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50 KB
- 2021-07-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答题要求: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用蓝色或黑色笔作答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14;C-12;Cl-35.5;S-32;Al-27;Na-23;Mg-24;Fe-56;Cu-64;Zn-65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工厂可用静电除尘与胶体性质无关 B可用钢瓶贮存液氯或浓硫酸
C.氢氧化铝是医用中和剂中的一种,可使胃液浓度降低,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
D. 矿物脱硫脱硝可有效防止酸雨。
2.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 氨气使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B. 二氧化碳使Na2O2由浅黄色变成白色
C. 氧气使FeSO4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D. 氢气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3.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以下六项中的( )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分刻度线
A. ②④ B. ①③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B.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4NH3·H2O= AlO2-+4NH4++2H2O
C.过量SO2通入氨水中:2OH-+SO2=SO32-+H2O
D.铁溶于浓盐酸中:Fe+ 2H+ = Fe2+ + H2↑
5.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所含原子数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
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分离碘和酒精 B.除去Cl2中的HCl C.实验室制氨气 D.排水法收集NO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②在常温常压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总数为7NA ③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数等于NA④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⑤已知NaCl 溶于乙醇中可制成胶体,0.1molNaCl在乙醇中形成的胶体含有0.1NA个胶粒⑥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为0.4NA
A. ④⑤⑥ B. ①③④ C.② ③④ D.①⑤⑥
8.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l﹣、OH﹣、
CO32﹣、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KI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D)
A.白色沉淀是CuI2,棕色溶液含有I2
B.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0.5mol白色沉淀
10.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选择正确的表述:( )
A.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2Fe2+ +4Br-+3Cl2 =2Fe3+ + 2Br2 +6Cl-
B.b反应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说明HClO的酸性强于H2 CO3
C.c反应的现象中知可以直接利用硝酸银溶液检验Cl-
D.d反应的最终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褪色,因为Cl2具有漂白性
11.对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及其杂质
检验
除杂
A Cl2(HCl)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饱和食盐水
B FeCl2(FeCl3)
KSCN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淀粉胶体(NaCl)
丁达尔效应
渗析
D NO(NO2)
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水
12.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
④密度为1.1g•cm﹣3与密度为1.2g•cm﹣3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介于1.1g•cm﹣3与1.2g•cm﹣3之间;NaK合金的熔点应介于Na和K熔点之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由于它熔点高,也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B.在混有少量泥沙浑浊水的两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明矾、硫酸铁溶液,水变得清澈
C.纯净的SiO2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也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化电能的常用材料
D.浓硝酸显黄色是由于硝酸分解出的二氧化氮又溶于硝酸中
14.一杯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为0.1mol/L,体积为1L.可能含有的离子:阳离子:K+,Fe2+,Ba2+,NH+4 阴离子:Cl﹣,NO﹣3,CO2﹣3,SO2﹣4向该混合液中加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且阴离子的种类不变.对该溶液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一定含有Fe2+,NO3﹣,Cl﹣ B.该溶液一定不含K+,NH4+
C.该溶液一定不含CO32﹣,Ba2+ D.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
15.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硫酸,乙是浓氨水
16.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稀氢氧化钠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溶液中一定没有NH4+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逐渐溶解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先产生沉淀,后又逐渐溶解
17.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mol/L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盐酸有剩余),再往溶液里加入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盐酸的体积为80mL
B.a的取值范围为0<a<50
C.当a值为30时,b值为0.01
D.n(Mg2+)<0.025mol
18.在两份相同的H2SO4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Ba(OH)2、NaOH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滴加Ba(OH)2溶液的变化曲线
B. a、c两点,溶液中均大量存在H+和SO
C. b、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D. e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19.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若再通入气体X,有沉淀生成,则气体X可能是下下列四种气体中的 ( )
①NO2 ②CO2 ③NH3 ④Cl2 ⑤ H2S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
20.如图所示,室温下两个容积相等的烧瓶A、B中分别 集满了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列于下表中),现打开活塞K,使两个烧瓶内的气体充分接触,则容器内的压强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编号
①
②
③
A中气体
SO2
NH3
NO
B中气体
O2
HCl
O2
A、 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21.aL CO2气体通过足量Na2O2所得的气体与bL NO相混和时,可得到cL气体(相同状况),以下表达式中错误的是(D)
A.若a<b,则c>0.5(a+b) B.若a>b,则c=0.5(a+b)
C.若a=b,则c=0.5(a+b) D.若a<b,则c<0.5(a+b)
22.将mg锌粉与少量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共收集到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其质量为19.6g,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得到剩余锌粉的质量为2.5g,则m为( )
A. 25 B. 30 C. 35 D. 40
23. 常温常压下,a、b、c、d四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以等物质的量混合的两种气体, a试管内是NO2与O2,b试管内为Cl2和SO2,c试管内为NO与O2,d试管内是NH3与N2,将四支试管同时倒立于水中,最终各试管中水面上升高度顺序应为( )
A b>c>a>d B b>a>c>d C d>b>a>c D b>d>c>a
2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3 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 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当1 L水吸收标准状况下的22.4 L氯化氢时所得盐酸的浓度是1 mol/L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 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 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 ℃时,0.35 mol/L 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恢复到10 ℃时,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
25 .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225 mol/L B.0.3 mol/L C.0.36 mol/L D.0.45 mol/L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4题,共50分)
26.(9分)下图中的各字母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常温下A是金属单质;B是淡黄色固体; C、D、E为无色气体,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H是无色液体。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B: ;F: 。
(2)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G→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为9.03 ×1023 ,则被还原的G为 g 。
(4)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
27.(15分)
I.(1)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粗盐精制过程中要使用Na2CO3溶液,请写出加入Na2CO3溶液后相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足量CO2气体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1)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范围是
(2)取体积相同的KI、Na2SO3、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氯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三种溶液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相同,则KI、Na2SO3、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3)在反应 3BrF3+5H2O=HBrO3+Br2+9HF+O2 中,当有5 mol水反应时,由H2O还原的BrF3为______________mol。
III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装有100 mL某浓度的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
(1)容器中剩有m g的铁粉,收集到NO气体448 mL(标准状况下)。
①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上述固液混合物中逐渐滴加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气体为止,此时容器中有铁粉n g。
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m-n)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g)。
28.(10分)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I。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注明)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 ,F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I,该过程的实验现象是 ;
(4)将足量的CO2通入E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 。
(5)将G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具有的性质有 。
A.具有丁达尔效应 B.红褐色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提纯
C.液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 D.取适量液体加入K2SO4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E. 它较稳定的存在,因其带正电荷
29.(16分)
I.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应。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水蒸气的氯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气体a由右图甲或乙制备 ,若选用图 2 中的甲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若选用装置乙,其中的导管 a 的作用是_____。
(2) 证明氯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实验设计存在缺陷,为了克服该缺陷,需要补充装置D,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II.如图为浓硫酸与铜反应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试管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可抽动的铜丝代替铜片的优点___________。
(3) 写出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认CuSO4生成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观察颜色
III.某学习小组开展下列实验探究活动:
选用下面的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装置连接顺序为A、C、 、 、D、F,通过 现象即可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答案
1A2C3D4D5A6D7C8C9B10A11D12B13C14B15C16D17C18D19C20B21D22C23A24D25C
26.(9分)
(1)Na2O2 NO2 ……………………………………………………………各 1分
(2)4NH3 + 5O2 4 NO + 6H2O …………………………………………… 2分
(3)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 2分
31.5g ………………………………………2分(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分
27.(15分)I.(1)Ca2++CO32-=CaCO3↓ Ba2++ CO32-=BaCO3↓各1分
(2)硅酸钠1分
II. (1)1.0mol/L