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2.00 KB
  • 2021-07-02 发布

江苏省扬州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试题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高二化学(必修)‎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时间 7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Cl-35.5,N-14,Na-23,Al-27,Fe-56,Cu-64,Ag-108,Ca-40,Zn-6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6题,每题3分,共78分)‎ ‎1.江苏省将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 迅速提升我省的家用汽车保有量 B.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C.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迅速提升我省的家用汽车保有量,会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故错。故选A。‎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白色污染与防治 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点评:环境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中考的热点。‎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碘的升华 B. 氮气液化 C. 钢铁锈蚀 D. 汽油挥发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碘的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选; ‎ B、氮气通过降温加压,变为液态,此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选;‎ C、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所以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可选; ‎ 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188O作为“标记原子”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学等领域,下列关于188O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数18 B. 核电荷数为10 C. 中子数为8 D. 核外电子数为10‎ ‎【答案】A ‎【解析】‎ ‎【详解】A.O原子符号中质量数为18,故A正确;‎ B.核电荷数=质子数=8,故B错误;‎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8-8=10,故C错误;‎ D.核外电子数=质子数=8,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认识原子符号中各位置的数字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4.公安部发布法令:从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机动车将一律入刑。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名称为乙醇 B. 易挥发 C. 常用作有机溶剂 D. 不能燃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烧的有机物。故选D。‎ 考点:酒精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酒精的性质的知识,题目难度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5.下列气体可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的是(  )‎ A. CO2 B. CH4 C. NH3 D. H2‎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该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该装置收集,故A正确;‎ B.CH4的密度比空气小,需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NH3的密度比空气小,需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H2的密度比空气小,需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A.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 CCl4的电子式: D. 氮气的结构式:N=N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离子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甲烷分子中氢原子的半径小于碳原子,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B正确;‎ C.四氯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中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氮气分子中存在一个氮氮三键,不是氮氮双键,氮气的正确的结构式为N≡N,故D错误;‎ 故选B。‎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71 g Cl2含有2NA个Cl原子 B. 把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K2SO4溶液中,含2NA个K+‎ D. 常温常压下,11.2 L 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1L是水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故错;C、溶液体积不知,无法计算,故错;D、不是标况下,故错。故选A。‎ 考点: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溶液体积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计算。‎ ‎8.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 B. 稀硫酸 C. 溴水 D. 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硫酸铜溶液、稀硫酸、溴水均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独有的性质,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B、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 ‎9.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Mg2+、SO42-、Cl- B. Ba2+、K+、OH-、NO3-‎ C. Al3+、Cu2+、SO42-、Cl- D. Na+、Ca2+、Cl-、CO3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溶液显酸性,所以OH-、CO32-不能大量共存。又因为溶液是无色的,所以Cu2+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A。‎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点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Ca2+和 SO42-;Ag+和 SO42-);(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 、H+、NO3-;S2-、ClO-;S2-、 Fe3+等);(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 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10.K2FeO4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它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单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K2FeO4是由金属阳离子(K+)和酸根离子(FeO42-)组成的,属于盐,答案选C。‎ ‎11.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烧碱——NaOH B. 明矾——Al2(SO4)3‎ C. 石膏——CaCO3 D. 小苏打——Na2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烧碱、火碱都为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OH,故A正确;‎ B.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故B错误;‎ C.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故C错误;‎ D.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了解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烧碱为氢氧化钠,纯碱为碳酸钠,要注意区分。‎ ‎12.从海水中提取溴时发生了反应:Cl2+2KBr===Br2+2KCl,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选;‎ B.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不选;‎ C.Cl2+2KBr=Br2+2KCl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化合物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选;‎ D.反应物、生成物均有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13. 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 足量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A. 1∶2∶3 B. 6∶3∶2‎ C. 3∶1∶1 D. 1∶1∶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可知,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H得到的电子数,由电子守恒可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可知,盐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H得到的电子数,‎ Na失去的电子数为0.3mol,‎ Mg失去的电子数为0.3mol×2=0.6mol,‎ Al失去的电子数为0.3mol×3=0.9mol,‎ 则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0.3mol:0.6mol:0.9mol=1:2:3,故选A.‎ 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计算,明确电子守恒是快速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 氯化钾 B. 二氧化碳 C. 碳酸钠 D. 乙烷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详解】A. 氯化钾不含碳元素; ‎ B. 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将其规定为无机物; ‎ C. 碳酸钠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将其规定为无机物; ‎ D. 乙烷含有碳元素,其属于有机物。‎ 故选D。‎ ‎【点睛】有机物是指一大类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虽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符合无机反应规律,将它们归属于无机物。‎ ‎1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铜加入稀硝酸中:3Cu + 8H++ 2NO3-= 3Cu2++ 2NO↑+ 4H2O B. 铁粉溶于稀盐酸中:2Fe + 6H+= 2Fe3+ + 3H2↑‎ C.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32-+ 2H+= CO2↑+ H2O D.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制Cl2:MnO2 + 2H+ +2Cl- Cl2↑ + Mn2+ +H2O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违反客观事实,应生成的是Fe2+,故错;C、碳酸钙是难容物,不能拆开,故错;D、电荷不守恒,故错。故选A。‎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注意:看原则: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看是否符合得失电子相等。可溶的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注意过量、少量、适量等。‎ ‎16.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 用铁矿石冶炼铁 C. 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 D. 用煤生产水煤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蒸馏海水,利用沸点的差异分离易挥发和难挥发的物质,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A项符合题意;‎ B.铁矿石炼铁,从铁的化合物得到铁单质,涉及到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C.石油裂解,使得较长碳链的烷烃断裂得到较短碳链的烃类化工原料,涉及到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 D.煤生成水煤气,C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得到CO和H2,涉及到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1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下列反应可制取K2FeO4:2Fe(OH)3+3Cl2+10KOH2K2FeO4+6KCl+8H2O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钾元素化合价降低 C. Fe(OH)3发生还原反应 D. Cl2是氧化剂 ‎【答案】D ‎【解析】‎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在反应中铁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氢氧化铁是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氯气是氧化剂。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18.下列有关物质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H4HCO3可作为氮肥 B. Na2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 D. 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4HCO3中含有N元素,NH4HCO3可作为氮肥,故A正确;‎ B.碳酸钠碱性较强,不能用于中和胃酸过多,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碳酸氢钠,故B错误;‎ C.Fe2O3是红棕色,难溶性的固体,可用作红色颜料,故C正确;‎ D.ClO2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正确;‎ 故选B。‎ ‎19.对于铝热反应:Fe2O3+ 2Al2Fe + Al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若27 g Al参加反应则有3 mol电子转移 C. Fe2O3发生氧化反应 D. Al被还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反应方程式Fe有+3价→0,化合价降低,故错误;B、1molAl失去3mol电子,故27g铝参加反应有3mol电子转移,说法正确;C、根据A的分析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说法错误;D、根据反应方程式铝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0.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H2SO4=H2++SO42- B. Ba(OH)2=Ba2++OH-‎ C. NaNO3=Na++NO3- D. HClO=H++Cl-+O2-‎ ‎【答案】C ‎【解析】‎ H2SO4=2H++SO42-A错误,Ba(OH)2=Ba2++2OH-B错误,HClOH++ClO- D错误 ‎2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蒸馏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A.酒精灯不能利用另一只酒精灯引燃,易失火,应利用火柴点燃,故A错误;B.冷水应下进上出,冷凝效果好,由图可知冷水方向不合理,故B错误;C.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图中装置及仪器、操作均合理,故C正确;D.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故选C。‎ ‎2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O B. 铝与稀盐酸反应Al+2H+=Al3++H2↑‎ C. 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Fe(OH) 3↓+3C1–‎ D.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CO2+2OH–=CO32–+ 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H++OH-=H2O,A正确;‎ B. 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2Al+6H+=2Al3++3H2↑,B错误;‎ C. 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Fe3++3OH-=Fe(OH)3↓,C错误;‎ D.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2+Ca2++2OH-=CaCO3↓+H2‎ O,如果二氧化碳过量则生成碳酸氢钙:CO2+OH-=HCO3-,D错误;‎ 答案选A。‎ ‎23.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提高反应物浓度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升高温度可以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而使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温度降低,分子运动速率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提高反应物浓度,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C错误;使用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4.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1 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1NaCl溶液 B. 75 mL 0.5mol·L-1CaCl2溶液 C. 150 mL 2 mol·L-1KCl溶液 D. 75 mL 1 mol·L-1AlCl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00mL 1mol•L-1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C(MgCl2)=2mol/L。‎ A、150mL1mol•L-1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C(NaCl)=1mol/L,故错;‎ B、75mL0.5mol•L-1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C(CaCl2)=1mol/L,故错;‎ C、150mL2mol•L-1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C(KCl)=2mol/L,故对;‎ D、75mL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3C(AlCl3)=3mol/L,故错。‎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点评:溶液中离子浓度只与物质的浓度和化学式有关,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25.去年我国南方发生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化冰盐”能快速化冰融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冰融雪属于化学变化 B. 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 C. 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 D. 大量使用“化冰盐”不会污染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冰盐能快速化冰是因为化冰盐能降低水的熔点,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 B. 氯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镁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在物质的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B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物质,氯化钠中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 D.大量使用“化冰盐”,导致地下水中盐的含量过高,会污染环境,D项错误;‎ 答案选C。‎ ‎2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B. 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C. 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D.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CO3固体应该放烧杯中称量,A不正确;‎ B、操作正确;‎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则实验必须重新配制,C不正确。‎ D、如果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不正确 正确的答案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2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22分)‎ ‎27.某同学用10 mol/L的浓盐酸配制250mL 1 mol/L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取浓盐酸______mL。‎ ‎(2)配制该稀盐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等。‎ ‎(3)取所配制的稀盐酸100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896L,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_____g 。‎ ‎【答案】 (1). 25 (2). 胶头滴管 (3). 250mL容量瓶 (4). 2.6‎ ‎【解析】‎ ‎【分析】‎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浓盐酸的体积;‎ ‎(2)根据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分析需要的仪器;‎ ‎(3)根据氢气和锌之间的关系式计算锌的质量。‎ ‎【详解】(1)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则10mol/L×V=1mol/L×0.25L,解得:V=0.025L=25mL,故答案为:25;‎ ‎(2)配制溶液的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量筒、烧杯、25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有: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故答案为: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3)盐酸和锌反应的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 Zn+2HCl=ZnCl2+H2↑‎ ‎65g           22.4L x                0.896L ‎=,解得:x=2.6g,故答案为:2.6。‎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2),熟悉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选择的容量瓶要写规格。‎ ‎28.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FeSO4,其流程如下:‎ ‎(1)“酸溶”时,提高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一条)。‎ ‎(2)加入Fe粉还原后,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为_____。‎ ‎(3)写出“还原”步骤中,Fe粉和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1). 适当加热升温等 (2). KSCN溶液 (3). 2Fe3+ + Fe = 3Fe2+‎ ‎【解析】‎ ‎【分析】‎ 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用硫酸浸取,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未反应的硫酸,滤渣为二氧化硅,用铁还原Fe3+后过滤,得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要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加热、增加硫酸的浓度、固体粉碎及搅拌等措施,故答案为:加热(或增加硫酸的浓度或将烧渣粉碎或搅拌);‎ ‎(2)Fe3+与KSCN溶液反应呈血红色,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可选择KSCN溶液,具体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其中含有Fe3+,反应未完全,若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反应完全,故答案为:KSCN溶液;‎ ‎(3)“还原”步骤中,Fe粉和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 Fe = 3Fe2+,故答案为:2Fe3+ + Fe = 3Fe2+。‎ ‎29.某种胃药中抗酸剂为CaCO3。甲、乙两同学为测定其中CaCO3含量,分别设计以下两种方案(药片中的其它成分与HCl和NaOH溶液均不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同学拟用下图装置测量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来分析CaCO3的含量。则 ‎①X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B中不可改用饱和Na2CO3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_。‎ ‎(2)乙同学拟用以下操作测定样品中CaCO3含量:A.配制0.100 mol/L HCl溶液和0.100 mol/L NaOH溶液,B.取一粒药片(0.100 g),研碎后加入20 mL蒸馏水,C.加入30 mL 0.100 mol/L 的盐酸,充分反应,D.用0.100 mol/L 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盐酸至中性,共消耗NaOH溶液18.00 mL,该胃药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甲同学将实验中获得的17.92 mL CO2 (标准状况)通入10 mL 0.100 mol/L NaOH溶液中,判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 使广囗瓶内与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相等 ,便于溶液顺利流下 (2). CO32-+CO2+H2O=HCO3- (3). 60% (4). Na2CO3 NaHCO3‎ ‎【解析】‎ ‎【分析】‎ ‎(1)①装置A中连通管X能使分液漏斗和广口瓶中的压强保持一致,使盐酸顺利流下;②碳酸钠溶液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 ‎(2)反应所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相等,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8.00 mL,则与碳酸钙反应的盐酸为30.00mL-18.00 mL=12.00 mL,根据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质量分数;‎ ‎(3)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二者物质的量关系判断溶液中溶质的组成。‎ ‎【详解】(1)①连通管X能使漏斗和广口瓶中的压强保持一致,使盐酸顺利流下,故答案为:使广口瓶内与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相等,便于溶液顺利流下;‎ ‎②若用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会吸收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CO32-+CO2+H2O=HCO3-,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消耗,测定结果偏小,故答案为:CO32-+CO2+H2O=HCO3-;‎ ‎(2)反应所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相等,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8.00 mL,则与碳酸钙反应的盐酸为30.00mL-18.00 mL=12.00 mL,‎ CaCO3 + 2HCl = CaCl2+H2O+CO2↑‎ ‎100g 2mol m(CaCO3) 0.100 mol/L×0.012L ‎=,解得:m(CaCO3)=0.06 g,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60%,故答案为:60%;‎ ‎(3)标况下,17.92mL CO2 的物质的量是=0.0008mol,10mL0.100mol/L 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L×0.100mol/L=0.001mol,根据关系式:CO2~Na2CO3~2OH-、CO2~NaHCO3~OH-,完全生成碳酸钠,需要消耗氢氧根离子0.0008mol×2=0.0016mol>0.001mol;完全生成碳酸氢钠,需要消耗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08mol<0.001mol,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2CO3、NaHCO3。‎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与二氧化碳的量的多少有关,2NaOH+CO2=Na2CO3+H2O、NaOH+CO2=NaHCO3。‎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