且k2=1-a.
若k2=0,则1-a=0,a=1.
∵l1⊥l2,直线l1的斜率k1必不存在,即b=0.
又∵l1过点(-3,-1),∴-3a+4=0,即a=(矛盾),
∴此种情况不存在,∴k2≠0,即k1,k2都存在.
∵k2=1-a,k1=,l1⊥l2,
∴k1k2=-1,即(1-a)=-1.(*)
又∵l1过点(-3,-1),∴-3a+b+4=0.(**)
由(*)(**)联立,解得a=2,b=2.
(2)∵l2的斜率存在,l1∥l2,∴直线l1的斜率存在,
k1=k2,即=1-a,①
又∵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且l1∥l2,
∴l1,l2在y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即=b,②
联立①②,解得或
∴a=2,b=-2或a=,b=2.
二 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
常用的直线系方程
(1)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是Ax+By+m=0(m≠C).
(2)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系是Bx-Ay+m=0.
(3)过直线l1:A1x+B1y+C1 =0与l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是A1x+B1y+C1+m(A2x+B2y+C2)=0,但不包括l2.
【例2】 求经过直线l1:3x+2y-1=0和l2:5x+2y+1=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l3:3x-5y+6=0的直线l的方程.
解析 先解方程组
得l1,l2的交点坐标为(-1,2),
由于l⊥l3,故l是直线系5x+3y+C=0中的一条,而l过l1,l2的交点(-1,2),故5×(-1)+3×2+C=0,由此求出C=-1,
故l的方程为5x+3y-1=0.
三 距离公式的应用
利用距离公式应注意的问题
(1)点P(x0,y0)到直线x=a的距离d=,到直线y=b的距离d=.
(2)应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的前提是把两直线方程中x,y的系数化为相等.
【例3】 已知点P(2,-1).
(1)求过点P且与原点的距离为2的直线l的方程;
(2)求过点P且与原点的距离最大的直线l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析 (1)过点P的直线l与原点的距离为2,而点P的坐标为(2,-1),显然,过P(2,-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满足条件,
此时l的方程为x=2.
若斜率存在,设l的方程为y+1=k(x-2),即kx-y-2k-1=0.
由已知得=2,解得k=.
此时l的方程为3x-4y-10=0.
综上,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x=2或3x-4y-10=0.
(2)作图可得过点P与原点O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是过点P且与PO垂直的直线,如图.
由l⊥OP,得klkOP=-1,所以kl=-=2.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1=2(x-2),即2x-y-5=0.
所以直线2x-y-5=0是过点P且与原点O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最大距离为=.
四 对称问题及其应用
两种对称问题的处理方法
(1)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其主要方法是: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或者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l1∥l2,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的直线方程.
(2)关于轴对称问题的处理方法:
①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若两点P1 (x1,y1)与P2(x2,y2)关于直线l:Ax+By+C=0对称,则线段P1P2的中点在l上,而且连接P1P2的直线垂直于l,列出方程组,可得到点P1关于l对称的点P2的坐标(x2,y2)(其中B≠0,x1≠x2).
②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此类问题一般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来解决,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二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
【例4】 (1)已知直线l:x+2y-2=0.
①求直线l1:y=x-2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l2的方程;
②求直线l关于点A(1,1)对称的直线方程.
(2)光线由点A(-5,)入射到x轴上点B(-2,0),又反射到y轴上的M点,再经y轴反射,求第二次反射线所在直线l的方程.
解析 (1)①由解得交点P(2,0).
在l1上取点M(0,-2),
M关于l的对称点设为N(a,b),则
解得N,∴kl2==7,
又直线l2过点P(2,0),∴l2的方程为7x-y-14=0.
②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2y+m=0.
在l上取点B(0,1),则点B(0,1)关于点A(1,1)的对称点C(2,1)必在所求的直线上,∴m=-4,即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2y-4=0.
(2)点A(-5,)关于x轴的对称点A′(-5,-)在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BM上,可知lBM:y=(x+2),∴M.
又第二次反射线的斜率k=kAB=-,∴第二次反射线所在直线l的方程为y=-x+,即x+y-2=0.
1.(2018·福建厦门联考)“C=5”是“点(2,1)到直线3x+4y+C=0的距离为3”的( B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点(2,1)到直线3x+4y+C=0的距离为3等价于=3,解得C=5或C=-25,所以“C=5”是“点(2,1)到直线3x+4y+C=0的距离为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
2.(2018·河南郑州二模)曲线f(x)=x3-x+3在点P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2x-1,则点P的坐标为( C )
A.(1,3) B.(-1,3)
C.(1,3)或(-1,3) D.(1,-3)
解析 f′(x)=3x2-1.设点P的坐标为(x0,x-x0+3),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3x-1=2,解得x0=±1,∴点P的坐标为(1,3)或(-1,3),故选C.
3.(2018·浙江杭州质检)设不同直线l1:2x-my-1=0,l2:(m-1)x-y+1=0,则“m=2”是“l1∥l2”的( C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当m=2时,代入两直线方程中,易知两直线平行,即充分性成立.当l1∥l2时,显然m≠0,从而有=m-1,解得m=2或m=-1,但当m=-1时,两直线重合,不合要求,故必要性成立,故选C.
4.(2018·河北名校联考)直线y=a分别与直线y=3x+3,曲线y=2x+ln x交于A,B两点,则|AB|的最小值为( A )
A. B.1
C. D.4
解析 设A(x1,a),B(x2,a),则3x1+3=2x2+ln x2,
∴x1=(2x2+ln x2-3),∴|AB|=x2-x1=(x2-ln x2)+1,令f(x)=(x-ln x)+1,则f′(x)=,
∴函数f(x)在(0,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
∴x=1时,f(x)取最小值,即|AB|min=.
易错点 忽略直线过定点
错因分析:不熟悉直线方程形式,忽略直线过定点这一特性,致使解题过程复杂化,从而造成解题错误.
【例1】 已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